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什麼是十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十善?

是佛教對世間善行的總稱。它是以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四種語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及三種意業(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所組成的。又稱十善道、十善業道、十善根本業道或十白業道。

就原始佛教的原義而言,十善業是世間善行的總稱,是死後不墮惡趣102,往生天道的條件。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七雲(大正2•273a):‘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中阿含經》卷三〈伽彌尼經〉雲(大正1•440b):‘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升上,必至善處。’

至大乘佛教時代,提出了‘十善為總相戒103’的說法,賦予十善更重要的意義。如《大智度論》卷四十六雲(大正25• 395b):‘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中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十善業,分身口意三類。身善業有三:不殺生、不盜、不邪YIN,與五戒的前三相同。語善業有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妄語,與五戒同。

不兩舌是:不存破壞他人和好的動機,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東家說西,西家說東,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如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不惡口是:不說粗惡的、使人難堪的語言,如呵罵、冷嘲熱諷、尖酸刻薄的批評、惡意攻讦等;不說毀辱他人的話,及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雲:‘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供養各位一個故事,《惡口的報應》:

從前,捨衛城中有一個富翁,名叫師質,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備了美好的飲食,虔誠地供養佛陀和僧眾。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著眾僧回到精捨。歸來的半途,佛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缽後,速去速來,並且在缽中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多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勝。

光陰如箭,歲月賓士,一轉眼,過了幾年,蜜勝已長大了,他厭煩塵俗,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高興地答應了。

得到父母的贊許後,蜜勝到祇園精捨,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證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著佳蜜,送給眾僧解渴。回到精捨時,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佛陀說過以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呢?’

這時佛陀的四周,已圍繞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們後,才說道:‘蜜勝會墮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因此犯了惡語的罪。所以他墮落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勝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證了羅漢果。’

佛陀講完以後,諸比丘們都知道了,一句惡言,就能招來苦報,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戲言和惡口。因為因果是不會饒過人的。

不绮語是:不說無意義語,如誨盜誨YIN、情歌艷曲、說笑撘讪,或者天南地北,言不及義。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誘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绮語。說此绮語者,不但浪費時光,而且有害身心;不僅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绮語。如能遠離绮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所敬仰。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宏亮的聲音》:

人家做了功德,我們雖然沒做,但只要隨著發歡喜心,一樣會有功德。相反,如果你不隨喜,而生憎惡心,出口嘲笑譏諷,那以後的苦報,是不能避免的。

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比丘起來問佛陀道:‘佛陀!我們的世尊!善和比丘,以什麼因緣,會長得那麼丑陋?可是,他的聲音卻是那麼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獲證羅漢果,請佛陀指示!’

無論什麼問題,佛陀都能為大眾解說。佛陀說道:‘你們要知道,善和比丘,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人的壽命有四萬歲的時候,也就是拘留孫佛在世度完有緣的眾生而進入涅槃後,當時的國王,得到佛陀的捨利,就招來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層寶塔。這時,有一個工人,對同伴說:‘僅僅幾粒捨利,國王為什麼要建築這麼大的寶塔來供奉?這樣,不是既浪費金錢,又浪費人工。’

同伴們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並勸他別多嘴。因為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壞。當寶塔快完成時,那工人又再生起輕慢心,但沒有人理睬他。七層寶塔終於完成了,很多來觀光的人,都同聲稱贊,生歡喜心。這時,那個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該對莊嚴的寶塔,起輕慢心。為了忏悔前罪,他辦齋供眾,多結善緣,並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懸掛一個金鈴。

弟子們!當時起輕慢心的,就是現在的善和比丘。由於他的輕慢佛塔,所以有丑陋之身的果報。後來他能夠悔改,並奉獻金鈴,所以今生他有和雅的聲音,使聽到的人都能覺得心情舒暢,感到歡欣。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有‘隨喜功德’一個大願。學佛的人,應該深深思考,學習菩薩的大願,切實去做到。

十善業的重視語業,正說明了這是人類和樂共處的根本德行。人類以語言而傳達彼此的情意,如人與人間,盡是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試問人類的和樂──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何說起?語言的傳達,雖說‘人口快如風’,到底還不易傳播。自從有了文字,就能傳遠傳久;加上近代發明的電話、電視等,這一世界的人類意識,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滿了妄語、兩舌、惡口、绮語(黃色黑色等),我們現在正進入這樣的世界。希望建設人類的永久和平,而違反人類的正常德行,真是緣木而求魚了!

意善業有三:離貪欲、離嗔恚、離邪見(愚癡)。

離貪欲是:對於他人的財物、妻子(丈夫)、權位等,不起貪戀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人財、物等計畫,自己安分知足,離貪欲心。不悭貪而慈心捨施——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悭貪的人追求財、色、名、食、睡五欲,貪得無厭,不擇手段,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悭貪,不悭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捨施,經雲:‘能捨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到頭來自食惡果。因此,佛教乃勸人慈心捨施,以對治悭貪,離苦得樂。供養各位一個故事,《買富賣貧》:

迦旃延在阿槃提國宣化後,想回到捨衛國去聽聞佛陀說法,途中,見到一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大聲嚎哭。尊者一見,油然生起憐憫心。他怕這個女人因什麼失意的事想不開,而投水自殺。

因此,他就向前問道:‘婦人!什麼事情使你傷心,要在這裡嚎哭?’

‘不要你管,告訴你有什麼用?’婦人哭的聲音更大了。

‘婦人!告訴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幫助你解決苦難的問題。’

‘你是沒有辦法的,你看世間上這麼不平,貧富如此懸殊,我是一個苦命的窮人,一生都受苦,我給貧窮的苦難折磨得實在不想活了!’

女人說後,像要往水中跳的樣子,迦旃延趕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地開導她:‘婦人!你不要傷心,世間上的窮人很多,不僅是你一個人。同時,窮人並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並不一定就是快樂。你看那些擁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們天天仍然為貪欲嗔恚的煩惱受苦。為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貧窮值得什麼悲傷?’

女人不耐煩的掙扎著說道:‘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門,你能看得開世情,但我們不能。你要知道,我是這裡大富豪的奴隸,我窮年累月做奴役,衣食不周,沒有自由,而且我那黑心的主人,悭貪暴惡,沒有絲毫慈心,我們做事,稍有差錯,打罵交加,叫我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這些痛苦都是由於我的貧窮所致,怎麼不叫人為窮苦悲傷呢?’

‘婦人!既然如此,你不要悲傷,我告訴你一個解脫貧窮和發財的方法。’

‘是什麼方法啊?’婦人把眼淚揩拭一下,望著迦旃延。

‘這個方法很簡單,你既然為貧窮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貧窮賣給別人!’

‘貧窮可以賣給別人?’女人驚叫起來:‘你不要這麼亂說,如果貧窮可以賣給人,那世間上就沒有窮人了。又有什麼人肯買貧窮呢?’

‘賣給我,我肯買!’ 迦旃延回答。

‘貧窮可以出賣,而且也有你買,不過,出賣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要布施!’尊者開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貧富各有因緣。貧窮的人所以貧窮,是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富貴的人所以富貴,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賣貧買富的最好辦法。’

女人聽後,智慧開朗,她想,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但她隨後就苦著臉問道:‘尊者!你說得不錯,我確實明白了發財的方法。不過我極其貧困,我是一無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還是我那愛財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麼樣布施呢?’

迦旃延把自己的缽交給女人,說道:‘布施不一定要錢的,見到別人布施,自己歡喜也可以。現在你持此缽盛水給我,作為你對我的布施!’

女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意義,當即依教奉行,後來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樂。

佛法,不分貧富,是什麼人都可以奉行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因為佛教所說的布施,並不僅是錢財,就是看見別人行施,不起嫉妒,不生嗔恨,而同生歡喜心,就此,你的功德,也和布施的人同等。這麼易做的善事,我們為什麼不作呢?(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離嗔恚是:對他不起嗔恚忿恨心,不作損害他人的設想。不嗔恚而慈忍積福——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斗,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淨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業。

印光法師教導:‘嗔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嗔矣。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104法水,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 (《(正)復裘佩卿書二》)

‘所言嗔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倘不加對治,則嗔習愈增,其害非淺。’ (《(正)復裘佩卿書一》)

‘嗔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燥,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 (《(正)對治嗔恚等義》)

離邪見:就是正見,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凡夫聖人等。意業雖是內心的,但發展出來,就會成為身語的行為。為什麼有邪見?因為愚癡。所以,要多聞增智而不愚癡——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聽聞佛法,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供養各位一個故事,《宿 業》:

是一個晴朗的早晨,竹林精捨的比丘們剛從城裡乞食回來,各人在寮房裡整理衣物,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無端地搖動起來。接著,聽到外面有人傳說佛陀受傷。大家不由一怔,急忙放下工作,相繼趕到佛陀的住處。

佛陀端坐在房中,傷口在腳上,阿難尊者正細心地為他敷藥包扎,一根沾有鮮血的木棍橫臥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一定是被木棍所傷。可是就不明白,為什麼一支木棍能傷及佛陀的身體,佛陀不是有無邊的神通法力嗎?

佛陀的腳傷並不輕,眾弟子都守侍在旁邊,有不少人竟躲在人後啜泣。佛陀看著,內心很感動,微笑著安慰他們道:‘大家不必擔憂,些微的創傷很快就會好的。’

‘佛陀金剛不壞的身體,為什麼一根木棍能傷害呢?’有幾個弟子齊聲問道。

‘這就是業緣。凡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的眾生,都有這樣的苦受。說起來已經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說到這裡,阿阇世王也聞訊帶了名醫耆婆趕到,國王滿面焦急,邊跑邊喘來至佛陀面前。

‘佛陀!傷勢可要緊嗎?’阿阇世王的聲音在顫抖,顯然,他的內心非常焦急。

‘沒什麼,你放心!’佛陀笑答道,一邊叫他坐下,繼續說道:‘當時我是個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合伙渡海到外埠經商,我們的計畫很周到,也進行得很順利,所以不多久就賺得一大筆錢。歸途中,我們的船停靠在一處港口,那是個很繁華都市。一上岸,就忘記回家,尤其是那兒的美女,我的朋友被迷惑得六神無主。這時,有個好心的船夫告訴我們,再不離開此地,危險就要降身了。原因是,這個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嘯的襲擊。海嘯的季節就將到來,不走,將會人財兩亡。我的朋友全無動於衷,我勸他,嚇他都沒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戀那城市和女人。船只有一只,我不能忘卻道義,拋棄他,獨自先走。一天晚上,我們為此爭吵起來。在生命存亡的關頭,我急昏了,怒火上升,顧不了許多,抓起身邊的木棍向他揮打過去,他的腳被我打傷。

‘現在,你們不難知道我受傷的理由了吧?如你們說,佛陀還會受傷嗎?應該知道,不會受傷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報身。佛陀的應身105和眾生一樣,有生老病死。佛陀的神通法力雖然不可思議,但敵不過業力。種如是因,就應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違背因果法則。

‘四大假合的肉身,本來就不真實,成住壞空在所必然。一切事物的法性原是這樣,順應法性才能稱佛陀。

‘不錯,我已經證得真如法性成為佛陀,但現在我也是人,我由父母生養,和你們一樣具有人相。佛陀的應身除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眾生並沒有兩樣,沒有什麼玄奧。’

大家聽佛陀這麼一說,才了解業力因果最勝的道理。(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印光法師教導我們:‘愚癡者,非謂全無知識也。乃指世人於善惡境緣,不知皆是宿業106所招,現行107所感;妄謂無有因果報應,及前生後世等。一切眾生,無有慧目,不是執斷,便是執常。執斷者,謂人受父母之氣而生,未生之前,本無有物;及其已死,則形既朽滅,魂亦飄散,有何前生,及與後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說。執常者,謂人常為人,畜常為畜;不知業由心造,形隨心轉。古有極毒之人,現身變蛇;極暴之人,現身變虎。當其業力猛厲,尚能變其形體;況死後生前,識108隨業牽之轉變乎?是以佛說十二因緣109,乃貫三世而論;前因必感後果,後果必有前因。善惡之報,禍福之臨,乃屬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過因其所為而主之爾。生閉環,無有窮極;欲復本心以了生死者,捨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貪嗔癡三,為生死根本;信願行三,為了生死妙法。欲捨彼三,須修此三;此三得力,彼三自滅矣。’ (《(正)對治嗔恚等義》)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何獨不然。故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積善、積不善,因也。余慶、余殃,則果矣。又既有余慶余殃,豈無本慶本殃。本慶本殃,乃積善積不善之人,來生後世所得之果,當大於余慶余殃之得諸子孫者,百千萬倍。凡夫不得而見,何可認之為無乎。經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洪范乃大禹所著,箕子以陳於武王者,末後五福六極之說,發明三世因果之義,極其確切。宋儒謂: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乃為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據,實無其事。斷以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神已散矣,令誰受生。在彼斷其必無因果,而春秋傳、史漢中,每有冤殺者作祟,蒙恩者報德,種種事實,悉是前賢為佛教預為騙人之據乎。既無因果,無有後世。則堯桀同歸於盡,誰肯孳孳修持,以求身後之虛名乎。以實我已無,虛名何用。由茲善無以勸,惡無以懲。’ (《(續)標本同治錄序》)

‘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賓士。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110,決無不報者。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111。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與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滅。尚復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 (《 (正)與衛錦洲書》)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善事其親者,其子必孝。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如屋檐水,後必繼前。由是觀之,孝親敬兄,愛人利物,皆為自己後來福基。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皆為自己後來禍本。人雖至愚,斷無幸災樂禍,趨凶避吉者。而究其所行,適得其反何也。以其未遇明理之人,為彼詳細發揮因果報應之事理故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匹夫何能令天下治乎。使天下之人,同皆知因識果,則貪嗔癡心不至熾盛。殺盜YIN業,不敢妄作。愛人利物,樂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則前程所至,無往不是光明之域。’ (《(續)到光明之路序》)

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離十惡,行十善,實為任何人所應行的德行。

諸善業,原本是極多的,但從顯見的重業來說,是十善。所以善業的根本,佛說就是十善業,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在佛法中,十善業是徹始徹終的德行,也是基本的修行要求,如《海龍王經》說:‘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112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  

上一篇:什麼是五戒?
下一篇:什麼是正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