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什麼是歸依三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什麼是歸依三寶? (一)歸(皈)依佛、法、僧三寶也就是歸依覺、正、淨。 歸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歸是回轉,或是歸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歸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歸依,所以歸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 佛教之歸依,即指歸依佛、法、僧三寶。此詞亦寫為‘皈依’。梵語s/aran!a,多用於‘保護’、‘救濟’,或‘避難所’、‘保護所’之義。意謂如能歸投其中,則此身得以安全,此心得以無憂,故雲歸依。佛教之歸依三寶,系指依三寶之功德威力,能使眾生之身心得無限安慰,得脫離苦惱。故《俱捨論》卷十四雲(大正29•76c):‘歸依以何為義?救濟為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 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這是我們修學的依靠; 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我國佛教界,初入佛門者,必須經過歸依儀式,誓願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之後,始被認定為正式之佛弟子。‘佛’翻譯成中文就是覺,‘覺’是覺悟,覺而不迷。 ‘法’翻譯成中文就是正知正見。《法華經》裡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就是正知正見。 ‘僧’翻譯成中文就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六祖在《壇經》裡面不用佛,法,僧,因為佛法僧是梵語。他完全講意義:歸依覺,歸依正,歸依淨。 (1)佛教導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佛弟子受了三皈之後,你就要曉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這才能真正利己。我們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滿,乃至於家庭事業,樣樣順利,你就照佛這個話去做。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個叫皈依佛。 (2)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無量的苦惱從什麼地方來?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的環境,不能夠明了,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樣才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環境,徹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正確,這樣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教導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實在在可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3)皈依僧 ,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因為我們心被污染,貪嗔癡是最嚴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淨,所以,你才曉得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 所以,這個三寶,是佛陀教給我們修行的三大綱領,無論是對自己、對別人、對事、對物,都應當要記住: 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 正而不邪,這是皈依法。 淨而不染,這是皈依僧。 這是自性三寶。所以,學佛的人,從今往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個標准、不離開這個原則,那你就是佛的學生,佛就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傳授三皈,你真的得到了!絕對不在那個皈依證,那一張紙上,紙沒用處的!真正守住這個原則,絕不違犯,一切諸佛如來都贊歎,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這是真正皈依處。 此外,梵語namas,音譯為‘南無’,意為‘低頭’,意指敬禮、歸命。與前述之‘歸依’意義相同。因此,在稱呼佛菩薩名號之前冠以‘南無’一詞,即表示對該佛菩薩之歸依與虔敬。 (4)真正皈依的人,要做一切人的好樣子。因此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會大眾的好樣子?不是好樣子不但不能學、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樣,做全世界我這個行業裡面的好榜樣。 如果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冒充佛弟子,你不是真正佛弟子。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需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诳眾生。佛菩薩用清淨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我們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所以愛心裡面具足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存心,學佛用心,那你就是真的回頭了,真的皈依了,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務必要諸佛菩薩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龍天護法才會擁護你,也常常幫助你照顧你。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二)歸(皈)依僧寶是歸依僧團(僧伽)和賢聖僧,不是歸依某一個出家人。 歸(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佛陀真實的教誨。所以皈依僧,諸位要記住,不是歸(皈)依一個法師,也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而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僧伽)37,是皈依賢聖僧38。如果你說:‘我皈依某某法師了’,就錯了,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僅僅受這個儀式,這是不切實際的。 要說皈依,必須分四點講解,首先講正確的皈依動機,次說正確的皈依物件,再說修持皈依的方法,最後講皈依後應注意的事項。 (三)正確的歸(皈)依動機。 判別是否真正佛弟子,要看有否真正的心皈依,而真正的皈依,端賴有否生出正確的皈依動機。若缺了動機或缺了清淨而正確之動機,我們的皈依便非如法的皈依。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單單講皈依的部分就有十多頁,足見其重要性。 正確的皈依動機有三種,分別呼應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下士發心者,知道人死非如燈滅,而經觀察又知來世處境似乎不妙,便思慮:‘誰能救我!’他們明白唯有三寶能救助自己出離三惡道39,以此心尋求庇蔭。這是下士之皈依因。中士者,因見苦谛及集谛40與十二因緣41等,便明白就算能生於三善道42,仍然不夠徹底及安全,所以他們欲求解脫。誰有能力令他們脫出六道呢?唯有三寶可以!故此,他們以這動機作為皈依因。最利根者,見眾生苦而心生不忍,欲求最上之智慧、慈悲心及能力來救助度生。為著這目的,他們必須依賴三寶而求成佛。這是大乘或上士之皈依心。以上三重皈依心的依止物件不變,只有依止動機上的不同而已。修持皈依的人,依自己根器及心量大小,而有不同的皈依因。 此外有些人,只是為了求財、求子女或求健康的心去皈依三寶,甚至有強盜為求搶劫行動成功而禮拜、上供及皈依三寶的,這些都非正確或合格的皈依動機。只有前說三種皈依因之任何一種,方為合格的皈依因。 (四)正確的歸(皈)依物件。 剛才講過,皈依的因分為合格的及不合格的,皈依之物件亦然。如果我們有正確及堅定的皈依因,卻皈依了沒有資格或能力的物件,仍然不可能得益。因此,我們可以排出四種可能性,一為以正確的皈依因依止43正確的物件,二為有正確的皈依因但依止物件不合格,三為依止之物件合格但自己皈依之因不對,四為以不合格的皈依因依止不合格之對象。我們已說過了三種合格的皈依因,現在要說的是能作我們的依止之物件。有關這一點,分為兩個角度講說,首先講我們正確的皈依對像是什麼,然後講他們值得我們安心地、至心托付的原因。 (1)值得歸依之對象。 許多人喜歡見廟便拜,以為這樣便會多福無難,這是十分笨的做法。天神等雖然福報很大,而且也有少許賜福的能力,但他們並不能救助我們的未來生,而且也不見得一定願意為我們的現世賜福。這些天神與人一樣有煩惱,如果我們剛好能討得天神之歡心,或許的確能得到少許有限的好處。明天他們不願意賜福了,便可能隨意地加害。再說,天神連自己的未來生也照顧不來,如何救助我們呢?至於龍王等,它們本屬畜牲道眾生,其能力亦十分有限,所以亦不能作至心歸依之物件。至於惡鬼類等,就更不必多講了。對於旁門左道的事物,我們宜少接觸為妙。歸依、親近鬼道眾生的人,在今生能得多少利益是說不定的,但卻種下了因緣,在死後淪為鬼道中之小喽啰。此外有些人,雖不歸依上述對象,但他們只依止三寶中的一寶或其中一員,譬如說有許多信奉民間信仰的人,便一心依止觀音大士或阿彌陀佛,卻連三寶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這樣做亦能得到許多利益,但卻不能得到最圓滿的好處,因為單單皈依三寶中的其中一寶或其中一員,雖足以令我們脫離現世中之劫難,但卻並不足以令我們離三惡道、解脫乃至成佛。值得我們至心生生世世托付的物件,是佛、法、僧三寶。這並非說我們單單皈依三者之一,而是必須對他們全都依止,缺一不可。 有許多人自稱皈依三寶,但卻搞不清楚三寶是什麼和不是什麼,所以現在我們討論一下三寶到底是指什麼。 佛陀的梵文是Buddha,意為‘覺悟者’。佛陀是斷一切過失及具一切功德的完美導師,具有圓滿的智慧、慈悲心及能力。本師釋迦牟尼佛曾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弘傳了我們現今所信奉的佛教,所以他是我們佛教的創始人。可是,皈依佛寶並不狹指皈依釋迦牟尼,而是指依止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陀。佛有法身、報身及應化身,這些都包括在我們的依止物件范圍內。世間的佛像雖非真佛,但代表了佛寶。 法的梵文是Dharma,指一切佛陀的教法,包括三士道教法及證法,乃至短短的一句觀音六字咒等。佛經代表了法寶,而且令我們最終證得法寶,所以它們是住持法寶。法寶是三寶中最主要的依止對象。 僧伽的梵文是Sangha。僧寶可分為勝義僧寶及世俗義僧寶兩種,前者包括菩薩、辟支弗、聲聞、羅漢及出世間護法等,後者乃指四位或以上之具戒凡夫比丘團體。 (2)值得歸依之原因。 在世俗上,如果我們尋找某人求助,首先必須認定他有能力和願望救助我們。對方若根本無能力或者有能力但不願施助,便不是我們求助的理想物件了。剛才講述了應當歸依之物件,現在講解他們值得我們信賴的原因。 在三寶中,法寶是佛所教及所證之法,僧寶是修持法寶的僧侶。所以,如要確定三寶是否值得信賴、歸依,主要必須看佛陀是否真的有能力及是否有偉大過人之處。 其一、自身亦難保者,肯定並無能力救助別人,但佛陀卻是斷除一切煩惱、怖畏之自在者。 其二、佛陀不僅自己解脫了煩惱、怖畏,而且有圓滿能力引導我們亦脫離煩惱、怖畏。 其三、佛陀不僅已得到自在及有能力引導我們,而且亦願意引導我們。 其四、佛陀不但願意引導我們脫離煩惱、怖畏,而且絕不偏心。對國王、大臣、將軍、乞丐、妓女、屠夫及大罪人等,佛陀都一視同仁地巧妙教導。 由於上述這四個原因,我們知道佛陀有能力及願意幫助我們,所以其指引之道路—— 法寶,及同走此路的僧寶,都值得我們一心信賴。 (五)修持歸(皈)依之方法。 分四點來講,一為憶知其功德,二為憶知其差別,三為誓願一生皈依,四為不歸依其他物件。 (1)憶知三寶功德。 我們應常常思念三寶之功德,現在只粗略地說一說,大家應於日後參考《菩提道次地廣論》等之有關部分。 我們把三寶之功德分開說,首先說佛寶之功德。 佛寶之功德。 佛陀之功德可由其身、其語、其意及其事業這些不同角度闡釋。 其一、佛陀之身功德。 佛陀的圓滿身相有三十二相44及八十種好45共一百一十二種特征,例如無見頂及眉間白毫等。我們並非只因這些身相奇妙而贊歎,而是因為它們之中的任何一項,皆必須經許多劫之修持方能獲得。 其二、佛陀之語功德。 佛說法時,其聲美妙動人,不論遠近皆可聽清,聽眾聽到佛陀以聽眾各自所熟識的方言說法,而且所說的更是適合個別根機之恰當教法,所謂因材施教。如果今天佛陀在這裡說法,便不需翻譯及擴音器,四川人會聽到佛陀以四川話開示,北京人會聽到佛在說北京話,不論坐得遠或近,佛的話音一樣清晰。此外,下根的人會聽到佛在講適合下根理解及修學的法,中根者聽到中根之法,上根者則聽到佛在說上乘之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就是佛陀與凡夫的分別。 其三、佛陀之意功德。 佛陀的意(心)充滿慈悲與智慧,不分親疏。此外,佛陀的意是遍知智。譬如說我們在五台山、北京、上海、成都及四川各取少許沙土混在一起讓佛陀看,佛能把它們分開,並說出:‘這顆沙是五台山的中台一樹下所取的,那顆沙是北京雍和宮前馬路邊上取的……’等等而作辨別。沒有什麼是佛陀不知道的。 其四、佛陀之事業功德。 佛陀的身、語、意,不斷地為他人服務,護國利民,利益一起眾生。而且這都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 法寶之功德 依靠正(佛)法,眾生才能斷除一切過失、修足一切功德,最終成佛。佛陀之偉大及圓滿,全靠修學正法。所以,法寶之功德恐怕不必多作解釋了。 僧寶之功德 菩薩、羅漢等的功德不可言盡,譬如說他們能化身千萬而利益眾生等。在佛經中常常會讀到,佛陀之羅漢弟子如何在一座講法中便令幾萬人同時見道的例子。僧寶功德,主要是指聖僧而說,(104頁第7行)‘正謂諸聖補特伽羅,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門中,而為憶念。’佛寶是皈依的示道大師,法寶是正皈依處,現在我們修的只是隨順的法寶,並沒有修勝義的法寶。下士道所指的法寶是指相似的法寶,不是勝義的法寶,是基於佛陀展示斷十惡,讓我們能夠依教奉行,去修學斷惡修善,讓我們能有不墮三惡道的異熟、等流,還有增上果等果報,可以把我們從痛苦中救離出來,它之所以稱為正皈依是這個原因。佛陀是示道大師,法寶是正皈依處,僧寶是皈依的助伴。比如說,我們要渡過一個大海(指輪回大海),船就是法寶,船主是佛寶,船主底下有很多助手是僧寶。由佛寶帶領告訴我們怎麼走,以僧寶作為助伴,而實修是指經由這艘船來渡過生死輪回的大海,以此來比喻三寶的不同。 (2)憶知三寶的區別。 我們修持皈依三寶,必須認知其不同。 其一、從定義上的區別來說,佛寶是圓滿證悟者,法寶是佛陀之證果和言教,僧寶是修行佛法者。 其二、從作用上的區別來說,佛是開示正法者,正法是斷除煩惱的道理和方法,僧是其他眾生的模范。 其三、從對三寶的不同態度上來說,我們應視佛寶為供養之物件,對法寶視為自己應當努力證悟的內容,把僧寶視為共同修行的伴侶。 其四、從修持上的區別來說,對佛寶應供養侍奉,對法寶應如理修學,對僧寶應共受財、法(居士應恭敬、供養)。 其五、從憶念三寶的各別方法來說,應依前述之三寶各別功德而作憶念。 其六、生起福報的區別,《菩提道次地廣論》中說:‘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一般來講,如果是凡夫46僧,要四個人以上才稱為僧寶。供養四位凡夫僧等於供養僧寶,對四位凡夫僧承事(侍奉)等於承事供養文殊菩薩。三寶裡最大的福報是供養僧寶,因為現在佛沒有親自住世,佛在世當然要供養,佛不在世就觀想供養。現前真實供養的對象是僧寶。 (3)誓願一心皈依。 我們一心認定及依止佛寶為開示導師、法寶為主要的皈依對象、僧寶為修持之助伴。 (4)不皈依其他物件。 作為三寶弟子,當然尊重別人的信仰,但若同時亦皈依別的宗教或對象,則有違本來對三寶之依止。 自此時起,我們應當知道,修皈依並非單指一次性的參加皈依儀式,亦不單指口頭上之念誦皈依偈而已。 (六)歸(皈)依後必須注意的事項。 在皈依三寶後,有些事是我們應作的,有些事是我們不應作的,這些稱為‘皈依學處’。皈依學處分為三寶共同的學處及不共的學處。共同學處是皈依三寶後該守的行持;不共的學處是指因為皈依了三寶中的某一寶而該作或該戒的事行。 在不共學處中,分為該戒除避免的事行及該奉持的事行兩種。該避免的事行稱為‘遮止學處’ ;該奉持的事行稱為‘成辦學處’。 遮止學處有三條: (1)因為皈依了佛,我們不宜再依止世間各種天神、土地公及龍族等等。這些生命形式,不過是與我們一樣的凡夫而已,並未超脫生死,所以絕無能力利益我們的未來生,亦不堪作我們的依止對像。這些凡夫眾生,的確有少許能力,但卻並無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們供養這類眾生時,他們或許會把少許世俗上的好處給我們;但一旦忘了供養,他們可能像人類一樣小器,馬上便會反臉、施害我們。作為佛教徒,我們亦不宜與父母及家人不協調。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傳統,我們亦可以參與供養。在供養時,我們應以同輩友人的心態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請他們給予世間順緣或起碼不要加害,但我們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則便積下了因緣於未來生為他們的下屬,而且亦違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學處。 (2)既皈依了正法,我們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應作與佛法相違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礎便是不可傷害其他性命,包括昆蟲等。所以,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殺生。在人生中,我們當然不免會在無意中踩死昆蟲等。在我們小心愛護生命之余,若無意地踩死了昆蟲等,並不算違犯了皈依法寶的遮止學處。但如果我們有心地殺生,便馬上違犯了這學處了。譬如說我們去餐廳時,親手指著一尾魚,叫餐廳為我們殺死及烹調,吃時覺得十分滿意,這便是圓滿的殺業了。自己不殺而叫人代殺,果報比自己親手殺更重。有人喜歡去海鮮餐館用膳,所以尤其要小心,決不可直接參與殺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為自己殺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單把動物殺死,更要以殘忍的方法殺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們曬干或活蒸等。由於這種殺法令眾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殺生的業力及果報亦更大。如果我們不單自己戒殺,而且更教人戒殺,對自己、該人及其它眾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會令自己長壽。 (3)既皈依了僧寶,我們便要避免與惡友來往。什麼是惡友呢?是那些教導及引誘我們傷害眾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時,由於我們自己對三寶的依止未夠堅定,很易受人唆擺,所以必須小心保護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後,我們就不怕別人的不良影響了,甚至以後還要以悲心去引導他們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義是什麼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蘭陀佛教大學(梵名Nalanda,位於印度中部現今稱為Bihar省份的地方),學校內有很多學僧。有一次,伊斯蘭教軍隊攻占了該地,包圍了大學,軍人守在門外命學僧一個一個挨著排隊走出來。在門口,學僧被給予選擇權,要命的便要發誓放棄對三寶的依止,要堅持三寶弟子身份的便馬上處死。在這情況下,如果你寧捨命亦不捨依止,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不可真的放棄依止,甚至在開玩笑中說說亦是不恰當的。 以上為三條遮止學處。 成辦學處也有三條: (1)既依止了佛陀,便應對任何佛的形相視為真正的佛,不論其為金的、銀的、泥的或紙上印的。我們不應把佛像當貨物般售賣或典當,亦不可視之為世間財寶般而把金的放在壇中央,把泥的藏在一旁。既然這些都視為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們不可不禮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畫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畫等放地上。在評論佛像或佛畫時,我們應小心自己的用詞,只可說:‘我覺得這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話,而不應在不留意間說出:‘這佛像真丑!’一類的話。 (2)既依止了正法,當視一切經論為真正的法寶,不可放地上或在其上跨過,亦不可賣經書以糊口。法寶乃三寶中的主要依止對像,所以它比佛寶及僧寶還要高。嚴格來說,把經書放在佛像頭頂是沒錯的,但把經書用來墊佛像卻是違犯學處的。 (3)既依止了僧寶,必須對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我們必須視為住持僧寶。所以,我們不但不可不敬僧眾,就連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應跨過。 以上為三條成辦學處。 除了以上的六條,我們也要依止共同的學處,奉行十善。在每次飲食時,我們應在心中首先供養三寶,然後方進食。這是為我們自己積累功德及為表尊敬而作的,並非佛陀等需要飲食或喜歡我們去討好。在皈依儀式後,我們每天要日三次、夜三次誦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許多版本,最簡單的版本莫過於‘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句了。在日後,我們還應隨自己的能力多聞法、親近善知識及隨力受戒而奉持等。如果我們發現自己違犯了上述學處,便應至心忏悔,在三寶前重新依止。 其關鍵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囑咐我們:‘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正)致弘一大師書一》)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印大師示寂之晚,語真達師等雲: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見永思集。】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亵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正)復鄧伯誠書一》) 唯有至誠恭敬歸依三寶,才能使人漸漸走上離苦得樂的究竟解脫之道。 實際上,歸依的目的,應先由歸依身外的三寶開始,依賴三寶的啟發與指引,走向成佛之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由於業障的迷惑,所以不見佛性,我們歸依三寶,正是為了尋求自身佛性的顯現。我們本來就與三寶同在,只緣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為眾生!我們若能即日開始,回歸投向三寶的懷抱,實即浪子回頭,回返原來的老家而已。佛就是覺悟者,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歸依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淨、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覺悟、成佛、利益一切眾生,才能算是真正的歸依。
|
|
|
|
|
|
上一篇:為何要歸依三寶?
下一篇:“僧人”與三寶中的“僧寶”是一回事嗎?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