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孫思邈養生與人生的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著名醫藥學家,亦是養生的實踐家。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仙游,百余歲時猶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可謂古之聰明博達長壽者也。
孫思邈少時日誦千余言,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佛教經典。隋文帝時曾推拒當官。及唐太宗即位,召詣京師,歎其容色甚為年少,故知老先生為有道者,誠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莊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祿論》和《攝生真錄》等。
現介紹流傳至今的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1.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 、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2.目常運
(1)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
(2)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弱視。
3.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松松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颚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 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裡,圍繞上下颚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動作,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5.耳常鼓
(1)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撲」的一聲。重復做10下。
(2)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撲撲」有聲。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6.面常洗
(1) 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
(2) 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7.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復。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8.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鐘。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10.攝谷道 (即提肛)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松。這動作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11.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12.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13.腳常搓
(1)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2) 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對身體有益。
孫思邈先生善參天地與人質的同一性。在人類疾病與天地災變面前,他曾說:「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鍼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不僅如此,他對於為人處事的原則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膽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圓而行愈方」。他告誡弟子:「心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詩》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之謂也。膽為之將,以果決為務,故欲大。《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謂也。仁者靜,地之象,故欲方。《傳》曰『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方之謂也。智者動,天之象,故欲圓。《易》曰『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圓之謂也。」
當弟子進一步請教養性之要,他回答說:「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故養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為本,故士無畏則簡仁義,農無畏則墮稼穑,工無畏則慢規矩,商無畏則貨不殖,子無畏則忘孝,父無畏則廢慈,臣無畏則勳不立,君無畏則亂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憂於身者不拘於人,畏於己者不制於彼,慎於小者不懼於大,戒於近者不侮於遠。知此則人事畢矣。」
由是可見,孫思邈先生對人體、人事與天理自有透徹的參悟。我們何不從自身和我們的家人開始,一起學習效法?
本文參考:《新唐書》、《舊唐書》和「孫思邈養生十三法」的資料
敬摘於大方廣網 www.dfg.cn
|
|
|
|
|
|
上一篇:我們有多少福報來為邪YIN的行為買單?
下一篇:佛菩薩聖號不可思議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