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故事
嗔墮惡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守成法師著
昔有沙門,往聚落分衛(乞食),途經草叢邊時,忽聽得一聲和尚慈悲。於是,沙門立即止步,左右尋視,未見有人,甚為驚異。
正當是時,有一大蛇,從草叢中,舉首語言:“請勿恐怖,懇求和尚慈悲,為我說法,仰仗法力,令我脫此罪身。”蛇又言:“和尚素聞阿耆達王否?”答曰:“聞。”蛇言:“往日之阿耆達王,即今我身是也。”沙門聞此言後,頗覺怪誕,乃對蛇曰:“阿耆達王在生時,造佛塔寺,布施供養,累積種種功德,理應上生天趣,以何因緣乃爾?”蛇言:“我當臨命終時,侍者不慎,將逐蠅之扇,墮我面上,我當時一念嗔恚,故受此蛇身。”
沙門聞言,知其如是,隨即為之說法,並加忏悔。蛇一心樂聞法後,絕食七日,遂即命終生天。卻後數日持花散佛,眾僧怪之。聞空中曰:“我乃過去阿耆達王,因蒙和尚說法忏悔,仗佛慈力,得生天上,是故今來奉花散佛,以報佛恩耳。”
按:嗔屬三毒之一,因其能燒行者之功德法財,故又名之曰:“嗔火。”所謂“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佛在《遺教經》上說:“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猛火能燒世間諸珍寶,嗔心猛火能燒七聖財”。
修學佛法者,積年累月,茹辛受苦,廣種功德,好不容易積蓄一點法財,如萬一不慎,嗔念興起,則前功盡棄,枉費心機。假使偶遇人事之逆意,當以忍辱治之,嗔恚自會不起。《法華經》上說:“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所以證道歌上說:“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尤其人至臨終時,四大分散,眾苦煎迫,是時心念特強,最好他人為其念佛,引發其善念,命終得生善處。但千萬搬動不得,以免其興起嗔念,而墮惡趣。至於洗浴更衣等事,皆俟其周身暖氣消盡後,再為辦理。如屍僵硬,可用溫熱毛巾,裹於骨節處,則瞬息軟化。眼看現在病重者,往往被其家人送住醫院,勢將命終時,而醫生猶在為其檢療。不幸一息嗚呼,院方立即送至太平間。如此欲期亡者上生善處,洵為礙難如願。
務希學佛者,如遇有臨命終人,切忌遵循俗情,當如法而行事,功德無量。
|
|
|
|
|
|
上一篇:【教理行果】
下一篇:大光法師:助念的規矩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