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故事
名聞·利養·恭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一)
大聖釋迦牟尼佛被各國人民所信奉,所以常常會得到堆積如山的供養。
捨衛城外有一座廣闊茂密的森林,佛陀把它稱作“捨貪莊嚴林”。夏天,佛陀帶領弟子們進入林中。不久,很多在家弟子追蹤而來,並帶來很多供養。
為了使弟子們不被利養誘惑,佛陀將所有的比丘集合起來,向大家開示:“諸比丘,利養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就是已證初果的人,也常被它所誘惑,所以,千萬不要貪求利養。此外,還有名聞與恭敬,都要看作障道法,應該淡而處之。”
一位弟子問道:“佛陀,我們有了名,弘法的時候不是有更多的人聽嗎?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嗎?受人恭敬,不是會有更多的人起信嗎?為什麼說名聞利養是障道法呢?”
佛陀答道:“諸比丘,名聞、利養、恭敬是修道者的三關,其害處,能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和微妙善心的髓。”
弟子們聞法,信受奉行,只備三衣一缽,安心在林中修行。(《佛教故事大全》)
(二)
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沒有親眼見過,我不敢瞎說。但身為佛弟子的比丘僧,為了錢,在熙熙攘攘的大馬路上頭頂著火熱的太陽,腳踩著滾燙的柏油路,飛也似地跟在棺材後跑著送殡,這卻是親眼所見和親身經歷的。為了錢,冒著狂風暴雨、堅冰白雪,在湖濱江岸放焰口超度亡靈,這也是親眼見過和親身經歷過的。當時做這些事,在感覺上只是有點厭惡,並沒有聯想到它對佛教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但現在回想起來,一個堂堂比丘,為了錢做那種事,真實倒盡了佛教的架子,丟盡了歷代高僧大德的臉!
我想起高峰妙禅師的故事來。高峰妙禅師是位大名鼎鼎的禅宗耆宿,但他在年輕時代卻是個趕經忏的能手。一天夜裡,在齋主家放過焰口,於回寺途中經過一個村莊,莊上的狗向他狂吠,他正在不知如何對付的當口,只聽一間屋子裡有一老妪問一老翁道:“半夜三更的,什麼人還在外面走路,惹得狗子狂吠?”
只聽老翁答道:“這時候在外面走路的有什麼好人?不是趕經忏的和尚,就是行劫的強盜!”
高峰妙禅師不聽則已,一聽既氣憤又慚愧!暗想:真是豈有此理!為什麼他好的不比,偏要把我與行劫的強盜相提並論呢?但繼之一想,這也是咎由自取,自己既然出了家,就應該聽經研教,弘法利生,或是老實修行,了生脫死,為什麼要自甘墮落地干這日夜倒置的行業呢?於是便發願道:“寧坐蒲團凍餓死,不作人間應付僧。”後來他果然成了一代高僧。(釋真華《參學瑣談》)
|
|
|
|
|
|
上一篇:嗔恚之報
下一篇:經像放光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