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華山思過崖:落實佛的教育 從吃飯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昨天看碟片的時候,看到‘五觀若明,千金易化,三心不了,滴水難消。”,知道三心是貪嗔癡,但仍然不明白五觀的具體內容,於是開始搜索。找到了下面這個文章。
“佛教作為一種流傳久遠的文化,它對我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有詳盡的論述,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僅就飲食方面而言,佛教也有一套完整的飲食理。作為佛弟子,明了佛教的飲食觀,對我們培養慈悲之心和促進道念增長很有幫助。本文現擬就佛教飲食觀分述如下:
一、佛教提倡清心素食。作為一個佛教徒,(特別是出家人)戒殺素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佛教之所以提倡素食是出於以下理由:
(1)培養慈悲心。佛教認為,食肉即是殺生。雖然食肉之人沒有親手殺生,但由於他們的食肉,導致了屠者多造了殺業,從而也間接犯了殺生戒。《沙彌律儀》雲:“或自殺、或教他殺、見殺隨喜,均犯殺生戒。食肉之人,亦復如是,若人食肉,即是斷了慈悲心。”因為凡是有慈悲心的人,都是使一切眾生和睦共處,不相侵害。而食肉的人卻使一切眾生相互結怨,不得安樂。食肉之人不僅斷了慈悲心,他們與道相違,防害道業,雖百千劫修道,卻一事無成。而人若食素,不僅可以使人不造殺業,而且能夠培養起我們憐憫生靈的慈悲之心。
(2)免造惡業。素食不僅可以使我們培養起慈悲心,而且可以使人遠離惡業。如前所述,若人食肉,即是造作了殺業,同時也是為自己種下地獄的種子,來世不但會受到短命的苦報,而且還會在地獄中受諸苦難。苦報受盡,轉為人身,還常遭受貧窮凍餓,相貌丑陋,身體殘疾,常為人輕賤等果報。
食素則是間接的放生,放生之人,將來會得到諸種善報。現世放生,來世可得長壽的善報,而且生富貴之家,容貌姣好,受人尊重,因此,素食是使人遠離惡業的最佳途徑。
(3)遠離怨怨相報的回圈。若人食肉,則會引起永無休止的怨怨相報。因為我們啖食眾生之肉,會使眾生生起怨恨之心,將來眾生也會以此相報。若人啖食眾生之父母子女,眾生也會以啖食其父母子女相報復。不僅如此,有的眾生有可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若食其肉,無異於自食其六親眷屬。《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若以經雲,食眾生之肉,實即食自己多生多劫之父母兄弟,明白此理,我們又怎能忍心為之。
不僅殺食人之父母會引起眾生的憎恨,食自己多生之父母,亦會引起他們的怨恨,將來他們會以同樣的手段相報償,如此怨怨相報,生生不已,實可悲哀。只有食素,我們才不會造作惡業,最終才會跳出怨怨相報的因果回圈,從而使自己清心寡欲,增進道心。
二、佛教主張飲食調和。對於出家人食素,要不要吃得六味調和,香甜可口,歷來眾說紛纭,莫衷一是。有的人主張出家人的生活應盡量可口一些,以滋養色身,成就道業;也有的人主張,出家人應當遠離美味佳肴,以食粗飲淡度日,以防貪心生起。其實,從佛教諸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出,佛陀是贊同佛弟子食六味調和之食,只不過是反對佛弟子一味地貪求美味而已。
我們都知道,每天中午,出家人在念誦供養咒時,都會唱言:“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其中“三德六味”即是在告訴我們作為供佛和僧人的飲食,一定要六味俱足,方為合法,否則便是對佛和僧有失恭敬。
所謂“三德六味”即是清淨、柔軟、如法三德,淡、鹹、辛、酸、甘、苦六種味道。若廚中之人,備辦僧人之食,能夠揀擇干淨,便合於清淨德;食物若能精細甘和,便合於柔軟之德,若能應時置辦,制造得宜便合於如法之德。對於“六味”,紫柏大師在其《示廚》一文中指出:“蓋淡味為諸味之體;鹹味其性潤,能滋於肌膚,故味之調者,必以鹽為首;辛味其性熱,能暖髒腑之寒,故味之辣者為辛;酸味其性涼,能解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髒腑之熱,故味啬者為苦。”
紫柏大師認為,寺中飲食應按“三德六味”之理來備辦,以使三德俱足,六味調和,令諸佛菩薩及大眾僧伽生起歡喜心。紫柏大師在《示廚》中雲:
“三德無阙,六味無私,此等飲食,若入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飲甘露,五內調和,百毛暢悅,身適心安,顯資色力,顯資心力。色力得資,則身康健,心力得資,則神無擾,則觀智易成。若飲食不如法,則身得病,心多擾。身心既病且擾,而又能精進開悟者,無有是處。”
紫柏大師的這段論述則是讓我們明了出家人的飲食,必須六味調和,只有這樣,出家人都會身體健康,專注於道業,設若讓一個生命不保的人來修道,無異於癡人說夢。佛教中也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不是讓我們放棄美味,專注苦行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時,他曾誤認為修道即是修苦行,他“前後就外道問道一年,以無所得故,入伽阇山苦行林中,端坐思維,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極苦行已,形體贏瘠,有若枯木。”六年苦行,佛陀不僅形容枯槁,甚至幾乎為此喪命。
在經過六年苦行之後,佛陀才終於“悟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佛陀於是從座起至尼連禅河澡浴,並接受牧女乳糜供養,隨之身體光悅,氣力充足,從此安心修道,終證無上菩提。
由此可見,佛陀通過親身經歷說明減飲食,食惡食於修道無益。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而不是通過食粗劣飲食才能達到目的。因此我們現代寺院,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為僧眾備辦“三德俱足,六味調和”的飲食,使大眾身心安適,道心增長。
三、不非時食。不非時食是佛制基本戒條。佛制從清晨明相出現至日正午(中午十二點鐘)為僧食時。從日過午至次日天未亮之前為非僧食時,故名非時。若出家人非時而食,名為破齋,往往結罪。《毗尼三昧經》雲‥“瓶沙王問佛,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諸天食,日午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牲食,日暮鬼神食。”由此可知,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牲午後食,餓鬼夜食。為佛弟子,誠應以諸佛為准,不過午食。
不非時食,是為了憐憫餓鬼的痛苦。一切餓鬼,都是由前世悭貪不捨而招得的果報。這些餓鬼腹大咽小,時常為饑渴所苦。假使餓鬼聽到碗筷之聲,咽喉饑火燃燒,痛苦莫名。午後是餓鬼進食之時,假使諸佛弟子在午後進食,餓鬼聽聞碗響之聲,會倍感饑渴難耐,加重了它們的痛苦和嗔恨心。修行之人當修菩薩行,常念餓鬼之苦,堅持不非時食戒,以免動諸餓鬼的念頭。
對於身體健康的出家人,佛制皆應持不非時食戒,但對於那些體弱多病的人,無法做到日中一食,必須少食多餐者,允許為其開方便。如《五分律》雲:“時諸比丘,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醫教令食。諸比丘問佛,佛聽以囊盛谷,煮汁令服,不能得瘥;佛聽以囊盛米,煮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聽,以米煮粥,畫不成字,令屏處服之,病愈即忏悔。”
古人稱晚食為藥石,意即藥石能治療髒腑內科病及眾生饑餓。晚食對佛子身體有益處,但當身體康健之後,則不應再午後進食。
諸佛弟子,因病的緣故,午後進食,應當生起忏悔之心。經常念及餓鬼之苦,生起慈悲之心。雖允許午後進食,但不應多食,不應美食,不貪求適意之食。
持不非時食戒的人,能得諸多殊勝功德。《處處經》雲:
“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YIN,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身得安穩,亦不作病。”
四、食存五觀。食存五觀主要是對出家人而言,出家人臨食時,當存五種觀想: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所謂計功就是計算作食的功勞。我們所吃的食物,從種植、耕耘、收獲、加工、炊煮,其中飽含了農夫的血汗,我們若貪心,當墮地獄,地獄期滿,轉為畜生,償人之債。我們常作如是觀想,便會真切地感到,只有真實修行,才能消此飲食。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出家人若飲食時,應當仔細思量自己的道德與行持,看自己的德行是否符合佛制要求,假使不持戒、坐禅、誦經、行三寶之事,便是德行全缺,便不應受此飲食。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眾生的過患,以貪為根本,如果沒有貪心,則諸患不生,出家之人,常念心中過患,使其遠離過惡,惡念不生。《明了論》雲:“出家人先須防心三過,謂於上味食起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癡心,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經常作此種觀想,方可少犯過錯。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我們的生命仰賴飲食得以存活,若無飲食,則會變得形容枯槁,疾病纏身,無力辦道。對於飲食,我們視之為對治身體枯瘦的良藥,只要其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即可,不必刻意去貪求美食。
(5)為成道業,方受此食。我們每天維持新陳代謝,需要從飲食中攝取熱量及營養,以保持身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促進道業增長,為了成就道業,我們因而受此飲食。若飲食時,應當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所修善根,回向眾生,共成佛道。
對於飲食,我們不宜妄加評論其好壞,若評論好時,人易生貪心,若說不好時,容易生嗔心,如此評論將來會遭受愚癡的果報。正確的態度是對美食不貪心,對劣食不生嗔心,以平等心待之,則是如理如法之行為。
佛教的飲食觀,系統而全面。其中不僅有對佛弟子素食觀念的闡釋,而且還有關於飲食就“六味調和”的論證。對於出家的佛子而言,不僅在飲食時堅持不非時戒,而且還應食存五種觀想,如此則會身體康健,道念日增”。(信息來源:摘自《香港佛教》)
我看了上面的這大段文章,十分歡喜。在吃東西的問題上,我們犯了很多錯誤。如果在很晚的時候吃東西,就是不慈悲,就讓餓鬼很難過,很嗔恨。夢裡還會擾亂你,更別說是半夜吃肉類了。以前在東北,很多同事家裡的火鍋就擺桌子上不撤,晚上10點,下些海鮮肉類青菜就再來一頓。
飲食和YIN欲,睡眠是互相增上的,如果佛不說,我們怎麼敢於肯定這一點啊。所以斷YIN是要多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從飲食,睡眠上減少,來斷其增上緣。從不想少想來斷其火勢,從念佛來斷其根本習氣無明。
在吃飯的時候,佛教會讓人想食物的來之不易,再想自己德行配不配受用此飯,考慮“吃他不是為了解讒,而是為了道業”,再於吃的時候觀察自己有沒有貪心。這樣佛在教育人怎麼用心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不是沒有方法,這裡已經說明白了。在家人一樣要用這個方法吃飯。一定要學習佛教飲食觀。素食(健康清淨),持午(現在科學研究,下午開始不吃飯可以去很多病,“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YIN,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身得安穩,亦不作病。”),這個看身體強健來擇日而行,念佛人血氣不夠不可采用。五觀(可以養育道心,控制貪心,增強感恩心,產生菩提心)。這就是佛法開始落實在生活中的第一步。
孔子的學生顏回,聞一知十。我們難以學到。但是子貢聞一知二。我們可以學習。我們要從佛教飲食觀的落實逐漸拓展到佛教在生活中全方位的落實。 今天我出門,看到一排人在等著給路人擦鞋,我想到皮鞋好久沒有擦,就擦一下。這樣一想,就已經走到第二個大娘身邊(緣分哪),她來給我擦鞋。我想:”這些廣州的無數擦鞋人,每天因為競爭太多,只能擦到10個人左右。不如以後不在家擦鞋了,就給她們一些機會來擦。”我和她聊天,也誇她擦得這麼多程序,擦得這麼好。最後多給了她兩元錢。我坐在那裡,讓別人給我擦鞋我非常慚愧不安。這個過程,我覺得我在落實佛法,布施,愛語,觀察自己的六根有沒有過分和放肆的行為,自己也有所悟。所以我感激她,兩元的擦鞋錢,我給了四元,不能告訴她“你擦鞋,我落實了佛法,我悟到很多”。她聽不懂,我就說“你擦得不錯,我多給你兩元”。 走了以後,我還覺得我給錢的姿勢不夠恭敬,過去國王打開倉庫,給窮人布施,人家來了,國王還要說:我准備給你送過去的,你怎麼還親自來了。另外我反思--------我看到眾生這麼難,自己卻沒有生度脫之心,最低標准自己要生出離之心都還忘記,這次還是做得很不夠。就是缺了個菩提心沒有順勢發出來。
在擦鞋的三分鐘內我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落實佛法。如果忘記,就落到無明業力裡面。我們在放生的時候,要觀察自己不要因為在乎價錢而產生煩惱;不要總去想這個放生的錢是誰的,是我的還是他的這樣分別;連續念佛,不要在乎放生的過程中的一些不如意,事前不憂慮,事後不居功,這就在落實三輪體空。所以放生也在觀察自己的心,在落實佛法的原則。落實佛法重點在心態上,形式上也重要,但是形式上多流到給人看等方面,所以只有修好心,會用心才是真利益,自己知道。如果落實的不夠,就不斷反省到更好。這就是佛在《金剛經》上為我們表演的一切都是佛法,吃飯,洗腳都是佛法。那是佛果上的大定---金剛定。
在和妹妹的相處下,我發現她這個人非常的心細,她就是不斷觀察別人的言行,從而知道別人的態度。她過於計較別人的態度,表面上她處世聰明細心,善解人意,但是她在這樣的心態下也非常的累。我就告訴她“了解別人是對的,但是不要過於細心,心思還要多放在觀察自己心態上,這樣才是理智的”。我經常對家人進行這樣的機會教育。也帶了外甥去果成寺,還把一些好的禮物給妹夫。在和家人相處下,學問很多,多積累,要念佛,借助佛的智慧和光明來解決一切。寧可自己破戒,吃肉,也不要讓家人謗法,自己吃肉可以忏悔,家人謗法哪裡會忏悔,只能受報。 我在閉關的時候,看到自己以前無數的惡業泛起,同時病痛產生,以前泛泛悠悠念佛還以為就忏悔掉了,沒有什麼罪了,其實根本不然,沒有極其精進的念佛,他們不會消滅的。
佛法的核心在於了解自己的本性,在於念佛,念佛也是了解自己本性的最好方法。多念佛,天天生智慧,把佛的教育就逐步活潑的體現在生活之中。
|
|
|
|
|
|
上一篇:華山思過崖:最正常的情緒通過念佛才能得到
下一篇:華山思過崖:事修重“果”,理修重“誠”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