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法宣法師白話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眾人皆同樣有此心,而人心皆同樣此理。眾生與諸佛不二,凡夫和聖人一如。但是由於迷悟之有所分別,導致於上升和沉淪便有很大的差異。偉大的覺者釋迦世尊,慈愍而哀憐眾生之迷情,於是示現在此世界成就正覺,普遍度脫一切眾生。以無上佛法的醍醐一味,隨其根機時宜而有不同的演說。對於大根機的眾生則演說圓頓之教法,令其快速成就佛道;對於小根器者則教授以漸次之教,使其能夠慢慢超出於生死塵勞。如此種種度化眾生之事,無不皆是隨順於世間,依根機而循循善誘也。
開示持戒之善法,以開辟趨向於人道天道的平坦道路;指示說明因果之事,以陳述趨吉避凶之良好謀略。所謂持戒之善法者,五戒當中的不殺生,即是仁也。不偷盜,即是義也。不邪YIN,即是禮也。不妄語,即是信也。不飲酒,則心地常常清明而心志專一,神識不昏迷而真理顯現,此即是智也。五戒如果能夠全部持守,則不墮落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途當中,恆常投生於人道。此與儒家之五常大致相同,但是儒家只是令其克盡仁義,而佛門則兼帶說明三世因緣、善惡果報也。
十善業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名之為身三業。不妄言,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名為口四業。不貪、不嗔、不癡,名為意三業。此與五戒之內容大致相同,而五戒大部分是約身行而言,十善大部分是約心念而言,十善業如果具足,必定可以生至天界。
至於遇到為人父者對其談論要慈愛子女,遇到為人子女者對其談論要孝順父母,對於作兄長的說要友愛下輩,對於作弟妹者說要恭敬兄長。種種的倫常道理之教化,都是為了使人各自盡其應有的本分,令其沒有稍微的欠缺,隨順於世間之事相,而修習出世間之佛法。至於廣泛說明因果報應之事,乃是沒有毫厘的爽失差誤。不論是墮於地獄或生於天上,唯是個人自己的造作所召感而來的。此乃是釋迦如來至極究竟之慈悲心,欲令一切的眾生永遠脫離於一切眾苦,但受諸般的安樂而已。是故不惜示現廣長舌之相,為諸一切的眾生盡情的宣揚演說佛法也。
佛經雲:‘菩薩畏懼因行,眾生畏懼果報。’若是想要不遭受痛苦的果報,必須先斷除造惡之因。若能常常修習善因,決定恆常可以享受安樂之果報也。此即是《書經》所謂的:‘作善則降吉祥,作不善則降災殃。’《易經》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意思也。但是儒家只有約現在世與個人之子孫而言,佛陀則是兼帶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無盡而談論。
然而由於凡夫的情想分別無法測知真實的事理,因此將佛陀三世因果之說視為虛無渺茫,而不肯真實信受。就如同盲人違背了引導之師,自己趣向於危險的道路,如果想要不墮落於坑坎之中。這又如何可能呢?是故可知佛法廣大而能利益普及十法界之根機,若是約人道而言。即無有一人不能堪受佛法,也沒有一人不能受持佛法。以此令人各自修行持戒之善法,如此則世俗法完美而能與人相和,家族齊整而國家平治,堯舜盛世之風氣,又何難親見於今日呢?
因此佛教之道開啟於西天,佛法流傳於東土震旦,歷代以來的王公大臣,人人鹹皆崇敬奉持。以其能夠默默而教化人心,暗中贊助治理人民之道。並且能夠伏住凶惡於尚未生起之時,消除禍亂於尚未萌發之故也。至於出家而為僧人,乃是為了專一心志於探究佛乘,與為了住持佛法之道而施設的,並不是說佛法只有出家僧人才可以修持也。
此諸種種淺顯之說,乃是釋迦如來隨順於世間,而施設之漸漸令人出離世間的人天乘法也。其余如聲聞、緣覺、菩薩等乘,全部都是以此為根基。若是有大根機的人,直接趣向佛地妙覺,徹底證得吾人心地本具之佛性,究竟暢演如來出於世間之本懷,其中的意義極為深遠,姑且擱置而勿論也。
|
|
|
|
|
|
上一篇:一個忏悔墮胎惡業的真實故事
下一篇:印光大師:持經利益隨心論(法宣法師白話譯)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