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修行的錯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說佛教不是迷信,不要說我腿子盤起來眼睛閉起來什麼都不想就會開悟——不會的。要開悟先要把這個道理理解,踏踏實實而且不動不搖地理解了,然後從定中去修它,才能證到這個東西;如果你沒有正確的理解,你就是禅定再深,證到的就不是這個東西;你理解假使是錯,那麼你證到的也是錯,這個因果是不謬的。所以不要看到禅定裡邊可以產生一切的功德,禅定產生一切功德還要靠你前面的那些正知正見修的,才能夠通過禅定證到。如果你前面的理解、勝解沒有正確的話,通過禅定——這個也很簡單,我們說泥巴做一個坯子,它當然是不牢固的,擺在窯裡一燒,那麼燒的瓷器陶器出來了,很堅牢,什麼水倒進去不會化掉了。但是這個坯子你要做得好,如果坯子不好——這個定就是窯——你窯裡燒出來固然堅固,但是你坯子是個壞坯子,燒出來的瓷器陶器也是壞陶器,不倫不類的。如果你坯子做得端端正正的,假使塑一個觀音菩薩像的坯子,那你燒出來之後就是很莊嚴的菩薩像。所以這個在修定之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道理在宗大師的《廣論》的後邊,毗缽捨那那一章講的,再三地辯這個問題,就是當時錯見的人不少。不要說我們現在未法時期的漢地,就是在宗大師那個時期在藏地,這個錯見的人也不少不少,所以再三地辯論這個問題。那麼這個我們要注意,千萬不要走這條路。我們也碰到好多了,年輕人很好很用功,也能吃苦也想修行也想證道,就是不想學法,兩個眼睛閉起來,腿收起來,“不思善不思惡,開悟了,開悟了之後,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裡,便宜得很”——沒有的!不可能的!除非你過去已經把無漏種子下得很多了,這一輩子,那麼你通過禅定力量把前面的坯子全部造好了,產品出來了,這是有的。但是你過去生坯子沒有造,你這一輩子單是窯拼命燒、燒、燒、燒,燒得你窯飛紅,你裡邊還是空窯,沒有東西出來,這個也很簡單的道理。
  但是偏偏有些人就是不肯相信,一定要什麼都不學,就是閉了眼去參。他參也參不來啊,就這麼樣子呆呆地坐在那裡。坐在那裡他認為有好處,好處有沒有?只要是你心定下去修止,修止,身體是有一些變化,也能得到一些境界,大概是都相當微妙。但是盡管你定的境界很好,哪怕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參訪的,哪怕你修到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最高的禅定,再高沒有了,有什麼用呢?沒有智慧,不能出生死。非想非非想天——那個時候有個郁陀蘭夫,他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因為他修定的時候,感到鳥在叫,它討厭,魚在跳,它打閒岔,他心裡起個壞念頭,將來要把它們吃掉。結果這個念頭在裡邊,後來生到非非想天,生去了。生去了後,八萬四千大劫的時間過了之後掉下來,墮了飛狸之身,上空吃鳥,下水吃魚,就是那個飛的狐狸,狸。那麼這樣子你反而墮了畜生道,所以說,不解決問題。
  我們說修行一定要智慧,再三說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陀——覺,就是智慧、覺,沒有智慧覺不了。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學,不學的話,你說眼睛閉起來,智慧不會憑空而來的,一切法都是緣起法,沒有因就沒有果,智慧的因沒有——什麼智慧的因?聞思修這三個慧。你先要聞慧,聽法,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惟,然後定中去修——修慧,然後你這個無漏智慧才出來。你如果沒有這個前面的因的話,後頭的無漏慧,般若的智慧來不了,所以說這個見一定要鞏固地把它生起來,那你才可以把佛教裡面的道理認真地學習,否則的話學也可不學也可,“反正我將來得了定之後就會什麼都知道”。也有說“我這輩子學不了,下輩子我們生到西方去再學好了”,這個當然可以了,你到西方去還是要學,那麼你不如現在空在那裡先學起來,到西方去那個品位還高一點,成佛快一點不是更好嘛。所以說我們要鼓勵大家學,佛也再三說,多聞多聞,贊歎多聞、多聞比丘,這麼樣子.  

上一篇:智敏上師:出家在家的比較
下一篇:宗薩仁波切:個人快樂的定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