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首愚法師:持咒、觀想、發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1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並且修行就是要修得與法相應,修得有效果,這最要緊。個人過去幾次閉般舟三昧關,覺得很相應,但也很辛苦。般舟三昧的修法真的是一個大苦行,等到閉過般舟三昧關之後,再來修准提法那就輕松了,而且修得色身有相當的轉化。 唯有廣參多學後再來修准提法的人,才真懂得珍惜准提法。整個修學佛法的一個關鍵在我們色身的四大五蘊,要怎麼樣來轉化,乃至進一步這心能解脫自在,不受四大五蘊境界的干擾;准提法的金剛念誦持咒法是朝向這目標很好的起步。在做金剛念誦時,這音聲當然不能急躁,也不能尖銳;急躁尖銳就是風大不調的現象,風大不調當然就會搞亂了其他三大:地大繃緊,山大狂揚,水大干枯。因此金剛念誦的音聲,要先慢慢、慢慢念到沉穩柔和,順暢無阻,這樣持咒者本身的四大就逐漸進入四大相生的一個良性的轉化中了。念誦咒語既是在調氣,也等於在調心,使心清和專一,意志豁朗平易,然後再來才有進階到無念境界的份。然而所謂無念,無念不是糊塗,無念是自心清淨的表征,無礙於日常生活事務的處理。而最終這無念還要會得無相才行,也就是悟得即相離相,空無所住。修行要先做到無念,才能夠與無相相應,與無相相應了才能夠空。 所以以調心來講,不管依什麼宗,修那一個法,都是要不斷地從自己念頭來轉化自己念頭;念頭轉得來,化得掉,功夫深了,無念境界自能現前。關於無念,六祖告訴我們“無者無妄念,念者念真如”,意思是說:那些貪瞋癡慢疑的妄念都消融掉了,那你反就是念念都在真如境界的實相中了。這個是實際理地,也是實際功夫。一方面靠行願,在做人處事上捨己為人以斷除自己的三毒煩惱;一方面要在色身上轉四大,破五蘊;再一方面還要有智慧,由轉化妄念而達的無念境界悟得無相,與真如實相相應。 准提法包含整個這樣一套的佛法修行體系。金剛念誦持咒是入門,後面的幾重觀想,包括心月輪觀、字輪觀等是登堂。至於入室,那就要等你先入門再來說了。 2 談到觀想,想的最初等效用是幫助我們在持咒念誦時,念念能深深打入八識田中。如果你念誦只是舌根在念,跟耳根、跟意根不大相應,那妄想心占有你的成份還是比較大。以妄想心來持誦,當然只要你的咒語不斷,這在修持上還沒有完全離譜。若能堅持下去,念久了,你還是有機會念進轉化身心的循環中。不過為了更大的效益,為了你能由念誦深入第六意識,乃至穿透第七末那識,到達第八阿賴耶識,使得法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那麼觀想是有需要的。 唯識學告訴我們:要轉化因地,一定要跟第六識、第七識相應;要轉化果地,一定要跟第八阿賴耶識相應。如能這樣因緣果三個匯合在一起來修,那要成就就快了。所謂因緣果:六、七識念念分明是因,使六、七識依之而念念分明的咒語是緣,第八阿賴耶識能夠打入,那則是果。等你念念能打得入第八阿賴耶識中,那前五識的眼、耳、鼻、舌、身也才轉得了。 所以你修准提法,念咒加上觀想,念念由心起,念念回歸到心地中,念念分明,念念都在轉化我們的色身,這多美好,多殊勝啊!你一句准提神咒能夠把它持誦、觀想得很純熟,這純熟的純,當然使你身心不雜,心無雜念,身無不調。心無雜念,身無不調,那你的身心就有純淨感;純淨就能夠得清淨。若是雜染,那你再怎樣都清淨不了。你身心不清淨,無相之真如又如何親見親證呢? 3 我們一般凡夫智力微薄,往往抵制不了來勢??的多生累劫的習氣。雖然如此,人人卻擁有一股力量,能夠克服轉化這習氣業力,那就是願力,就看我們發不發它而已! 願力是一個人願意讓自己大改變的原動力,發願自己不再為種種人事物煩惱,發願自己願為種種人事物奉獻,這不得了的,在整個佛法上叫做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根基,道道地地轉化業障的本因力。持咒人在自己的下意識中要有一股願力,你所發的願是什麼,那就要把這股願力不斷地展現出來。 當我們自己在修行上感覺到很疲累,自己提不起精神的時候,依這股願力就要讓精神振作起來,繼續行持下去。不管是為自己身體健康也好,為家庭也好,為事業也好,尤其是為自己道業,你要念念祈求佛母加持,念念不忘自己所願,踏實去行,這樣便能夠讓自己多生累劫的罪業,逐漸地消除。 願力可以莊嚴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口意愈來愈莊嚴。一個人有了善願、菩提願,那他的精神內涵馬上就不一樣了。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一發正願,日常修行與待人接物的氣象便不同,成格了、出格了。願大家共勉,善思念之。
|
|
|
|
|
|
上一篇:首愚法師:攝所歸能證圓通
下一篇:首愚法師:閉關的法地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