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禅定:佛教核心修行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修、禅定作為佛教精神訓練方法,分成止和觀兩種。
  止的禅修,是指將心專注在一個目標對象(例如佛像或者一個純色圓盤),或是一種善好感受(例如慈悲)上進行練習,直到心能暫時在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內拴定在一個目標上不移動。這樣的集中淨化,必然帶來清明、寧靜、喜悅的禅悅。止的修行目的是暫時獲得集中和寧靜,並能在自己願意的時間段內獲得暫時消除煩惱。這種止禅分成近分禅定和安止禅定,安止禅定專指色界以上的甚深禅定力,一些止的禅修還可以引發神通。
  觀的禅修也就是毗波捨那,或者叫出世間定的修行,是指對一切事物自然規律的真理性的洞察力的培養。主要是對於一切事物的無常、苦、無我、空的了解和親證。這一修行的目的是在對物質和精神現象的靜觀中得到對世間的超越,對內心煩惱的解脫。
  坐靜是禅修、禅定的同義語。泛指各種方式的精神訓練。禅修、禅定是很嚴肅的精神訓練過程,必定具備艱苦的漸修和瞬間的頓悟兩個方面,這與量變和質變的辯證法是相同的。
  現代人修禅可養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念頭一個接一個,想法接連不斷,對外界事物的注意也是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情緒忽好忽壞等等。總之,我們的大腦和身心似乎從未休息過,永遠在工作。特別在高效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裡,想獲得片刻的寧靜都是奢望。然而,這種身心狀態的後果不是美妙的,而是煩躁、急功近利、尋求刺激,或者是憂郁、壓抑、苦悶、自我封閉等等。那麼有什麼辦法能使我們享受生活的快樂、身心的放松、心靈的坦然、情緒的安詳呢?通過禅定修持術可以達到目的。
  通過修習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強身、怡情養性、延年益壽,防范和治療人的許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誘惑和內心七情六欲的困擾,精神得以專注、安祥,並因禅定能產生智慧,解除人們內心存在的種種煩惱與顛倒妄想,祛除人的‘心病’。
  禅定對養生有著重要作用,可用中醫的觀點來加以解讀。如我國中醫聖典《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邪之所湊,真氣義虛。’(《素問評熱病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這正說明精神的安定和諧與正氣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壽方面的重要性,做到精神內守恬淡虛無,從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再生能力與免疫能力。
  佛教‘禅定’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修禅充分調動自己身心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怡情養性及延年益壽。  

上一篇:慈舟法師:應該怎樣學佛
下一篇:黃念祖:根本修持心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