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蓮老和尚:唯依念佛度生死 一聲佛號含六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唯依念佛度生死

印光祖師告訴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唯有執持念阿彌陀佛才可了脫,修其它法門是沒有解脫之分的。不懂理的人會不服氣,以為這麼單靠一句佛號,就把佛陀的一代 時教都勾消了。話也不是這麼說,要知道法有它的時代性,猶如農夫種谷要依時節一樣。像在大陸冬季氣候嚴寒,非是生長的時節,雖播種也是不可能生長的,故時 間性、時代性確實是有影響。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現在是末法時期,你不好好在念佛上做功夫,還說其它法門好啊!其它法門當然也是好,但不對時候嘛!
凡事凡物即使再好,皆有其適用的時候,一過了那個時候也就不好了;就如冬天寒泠,你雖說葛紗夏布輕,又透風涼爽,但那是要在夏天才好,若冬天穿,豈不活活 凍死人才怪。反過來說,到了夏日炎熱的時期,你說皮革棉襖很好,這些衣服有保暖御寒的作用,當然是很好,但要在冬天才好,你不能在夏天還說它好,還死不識 時要人穿著吧?又如人參是補中之王,這當然是上等藥材,但體虛的人受不了補;如果感冒的人還泡人參茶喝的話,那病情會更糟的。所以不管世間、出世間的一切 法,都是隨著時節因緣而生生滅滅。

“法門”既屬於第二義谛,當然也是隨因緣時節而有它的適用性,這點大家要認清。在這個時代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才可以了脫生死,你們想要往生西方,不受人 間之苦,這點信心要有,這點正知見要有。你不要聽人家亂說某某法好,某某法妙,他人說的好法、妙法,你由他好去、妙去;我們要修“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土, 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西方”的念佛法門。你千萬要注意啊!在這個時代唯有念佛才能得度,除了念佛沒有其它的方法可得解脫。不管人家向你說其它的法門是如何的 好,你就對他說:“那是好,你修吧!你喜歡就好,我是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各人的志願修各人的道,道不同不共行!”

我常時向諸位介紹印光祖師的話,為什麼呢?因為他所說的話句句都是有來歷的,他一切的言說都是依據經論上佛陀說的話。比方印祖說:“現代的時代,捨此念佛 法門不能夠度脫、不能了生死。”這話就合乎大集經上佛陀說的:“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在末法時代,億億人修其它法門很難得有一個 人成就,唯有依念佛才能夠度脫,所以這是最簡易也是最穩當的方法。

經上的佛語大家要信得及,若這還信不及,那就不是佛子啊!尤其是身為出家人,披的是如來衣,靠佛吃飯,不宣揚佛法這事不談,若是連佛陀的話也信不過,甚至 還毀謗念佛,那就等同魔子了;切勿狂妄,連佛言祖語都不至誠接受,如此那有正知見?

一聲佛號赅六度

常言“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固然不能只學一法而是要通學,不過你要知道,念佛這一法就是總持之法,具足無量無邊之法。我時常比喻阿彌陀佛聖號就如多種維 他命,你吃了綜合維他命,身體就能得到各種的營養而無欠缺;一句阿彌陀佛四攝六度萬行皆已具足。蓮池大師亦說:“舉起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 行以無遺。”這番話沒有大智慧的人是聽不明白,也沒辦法領受的,信不及啊!
一般人有此誤會:“一句阿彌陀佛既是赅攝六度萬行,那麼是不是我們念了阿彌陀佛,其它的四攝六度萬行就不用做了呢?”要知道,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經上告訴 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一定要堅固我們的信心,先把這句佛號念好,待業障消除、智能開朗,然後再修其它的法門,由約而博。為何先要 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因為聖號中具足四攝六度萬行的功德,所以我們就要多念佛,仗佛的功德做我們的基石,把這個基礎打好了,然後再修四攝六度。如此這條路才 可以走得通、走得上去,且走得輕松不吃力,那多好,多麼穩妥!

雖說要修四攝六度,但我們念佛的人一定要注重回向求生西方,生西方證了無生忍,然後再到十方世界坐道場,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必如此,方名真為念佛行者。

以上這些話都是過去祖師大德說過的,祖師是依經義而說,我只是將語句稍變,令人易懂,但意義還是一樣的。為什麼要改語句呢?因為話往往是隨著時代而有不同 的表達方式,若完全依經文來說,往往會有人聽不懂,所以說話要隨著環境、隨著人的根性而說,但千說萬說總不能離其義理;如現在科學醫藥進步,有綜合維他命 多種營養素的合成,所以我就以它為譬喻,這樣大家就易於明了。
 

上一篇:妙蓮老和尚:求出世的真富貴 盡形壽至誠稱名
下一篇:妙蓮老和尚:大乘行不惱眾生 想當法師先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