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提升財富品質 享受智慧生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09年,濟群法師應邀前往深圳,為清華大學EMBA班開講“《心經》的禅解”。期間,《財富品質》記者對法師進行了文字采訪。

  問:最近兩年,國學熱和佛學熱日漸興起,縱觀中國歷史,佛教在中國皇朝乃至民間的流行往往出現在國富民安的時刻,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答:事實上,佛教並不僅僅盛行於國富民安的時期,在時局動蕩的年代同樣為人所尊。我們耳熟能詳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是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大興、寺宇林立的真實寫照。在四起的戰爭煙火中,在朝代的頻繁更替中,人們格外缺乏安全感,這就特別需要內心的慰藉,需要尋求冥冥之中的護佑,從而使佛教信仰廣泛流傳,盛極一時。
   而在國富民安的歲月,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之後,則會轉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進文化藝術乃至宗教信仰的發展。同時,也因為社會安定,在佛教的理論研究和宗派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會有更多建樹。如隋唐時期,高僧輩出,著述豐富,可謂漢傳佛教發展的鼎盛階段。

  問:這種文化回歸與佛學興起和中國的“大國崛起”言論有何關系?
   答:目前的文化回歸和佛學興起,代表了社會民眾對精神生活的重視,也代表著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在逐步恢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國人多以泱泱大國為傲,但在清末被列強打開國門之後,千百年來所形成的盲目自信近乎崩潰。在這樣的態勢下,很快走向一個視傳統文化為腐朽的極端,似乎不破舊就無以立新,無以進步。經過百年來的曲折摸索和反思,人們逐漸在矯枉過正的沖動中冷靜下來,以更為平和、客觀的目光審視傳統文化,重新發現其中蘊含的思想精華,由此產生認同和回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至於“大國崛起”的言論,我並不是太了解。

  問:這種佛學熱是一時的潮流和時髦,還是會成為一個常態?
   答:雖然目前的國學熱和佛學熱表現為一種潮流,同時也伴隨著潮流出現時必然攜帶的膚淺和喧嘩,但我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之後,這種潮流會逐漸向深度發展,成為一種常態。
   因為信仰代表著人類心靈的需求,代表著我們在世間安身立命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人們對宗教最為隔膜的過去幾十年中,也從來沒有離開過信仰。當人們發誓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時候,這難道不是一種信仰嗎?而改革開放以來,民眾迅速轉向利潤最大化的功利追求,這種對財富的極度熱衷和角逐,形成了規模空前的“拜錢教”,可以算是畸形的信仰。當人們漸漸發現,錢並不是萬能的,並不能帶來預期的幸福,帶來身心的安頓,自然會去尋找更為究竟的信仰。一種健康的信仰,不僅是我們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問:近幾年,您是否感覺企業界對佛學投注了比以往更多的關注?比如類似這次深圳清華EMBA班舉辦的活動。在您與企業家的對話中,您能否告訴我們這個群體對佛法產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或者說,他們聽聞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答:近年來,企業界對佛學確實投注了更多的關注,在各地開設的國學班或佛學班中,都有不少企業界的成功人士參與。
   在我和他們的接觸中,感覺到他們對佛法產生興趣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必定會有自身的企業文化。否則,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惟有利益在維系一切,這是一種冷漠而脆弱的關系,既不利於企業發展,也不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而良性的企業文化是有凝聚力的,當人們對這種理念產生認同而走到一起,就會組成一個和諧清淨、積極向上的團體。佛法中有著取之不盡的寶藏,能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提供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其次是個人充電的需要,這又包括三個層次。一是為了加強自身文化素養。佛法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對佛法一無所知,就難以對傳統文化有全面、深入的認識,關於此,我在《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說明。二是為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業,無法辭職,無法轉交。怎樣才能完善人格,成為高尚而有益大眾的人?在佛法修行中,佛陀為我們安立了人天乘、聲聞乘和菩薩乘等種種法門,不僅教會我們做一個健康的人,更教會我們做一個解脫的人,一個圓滿慈悲和智慧的人。換句話說,佛法就是將凡夫改造為聖賢的教育。三是為了探尋生命的終極意義。在這個世間,我們首先面臨生存問題,但這只是人與動物的共性。精神追求,才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的不共之處。當我們從生存轉向對精神層面的關注後,就會面臨那些永恆的問題: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古往今來,很多哲學家都是因為無法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而走上絕路。因為哲學只是思辨的產物,停留在這個層面,永遠只是在自我的迷宮中打轉。而佛法是佛陀親證的究竟真理,依法修行,就能幫助我們開發生命本具的無量智慧。答案,盡在其中。

  問:您曾經給不同的受眾群體作過講座,在對不同受眾弘法時,您在內容選擇上是否會根據對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這次深圳活動的主要參加者都是企業界人士和公司的高管,您對他們講解佛法時,在內容選擇上會有什麼特別的考慮嗎?比如說,對那些沒有讀過《心經》的人,您會如何對他們進行開示?
   答:佛法特別強調應機設教,即以受眾喜聞樂見且最易接受的方式說法。我平時在面向社會的弘法中,也會根據不同對象進行調整。比如,對行政人員講和諧社會的建設,對高校師生講佛教的教育目標和方式,等等。此外,還會根據受眾對佛法的認識程度和不同需求進行調整。對於抱有成見、視佛教為迷信的人們,講如何正確認識佛教;對於重視現實人生的人們,講何為幸福,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對開始思考生命終極問題的人們,講如何認識自我,超越生死;對已經開始學佛的人們,講佛法修學的要領及次第。
   此次在深圳為清華EMBA班開講“《心經》的禅解”,內容是由主辦方安排的。我在講述過程中,盡量避免過於理論化的說教,更多是結合現實人生和對心性的認識來闡述。

  問:您認為學佛和慈善(行善)的關系是什麼?行善積德在佛法的修行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答:佛教中有一個偈頌,叫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說,止惡行善是每位佛弟子的基本行為規范。
   在佛法修行中,行善是貫穿始終的。在最初的前行(修行准備)階段,就需要通過行善來積集資糧、培植福田,為其後的修行奠定基礎。就像遠行需要做好充分准備那樣,學佛也需要有充足的資糧,才能遠離違緣,順利前行。而佛陀是福智兩足尊,成就了圓滿的福德和智慧。所以,任何一個法門的修行都需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廢。其中,福德就是通過廣修善行來圓滿。

  問:這些年,說到慈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捐款,可是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家對這種強迫捐款的做法感到反感,按照佛法的理論,每個人都有他的善根,您對“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層次的理解?
   答:佛法所說的善行並不局限於捐款。在佛教中,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施三種。除了以捐款(或物)行財布施之外,還可以通過向他人傳授佛法智慧或是生存技能等方式來幫助對方(法布施),或是通過自律及解救物命等方式使對方獲得安全感(無畏施)。
   至於“慈善”為什麼會演變為強迫捐款,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企業家們對社會有更多的感恩心和責任感,也就不會將扶貧濟困、回報大眾的善行視為壓力,覺得是被迫為之。如果大眾都能從我做起,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指責和抱怨。事實上,這種指責和抱怨往往不是出於利益大眾的發心,而是種種復雜的不良情緒在作祟。這是雙方都需要加以反思的。
   從佛教角度來說,人人本具佛陀那樣的智慧德相。行善,正是開發這種無限潛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利他和自利完全是統一的。行善,就是通過對眾生的幫助,來完成自身生命品質的提升。所以,行善不僅是付出,更是收獲。就像那些有著穩定收益的投資,只要投入,必然帶來日益增長的收獲。如果認識到行善的利益,我們就會以歡喜心來面對每一個幫助他人的機會,因為這正是在為自己播種福田。

  問:企業家,尤其是成功的企業家一直是承受心理壓力巨大的人群。其實中國很多古訓都是蘊涵著佛理的,比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心理學作為一門從西方傳來的學問,這些年得到很多高層人士的追捧,您又如何看待佛教目前與心理學界的結合以及這種結合對國人的影響?
   答:壓力從哪裡來?往往來自過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當我們設定必須達到某個目標而出現障礙時,壓力就隨之產生了。任何一種成功,都是眾緣和合而成,是眾多條件共同造就的。其中,有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也有我們無法把握的部分。佛教中有句話,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也就是說,在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盡力而為,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就順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強求。倘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會構成什麼壓力了。任何一件事的成敗都是相對的,是可以轉化的。如果因為這種暫時得失造成壓力,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因此帶來更多的負面作用。
   這個道理雖然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對於從未真正觀照過內心的人來說,很難駕馭自己那顆野馬般狂奔的心。即使想要放下,依然心事重重,一籌莫展。這就需要一些具體的對治方法。佛法是心性之學,對人生的煩惱困惑有著究竟的解決之道,心理學則代表順應時代需求而產生的治療手段,在形式上可能比較容易為人接受。這兩個領域的交流和結合,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這個問題上,國外已經開始嘗試多年並取得一定成效。我相信,隨著交流的深入,這種結合會使更多的人從中受益。因為心理疾病業已成為當今社會最為嚴重的隱患之一,並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心病還須心來醫”,惟有從心入手,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心理疾患。

  問:作為一個對佛教感覺親切,但又不知從哪學起的初學者,您會推薦閱讀哪些相關書籍?
   答:對佛教抱有好感的初學者也有不同類型。其一,是希望通過學佛獲得良好的心態和處世之道,在面對逆境時能夠從容面對,當下承擔。對於這類人群,我覺得一行禅師、聖嚴法師、星雲大師等很多當代大德的著述都會有所幫助,我也曾經出版過一系列“人生佛教叢書”,從佛法角度對財富、環保、道德等社會問題進行解讀並提供解決之道。其二,是希望通過學佛提高文化素養,了解佛法理論。對於這類人群,可以從南懷瑾先生的相關著述入門,其中含有豐富的知識量,比較適合從文化層面來接觸佛法的讀者。其三,是把學佛作為生命目標,真正想要走上修行之路的人群,對於他們,我推薦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略論》,這是一部概括學佛到成佛整個過程的修行綱要,介紹了不同修學階段的具體目標和實踐方法,是一張幫助我們正確行進在學佛路上的地圖。本論也是我近年的弘法重點,並出版了相關的書籍音像,可以作為學習《道次第》的參考。

   問:當下,此時,在采訪的結尾您能否為這些來參學的EMBA學員,也是對我們雜志的讀者,請你講一個禅宗的故事?
   答:有人請教趙州禅師說:“一物不將來時如何?”禅師答:“放下。”對方不解:“我已兩手空空,還要放下什麼?”禅師回答說:“放不下,就把它挑起來!”
   相對普通人來說,企業家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但這也正是利益大眾,提升自我的機遇。佛教中有句話,叫做“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如果能以這樣的心態來行事,無論管理多大的企業,都能從容面對,隨遇而安,而不會有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

 

上一篇: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下一篇:濟群法師:邁出溝通的第一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