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謹:人的起點和終點 二[壽終正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二講 (一) 壽終正寢
南老師:我們現在這一堂開始,正式講生死的現象問題,注意,只是講人類正常生死的部分。
我這一輩子,大概講過很多次的生死問題,所以我很厭煩,很不喜歡一個課程反復講。我在學校裡教書,教同樣的課,我每一次上堂,講的都不同了。我的個性很不願意說重復話,教書說重復話是非常痛苦的。為了這次講,我也想了一下,原來都有錄音帶,他也不找去聽,現在又再問,講起來還是重復話。也許這一次比較詳細一點講吧!
可是生死問題怎麼說呢?是從投生講起,還是從死亡講起?我決定還是倒轉來,先從現有的死亡講起,然後再轉來講到人怎麼投生,然後講到整個生命的生死問題。不是生命問題,是生死問題,這是兩個邏輯觀念,生命的問題,跟生死問題是有差別的。生命問題大了,包括宇宙萬有的生命,也包括了生死問題。
現在講生死問題,有個邏輯觀念,先定一個范圍,只講我們人類一般正常的生死問題。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為什麼有些會橫死呢?佛學的道理,是他的因果報應;正常死的,也是個人的因果報應。
我的老朋友多,想我這個年齡,九十歲的人,經常聽到都是老朋友死的消息。朋友打電話來說:某某走啦!我不好意思說好啊!這個不敢講。有時候接到電話,問:老師啊,你還好吧?我說:沒有死,還接你的電話嘛,當然好,聽到聲音已經好了嘛!再說八九十歲的人,隨時會死,沒有什麼好不好。
最近老朋友死的多,我就對一個老朋友講起,我說:古代發訃文說某某人“壽終正寢”。我們講別人的父親死了,就說,某人的老太爺是好人啊!壽終正寢。正寢,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自己床上睡了一輩子,正常的死在那裡,叫壽終正寢。古代修房子,中國人多半修四合院,正房給長輩睡的,兒女睡偏房,長輩正房旁邊是大廳堂,那叫中堂。長輩死了,把門板拿下來,放在中堂,就把這個遺體放到中堂門板上,還要停屍三天。
一移到中堂來,趁身體還軟,要給他穿衣服了。在古代,所謂富貴的家庭,給死人穿六七層的衣服;一個女婿一條被子,假使有十個女婿,就蓋十條被子。給死人穿衣服怎麼穿?讓死者的兒子站在那裡,把七件衣服,一件件先穿好再脫下來;然後把屍體扶起來,趁屍體柔軟的時候,把這七件衣服一次穿上,放在正廳,大家在旁邊守著。為什麼?因為人有一種假死病,有時候三天四天又活過來,這種個案很多。所以中國的古禮,一斷氣,不能馬上就送到殡儀館冷凍庫,要停屍三天,晝夜有人守靈。
講到這個,你要曉得,為什麼要人守靈呢?過去農村的房子,貓啊,老鼠啊,跑來跑去,剛死的人,停屍在那裡,萬一貓或者老鼠在身上跳過去,屍體會坐起來的。以科學講,那是一種電感,所以要守靈,不准貓或老鼠等靠近。
停屍三四天以後大殓,放進棺材以後就蓋被子了。死以前洗澡,如果是老太太,都是女兒媳婦洗的,把她身體抹干淨;老先生就是兒子女婿洗的。古禮有很多細節,這個是壽終正寢。
第二講 (二) 時代人們的壽終
我說,現在地位越高,越有錢,越不能壽終正寢。送到醫院,明明要死,還插上氧氣管子。身體可能已經死了,腦細胞還沒有死,插管子使腦細胞慢慢死。原來插管子是想救這個命,現在變成習慣了,很多病人一進醫院都插管子。最後家屬也好,朋友也好,誰也不敢說把管子拿掉,讓他走了算了,結果是那個病人本身受罪。有時候拖上一年兩年,或變成植物人,花很多錢,可以說家破人亡,所以我說現在人這個因果報應真不好啊!
因此,壽終正寢很難,現在是壽終醫院,不是正寢。在醫院一死,氣一斷,送到冷氣間;然後車子來送到殡儀館,殡儀館馬上把你放在冰庫。冰庫還好,差一點的,就把你衣服都脫光,男女老幼泡在那個防腐池子裡,像那些死魚一樣,一個個屍體都在藥水裡頭漂。進去一看,一股氣味,真是難聞!然後出殡以前,從這個池子撈出來,水一沖,化妝一下,衣服穿上,好像蠻完整嘛!實際上真受罪,就像我們買來那些小魚小蝦,泡在那個水裡亂搞一樣的。生命,有什麼道理啊!真是毫無道理。
有一次,我一個朋友,還是台灣的立法委員,類似內地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一類的;他是個大學者,剛好也是叫我老師的。那麼我啊,被人家叫老師,都變成家人一樣,很親切的。結果他太太死了,他也不在家裡,孩子又在美國。這個醫院查了半天,醫生打電話找我,要我去認一下屍,替他簽個字。我經常被人家拖到這種事,只好去了。那是晚上,到了醫院,我問在哪裡,說在停屍間。一進去停屍間,哦喲!幾十個男女老幼上下鋪放著。然後看到一個管屍體的人,那時冬天,架一個火鍋在那裡,大片肉菜在裡頭,正端飯碗吃。我說某某太太在幾號啊?他一邊吃一邊指,就那個,你去看。我真佩服這個人,那麼多屍體,那個味道,他在那裡吃大魚大肉!然後,我說這個嗎?被子蓋到她的臉,我不方便啊!他說我來,把筷子一放,拉開來一看,是她嗎?我說,對了對了,簽個字。唉呀,心裡真有很多的感想……
第二講 (三) 無疾而終的人
由壽終正寢再想到過年,有人門口掛的五福臨門,五種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尚書·洪范),其中第一就是壽,有錢是“富”,官做得大不是福,五福中沒有“貴”字。最後是“考終命”,這個考是什麼意思啊?你翻古書,“考者老也”,考就是老嘛,七十歲叫老。那老又是什麼意思啊?字典上說,“老者考也”。常常看到中文這些注解,氣死人,真是胡扯,等於沒有說。“考終命”的意思就是善終,死得好。死得好很難!長壽固然好,還要死得好。所以中國的古禮,八十歲以上壽終正寢的,送禮不用白布,用紅色挽聯,紅帳子,當作喜事辦。為什麼呢?壽而考終命,高壽而有善終。
現在這個社會,壽終正寢也辦不到了;當然,最好是無疾而終。有幾個朋友的長輩,晚上吃飯,跟兒女還在談笑,自己一邊講,我累了,就這麼一靠,走了!我的母親一百歲走的,素美、傳洪都去了的。過年晚上吃飯,子孫滿堂坐在一起,還吃了兩碗干飯,然後說我去睡了。第二天,正月初一早晨,我的太太發現她走了!最好是這樣,沒有病,走了。
所以佛學講生命的無常,人生的境界,有四個觀點:“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鹹歸死”。“積聚皆消散”,一個人窮苦出身,拼命賺錢發財,不管賺了多財富,終究會散掉。例如很多有錢的家庭,主人死了以後,兒女太太爭財產打官司,留下一大堆虛名與笑話而已。“崇高必墮落”,地位高了,一定會下來,上台一定要下台。“合會終別離”,大家在一起,總有一天分散嘛。“有命鹹歸死”,有這個生命,最後還是死亡。
佛學為什麼講無常?因為世界上的事沒有永恆的。人的欲望,永遠貪求永恆,想永遠保持存在,那是永遠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訴你,積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墮落,合會終須別離,有命鹹歸於死,那是必然的道理,這是個大原則。
第二講 (四) 唯物加唯心的生命
那麼,首先要了解,我們人道這個生命是兩個東西組合的,一個是思想精神,一個是身體,所以《易經》講陰陽配合。這個身體,在兩千五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把它歸類得非常清楚,物理世界的四大歸類是:地、水、火、風。實際上,加空是五大類,空不需要講,一定存在的。中國所講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
四大是四大類作用的代號,不是指具體的物質,而是代表很多很多作用;很多具體的現象都是四大作用的表現。同樣道理,“五行”也是五大類作用的代號,不是指具體某一種物質現象,如果把它視同具體的現象就錯了。“四大”代表什麼呢?地大代表堅固的,凝固性的;水大代表濕潤的,液體的;火大代表有冷暖溫度的;風大代表運動,行動,運行。氣流、電流的能量屬於風大的現象,電流的熱量屬於火大的現象。
在自然界的現象上,除了物理世界的地水火風空以外,聲、光、電、化、一切物質的運動,都是地水火風變化作用的現象;在人類身體的現象,就是骨骼、肌肉、神經、血液、體液、內分泌、體溫,以及所有器官功能的運行。那麼,在科學研究上就衍生了現代物理學、化學、醫學、藥學、地理學、生理學,包括聲學、光學、電學、力學、化學等等。
剛才講活著是兩個東西,前面講了身體;至於我們的精神思想,這一部分不屬於四大的作用,但是跟四大的作用是配合的。換句話說,四大組合這個身體是唯物的,而精神情緒思想是唯心的,兩個粘在一起,渾然一體,就有了這個生命。
至於怎麼入胎,乃至嬰兒出生,在後面再說,現在先講死亡的過程。死亡從哪裡開始呢?我常說,身體健康要注意活動兩條腿。你看健康的嬰兒生下來,這個手一定握拳,拇指握在拳內。這個也就是密宗的護身拳。你看嬰兒躺在床上,主要的活動是兩條腿,手不大動的,他的生命力很足,腿喜歡動。我也經常說,人生下來就抓,世界上什麼都要抓,愛情、人情、兒女、錢財,到死的時候一定放掉。人死了就不能抓了,都放掉了,都“大徹大悟”了,哈!抓不了啦。
孩子生下來之後,一年當中,“七坐八爬九長牙”,這都是老古話,農村都知道,七個月會坐了,現在有些孩子更早一點;八個月會爬了;九個月長牙齒了;講話是滿一周歲以後。我們中國人說這個孩子滿周歲了,很高興,要“抓周”了。《紅樓夢》上也寫到過“抓周”,把這個周歲的孩子抱來,桌上擺的有文房四寶,有各種玩具,現在把汽車、火車、金銀寶貝、錢啊都擺上。《紅樓夢》上說賈寶玉抓周抓的就是女人的化妝品,胭脂花粉,所以賈寶玉一輩子風流。我們看到有些《高僧傳》上的人,從小抓周抓的就是佛經,其他不要;有些抓的是書本。小孩子喜歡哪一樣,就判斷他的一生,這個是根據他的習氣、習慣、性格趨向。
周歲的時候,嬰兒頭頂的囟門還在跳動,還不會講話,第六意識還沒有完全成長,有意(即意根,也叫第七識,末那識,俱生我執),沒有第六意識(分別意識),分別心不大。等到囟門完全長滿以後,開始說話,後天分別意識也開始作用了。
孩子是喜歡動腿的,到了大一點喜歡亂跑,到七歲八歲,狗都討厭,那個狗在睡覺,他偏跑過去踢一腳,因為兩腿愛動。所以到上小學中學,愛打球運動。等到做了老板,像你們這些中年人,兩個腿不行,開始架二郎腿了。當年楊管北到辦公室,抽根煙,腿架到桌上去,這樣子去指揮。所以,你們的健康對不對,看你們兩條腿,到了老年兩條腿就這樣走路了(師示蹒跚艱難狀),只要看自己兩條腿是否靈活,你就測驗出自己的身體何況了。
所以衰老、死亡是先從腳底開始的,以前講“寒從足底生”,老人冬天那個腳底心還發燙的,就會長壽。所以我經常叫你們加衣服,尤其女人,褲子要穿厚些。我們笑的時候看到祖母,兩個褲腿都綁起來,所以婦科的病少。現在穿個三角褲,又穿裙子,要美麗,不怕凍,所以婦科病特別多。寒從足底生,精也從足底生,兩腿、兩足是非常重要的。
我經常說一個閒話,也可以說是笑話。我說,你們出家人早晚課,念經——“皈依佛兩足尊”,佛是兩足尊,怎麼兩足尊呢?依道理解釋,福德具足,智慧具足,所以叫兩足尊。這個世界上,一般都是有錢人沒有學問,有學問的人沒有錢;有福報沒有智慧,有智慧沒有福報。人生有富貴功名,智慧又高,學問又好,那了不起,那是兩足尊;教理上是這樣解釋。
實際上,做工夫兩個腿和足最重要!如果一個人,走路子時不靈活,腰以下都不行,那就是衰老了。假使說年齡大的人,還可以把腿放到頭上,可以做瑜伽,還那麼輕松的,就了不起了。
第二講 (五) 死前的四大變化
說到人的死亡,其實人天天隨時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個時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莊子講得更徹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當你生出來的時候,就是死亡的開始,即生即死,隨時在生死。莊子講生命更有意思的一句話,我常引用的,就是“不亡以待盡”。這是莊子對於人生價值、生命價值的一句定論。看到人活一百歲,或者一百五十歲;我也活了九十歲,看起來是活著,實際上是“不亡以待盡”,等死而已。
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已經開始死亡。你說這個孩子幾歲了?三歲。唉,前面的已經死亡了,後面來的日子,隨時隨地在死,在衰弱,在消亡。所以,生出來會老,會生病,老就是一種病,最後是死亡。老病是中間,是死亡的一個前奏。生與死是相對的,對待道理,觀待道理,有生必有死,不過早死遲死而已。所以人要修到青春常駐,永遠保持青年一樣健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可能,這是秘密了。《楞嚴經》上說,有秘密在,看你怎麼做工夫。但是也不是永恆,不過衰老得慢一點而已。
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現在再講人的死亡問題。剛才說的是,一個人很安詳的在自己家裡壽終正寢的死。當病人要死亡以前,四大先起變化。首先是地大發生障礙,變化了,人體的地大是骨節、筋骨。所以年紀大了的人,或風癱了的人,半邊沒有知覺了,筋骨、神經這些死了,也就是地大的半邊已經死了。我們現在不講醫學,講醫學更細了。
要死以前,身體動不了了。我們讀儒家的書,看到孔子的學生曾子,寫《大學》的曾參,臨死前,告訴旁邊的學生和兒子:“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臨死,為什麼叫啟予足,啟予手呢?因為不能動了,告訴學生把我的腳放好,手擺好,我要走了,最後一口氣了。然後,弟子們告訴他,老師啊,已經擺好了。他說,我現在告訴你們,我作人一輩子,常常提心吊膽,戰戰兢兢,戰戰是發抖的樣子,兢兢就是腳都不敢踩實的樣子;如臨深淵,好像站在懸崖邊緣,腳下是萬丈深淵,一不小心就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剛結薄冰,或早春要解凍時,走在河面上,要有工夫和本事,一個疏忽,掉下去就沒命了。作人一輩子,要想修養到死都沒有遺憾,如孟子所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實在是個偉大的工夫。
人騙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還都喜歡騙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時候,仍騙不過自己。要想做到內心對人沒有虧欠,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了。人生是如此之困難,尤其是厲害關頭,能不能為忠臣,能不能為孝子,就在這麼一念。如果怕自己吃虧,就掉下去了。現在我手腳都失去了知覺,已經死了一半了。“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到這個地步,我才敢說大話,我不會再犯錯了。“小子!”意思就是說,你們年輕人要留意啊!
當這個身體不受你管,有時候連翻身都難,這是地大先死亡。不過還有醫藥可救。
第二步,水大分散,這是正要死,真的要死了。兩個眼睛瞳孔放大了,你雖然站在他面前,他看你距離好遠,像一個影子一樣;你跟他大聲講話,他聽到像蚊子叫一樣——啊?講什麼?聽不見啊。身上出冷汗,汗流出來是粘的、冷的……這是水大分散。我們這個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大分散,就出這種汗了。一看這個現象出來,幾乎沒有救了,到了真正要死的時候了。接著肛門打開,最後一次大便;最後一次出精,非常短暫的性快感,沒有救了。這是身體下面現象。
身體上面呢,喉嚨這裡呃……呃……的,呼吸很困難了。水大死亡之後,跟著來的是風大分散,氣也馬上要沒有了。這個時候,說不出話來,氣上不來了。現在醫生就打開喉部氣管,插管子,抽痰。水分流不動變成痰了,醫生只好把痰抽出來,肺都嚴重發炎、支氣管被痰塞住了。抽了痰,呼吸的氣一步一步上來了,呃……呃……呃……最後,氣到喉結處呃……呃……如果一口氣上不來,氣斷了,就死亡了。
當年一些老朋友走,我問他的兒子:有燈草沒有?現在人是點電燈,沒有燈草,那就把雞毛拿來,雞毛在口鼻那裡放一放,不動了,或者拿個很薄的紙測驗,呼吸沒有了,就是走了。
再回轉來講,當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像被壓住,不能動了,地大開始死亡。臨死的人感覺是做夢一樣,感覺自己要到一個地方,很黑暗,或者有點亮光,給東西壓住。那個痛苦必夢魇還難過,夢中只是壓住難受;到死的時候,那個壓住像兩個山挾攏來一樣的難受。
到水大分散的時候,意識分散,好像進入夢境,掉到水裡去,掉到海洋,還聽到裡頭的水聲,像海洋的聲音,實際上是身體內部的變化。
等到風大分散,氣到了喉部,迷迷糊糊,那個境界裡,感到台風把自己吹得又凍又冷,最後,呃一聲,氣斷了。
這個風大的死亡一步一步上來,同時連到火大的分散,體溫跟著風大的分散一步步喪失,身體一步步變涼。上面喉嚨這裡呃……呃……最後一口氣不來了,整個身體也冷冰了。
第二講 (六) 輪回的預現狀況
佛學吩咐你,這時候可以測驗死者未來輪回到何處,這個人如果作人很好,道德很好,果報很好,來生還作人的話,全身其它部位都冷卻了,胸口的溫暖最後冷卻的,就是“人中再來”;當然還在輪回裡頭。這種人死亡,往往有個現象,臨死以前,意識是清醒的,家裡事情都吩咐好了,講好了。然後,死的時候,面孔慈祥,蠻好看的,人中再來已經顯現出果報了。
如果死了以後,其它一切都冷卻了,但是額頭或面部或眼部最後冷卻的,也許升天。但是這個裡頭有差別,有些還是很生氣的樣子,就變阿修羅。阿修羅也是天人福報,是善生,升天的;有些變正人君子,脾氣大。天人和阿修羅是有同等福報的,但是阿修羅殺生習氣重,脾氣大,好勝,格老子揍你,啊,他娘的……那是阿修羅,而天人是慈祥的。
如果其它一切都冷完了,頭頂還暖,一定生天道;如果是學佛的,就是好生了。如果修持得好,也許見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或者見觀音菩薩接引。
這叫上三道,向上走的。為什麼會向上走呢?《楞嚴經》上有兩句話:“純想即飛,純情即墮”。走精神修養的,有修養,又學佛,精神是上升的。“純情即墮”,光走情緒化的,又做些壞事,墮落的,會落入下面三道。
下三道是餓鬼、畜生、地獄。如果一身冷卻了,膝部最後冷卻的,變畜生。如果全身冷卻了,肚子這裡最後冷卻的,是餓鬼道,變餓鬼。下地獄的,全身由上冷到下面,向腳底心下走,腳底心最後冷卻,是地獄道。不過下三道的死像一定很難看,幾乎沒有辦法測驗,也沒有機會給你摸了,尤其現代人,哪有機會!上三道規規矩矩,還好測驗。
第二講 (七) 五種無心地
這個人死過去以後呢,完全進入昏迷狀態,不知道了。《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特別提出來五種無心地,叫“五位無心”,就是極睡眠無心、極悶絕無心、無想定無心、無想天無心、滅盡定無心。你們還記得吧?這個心是指第六意識,不是指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哦!所謂見聞覺知,“知”是第六意識的作用,“見”是眼識作用,“聞”是耳識作用,“覺”是鼻識、舌識、身識的作用。到達無心地是第六意識關閉了,不起作用了。
第一種,“極睡眠無心”。那就是真睡著了,是無心地。你要曉得,說一個人睡了六個鐘頭、十個鐘頭,都不對。真正睡著只有十五分鐘,最多半個鐘頭,其它時間都在做夢。你覺得沒有做夢,那是醒來忘記了,實際上你腦筋沒有休息過的。假使說會坐禅,完全沒有念頭,也不昏沉,禅坐十五分鐘,你可以用十個鐘頭做事了,精神就充足。真的睡眠才是無心地,沒有思想了。如果做夢就仍然在思想。
第二種,“極悶絕無心”,是昏過去了。譬如後腦給人家打了,腦震蕩,昏過去了;或者是開刀上麻藥,昏過去了;或者有瀕死經驗的,我們這裡有兩個朋友,都說自己死過的,其實他們倆沒有真死,不過也可以作為參考。
第三種,“無想定無心”,無想定是真正做到思想停止的一種工夫。真達到無想定,那也不得了,也是無心地。
第四種,“無想天無心”,無想定將來的果報是升色界天,那是很高的天人,是四禅天中的無想天,把思想關閉了,停掉了。當然不是成佛,也不是成羅漢,這是一種定力,也可以說屬於外道的定力。可是能修到無想定很不得了,一般人還做不到呢。
第五種,“滅盡定無心”,滅盡定也叫滅受想定。大阿羅漢,想受皆滅,把思想、感覺都滅了,超越心理及物理狀態,叫做滅盡定,是大阿羅漢境界。滅掉了思想,理性,情緒,妄念,分別思想;身體上感受沒有了,受就是感覺。把知覺、感覺關閉了,把這些平時做主的關閉了,進入一種空定境界,就是大阿羅漢滅盡定。
這五類叫做五位無心,沒有思想,沒有意識,這個心是指第六意識,不是末那識或阿賴耶識。這五種無心,並沒有包括生死兩個階段的無心。
剛才講到一般人正常的死亡,死的那一剎那,也進入無心的境界。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死的時候,那個無心境界有多久呢?等飯後再說吧。
|
|
|
|
|
|
上一篇:南懷謹:人的起點和終點 一
下一篇:南懷謹:人的起點和終點 三[火化超度]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