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方興:修菩薩行的三大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是佛法的真義,世尊的本懷。每一個學佛者,都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梵語菩提薩捶,漢譯覺有情。凡是修大乘道的人,都可稱為菩薩。菩薩的品位,從初發心到最後身,深淺差別不大。如一個初發菩提心的人,能稱為菩薩;文殊、觀音等大菩薩,也稱為菩薩。初發心的菩薩,雖然還談不上具有什麼大功德,經中卻把他們贊為“眾生之上首”,為一切人天和二乘聖賢所尊敬。譬喻獅子初生,就為百獸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殼中,音聲已勝過一切鳥類;新月的微明,就為人類所敬愛。為什麼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即能享有這樣高的評價?因為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依菩薩行而有。菩薩不僅具有人天的善法,聲聞、緣覺的善法,一切諸諸的善法,皆依菩薩而有。三世諸佛,皆從菩薩中生。菩薩道為一切善法的根源。菩薩的信願、悲行、深慧,受到佛弟子的崇敬。

  怎樣修學菩薩道呢?《大日經》說:“大菩提為因,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此處所說“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指法空慧,是成佛的方便;許多經論都把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當作菩薩修學的三大法門。菩提心是偉大的志願,慈悲心是純正的動機,法空慧是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指導思想。大乘菩薩在行菩薩道時,對此三者,不可偏廢。例如布施:第一要以菩提心為根本,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行布施。第二要以慈悲心為第一,布施的動機,是為了眾生離苦得樂。第三要以法空慧為指導思想,布施時做到三輪體空,不著施者、受者、所施之物三相。這樣的布施,目的性明確,動機端正,指導思想正確,所修菩薩道才能如法進行,圓滿成就。現將菩薩行三大法門概述如下:

  一、以菩提心為根本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沒有菩提心,就沒有大乘佛法:佛教的一切修行,如誦經、禮佛、供養、禅定等,一定要與菩提心相應,才能證道。菩提心是修大乘法者必須念茲在茲、須臾不可偏離的正確目標。從修證次第來說,菩提心的內容有三:

  1.願菩提心:修菩薩行,首先要發大願,盡未來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有四十八願,藥師佛發有十二大願,普賢菩薩發有十大願。這些例子,說明具有偉大的抱負,弘深的誓願,是修菩薩行的先決條件。

  2.行菩提心:有了志願,還需實行。沒有付諸實踐的誓願,等於說空話。行菩提心主要是指受持菩薩三聚淨戒。大乘經中,以菩提心為菩薩的根本戒。學大乘法者在行菩薩道時,有一念對利益眾生的事業有厭倦捨棄的情緒,即是違犯了菩薩的三聚淨戒。在菩薩修學的過程中,雖然會有曲折的道路,如退證小乘果,甚至還會墮在三惡趣中,但從長遠來看,一經發菩提心,受菩薩淨戒,便永不退失。菩提心如同金剛石一般,堅不可摧,經過熏習,種子又會萌發和成長,直至成就佛果。

  3.勝義菩提心:指大乘行者,以無我、無我所為正觀,觀察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法都是似有真實而無自性。觀我無自性,名無我觀;現法無自性,名法空觀。悟入無生法忍,證得真如實相。這種真實智境,是語言盡竟,心行亦訖。即不生不滅,法爾涅槃。

  菩薩在修證上述三類菩提心的不同階段上,各有側重。願菩提心側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側重於深悲利他,勝義菩提心側重於體證般若。菩提心是統攝信願、利他、般若智的根本法門,是大乘佛教的心要。

  二、以慈悲心為第一

  菩薩心從何而來呢?從慈悲心中來。慈悲心是大乘行的出發點,離開慈悲心,就沒有菩薩,就沒有諸佛,就沒有佛法。菩薩的思想和行為,都以菩提心為動力,受慈悲心所驅使。行菩薩道的人,以眾生的需要為第一。除了以極大的同情心利益眾生之外,菩薩沒有個人的利益和打算。

  菩薩的慈悲心,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與樂:即以世間出世間種種善行,利益眾生,使之同得安樂和幸福。悲拔苦:拔除或減輕眾生的苦難,最根本的拔苦,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喜是見眾生離苦得樂,生歡喜心,以眾生的喜悅為喜悅。捨是平等待人,對待眾生一視同仁,不以個人的好惡恩怨而產生親疏愛憎的分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菩薩慈悲心的總和。菩薩從慈悲心出發,將自己的身心、財物以及一切善法功德,都看成是眾生的。雖然個人還暫時占有和使用它,但不應有占有觀念,應將自己當做大眾的公僕,代為管理和經營。一旦主人需要,當即無條件地奉獻出去。

  菩薩的慈悲心,建立在緣起無我觀與平等觀的理論基礎上。從緣起無我觀來說,世間一切精神與物質的現象,都是相互依存,個體永遠寓於共體之中,個體與共體的關系,猶如網結,離開共體,就失去個體的獨存。以現世而論,個人的存在,一刻也離不開社會。如個人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工農業生產;知識與技能的獲得,離不開師友的教育。就三世而論,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有父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所以菩薩對待一切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和樂相向。這一從全局觀察問題的無我人生觀,是菩薩慈悲心的基礎。從緣起的平等觀來說,緣起法的實質,是使人通達一切法無自性,體現平等一如的法性。在法性平等觀上,眾生與佛一體,無有差別。菩薩依此而產生“同體大悲”之心,如有一眾生在苦迫中,有一眾生迷妄而未成佛,即等於自身在苦迫中,自身的功德沒有圓滿。由此產生菩薩慈濟眾生的心行,盡未來際而不停止。

  三、以法空慧為指導思想

  菩薩的慈悲心淵源於法空慧。法空慧,一稱無所得智、般若智。現證的般若,名無分別智;證悟的法性,名無分別法性。這裡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無分別智的含義是什麼?菩薩的無分別智,是正觀諸法無自性的分別。即分別一切法自性不可得,而證入無分別法性。具體地說:菩薩應分別、抉擇、思維一切法自性有不可得,離我、我所執處,離非真實而似真實的一切戲論相。不能說一切分別都是自性有,都是遍計執,都是虛妄分別。如果真是如此,佛說聞思修慧,豈非成了顛倒?沒有聞思修慧引發的無分別智,般若智也無從獲得。從般若學來看,分別自性不可得的空觀,非但不是執著,而且是通向離言無分別智的根本途徑:般若經說的不應念、不應取、不應分別,不是叫人們什麼都不念,不思、不分別,而是要人們懂得:不應念自性有,不應如自性有而取,不應起自性有的分別。簡要地說,法空慧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證悟無所得的真空無相智。這一境界的證得,即《法華經》說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的圓明本覺智。

  菩薩以法空慧為指導思想,才能牢固樹立了達諸法的三個基本觀點。

  第一、觀察一切法緣起性空,離一切虛妄相,無一法可得,此即無相。

  第二、觀察一切法依空而有,畢竟空具足恆沙功德,不廢一法,此即無不相。

  第三、觀察一切法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恆沙功德而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此即無相無不相。

  行菩薩道為什麼要以法空慧為指導思想?眾所周知,菩薩六度萬法,般若是正行,余五度為助行;般若是眼目,余五度如四肢和身體。所謂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余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禅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剛定;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說明眾德必須以般若為首,始能圓滿萬行,登佛果位。

  四、三大法門是成佛的坦途。

  三大法門是一乘究竟佛道,入此法門,不論修世間善法(五戒、十善、三福業)、出世間善法(四谛、十二因緣、三學、三十七道品)和大乘善法(六度、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門),統統歸入佛道。入此三大法門,一切善法,都是大乘法;離此三大法門,即非大乘法,不能成就佛果。

  大乘行是即人成佛的法門,它同帶有隱遁傾向的小乘行、帶神秘氣息的天乘行,有著根本的區別。由人乘直入佛道,必須具備:究竟無上的菩提心,普遍平等的慈悲心,洞徹法源的法空慧。到了佛的果位,菩提心是佛的法身德,慈悲心是佛的解脫德,法空慧是佛的般若德。佛的三德秘藏,是人類道德的高度升華。佛的涅槃境界,以三大法門為動力,不動真際而起妙用。隨順眾生的機感,現一切身,說一切法。如釋迦牟尼佛在此土誕生、出家、成佛、說法、入滅,即是常住悲智一如的淨德,隨感而應。度生無盡的悲願,是佛永恆、安樂、自在、清淨涅槃四德的映現。願一切有情,依此三大法門,同入佛道。

 

上一篇:渣巴智仁波切:利益眾生九種觀察之記要
下一篇:昌臻法師:學佛必須忍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