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念佛與皈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所謂“念佛七”,是佛教徒密集修行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注重這種勝會。隨著修學佛法歲月的增長,以及對佛法理解的逐漸深入,我覺得念佛法門這樣一個萬修萬人去的殊勝法門,自佛法流傳二千五百多年來,總是弘揚得不夠甚至於修習念佛法門的人,對這個法門還多少存有這樣那樣的迷惑和不解。為了增強大家對佛法的信心,特別是念佛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今天我重點講兩個問題:一、怎樣念佛;二、什麼是真正的皈依。 第一個問題:怎樣念佛? 念佛,說起來很簡單,但要把一句佛號念好,那就不容易了。六字洪名,要念到集於一心,絲毫不亂,談何容易!大家想想,七天來,自己有沒有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可能還有相當的距離。這樣一個非常殊勝的佛七我們都難以達到一心不亂,更何況平時自己一個人念佛,就更不容易了。平時好端端的一個人,並且有意、有決心要把一句佛號念好,都不容易做到,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更難以把這句佛號念好。如果存僥幸心理,沒有真正下苦功夫念佛,而盼望臨命終時西方三聖及諸聖眾前來接迎,那只能是自己的願望而已。如果平時念佛不能做到一心不亂,積聚福慧資糧,臨命終時西方三聖、蓮池海會諸大菩薩哪有可能來迎接我們!這並不是佛、菩薩不憐憫眾生,而是因為我們往生的條件和資糧還不具足。 若希望臨命終時往生極樂國土,平時就要准備好資糧,並且要有充足的資糧。譬如你要去北京、上海,你要計算好往返的旅費,車費要用多少,吃、住要用多少,先要估計一下自己的資糧夠不夠,才有資格談去北京、去上海的設想。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也是一樣的道理,常常要自問有沒有具足這樣的資糧。 念佛最關鍵的就是一心不亂,為什麼強調一心不亂?如果一個人每一個念頭都是聖號,則念念與佛相應,內心的煩惱就沒有了。聖者與凡夫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煩惱。佛的境界,無論根本的煩惱、粗重的煩惱、微細的煩惱,一點都沒有;菩薩和羅漢還有一些微細的煩惱和習氣存在;凡夫則八萬四千煩惱樣樣都有。我們凡夫要把這八萬四千煩惱一個一個地斷掉,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佛經裡告訴我們,至少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能夠把八萬四千煩惱斷除干淨。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是一個天文數字,真正講起來,每一個人在六道當中輪回,可以說是沒有開頭的,也即是說不知已經過了多少的年月,這個時間是非常漫長、無法計算的。 人人都知道輪回的痛苦,那怎麼才能脫離輪回呢?這就要“修證”。佛法就是指導我們修證的。所謂“修證”,修就是修行,證就是證果、證道。什麼叫修行呢?修行就是斷煩惱!煩惱怎麼斷?一個一個的斷,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想把把煩惱全部斷掉,就要靠念佛。一句佛號就足以降伏八萬四干煩惱,《金剛經》裡面講:“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怎麼樣安住?怎麼樣降伏自心?降伏其心就是降伏煩惱;降伏煩惱,內心才能夠安住,經文中談了很多很多的空,空什麼?就是把內心的煩惱去掉,讓內心的煩惱空掉,把我們白己的內心擺平。念佛,就是要培養這個功夫。一句佛號提起來,把我們內在的一切煩惱統統降伏。 常常聽佛學院同學以及許多居士談到:念佛的時候,越念煩惱越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平時的煩惱更多,只是你不知道、沒有發覺而已。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都都處在煩惱之中,身、語、意三業,都是煩惱的表現,所以才會造種種的北。念佛的時候,佛號與煩惱是相對的,如果佛號無法把煩惱伏住,煩惱就會依然出現,為什麼沒有把煩惱伏住?從根本上講也就是沒有做到一心不亂,所以大家來參加念佛七,就是要培養一心念佛的能力。 如何培養一心念佛的能力呢? 首先就是要發真實心。恐怕很少人敢說我能把一句佛號念好,但盡管如此,一個長期念佛的人跟一個初學念佛的人的境界品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直心實意念佛的人和一個馬虎應付念佛的人的感受、體會也完全不--樣。也就是說,我們念佛,應該真真實實發心去念,不是應付場面,不是虛情假意。其次,對教理、對念佛的方法,要時常去思索總結,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已的念佛方法和理論。三藏十二部都是佛菩薩所知的法,如果我們照搬大藏經裡的內容,就變成我們站在佛菩薩的境界上說話。這樣的境界,在座的諸位都達不到,因為佛菩薩是大徹大悟的人,而我們都是沒有成就,或者說是成就非常不夠的人。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修行的下手處,站在自己的起點上,真心實意地用功念佛修行,這是極其重要的。 有許多人,信佛的時間雖長,對佛法的認識卻沒有進步。甚至有一些居士,今天這個廟、明天那個廟,天天跑來跑去,對廟裡的佛菩薩聖像也好、對出家人也好,甚至對整個佛法都麻木不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態呢?原因很簡卑,在寺廟沒有學到自己應該學的佛法內涵,所聽、所看、所學的都是世間上的是是非非、無明煩惱。佛法沒有學進去,反而加重了內在的煩惱。這樣的話,對一個發心學佛的人,就很不值得。所以學習佛法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理論指導。 常常說教、理、行、果。教是佛陀的言教、祖師的語錄,包括這次佛七期間幾位法師的開示也都是屬於教法。教法是說明佛法道理的。這個道理,不是中道實相的境界,而是借他的理論、借他的言教以及他所表诠、所說明的道理,去實現理、行、果的部分。所以教是言诠,理是義理,行是實踐,果是證明。我們常說要理論指導實踐,修學佛法的次第也是這樣,依教明理,依理起行,依行證果,這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如果僅僅把握行的部分,沒有相應的教理作基礎和引導,就很容易盲修瞎練;如果是全身心投入教理的研究,沒有將其付諸實踐,也只會坐成口頭活計、嘴上功夫,沒有現實意義。所以教、理、行、果必須緊緊地結合起來。 下面說第二個問題:什麼足真正的皈依? 大家從皈依開始,受戒、念佛、持戒等等,其實都是行的部分。無論在家的居士,還是出家的法師,如何建立一種對佛法真正的信心,在行持方面真正能夠用得上功夫,並保持這種信心不退失?我們知道,整個佛教是以佛法僧三寶來體現的。所謂佛寶,是由各種各樣的佛像,大的、小的、木雕的、泥塑的、銅鑄的等等來體現;法寶是指經典,藏經閣上供奉的大藏經以及各種各樣出版流通的經典;僧寶,是指受過比丘、比丘**戒的出家眾。 皈依三寶不僅是對居士而言,叫出家眾也同樣要皈依三寶。皈是回歸,依是依靠,我們只有依靠三寶,在佛法的行持上才有力量的源泉。對佛寶和法寶往往沒有多大的爭議,對僧寶很多人在認識上就不是很明了,甚至有偏差和錯誤。其實皈依僧完是皈依十方法界一切凡夫僧、賢聖僧,而不僅僅是指為你舉行皈依儀式的某位法師。皈依儀式是表示,某某法師代表僧團承認你是佛教徒,做一個證明而己。現在還有皈依證,其實是一種憑證,為什麼要憑證?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記掉,所以發一個憑證給你。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要是內在的心有沒有皈依,這一點很重要。拿到皈依證並不等於你皈依了,正如拿到戒牒並不等於你得到戒體了,你內心裡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寶,有證沒證都是一樣的。 在現實牛活當中,有不少人皈依以後,他就忘記了僧寶,忘記了僧寶就會漸漸忘記丁佛法,忘記了佛法就會忘記佛教。也就是說如果內心中沒有完整的僧寶概念,就等於內心中沒有完整的佛教概念。如果這樣,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就很令人懷疑。比如說你在自已的家裡,你對自己家庭裡所發生的事情從來不管、從來不關心,那麼請問你還是不是這個家庭裡的成員?佛教徒也是如此,好多人學佛時間越長,信心越退失,原因就在這裡。他的內心對佛法的完整概念已經模糊,甚至喪失掉了。 如何在自已的內心培養出對住持三寶裡面“僧寶”。的信心力量,這一步非常重要。用通俗的話來講,我們應該找某一位法師認認真真、實實在布地學習佛法。你必須從這一步開始,否則的話你可能在各個地方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看不慣的現象,這佯在你內心當中三寶的形象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受到破壞,你對三寶的信心就建立不起來,所以,建立一個完整的三寶概念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力量源泉。 在社會上,工人也好、農民也好、醫生也好,各行各業想要有成就的話,郁必須要有老師做引導,更何況我們出離生死這樣一件大事、更需要老帥,需要善知識,需要憎寶。世上雖然也有自學成才的,們他如果遇到問題,一樣還要去請教老師,況且向學成才的人畢競是非常少的,你看世上拿碩士、拿博士的,都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都必須經過這樣的次第;在小學、中學、大學,都需要老師幫助我們,以使自已成就。我們佛教徒也是如此,需要很多的老師來幫助我們,用他們學佛多年的經驗、方法來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學得到正信的佛法,真正地斷煩惱、了生死。 既然需要苦知識來引導我們,我們就要鑒別自己最需要的善知識。比方講你比門走到一個地方迷路了,你要問路,就必須去問一個熟悉這條道路的人,走下去才不會錯。問路須問明白人,我們學習佛法也如此,必須問確實明白這種道理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知道了善知識的重要性,我們還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是你自己,第二個方面是與善知識,就是與老師的關系。 自己這方面是最關鍵的因素。我們都知道要發心學佛,要修行,要成佛,怎麼做才正確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發心。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求覺悟的心,覺悟就是智慧,一個覺悟的人無論何時何地,他所做的事、所說的活都能夠符合佛教的標准,都能為大眾所接受。我們沒有覺悟,說的話、做的事不但有局限性,有時甚至會是錯誤的,這樣當然不能得到別人的接受。為什麼會錯呢?就因為你有煩惱。 我們剛剛談到覺悟,你會說我難道沒有覺悟嗎?能不能講我沒有覺悟?這是個問題。我們怎麼覺呢?大部份人所有的,是知覺和感覺。知覺和感覺不一樣,知覺就是我知道了某某人、某某事,然後覺得怎麼樣怎麼樣,這叫知覺;感覺是憑你感性的認識,然後你認為如何如何。我們現在僅僅停留在知覺和感覺的基礎上,知覺和感覺的底線還是貪瞋癡煩惱,還是以根本無明作為底線。如果對我好的、對我有利的,就覺得這位法師不錯,那你的心底還是以煩惱為根本。如果你真正覺悟,你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就會為了大家,為了維護整個佛教的利益與形象。區別就在這裡。 所以要能夠覺察,我們發心學佛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一切眾生,根本就在這裡。如果是為了自己,那還是貪瞋癡;如果是為了一切眾生,那才是真正發心學佛。比如說有些同學喜歡打坐,他說打坐身心可以避免很多的躁動,很舒服。如果你每天對這個境界很貪戀,貪戀打坐舒服的那種感受,這依然還是一種貪心。同樣,如果我們非常喜歡做一件事,一直地做,也很可能會引起貪心。比如寫宇、畫畫、看書,甚至拜佛念佛,時間一長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以後,就會認為我每天如果沒有念這麼多的經,如果沒有念這麼多的佛,就不會成佛。 我們要斷煩惱、要成佛,不在於你念多少句佛號,或念多少部經典,關鍵的是你用不用心。所以,不是說念得越多越好,也不能說一定要怎樣才叫做 “修行”,如果沒有智慧做引導,就會變成執著,修行出現偏差的大都是過於執著的人。不管做什麼事,如果不是用智慧做引導,那麼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貪瞋癡與無明煩惱為根本的。這方面我們要認真去講究,這一步能做好的話,你一天當中,行、住、坐、臥、衣、食、住、行才能保持正念分明,能夠保證用不斷的佛號聲降伏我們內心深處的根本煩惱。 我們知道了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真正找到了善知識,或者說你認為某某法師的話可以相信,你就根據某位法師的話去做,去修行,去用功。你深信不疑,已經確定了那位法師作為自己行持上的老師,那麼確定了以後,還要避免兩種過失。第一種過失:有人找到老師以後,深信這位法師是佛菩薩再來,他說的話全部是對的,於是就天天親近、恭敬、請教,非常關心照顧,無微不至。這是一種過失,一種毛病,久而久之很容易把世俗上的習氣帶到佛教裡面來,也就是你關心照顧過頭了。一個在家居十,或者佛學院的同學,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呢?另一方面,你並沒有按法師的話去做,很多問題起碼要身體力行後,你才能問第二步怎麼做。這像世間學一門技術-樣,老師告訴你怎麼做,上午告訴你的還沒有做,下午又去問怎麼做,那告訴你再多的佛法,對自己的修行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對於老師告訴你的每一種方法,你必須踏踏實實認真下功夫去做,這個是很重要的。第二種過失:你皈依了法師所代表的僧團以後,你卻從來不親近法師,從來不問佛法,自己各個寺廟跑來跑去,這樣做也不對,這樣也很難把佛法學好。第一種過於頻繁親近和接觸,法師沒有這麼多時間,你也沒有真的去做,雖然有這麼多的佛法甘露,而我們不能很好地受用,就變成浪費了,對你自己沒有起到作用,猶如夏天的洪水一樣反而成為一種災難;第二種脫離了僧團,脫離了僧寶,佛法對你的力量就猶如冬天的瀑布一樣,很小很微弱,再不注意的話就迷失了。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我對師父這麼虔誠、這麼關心,難道不對嗎?當然不能說你完全不對,但卻不是最明智的。在這方面我們無論是居士也好,佛學院的同學也好,都要去注意。有些人剃度出家以後,就不聽師父的話,這樣也不對。這兩種過失都要避免,應保持適度,這種適度可以保證法師對我們在佛法上的加持力量的連續性。 我們如何才能對一位法師,對善知識建立真正的信心和恭敬心呢?這方面我們要注意。首先你要體察到這位法師是自己法身慧命的來源,教法、證法功德的來源,我今天要是佛法有進步,都是因為這位法師的關系。這種在思想上的體認非常關鍵。其次,你要充分去了解,知道這位法師的功德,他對佛法的教法、證法、弘法的功德,這樣你對這位法師的信心才會具足,否則的話你就會容易觀察到他的過失。如果他的功德你不知道,那你怎麼能夠生起恭敬心和信心呢? 我們要觀察法師的功德,而不要一味去觀察法師的過失。就如我們都有父母,我們的父母有沒有過失呢?當然每一個人的父母都有過失,因為父母親又不是佛菩薩,當然會有過失。那我們作為子女的如何來對待父母的過失呢?如果你天天看到白己父母的過失,你就會不孝順他;同樣你對師父、法師,觀察到他的過失,你肯定不會恭敬他。如果說你一直念父母對白己的恩德,那不管父母再怎麼樣,你一定對他很恭敬,很孝順。為什麼你的恭敬心培養不起來?原因在你天天觀察別人的過失,而沒有覺察別人的功德,恭敬心自然培養不起來。我們知道,對父母不孝的人不管功德做得多麼大,事業多麼成功,學業多麼高,都是為世人所不齒的。我們作為佛弟子也是如此,對師長、善知識、僧寶不恭敬的話,就難以建立起對佛法的信心。 另一個問題是,你真正知道了師父的過失,或者說你知道了父母的過失以後,你自己要如何來化除、溶解內心裡面這種煩惱的症結。比如我到那個廟,我就看不慣這位法師,下意識地看不慣,甚至看到這個人或聽到這個人的名宇內心就起煩惱,如果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怎麼來化除這樣的煩惱呢?這要有方法。首先不要壓抑自己。就像我們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灰塵,你拿一個東西來遮蓋這些灰塵,能蓋得住嗎?不可能。不管拿什麼東西來蓋,灰塵還是遍布你的整個房間。你必須意識到這房間裡面有灰塵,而灰塵正如我們內心深處的煩惱一樣,必須知道我內心裡面有這許多煩惱,正確對待它,否則這些煩惱就去不掉。斷除煩惱絕對是要有方法的,要多思考,剛才說不要壓抑,要思維,思維我們所看到的,或者所聽到的,這個師父所表現出來的那些觀象,是虛妄相還是真實相?是凡夫相還是賢聖相?我們內心裡而有沒有那種能力來判斷?猶如一幅字送到你而前,你能不能鑒定出來是不是真的,這幅字是好還是不好?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是一個書法鑒賞家,一看就知道大概是什麼年代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就有分辨和鑒定的能力。 其次,要深信因緣果報,我們常常在佛經裡看到水的比喻,魚看到水是宮殿,天人看到水是琉璃,餓鬼看到水變成猛火、濃血。同樣的事物,不同的眾生看到的境界就不一樣,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佛看到眾生在造業的時候非常同情,非常慈悲,而社會上有一些人,看到別人造業、造罪的時候,不加以制止,反而還會鼓勵他去造業造罪;也可能有些人會遣責他。但是關鍵在哪裡呢?我們要去幫助他。那你會說我這個做弟子的怎麼能夠幫助師父呢? 如果師父有過失,我們要正確地對待,也要想辦法幫助他,而最要緊的是內心不能存有一種決定見。所謂決定見,就是說不能有常見和斷見。常見者會認為師父什麼都行,他說的話不會有差錯;斷見者會認為師父全部不對、全部不行。我們往往很容易落入這樣一種常見和斷見的煩惱之中,用世俗上的話說,就是很容易會因人廢事和因事廢人。 做學生也好,做居士也好,看到某位法師的過失,你首先要想到他不是佛菩薩,他肯定會有過失,而且他也在改、也在修行,這樣你心裡就不會一百去想這位法師有什麼過失了,如果你這個煩惱化解不了,反而對自己會有非常人的傷害。哪天這個法師把自己的過失都已改過來了,他已經沒有這個過失了,而你的內心還天天在掙扎,過失天天在加重,那是很劃不來的。我們這些出家的同學在這方面一定要去正確對待,否則你把別人的過失當成真實的境界來對待,並且在自己的思想當中形成常見,那對自己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這樣很可能在你一生當中所增長的全部都是過失,全部都是罪過。 佛陀在世的時候,根基好的眾生一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能生起敬仰心,皈依佛陀,接受佛法,然後修行證道。但是一些外道,還有比如提婆達多,他就覺得佛陀沒什麼了不起,甚至他想要當“新佛”,想篡奪佛陀的地位。這跟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有關系。所以去一個廟裡面,你如果沒有學到好的東西,沒有學到真正的佛法,那也說明你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夠。要善於從自己身上發現問題,佛學院的同學也是如此,要善於發現自已的不足,這樣你才會不斷進步。你加入一個團體,進住一個寺廟,要取長補短,把好的東兩學到手,你才是真正有善根福德因緣。你是好人,一定遇到的都是好人;你是麻煩的人,到哪裡都會遇到麻煩的事。 只有把我們的恭做心培養起來,我慢才會去掉;恭敬心培養不起來,我慢就會不斷地作怪。我們的福報不夠,會遇到有缺陷的法師;反過來說,你在世間要找一個完全沒有過失的法師,能找得到嗎?可能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找。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現實,培養自己對三寶、特別是對僧寶的恭敬心 ——這是我們學習佛法必須闖過的第一天。 恭敬心培養起來,信心才會增長。如果這點你都沒有做到,想要深入佛法,勢必難上加難。只有把我們對法師的恭敬心、信心真正建立起來,那麼法師教我們的念佛法門,你才能深信不疑;同樣,你對法師很恭敬,法師才會告訴你真實的佛法。因為我們不是來佛門裡湊熱鬧的,我們皈依佛門是要斷煩惱、了生死的。 在這念佛的七天當中,常住安排好幾位法師給大家講開示,我想大家肯定收獲頗多,也會有很多的感受,當然也會有很多不能融會貫通的地方。所以我今天下午給大家講的內容,不僅僅對居十,也是對佛學院的同學,對在座的每一個人,甚至對我自己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都是我自己學佛的心得,你照這樣去做,去修行,就會進步得更快,修行的層次就會提升得更高。出家眾也好,在家眾也好,要把佛法的智慧貫注到八識田中,這樣的話我們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念佛也好,肯定每一天都會進步。佛學院的每一位同學,要發心不斷充實自己,修持佛法,使自己真正對佛法比較有深刻的體悟,畢業以後回到全國各地,把各地的道場都能夠真正住持起來,弘化一方,帶動當地的居士開展念佛活動,帶動當地的信徒們真正根據佛陀的言教去修持。 我們常住在硬件建沒方而逐步增加,但是總的來講還是不夠用,所以在整個法會過程當中,後勤方面、組織管理方面多少有些缺失、不足的地方,請大家諒解。但是我們會盡量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讓以後的念佛法會跟其他有關的佛教活動辦得更好。當然,修行念佛,這是最主要的。大家佛七結束以後,回到各個地方,要繼續念佛;不僅僅要念佛,更要發大心,要發生死心,思念人命無常,思念生死痛苦,思念三寶的力量、三寶的功德,憶念善知識的功德,這樣,自己對佛法的信心一定會增長,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的信心也一定會增長。 把一句佛號念好,是我們一生當中的大事,這句佛號念得好,生死得度就談得上;如果念不好,把握性與可能性就很低了。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阿彌陀佛!
|
|
|
|
|
|
上一篇:念佛不是為了驅鬼
下一篇:首愚法師:准提法字輪觀的奧妙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