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晚年《自像贊》雲:
不參禅,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
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
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
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裡召。
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艁。
蕅益大師晚年《自像贊》——蕅益大師晚年真實心境的示現!
自像贊1 自像贊2 自像贊3 自像贊4
信得是心是佛, 不願成佛, 願大不遺塵界, 不參禅,不學教。
乃信是心作佛; 不求作祖。 膽小怕墮地獄。 彌陀一句真心要。
所以枯坐喃喃, 不肯從今, 見人嬉笑滿容, 不談玄,不說妙,
專念阿彌陀佛。 不敢畔古。 禮佛悲哀痛哭。 數珠一串真風調。
偏要記串記千, 念念思歸極樂鄉, 終日輪串數珠, 由他譏,任他笑,
不學瞞顸鹘突。 心心只畏娑婆苦! 唯恐萬聲未足。 念不沈兮亦不掉。
無論專心散心, 六字彌陀是話頭, 縱有一隙獨明, 晝夜稱名誓弗忘,
聲聲滅罪八十億劫。 千磨百難誰能阻。 且無片長可錄。 專待慈尊光裡召。
假使眾生界盡, 天下元非手可援, 只圖下品蓮生, 懸知蓮萼已標名,
虛空界盡, 且學顏淵權閉戶。 便是終身定局。 請君同上慈悲簉。
我此持名終無休歇! 直待西方去復來, 豈敢大言欺世,
普與塵沙擊法鼓! 致使法門受辱。
蕅益大師二十歲,批注《論語》,注至「天下歸仁」文句時,不能下筆,廢寢忘餐三晝夜,大悟孔顏心法。其年冬,父親亡故,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發出世心,每日持誦佛名,盡焚文稿二千余篇。
蕅益大師二十三歲時,聽一法師講《首楞嚴經》中的「世界在空,空生大覺」,心生疑團:為何有這樣的大覺,竟如此推崇空界?悶絕無措,自感昏沉散亂頗重,功夫不能相續,遂於佛像前發四十八願,決意出家,體究大事。
蕅益大師二十四歲時,夢中禮拜憨山大師,懇請上乘佛法。時憨山大師在曹溪,不能往從,乃從憨山大師門人雪嶺法師出家,命名智旭。
蕅益大師二十五歲時,入徑山坐禅參究。第二年夏天,用功到極處,身心世界,忽然消殒。蕅益大師因而了知這個身體,從無始劫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只是堅固妄想所現的影子,剎那剎那,念念不住,的確不是從父母生的。這時,一切經論,一切公案,無不現前,無不通達。久之,則胸次空空,不復留一字腳注。越一年,蕅益大師受比丘菩薩戒,遍閱律藏。
蕅益大師二十八歲時,母親病笃,四刲肱不救,痛切肺肝,喪葬盡禮,誓住深山,掩關修道。蕅益大師關中大病,乃以參禅功夫,求生西方淨土。爾後,多次結壇閉關念佛或持往生咒,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身體力行,廣學專弘,扭轉當時輕視淨土之勢,蓮風一時大振。
蕅益大師因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發出世心,故其一生對地藏經法極為推重,後一度於九華山專修,禮地藏菩薩塔,鑄地藏菩薩像,結百日壇,持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五百萬遍。
蕅益大師三十三歲那年冬季,溫陵徐雨海居士向蕅益大師說及妙典《占察善惡業報經》。蕅益大師立刻派人專程前往雲棲請得經本,一展讀之,悲欣交集,特撰《讀持回向偈》以記之。從此尤屬意於《占察經》與占察忏法,且雲:「此經誠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
三十五歲時,蕅益大師自念再三翻讀律藏,深知時弊多端,不忍隨俗淆訛,共蝕如來正法。故依占察木輪相法及忏悔清淨法,作八阄,並燃香十炷,一夏持咒加被。至自恣日,更燃頂香六炷,撰《自恣日拈阄文》,遂拈得菩薩沙彌阄。便於此年七月十五日正式退為菩薩沙彌,遂發心禮占察忏法,是年冬作《占察行法》一卷。
四十六歲時,蕅益大師因屢經精勤行忏,不得清淨輪相,煩惱習氣現起更覺異常,故發決定心,盡捨菩薩沙彌所有淨戒,退作但三歸依人。又發勇猛決定心,誓閉死關,定復清淨輪相。自退作但三歸依人以來,蕅益大師勤禮千佛、萬佛及占察行法,終於在第二年(四十七歲)元旦獲清淨輪相,得比丘戒。
蕅益大師目睹當時律學多偽,禅徒空腹高心,不重視戒律,遂以弘律自任。撰述《毗尼集要》、《梵網合注》。蕅益大師律解雖精,而自謂「煩惱習強,躬行多玷,故誓不為和尚」。「三業未淨,謬有知律之名,名過於實」,引為「生平之恥。」
蕅益大師五十歲時,一日對成時師說:「吾昔年念念思復比丘戒法,迩年念念求西方耳。」成時師大駭,謂何不力復佛世芳規耶?久之,始知師在家發大菩提願以為之本,出家一意宗乘,徑山大悟後,徹見近世禅者之病,在絕無正知見,非在多知見。在不尊重波羅提木叉,非在著戒相也。故抹倒禅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興。後決不可得,遂一意西馳。冀乘本願輪,仗諸佛力,再來與拔。至於隨時著述,竭力講演,皆聊與有緣下圓頓種,非法界眾生一時成佛,直下相應,太平無事之初志矣。
蕅益大師三十七歲時夏初講演《占察經》,即有作疏之願,奈病冗交沓,弗克如願。蕅益大師五十二歲時,結夏北天目,究心毗尼,念末世欲得淨戒,捨占察輪相之法,更無別途。六月,述《占察善惡業報經疏》。蕅益大師《刻占察行法助緣疏》力贊此經雲:「此《占察善惡業報經》,誠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也。堅淨信菩薩殷勤勸請,釋迦牟尼佛珍重付囑。三根普利,四悉鹹周,無障不除,無疑不破。三種輪相全依理以成事,故可即事達理。二種觀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嘗執理廢事。又復詳陳忏法,即取相即無生,初無歧指。開示稱名,觀法身觀己身,頓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說,種種巧便不違實理。此二卷經,已收括一代時教之大綱,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領,曲盡佛祖為人之婆心矣。」
蕅益大師晚年《自像贊》雲:「不參禅,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裡召。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舴。」
五十七歲時,蕅益大師示疾,遺命身體火化,屑骨和粉,分施水陸禽魚,以結往生西方之緣。跏趺而坐,面西念佛,舉手而逝。師示寂後,弟子成時私谥「始日大師」之號。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後人奉為淨土宗第九祖。
蕅益大師圓寂三年後,門人如法荼毗。啟龛,見大師趺坐巍然,發長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後,牙齒俱不壞。門徒不忍遵從遺命,便奉靈骨,建塔於靈峰。
蕅益大師其學兼通博涉,其行之苦急嚴峻,誠為末法時代第一大善知識。他注重行解相資,一生精進修行之余,前後閱律三遍,大乘經兩遍,小乘經及大小論、兩土撰述各一遍。著述宏富,凡四十余種。淨宗著述主要有《彌陀要解》、《靈峰宗論》以及大師親選的《淨土十要》等,都是淨宗修學的經典之作。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尤獨步千古,深契佛心。並撰《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用作後世眾生涉獵佛典之指南。蕅益大師律學著述有《毗尼事義集要》和《梵網合注》等。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