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讓人回歸到天性
道證法師講過一個念佛老菩薩的故事。這位念佛的菩薩四十多歲時,她老公有外遇,而且還和外遇的女子生了個女兒。生了個女兒,兩個人不照顧,就交給她照顧。她也很認真,一邊自己下田種地,一邊還照顧這個小女孩。別人都笑她傻,她說,我不傻,大人如何,但小孩無罪,能照顧就幫忙照顧。這個小女兒長大後,讀小學,得了獎,獎狀就給她。跟她說,媽媽你最辛苦。小女孩也懂得報恩。到了六十多歲,她老公生病,在臨終前很忏悔,跟她說對不起。她還是念佛,笑笑說:“過去的就算了。每個人都會犯錯。”她還是一邊講話,一邊念佛。
這個故事很讓我感動,相對於讀佛學常識,我更建議大家多看看這些感人的故事。學佛是讓我們回歸到天性,那個小女孩報她的恩,是天性。她老公臨終知道悔過,是天性。她原諒一切,慈悲一切,也是天性。學佛是讓人回歸到天性。
有的人說,五倫關系中,父慈子孝是相對的。父母慈悲,兒女才孝順。父母不慈悲,兒女就不孝順。這個講法,是思維層次上的,是思維造作的,不符合天性。孔子講了綱常倫理,不是為了約束人,都是他發現了宇宙的規律。孔子是人道規律的發現者,他講的理論,是人的天性。
你看二十四孝中,講到孝順的,並沒有講到父母多慈,甚至父母很不好,但仍然不改孝子的孝心。因為孝子已經完全悟了天地的大道,他悟了這個道,他不過是走在大道上而已。宣化上人在東北時,東北就很多孝子,宣化上人也是孝子,為母守墓三年。還有個孝子,死後,人們祭拜他的墳墓,而常常顯靈。這也是孝子悟了天地之大道。
那夫妻之間也是如此,之所以會抱怨,會怨恨,是沒有悟了夫妻之道,一直在分別計較中。家庭是不講道理的,也是沒有道理可講的。道理是什麼?是分別念,是思維意識。人的思維意識都是錯誤的,都是為自己想的。所以家裡不要講道理,那講什麼?講恩愛,講恩情。講到了恩,才能符合天性。
人懂得太多,一直向外追求,用外在的知識來解釋這個社會,這樣的人,是很苦的。修佛法,就是讓我們用心去體會這個社會。聖人的經書,如佛經,都是天性中自然流露,所以念佛經,念佛號,可以斷掉後天的思維分別,這樣才能斷掉天性。
學佛也一樣,切莫在文字裡打轉,證道歌講的,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圖自困。有的人喜歡研究名相,名相對我們個人的氣質提升作用很小。那最好的方法,多看聖賢錄,看因果故事,看感應故事,看聖人賢者善人孝子是怎麼做的。看這些聖賢的故事,可以提升我們的氣質。
轉自:福安觀音寺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