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事物,並盡量排除他們不需要的一切。
【學文解讀】
這個,也要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發展的、成長的規律,知道孩子這個階段他需要什麼。這樣的話我們才能真正提供孩子這個階段最迫切、最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想當然認為孩子要什麼,我們給什麼。因為,從成人的角度,我們往往會自以為是,自己認為這個好、那個好,孩子就被大人逼著學這個、學那個。這個最典型的是什麼呢?就是孩子被大人(逼著)上各種課外班。為了升學上奧數班,為了升學要上鋼琴班等等,很多。
我們一定要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事物。如果我們家長能夠摸索明白孩子的成長規律,提供給孩子的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根據孩子發展的規律來提供的,那麼孩子發展、成長起來就健康,不會缺失什麼,也不會因為不願意而多學了很多沒必要的東西。這裡邊我想還有一點,就是孩子有自己的規律,我們不能打亂規律,提供孩子一些東西。同樣是這些內容,如果符合孩子,那麼孩子喜歡,也容易接受,也樂於接受;如果打亂了規律,孩子很可能就不願意了,接受的程度,對於將來的成長都可能產生出混亂。
【原文】
重視積極正面的引導,不回避消極負面的部分。
【學文解讀】
這個也是一種態度。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正確的。很多時候往往是在生活中,在孩子成長的很多細節裡邊,在具體的場景裡邊,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使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逐漸建立起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念、判斷觀念,以及成長的、做事的指導思想。同樣,對於負面的、消極的,我們不能含含糊糊地躲起來,同樣也要把這些事情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怎麼對待,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呢,將來孩子成長過程中間遇到同樣的事情,他也能分別,能夠判斷,不犯錯誤。
我們學習佛法就知道,積極正面引導的原則是五戒十善。如果能夠把佛法的因果原理逐漸地運用於孩子的教育中間,把這些因果原理,由因果原理推導形成的種種的原則,慢慢地告訴孩子——這個原則還不能死板,不同的事,不同的場景,很可能它使用的原則是不同的——這樣的話我們就好辦了。
當然我們現在在孩子的教育中間,也逐漸地加入因果教育的這些故事,把犯戒、做惡事很可能將來產生的惡果也要告訴他們,慢慢地讓他在心裡邊建立起這個標准,將來長大以後自己能夠約束自己,不去犯戒,不去造惡,將來孩子自己就能受益了。不會因為不懂、不明白而造作惡業,將來產生惡果,那麼就可惜了。
【原文】
滿懷勇氣和希望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
【學文解讀】
這一點,對於我們現在的孩子成長,可以說是個比較關鍵的一點,因為現在的孩子往往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問題是什麼呢——容易被家長嬌慣。生長環境太優越了,心中沒有培養出一些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怎麼頑強地生存、頑強地去成長這麼一種習慣,或者說一種毅力。往往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悲觀失望,要不受到了巨大打擊,不能夠讓心境轉回來了。
我們現在醫院和很多精神方面的醫生了解,現在很多年輕人得精神抑郁、得精神疾病的,增長得很快,病人很多。很多精神病院床位很滿,住不了,住不上,現在很多是年輕人要去。得這方面的疾病,容易心智失常。
最近和很多同修交流,他們跟我說,現在很多人因為不能夠提拔,不能夠得到升遷,心中想不過去了,想不明白了,跳樓自殺。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復雜程度比過去多了很多,現在我們想生活、生存,必須要掌握更多的這些技能、技巧。社會的壓力、競爭都增強了,人們心裡的焦慮也增多了,所以我們心靈的承受能力也提高了。
所以我想,我們現在社會的人們必須重視這一條,從小讓孩子可能就灌輸這方面的想法,提高孩子們遇到各種挫折能夠重新站起來的能力,正確認識、對待。那麼,將來孩子成長起來以後,無論遇到任何的困難境界、艱難環境,都能夠重新燃起希望,勇敢地面對,努力地克服,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
現在的孩子缺少艱苦的環境,缺少真正能夠克服困難,讓自己勇敢面對的機會。這個呀,不是好事兒。因為我們將來很有可能在某種時候——當困難來臨的時候,我們都得必須勇敢面對呀!現在的孩子是什麼狀態呢?從小生下來無憂無慮,上學、畢業、工作、成家等等,往往沒有什麼壓力,環境很好。習慣於順利了,習慣於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奉承的、順從的這麼一種環境了,一旦遇到挫折,都可能一蹶不振。所以一定要從小給孩子灌輸這些吃苦耐勞、勇敢面對、能夠承擔這種精神,甚至我們還得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一些艱難的環境去鍛煉鍛煉,很重要。
【原文】
盼望奇跡的發生,但也接受貧賤卑微。
【學文解讀】
我們生活、生存,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希望。如果我們沒有希望,我們就會喪失生存的動力,就會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得沒有意思。很多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人,到一定程度覺得沒意思了,覺得什麼都看過了,都經歷過了,往往就走向了自殺。所以我們每個人無論到任何時候,我們心中都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一定要懷揣著一個夢想,為這個希望,為這個夢想而努力。這個是我們活著的一個最大的動力。
一般人可能都希望自己學業優秀,工作能夠進展順利,事業能夠獲得巨大的進步。但是這些東西,有的時候能夠實現,有的時候不見得能夠實現。明白了因果道理以後,我們去分析、去判斷,就知道有些時候是我們力量不夠、因緣不足形成的。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自己應該努力修行,自己去行善,改變現在的狀況,將來我們可以實現理想的境界。
所以現在,無論好無論不好,無論富貴無論貧賤,都是我們業力的推導,都要安心接受。學習佛法,懂得原理,我們現在就要做起。讓我們這一輩子都能夠在修行中間,在行善中間,在利他中間慢慢地成長起來。這一輩子修好了,我們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這麼一個理想,將來是可以實現的。
【原文】
童年生活的新面貌
童年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我們擁有漫長的童年時期,這個事實是我們成為人的一個主要因素,也使得人類區別於其它(即使是最聰明的)動物。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對待孩子和童年的態度不同,並且還隨著時代不斷地變化。甚至在一代與另一代之間,也會隨某些方面的變動而發生改變。20世紀60年代末,權力歸花兒(美國嬉皮士用的口號,主張通過愛情和非暴力實現社會改革)的主張,以及一連串反對戰爭、核武器和環境破壞的抗議行動,把人類(至少在西方國家)推向一個反權威主義的教育時代。擁護反權威的人們主張,要拋棄“孩子要按大人的話去做、要學習成為好公民”等傳統觀念。這使得那一代的孩子在不知所措中任其發展。像大多數的極端思潮一樣,權威主義和反權威主義都是錯誤的,他們都沒有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雙方都只考慮成人自己的需要。現實生活中,孩子需要成人的榜樣,而不是僵硬的權威,需要成人的引導,而不是命令,需要參與,而不是服從。尤其重要的是,孩子需要成人接受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而不要被“社會的鉗子”(美國歌手鮑勃.迪倫的歌詞)塑造成預先設計的模樣。我從不主張用傳統的權威方式來教養孩子,因為我自己的經驗就已經說明它帶來太多的受到壓抑的情緒。但另一方面,擺脫權威意味著完全不要權威,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這種自由常常是父母過著自己的生活,以為孩子也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成長。但絕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20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是由“熱愛整潔、服從和秩序”的父母教養出來。然而,就像大多數革命群體一樣,他們的確帶來一些重要的變化。在教育范圍內,最重要的是他們為孩子帶來了更大程度上的獨立。
【學文解讀】
這一段告訴我們:人類的童年很漫長,這個是有別於其他動物的。越是智慧生命,他的童年、他的心智成長過程、培養過程,往往要很長久。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間,過去一般來說,孩子童年受家長的影響是很嚴重的。而家長、成人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長規律,不能夠從孩子他們自己的出發點、成長的需要去考慮,往往是靠家長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學什麼,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是這樣的。
美國20世紀60年代嬉皮士,就是這幫受家長約束、管教成長的人。他們叛逆性很大,提出來“完全不要家長管,孩子自由發展”這麼一種思潮。但是實際上這也是不現實的,往往需要家長引導、管理。但是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需要引導,不是命令;需要參與,不是服從。慢慢地就把童年教育形成它真正正確的位置。
【原文】
孩子們富有彈性、能干、活躍。
我們對童年的理解在許多層面已經改變。對於孩子如何成長,現代的研究提供了許多卓越的見解——孩子如何積極地參與成長;他們如何適應不斷改變的環境;在特定情況中,他們如何能夠以極大的彈性來面對沉重的壓力。和大多數教育家和兒童專家所持的觀點相反,孩子能夠應付極其險惡的情況,遠不止維持基本的生存。
讓我進一步加以說明。兩項長期的研究顯示,居住在高度危險環境中的孩子,他們直接面對貧窮、沖突、家庭破裂和疾病問題,其中高達百分之三十的孩子能夠努力成為適應環境、充滿自信、能干、並能保持穩定人際關系的個體,還能妥善處理工作和閒暇的需求。不過,其它百分之七十的孩子卻沒有能力適應生活。百分之三十表現出色的兒童有哪些特點?
首先,他們有某些人格特征,如靈活性、適應性、自我價值感(譯者注:self—esteem表達對自我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積極的自我形象、自信、應付壓力的能力、承擔責任,以及良好的交流技巧。其次,在社會環境中有一些可以幫助他們的因素。例如至少和一位成人有緊密的聯系——父母、祖父母、鄰居或朋友。當他們長大後,很快能夠在社會網絡中找到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們在學校受到歡迎,有許多的朋友或伙伴,他們能以建設性的方式接受和運用別人提供的幫助。
假如我們分析這些研究成果,將可以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找到理想的典范,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支持。這項研究中的成功兒童,也許他們的人格具有某些先天的特征,但仍需要適當的機會和幫助去加以發展。僅僅告訴孩子要如何做很難奏效,他們必須親眼看到怎樣做。兒童需要能培養自我價值感的榜樣,需要具有人際交往能力、願意幫助別人的榜樣,以及能夠承擔責任的榜樣。
【學文解讀】
我們要知道,孩子,他具備完整的人格,和我們成人一樣,具備所有的潛能。他可以做到種種的事情,把自己的潛在的能力,在特定的環境下充分地發展出來,發揮出來。所以我們不能輕視孩子,不能認為孩子小,什麼也做不了,這是不了解孩子。所以我們面對孩子,面對孩子如何成長,如何教育的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這種潛在能力,認識清楚孩子是可以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格,具備種種的能力。這是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的。如果我們不能夠認識這一點,我們很可能就會把自己的意識、認識,強加到孩子頭上去,讓孩子沒有自我、不知所措,這是錯誤的。
另外,孩子畢竟他只具備潛能,很多能力、很多知識、很多生存的技巧,都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間去學習,去觀摩,在實踐中間去摸索。所以我們成人對孩子的幫助又是極為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老師要有愛心,要有耐心,慢慢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引導孩子,把孩子的種種的能力,在恰當的環境、恰當的狀態裡邊發展出來。這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長作為孩子的學習觀摩對象,老師作為孩子的榜樣,社會整個的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間,不由自主、不知不覺就會受到父母、老師、周圍環境的影響。
【原文】
幸福是什麼?怎樣達到?
本書的目的是要幫助讀者培養幸福、圓滿的孩子。在此,讓我簡要的說明一下。顯然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保證孩子獲得幸福和圓滿,至少不是由於這些詞匯具有高度的相對性和個體性。本書的標題原意是:“教導自我去發展內在的品質和必要的洞察力,努力創造出最佳的條件,讓每位獨特的孩子充分發展他的潛能”。不過,這太冗長了。
當兒童和少年能夠成為他們自己,當他們感覺到生命有意義、是完整連貫的,當他們感到擁有自己所需要的能力,他們就會幸福。這不是暫時的快樂或一時的好心情,而是長期潛在的心理狀態,能夠從容面對生活瑣事,免於擔憂、緊張、焦慮和恐懼。
幸福意味著對生活抱有樂觀的看法,能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熱愛生命,面對挑戰,並深信自己有能力戰勝困難。
【學文解讀】
這一條是通過分析孩子、分析成人以後,給孩子定義的學習、成長應該形成的一種模式。我們現在,孩子或者成人不見得都幸福,不見得開心,不見得快樂,那麼這種狀況是不完善的。我們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讓孩子成為一種什麼樣的人格呢?一定讓他幸福,有幸福感。
通過挖掘孩子的潛能,把孩子的種種優良品質都挖掘出來,培養成長,形成各種的能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培養孩子,最終培養出來以後,你看他是兩方面,而且心智這方面是最重要的。你看這裡邊定義:“幸福意味著對生活抱有樂觀的看法。”這是心智方面的東西。“要熱愛生命,要面對挑戰,深信自己有能力戰勝困難。”這都是我們心智方面的培養所具備的優良的品格。而具體各種能力呢?就一條——“能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我們學習知識,學習文化,學習各種技能技巧,最終目的是什麼呢?是能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啊!
我們活著,自己要有自己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首要是滿足我們心靈的快樂、心理的成長,使自己長期保持精神的愉悅。這個是我們人類成長、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一面。現在我們很可能是恰恰相反,不重視幸福!不重視心靈!重視的是具體的技能技巧。拼命地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學了無數的東西,孩子疲於奔命,心中並不快樂呀!如果不快樂,那麼學這些,效果恐怕不見得好。而且我們要明白,學習了這麼多東西,目的是什麼呢?目的一定要知道,是要“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這裡邊就有很多的學問了。
我們現在社會,提倡競爭,提倡致富,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所有人心中被這種環境影響,欲望過度地膨脹起來了,心中這種幸福感扭曲了,認為必須有很多的錢,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的財產,這個是幸福。其實現在我們很多人得到了這些以後就明白,這個恐怕不是,至少不是全部的幸福來源,只是一部分。或者追求過度,很可能還帶來痛苦。
所以我想,幸福它一定要有“知足”這些品質。要懂得滿足,要懂得退讓,要懂得吃虧,要把因果五戒十善這些原則加進去。要知道富貴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布施,是因為持戒行善,是為了別人我們做了有益的事情。要走正確的道路,去使自己的福德增長、圓滿。而不是呢,像現在這樣,競爭不擇手段,這個是錯誤的。
所以我想,對於我們學佛的同修來說,幸福還需要我們懂得佛理,用佛理去指導我們生活、工作,以及我們修行的種種事情;通過修行,有正確的觀念指導我們的種種的行為、思維,使我們心裡總是保持著一種樂觀、積極向上這種品質。而且我們還懂得:我們這一輩子不是結束;我們努力修行,能夠持戒、行善,能夠安心做功課,將來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真正的、美好的歸宿在前面等著我們!這樣我們對生存、對生活就能夠坦然面對,敢於挑戰種種的困難,靠我們的努力可以戰勝這些困難,最終使我們擺脫三惡道,達到人天這個福報這個境界,將來修行有成就。
我想,我們修行一輩子,就是幸福的一輩子!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我們這一輩子就不白過了。
【原文】
積極樂觀才能幸福
幸福的人也是一位慷慨的人,不僅能夠給予別人物質上的東西,也能給予時間、關懷與空間——總之,他是一位能夠去愛的人。一位悶悶不樂或憂心忡忡的人是拘謹的人,不能慷慨地付出。幸福的人願意把幸福帶給世界,並散發積極樂觀的活力。這對自己也有其它的好處。科學研究證實,快樂(尤其是笑)有利於我們的心髒和健康。
然而如果沒有幸福的姐妹——悲傷,幸福也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靈包含整個人類感情,從幸福的極點到悲傷的深淵。生活的藝術是在兩種極端之間平衡,當事情發生時,我們能夠感受它們。最重要的是健康和諧的個人能夠從深深的悲傷中治愈而歸,重新獲得平靜,也能從興奮的頂點鎮靜下來。他們具備情緒調控能力。
【學文解讀】
我們學習這一段就要知道,幸福的人他一定是積極樂觀的,是正面的。如果我們每天憂心忡忡,每天悲觀失望,看什麼都是灰蒙蒙一片,這個恐怕我們幸福不起來。但是現在社會中間,大家往往因為種種問題,心靈都是這樣灰蒙蒙的,快樂的時間少,不快樂的時間要多。那我們怎麼能夠稱得上幸福呢?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積極樂觀。
而且,幸福從哪裡得到的呢?我們學佛法就知道——給予別人、幫助別人、無私地為別人服務,這個才能得到快樂,得到幸福。如果我們總是自私自利,總是為自己著想,我們恐怕很難得到快樂。因為,為自己著想,我們心中的貪、嗔、癡會得不到滿足的,會產生更大的欲望,而欲望產生的是痛苦!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只有給予別人,幫助別人,這個才能得到幸福。
這本書裡邊也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能夠幫助別人什麼呢?物質上的東西,也能給予別人時間、關懷、空間,總之,是要愛別人。這個觀點和佛法行善的觀點是一致的。
我們也要知道,其實只有自己真正具備了各種能力,自己的心智也成熟了,往往這些人才能做這些事情。如果童年不幸福,自己成長過程充滿了曲折、壓迫、煩惱,各種的能力也沒有掌握了,往往這些人心靈不成熟,在社會中間各種的能力不具備,心靈和物質往往也很缺乏,不具備幫助別人的一些基本條件。
所以學習這一點,我們也要知道,我們成長以後,一定要學會行善,為別人服務,這個是我們成長以後快樂、幸福的源泉呀!我們能夠對生活抱有樂觀的看法,這個樂觀在哪裡呢?就樂觀在大家那裡,在於我們給眾生的幫助。幸福感來源於這裡!
【原文】
圓滿的道路
圓滿很難定義,它看起來像是終點,好像是我們到達人生終點的和諧狀態——“她一生圓滿,臨終前獲得了想要的一切。”或像是一位年輕的足球隊員回顧自己成功的生涯,“的確,我贏得了我想要的所有獎章”。但往後的40年裡,這位年輕人打算做些什麼?
麻煩的是人們常把圓滿與成功兩個概念混為一談。即使在失敗中,我們也能找到圓滿的體驗。我喜歡把圓滿看作是持久的態度,在發生的事件中,尋找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坦然接受,圓滿就是這種滿足感。
圓滿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它是一種對事物本來面貌的關心以及接受的態度,這意味著珍視自己和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以及體會得失之間的平衡,因為在愛中,很少有黑白分明的事情。因此,如果你能培養孩子成為快樂的、有創造力的、慷慨的和有趣味的人,你也會心滿意足。而且如果孩子們能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持久的圓滿,內心不斷地成長,作為父母,你們也同樣圓滿。
【學文解讀】
我們讀這一段話,好像看了《可許則許》這本書。我們現在的人,判斷人往往用成功、失敗這個標准來觀察大家,往往因為某些具體的事沒有成功、沒有實現,心中就產生了焦慮痛苦,以至於後面都無法走下去了。這個標准是錯誤的,這是短視的!
一個民族,如果說人人以成敗論英雄,整個的民族一定會短視,會爭執不休,真正的人才是很難培養起來的。
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議論一件事,說現在的中國沒有“大家”,培養不出來“大家”。大家議論紛紛,尋找原因。我想,之所以沒有能夠形成“大家”,不能夠培養人成長為一個“大家”,就在於現在我們大家、社會整個的價值觀、判斷標准是有問題的!大家太急功近利了,都以成敗,具體的成敗來論英雄!一旦某件具體事失敗了,這個人就一無是處;一旦某件具體事成功了,這個人就是萬能的,什麼都能干,立即就要提拔,做領導。這個價值觀就決定了我們這個社會難以形成真正的“大家”呀!
我們要改變這個狀態,我們不能以成敗來評價人。我們要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啊,失敗是非常珍惜的,應該允許人失敗!人們的成長歷程往往交織著失敗-成功,成功-失敗種種的形態。我們培養的是人,這個人是豐富的、圓滿的,多層次、多角度的。往往這個圓滿是既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所以說圓滿是持久——持久的成長歷程,持久的失敗-成功歷程。
在成長的種種事件中間,慢慢地我們學會了各種道理,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學會了我們優秀的品質。這樣我們慢慢要坦然面對一切,成功了我們很開心,失敗了我們坦然面對。因為我們從失敗中間,我們又能學到很多的知識、經驗了。這是一種非常關鍵、非常良好的品德。
同樣,我們面對社會的種種現象、種種的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不是孩子學習優秀,我們就愛孩子,學習不優秀就不愛呢?現在社會,恐怕以這種價值觀來判斷的,也不少啊!我們熱愛孩子,應該包容接納孩子的一切,在孩子現有的條件下,我們引導他、培養他,使孩子圓滿地成長,養成孩子自己優秀的品格。而不是以一些具體的、孩子達不到的要求為標准,去判斷孩子是否成功、是否失敗,這恐怕都是錯誤的。
我們現在學了佛法了,學了因果了,就可以更好地、更清晰地明白這些道理了。如果想求得一個福德智慧之子,你自己提前做准備吧。我們“備孕七”會把這些原理說清楚,可以改變命運,可以求得優秀的孩子。如果孩子素質具備,將來我們可以不用很費力,就把孩子養大養好。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做好,孩子先天不足,我們也不要煩惱。現在明白了,自己努力修行,引導孩子也迅速地成長起來,走上正路,為以後打好條件,這個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