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學佛不能往生的原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出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記》

  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什麼?煩惱、習氣、境界的誘惑,這是很大很大的阻力,許許多多人學佛不能往生,什麼原因?就是這個障礙他沒有辦法放下。這個事我也常講,我講十六個字,這裡面有十二樁事情;這十二樁事情,你只要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就錯過了。這十二樁事情:第一個自私,第二個自利。“自私、自利”這四個字兩樁事情;接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總共這十六字裡頭十二樁事情,要統統放下,我們的障礙就沒有了;親近善知識又沒有障礙,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認知是真實智慧;沒有真實智慧,你不認識,你不知道。起心動念你都落在世俗知見之中,你都落在三途六道之中,你怎麼能出離?

  所以真正學佛人,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有“名聞利養”,不可以貪圖世間“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六根對的境界,這個不能不放下。學佛學了很久的、多年的,我們常常接觸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對於自己物質生活的享受還是斤斤計較,不能夠隨緣,他還是被境界所轉,不能得清淨心,沒有智慧,他的智慧沒有現前。

  我們舉個例子,供養父母,供養佛菩薩,供養老師,我們盡心盡力,這是性德的流露;但是這供品不可以刻意去尋求,刻意尋求就錯了。怎麼樣才是對的?隨緣,隨分隨力。隨分隨力,我已經做得很圓滿了,這是正確;刻意尋求就過了頭,過了頭是錯誤的;很隨便,漫不經心也是錯誤的。所以禮講節度,恰到好處,我已經盡心盡力,就能做到這樣,這樣在我的水平就是滿分,這就是最好的,不要跟別人比。

  為什麼?各個人的智慧福德因緣不相同,不能拿別人的標准作我的標准,我的標准也不是別人的標准,這個如法。這樣學佛,你才得大自在,你每天生活才法喜充滿,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要智慧,這就是真實的功德。

  功是講我們的功夫,真正下了功夫;德,道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古時候這兩個字是通用的。功是修因,德是果報。所以種瓜得瓜,種瓜是功,你用了功夫,得瓜就是得到果報。“功德”兩個字,一個是因,一個是果。

  譬如我們一般在講席裡頭常常舉的例子,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有功,開慧是德,智慧開了。所以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是德;慧是功,自在解脫是德。我們曉得怎麼個修法,怎麼樣成就,這所謂是“功不唐捐”。

  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要定,不能受外頭境界的影響,更不能被外面境界誘惑。這一生當中,在生活裡頭,對人對事對物,自己能作得了主,這個人就是現在我們經上講的“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你就得定了。定,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不是的;是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都不受外境影響,自己能作得了主宰。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的智慧開了。你有智慧,當然世出世間什麼樣疑難雜症,到你這個地方來,統統都解開了,都圓滿了,這才是真實的“功德藏”。

  這個“藏”是含藏的意思。所以清涼大師備注裡頭注得很簡單,他只有一句話,“得照藏身之實智”,實智才顯出來。用什麼顯的?三昧顯的。

  我們今天沒智慧,為什麼?心是浮動的,禁不起境界誘惑。有些同修們從外地來到香港,香港這個地方,過去虛雲老和尚說:“花花世界!”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你們在香港這些百貨公司、商場裡面轉轉,動不動心?看這個東西很不錯,想買;看那個東西也還不錯。看不完,你買不盡!你身上帶的錢全部都買光,都花光了,這個我們叫什麼?觀光,你在那裡一觀,口袋裡全都光了。觀光!如果是有定的人,自己能作得了主的人,他到那邊去觀,他有收獲,他的收獲不是帶來一大堆心愛的東西;帶一大堆心愛的東西,那叫煩惱,帶了一大堆的煩惱!我的話你要仔細去想想。

  修行人到商場百貨公司去參觀,他得定,他開智慧,他的定慧增長。慧是什麼?他看到這些商場百貨公司,這些產品日新月異,這是智慧;你問他什麼事情,他都了解,他不是不知道,他不糊塗,樣樣清楚。他看了之後,就是看的當時,看了之後,如如不動,沒有起一個念頭,我想要這個,我愛那個,沒有,沒有動一個念頭,這是禅定。所以真正修行人接觸這個環境,他是定慧等學,定慧並進,都在提升,都在增長,他不一樣。一個是很容易受外頭境界誘惑,一個是決定不被外境誘惑,真智慧。這都是講的實智。

  這種修行的方法是自行化他,自己把自己戒定慧三學、純淨的善心善行做出來,顯現出來給你的同參道友,你周邊的同參道友,給他們看,幫助他們,提醒他們,修行要像這個樣子。這就是宗門裡面常說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你走到百貨公司、商場裡面去參觀,那是“百花叢中過”;沒有起一個念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是“片葉不沾身”。這是真正的“真誠清淨平等覺”,完全顯露出來了,就是這個經裡講面的“普照法界”!我們會不會?我們學了佛法,會不會用?

  學了,最可貴的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示出華嚴境界,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顯示出自在隨緣。人過這樣的生活,我住在香港,跟住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跟住在華藏世界有什麼差別?跟諸位說,沒有差別。然後可以說香港就是華藏,香港就是極樂,看你是用的什麼心。你用的是“清淨平等覺”,香港跟華藏、極樂就是等同,平等平等,沒有兩樣。如果用的是“妄想分別執著”,那就告訴你,香港是香港,極樂是極樂;香港不是極樂,極樂不是香港;香港不是華藏,華藏不是香港。這裡頭的義趣要懂,然後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在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

  覺悟的人,他高明高在哪裡?他心轉境界,他能把香港轉變成極樂,把香港轉變成華藏,這是覺悟的人。不覺的,跟諸位說,把一真法界轉變成九法界,把一真法界轉變成三途六道。我再告訴你真實話,真實話裡頭沒有三途,也沒有六道,也沒有九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這樣說起來,初學的同學聽了之後,心裡慌了,會產生恐怖。所以佛祖說法一定要當機;換句話說,面對大眾,他是什麼樣的根性,法一定要應機,所以要契機。契機契理這是正法,契機不契理,契理不契機,都不是正法。為什麼?眾生不得利益。

  佛菩薩說法真實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利益有三大類:對下根的人,幫助他“斷惡修善”,他得利益,斷惡修善不墮惡道;中等根性的人,幫助他“破迷開悟”,他的境界可以向上提升;上上根人,幫助他“轉凡成聖”。

  如果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義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自己能作主;自己能作主,就不會被命運控制,不會被“數”拘束。要不要看風水?不需要,心轉境界,還看什麼風水!看風水是什麼?心轉不了境界,心被境界所轉,那就需要。凡聖差別在此地,迷悟差別也在此地,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63卷)【世界海微塵數普照法界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海雲。】

 

上一篇:淨空法師:感激父母
下一篇:淨空法師:消除災難,一句佛號要遠遠超過一切經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