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這些都是儒家的聖人。曾子是“毋自欺,必自謙”,這個謙就是足,下手處在“慎獨”。子思傳《中庸》,“不援上,不陵下”,下手處“居易”。到了戰國時候,孟子“仰不愧,俯不怍”,這些都是聖賢的快樂之處,下手處在“集義”。
《大學》裡面講的“毋自欺也”,毋自欺,最重要的自己勇猛的斷惡修善,不再糟蹋自己,這個是毋自欺。在《大學》裡面比喻斷那個惡,就好像聞到很臭的東西,一刻都不想留在那裡。發覺自己的習氣,馬上痛改,絕不跟習氣與狼共舞,這個態度。看到好的教誨,就像看到很美的美色一樣,心就向往。所以向道要向好美色那麼積極,這是比喻,不是叫大家去好色。是說人一般最好的就是美色,假如能把那個好美色轉成好德,去不斷的效法學習,這個才是沒有自欺;不然就是沒有去效法學習,就是因循苟且了。
大家看中學、大學生,年輕人在追女孩子的時候,積不積極?可以不睡覺,是吧?可以拼了命哦,把那個勁拿出來,拿出來在學問當中用功夫。這樣子才能夠自謙,這叫自己覺得滿足,對得起自己、無愧於己。功夫用在哪?慎獨。人最容易松懈的時候就是沒人看到的時候,連在所有人都沒看到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戒慎恐懼、不敢放縱,這就對了。所以這也告訴我們,當我們的行為態度沒人的時候就不大一樣了,這就沒有做到不自欺。這種情況不改善,保證功夫提不上去;甚至於學到最後,學個樣子給人家看,變偽君子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