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講一件事,他說有一個大將軍,來拜訪蓮池大師,這大將軍可能是看過經典的。蓮池大師這個時候在拜佛,侍者就請這個將軍,在會客室坐一下,等蓮池大師拜完佛再出來。拜完以後,這個將軍就直接問蓮池大師說,說這個三寶在我們心中,你拜這個佛像干什麼呢,它是一張紙。
蓮池大師說,你這種觀念是錯的,執理廢事,就是說我們今天忏悔業障,我們今天跟三寶皈依,你一定要有一個形像。淨土宗也是這個意思,你看你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在哪裡呢?淨土宗是音聲,你一句彌陀念誦聽,你創造一個音聲,阿彌陀佛就在音聲當中,所以你把它聽回去,你跟阿彌陀佛就相應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是要從形像的三寶,慢慢的要悟入到理體三寶,我們不可能直接進入理體三寶,我們所有的善根,都要從事相來修學。前段時間有人問我,講到這個《彌陀要解》的理觀跟事修,他說為什麼《彌陀要解》,它那個用理觀的智慧來念佛,是什麼意思?
我們如果沒有理觀念佛,完全從事相也不好,因為你完全從事相念佛的時候,你的心是攀緣心,你就攀緣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有個問題,你心中所憶念的佛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你臨終的時候你的心會動,你會看看阿彌陀佛到底來了沒有,糟糕了,臨終的時候最怕你一念妄動,你就不安住相了。
所以理體三寶就是說,我們相信阿彌陀佛存在我們心中,但是我們假借佛號來開顯,這個很重要,假借。我們在沒有修理觀之前,這個佛號是一種攀緣執取的心來念佛號。你知道你的佛,阿彌陀佛存在你心中的時候,你也念佛,但是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是借這個佛號。所以你假借的過程當中,你雖然念,但是你不會執著,你不要管阿彌陀佛來了沒有,你心中憶佛念佛,你有這個因地,它自然會創造這個結果,你把這個橋鋪好了,阿彌陀佛自然走過來。
所以這個理觀很重要,就是說你為什麼要站在內心的角度來修學,因為你向外攀緣,你自己的因地就破壞了,就不是一個真實的因地了,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就是說我們站在理體的三寶的角度,來皈依住持三寶,是這個意思。但這個住持三寶,又幫助你加強你的理體三寶,產生一種善的循環。理體三寶而修學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又加強你的理體三寶,如此的理觀跟事修的配合,這個時候才能夠慢慢增上。
所以在這個皈依當中,我們是理觀事修兩種三寶都要具足。
好,我們看最後的功益,皈依三寶的功德,這個地方有一段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歸敬儀》雲:經雲:若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一時聞解,熏本識心,業種既成,淨信無失,況能立願皈依,奉為師范固當累劫清勝,義無陷沒。如經雲:有人受三皈依,彌勒初會解脫生死。此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階位。但以罪多惡重,輕而慢者,雖曾受歸,隨緣還失,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隨逐護助。
好,我們這段這個地方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經雲:有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這個常住二字是個法寶,就是我們說的不生不滅的涅槃,或者講清淨心。在因地叫清淨心,在果地叫做涅槃。一個人能夠得聞,不過這個聞,諸位我們看到很多的經典,只要講聞此名號成什麼功德,這個聞都是要成就聞持,要加一個受持的持,就是聽聞以後還要受持不失,你心中要把這這個法放在心中,不斷的憶念而不忘失,這樣子才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調伏的力量,不是只有聽過而已,你要把這個法經常在心中運轉,我們經常能夠去體會心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人,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它的理由在哪裡呢,我們待會兒再解釋,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