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答明倫園傳統文化家塾學校陳瑞珠老師問
(共一集) 2013/11/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32-045-0001
諸位老師,諸位同學,今天陳瑞珠老師提了三個問題,我藉這個時間跟諸位解答。
問:第一個問題,老法師常說,古人的誠敬從幼小教起,國家有聖賢是母親教出來的。扎根的教育是母親負責,現代社會的關鍵在做父母的不懂教,要把從前的家庭恢復,但是血緣關系的家不可能了,(這個話我講過不止一遍)。所以,我們組成道義的大家庭,平時妻小住在家塾學校學習,而父親每月利用假日回園生活學習,平時遇到特殊的事情可請假回家處理,但因專注投入時間學習,與親戚長輩往來沒有以前頻繁,親戚長輩們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不是首重家庭關系,如此是不是違背倫理?請問老法師,我們的發願與做法是否如理如法?
淨空法師答:這樁事情你們的經驗比我多,我只是看到、想到,沒做到,你們已經做到了,所以你們的了解比我透徹。傳統文化在中國社會疏忽了至少二百年,丟掉至少也有六、七十年,真正丟掉了,不但看不到,聽都沒有聽說過。我這個年齡,出生在民國初年,應該說民國初年的末後一段時期,民國十幾年,民國十五年以前還行,中國傳統的家庭還有,還有人看見,我民國十六年出生,我遇沒有遇到?遇到了,但是不記得了,太小了。
我自己的家庭衰了,真正是古人所說的,家破人亡,家沒有了,每個人靠自己去謀生,個人照顧自己。但是我很幸運,父親在外面工作,很少照顧家庭,我跟我的母親,那時候依靠姑媽,我父親的姐姐,他們這個家還在,姑父兄弟十個,沒有分家,他們家還是大家庭,上下人口有一百多人,是個大家庭。我三歲我跟我母親就依我姑媽,所以還在她們家的私塾(就是她們的家學)念過書,時間不長。
拜老師那天的情況是一生都不會磨滅,記得很清楚。學校是沒有招生的,私塾沒有招生的,有小孩要進去,老師同意,家長同意,要家長跟老師同意,就可以進學,上學。約定一個時間行拜師禮,就算是入學。那天入學就是我一個,父親帶著我,帶著禮物到學校去拜老師,禮堂就是祭祖的大殿,當中供著一個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供了這個大牌位。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向孔夫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在那個時代是最隆重的禮節。拜完之後,我父親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在孔老夫子牌位的下面,同學在兩邊觀禮,也是我父親帶著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完之後送上禮物,敬老師的禮物,就是古人講的束修,這就正式成為私塾的學生。家長對老師行這樣重的禮,我們做學生親自看到,親自跟著拜,敢不聽老師的話嗎?敢不聽教誨嗎?
所以尊師重道,這一堂就是教尊師重道。每個新的學生進去都要行拜師禮,等於講都要上這堂課,老同學可能上了十幾次,六、七次,我們這是第一次,以後再有進來的,我們也站在旁邊觀禮。這一堂課叫尊師重道,老師跟家長表演給我們看,這樣教會的。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老師要把他自己孝順父母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老師要做到孔子的五德,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你看著老師,雖然很威嚴,他溫和、善良、恭敬,恭敬是對事認真負責,對人禮節周到,清涼大師所說的柔和質直,他真做到了,節儉、謙讓,老師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這五個字做到。教學生,身教,不是言教,言教沒人相信,老師真做到,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倫常道德是父母在家裡頭教兒女,都要做出來,不是言教,統統是身教。老師也要把倫常道德,特別是夫子的五德,倫常道德在這五德裡頭演出來,表演出來。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古時候這種大家庭沒有了,真沒有了。老家還在,有幾個人在看家,裡面人都沒有了,統統都散掉了,一年會不會回家來聚?也沒有了。所以我們感到古時候傳統的老家有好處,為什麼?教小孩,教小孩是聖賢教育,以後再看不見,第二個好處,養老。落葉歸根,這句話很多人知道,什麼意思沒有人曉得。年歲大了,不能工作,退休了,現在叫退休,退休到哪裡去?回老家,回老家享福。一個人,中國的教學,小時候要受嚴格的教育,德行教育,小孩沒有自由,中年時候供獻給社會,供獻給家庭,老年的時候回家養老。祠堂就是老人的活動中心,私塾也設在祠堂裡面,老師下課之後休息的時間,這些學生跟老人就玩在一起,天倫之樂,現在人無法想象。那真叫一家人,每個小孩都是我們自己家的子弟,都是有親屬關系。老人逗這些小孩,給小孩講故事,那故事都是一生的經歷、經驗,小孩常常聽,都記取了,這都是屬於倫理道德教育,現在沒有了,非常可惜。
組成道義的大家庭是有必要的,我常常想到企業家,希望企業變成一個道義的大家庭。企業裡的老板,全在老板,老板要把所有的員工看做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是一家人,員工的父母就是自己的長輩、叔叔、伯伯,員工的兒女就是自己的晚輩。所以,我建議企業要辦子弟學校,就是私塾,要辦養老院。養老院怎麼建?要建祠堂,建萬姓祠堂,這個祠堂,祭祀是春秋兩季祭祀,清明、冬至祭祀,平常就是辦學、養老。這樣把東方傳統文化再復興起來,無量無邊的功德。
她第二個問題,主要問的,講建立聖賢德行的基礎,三個根扎完之後,要在儒釋道三家典籍任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跟現在教育的理念不一樣,方法不一樣,私塾可以做試驗,家長要同意,孩子要細心去選擇,他對於讀書有沒有興趣。喜歡讀書,愛好讀書,他就具足這個條件。他不喜歡讀書,那就沒有法子。不喜歡讀書,在古時候,教他學技術,他將來有謀生的能力。能夠讀書的,盡量培養他讀書。所以要觀察孩子的根性。
這個理念,自己一定要深入,要對家長、對社會大眾講清楚講明白。中國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不是升官發財,培養聖賢,聖賢君子。圓滿的成就是聖人,比聖人低一級的,賢人,比賢人再低一級的,君子,像現在大學的三個學位,博士、碩士、學士,中國古時候這個學位就是聖人、賢人、君子,以這個為目的。這些人將來要參政那是最好的官員,真正愛老百姓,真正為人民服務,像毛主席所說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什麼人?這聖賢君子,他真正能做到二個字,孝廉,他在家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能孝順長輩,廉潔,他決定不貪污。這就是理想的公務人員,各個階層的國家領導人,最低階層的,村長、裡長,都是聖賢君子。
這不但把中國文化繼承了,而且發揚光大,帶動全世界的安定和平。所以一定要做榜樣、要做模范。你們這個文化家塾學校,能夠出二、三個人才就不得了。讓社會大眾看到的時候,他們深層去反省。我們現在教學的智慧、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跟古人相比,古人真能教成功,我們今天問題在哪裡,就不難發現。發現我們就改進,重新來思考,有真實的智慧修訂教育的理念跟教育的方法。古人這個做法值得我們試驗,企業家可以代替我們過去傳統的家庭,企業有家道、有家規、有家學、有家業、有家風,中國人講老字號,千百年傳下去,有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跟大家就講到此地,你們現在的這些做法,從經驗當中得到肯定,得到更豐富的智能、知識,希望將來可以給台灣教育做很好的榜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