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廣學多聞是開悟之後的事情,沒有開悟之前是一門深入。一門是幫助你得定、幫助你開悟,目的在此地;悟後,就是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快。像龍樹菩薩開悟,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三個月就學會,三個月就行。如果沒有開悟,三個月、三百年都學不會,這是真的。所以我們修學是以開悟為目的,還是以知識為目的?廣學多聞是知識,後得智。開智慧再學東西,那廣學多聞還是智慧,叫後得智,就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這是現在沒有人講求這些。
主持人:謝謝師父。接下來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我們學淨宗,我們自己當然很清楚,就是說我們在得到根本智之前要有清淨心,先要有清淨心才能夠廣學多聞。但是現在大家都說,佛陀四十九年講了這麼多法門,我要選擇哪一個法門來一門深入?所以我們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要選擇哪一個法門來一門深入?請教師父,佛陀四十九年說了相當多的法,一般大眾,普通大眾要怎麼樣選擇一個適材適性的法門,讓他可以一門深入?
淨空法師:古人的選擇是依老師。老師的經驗很豐富,老師一定知道觀察你的根性,你適合修什麼法門,他會給你建議;或者老師會給你選幾種,你在幾種之中選擇一種。這樣的老師現在也沒有了,現在的老師你喜歡學什麼你就學什麼,都是這樣子。所以老師也是可遇不可求,那是緣分。學生找一個好老師很難,老師找一個能夠傳承的學生是更難。這個原因是很復雜,與我們現前這個社會環境有關系。現在找一個一門深入,叫他學習十年,誰肯干?誰能相信?這個問題就嚴重。不開悟在佛法裡頭不算有成就,成就一定要開悟。所以法門其實沒有關系,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一門深入,統統能成就。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就是說一切法都是自性生的,只要見性,自然就通達,道理在此地。你沒有見性的話,你所有的是知識,見性是智慧。
主持人:謝謝老和尚。因為末學也在淨宗一段時間,常常跟很多的同修在討論,現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一直要到碩士才有專修、到博士才專修,幾乎有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學程都是在學很多很多的東西。這樣子的話,老和尚有沒有什麼,給一個好的方法、簡單的方法,讓這些學子能夠培養出一個,老師您說的定功或者清淨心?因為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是旁修、雜修,到了碩士才有可能選一門,選一個科別,等於有十五、六年的時間都在旁修,有沒有什麼佛教的方法,讓現在的學子心能夠定下來?
淨空法師:有。
主持人:請示老和尚,在現在的教育制度之下,有什麼方法可以很簡單的讓現在的學子能夠把心定下來?
淨空法師:這樁事情確實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現在很少有人知道古人的智慧從哪裡來。中國古人教學的理念跟方法,跟現在人恰恰相反。中國人從小開始就學專,就是專一。「教之道,貴以專」,這一句話幾千年來都是遵循這個原則。到什麼時候才廣學多聞、博學?是你一切通達之後。你看《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一個最好的榜樣,這是大乘。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上就是專,專一;到開悟之後,你看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廣學多聞,無論是什麼樣的學科統統都可以學,而且學得很快。他一看就懂、一聽就懂,為什麼?他有智慧。所以廣學多聞是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但是首先要有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門。般若無知,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所以開頭一定是持戒、是修定,然後就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廣學多聞,所以他沒有一樣不知道。那個時候學得快,你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東西,龍樹菩薩他三個月就學完。他一部經典要不要整個聽?不需要,學個二、三頁,他全懂了。
我們在《壇經》上看到,惠能開悟。你看法達禅師一門深入《法華經》,讀《法華經》三千遍。《法華經》長,一天只能讀一遍,三千遍就十年。十年專在這個地方,他心定在這個經上,那就叫法華三昧;但是距離開悟就差那麼一點,還差一點。在六祖會下,去拜六祖的時候有一點傲慢,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看到說: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就講出來,讀《法華》三千部。六祖說:《法華經》講些什麼?他說不出來。就是說他有定,慧沒開,他回過頭來向六祖請教。六祖說:這個經我沒聽過,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第二品還沒有念完,六祖說行了,不必念了,我全知道,跟他講《法華》,他開悟了。這就是說個證明,真正通了之後,一部經不必全學,學個一點點,他全通了。因為這個關系,所以釋迦牟尼佛的一切經,龍樹菩薩三個月的時間學完,我們能夠相信。從惠能大師這個例子,我們能相信。他就是一部經,只要讀一、二篇,他就明白,後頭的經不需要講。
這些例子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先要專,後博。像一棵樹,心是根,然後本,再有干,最後廣學多聞就是枝葉花果,它才有那麼多。現代人顛倒,這一顛倒的時候,變成死的,不是活的。樹一顛倒,根在上面,樹葉在下面,它能活得成嗎?所以中國人讀書像種樹一樣,先有根、有本、有干、有枝、有條,再有花果、樹葉。外國人不是,學東西像金字塔一樣,金字塔沒有生命的,底盤很大,廣學多聞,愈到上面愈專,專到上面就沒有了,他再也裝不進去。所以外國搞東西像金字塔,中國是棵大樹,活的,千年神木它是活的,它年年發新枝,年年開新花、結新果,跟金字塔不一樣。
主持人:太棒了。所以老和尚講的是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如果給他一個方法的話,就是要有定功,就是有戒、守規矩。
淨空法師:對,沒錯。
主持人:所以師父一直在提倡《弟子規》,這些就是戒跟規矩。
淨空法師:這個你要是學什麼東西,什麼東西都行。佛法,佛經能開悟,《聖經》也能開悟,《古蘭經》也能開悟,什麼東西都能開悟,只要你一門專通了。
主持人:是。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國學書院,我們想為國學書院做一個比較專集的報導。請老和尚為我們國學書院,看有什麼樣的期許,或者是國學書院未來的一個祝福,請老和尚針對我們國學書院。
淨空法師:國學最重要的是文字,你不認識字不行,所以從文字學下手。一個字,中國這個方塊字,它的讀音,它的意思,它的形象,就是聲、形、意把它搞清楚,這是文字學。所以文字學要特別重視,先認識字之後,在這上扎根。然後在古籍裡頭,古籍好,選一種,喜歡哪一種就選哪一種,經史子集都可以。你選集部的,古人的例子,我們古人做古聖先賢的私淑弟子,第一個是孟子。孟子學孔子,孔子過世了,但是孔子的書流傳下來,他讀孔子的書,也就是一門深入,專攻,他這樣學成的。所以說中國私淑弟子,孟子是第一個,他的老師不在,但是他專學老師這些東西。我們今天,印光法師不在,印光法師的《文鈔》在,你要專學印光法師的《文鈔》,行,都能開悟。都能得定,都能開悟。所以你喜歡哪一家的東西都可以,經史子集都行,同樣效果,因為它是方法,是幫助你得定、幫助你開慧。
主持人:謝謝法師,感恩法師,謝謝。
淨空法師:不一定,有老師指導很好,沒有老師指導也行。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法界衛星采訪 (共一集) 2013/11/9 台灣台南市樹谷園區 檔名:21-7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