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安。

    我們上次講到,了凡先生問雲谷禅師,命數是不是真正能夠超越,命運是不是能夠改得過來。雲谷禅師確實是一個好老師,循循善誘、旁征博引,儒釋道這些教誨都拿來引導他、提醒他。

    大家有沒有在勸孩子或者勸朋友的時候,想講個道理那句經句都想不起來,有沒有這個經驗?有沒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然後給孩子還是給朋友說:“你等一下我去翻一下書。”可能那個磁場就不連貫了。多熏習,把這些道理領納在心中,隨時可以利益到身邊的人,提起他的正念、提起他的智慧。

    雲谷禅師講到,你看《詩經》、《書經》裡面的道理都說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經典如是教。

    事實上連我們這些文字跟成語都把人生的智慧流露無遺了,命運是要靠自己來改造。而我們想一想跟自己的“自”相關的成語,“自求多福”、“自立自強”都是可以靠自己的。還有哪一個成語?我現在是遇到了成語要用的時候方恨少。所以要改造命運都還是在自己的手上,在這個成語當中就可以體會出來。而假如自己造孽了、自我放棄了,那命運就越來越慘了。比方“自掘墳墓”、“自討苦吃”、“自作自受”,還有沒有?“自暴自棄。”從成語當中就點出了這一生的命運掌握在哪裡?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確實中華文化五千年高度的智慧我們應該珍惜它。

    後來還舉了佛家的經典。而儒道釋都是教育,所以叫儒家、道家、佛家。稱老子、稱孔子、稱釋迦牟尼佛都是稱老師,不是宗教。宗教是主僕關系,是人跟上帝的關系。而教育是師生關系,這個基本的判斷我們要有。所以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到,以前的讀書人,儒釋道三教的經典都有深入。

    就像清朝盛世,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皇帝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盛世,很不簡單。雍正教育出乾隆,乾隆在位六十年。雍正十多年積勞成疾,太辛苦了。雍正皇帝對儒道釋是特別的深入,他诏告天下,說道,“三教之覺民於海內”,儒道釋三教的教育,覺悟、教化神州大地的百姓已經幾千年的時間了。“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他們的教誨都是叫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都是相應的、相通的。這裡舉佛家的教誨,對於一個儒家的書生來講,這些道理他們都是很熟悉的。提到:

    【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

    大家念到這一句的時候,眼睛有沒有亮起來?你們已經到心如止水、一無所求。求,只要是為眾生求、為自己的家庭求、為自己的國家社會求,那是一種責任心。假如這個求是為了自己的享樂,那方向就錯了。享樂的人生是空虛的,而且這個享樂就是追求欲望。老祖宗有一句成語提醒我們“欲是深淵”,那個不見底的。

    假如有一個人他很喜歡喝酒,或者他有哪一個嗜好、哪一個欲望,然後他越活越快樂的,有沒有?大家舉個例子給我聽一下。都沒有嗎?都沒有。怎麼全天下大部分的人都在追逐欲望?追了以後都沒有人比較快樂,怎麼大部分的人都往那裡走?我們現在的下一代覺得人生的快樂在哪裡?買貴的手機,買名牌的衣服,有沒有?這個嚴重了,怎麼整個下一代都被誤導了。都像飛蛾撲火,那個飛蛾撲向火去,它會怎麼樣?它會死。但是它還以最快的速度要沖過去,因為它不明理,它不知道那是無底洞。

    所以身為父母、長者,一定要把孩子的人生路引對,要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來建設他們的人格。接著講到

    【夫妄語乃釋迦大戒。】

    釋迦本師所強調五個重要的戒律之一,哪五個呢?“不殺”,不殺就是不惱害他人,叫“不殺”。這個是以意譯,不只是說表面上殺害人,只要讓人家痛苦都算是犯了這個“不殺”戒了。諸位朋友們,今天一天下來你有沒有講一句話讓人家哭的,或者讓人家很生氣的,有沒有?有的話今天就犯戒了、就造孽了。應該學聖教的人,走到哪裡要讓人家如沐春風,看到我們就歡喜,這才學對了。“不殺”。

    “不盜”,這個“盜”除了偷人家的東西以外,有起占人家便宜的念頭。你要占人家便宜,那個就是不義之財,這就是犯了盜戒了,“不盜”;“不邪YIN”,人怎麼可以去做畜生的行為?那就根本是糟蹋了自己的人格;“不妄語”都講真話,不講虛妄的話、不講騙人的話,甚至更不能講挑撥離間的話;“不飲酒”。這是五戒。

    其中第五戒,喝酒本身並不是罪,而是喝酒以後會亂性,會控制不住自己,就可能去做殺、盜、YIN、妄的事情,去造孽了。從這五戒來看,就可以了解到佛門防微杜漸。預防很重要,不能等事情發生了,再來收拾就為時已晚。

    當然儒家也都是強調要懂得節制欲望,不可以放縱。在儒家的經典《禮記》開篇是《曲禮》,就講到“欲不可縱”,欲望不可以放縱。佛家講“五戒”,儒家講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常就是做人的常道,不這樣做人就叫不正常的人。大家冷靜看,我們現在教的下一代有沒有五常的精神?“仁”,設身處地替人想;“義”,做什麼事情很有情義、很有道義,做事合情、合理、合法;“禮”,對人恭敬不傲慢,有節度不會浪費,這都是禮;“智”,有智慧,看事情看得深遠。我記得我自己在念初中、高中的時候一點都沒智慧,只能看到明天放假要去哪裡happy一下。這個就很可悲了,蹉跎人生很多光陰了。“信”,誠信、守信,不欺騙人。其實人欺騙人以前,首先先欺騙誰?自己,糟蹋了自己的本性。

    我們來看看這個“仁”就是仁慈,不傷害人,跟佛門的五戒一樣、相應,“不殺”;“義”,不取不義之財,所以“不盜”;“禮”,守倫常規矩,不亂來,不做畜生的行為,“不邪YIN”;“智”,我們剛剛說不飲酒是很有防范於未來,不要做出自己後悔的事情,不飲酒才不會控制不住自己,去做出違禮的事情,這是有智慧的,“不飲酒”;“信”,“不妄語”,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的。五常跟五戒完全相應。

    請問大家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見過面?他們兩個有沒有先talk talk商量一下?沒有,印證什麼?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因為他們所見的不是自己的意思,是天地之間的真理。孔子說他沒有說什麼,他說他所說的就是古聖先王代代傳下來的真理,所以他說他“述而不作”。所以真正契入聖賢境界的人都知道這些道理,就是天地宇宙的真相。他絕對不會去要版權,“這個是我發明的”,沒有哦,他述而不作。

    假如一個人講了很多道理,都說“這是我發明的,這是我的版權”。那他的書你考慮考慮,不一定要看。沒有版權的傳幾千年的一定要看。請問大家《老子》有沒有版權?沒有。四書五經有沒有版權?沒有。而釋迦牟尼佛也說他沒有說法,都是古佛代代傳下來的真理。這一點我們從“五常”跟“五戒”完全相應,而且兩位聖人根本沒有見過面,可以理解得到。

    在儒家的經典當中,《左傳》說到:“棄常者則妖興。”人棄了常道之後,社會種種亂現象就會出現。大家想一想,現在五倫關系亂不亂?很亂,離婚率這麼高,父子沖突。看到很多。像澳大利亞有一位華裔,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你們不知道這件事情啊?你們非常聽話,不看電視。我也沒看,我是剛好查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一個音樂的高材生把自己的母親給殺害了。這個都是駭人聽聞。而且要到澳大利亞去移民、留學,他父母在他身上花了多少的心血。而最後是這個結果,確實是值得我們整個國家民族,甚至於是為人父母的要深思,尤其為人老師的。這個孩子假如小學、初中、高中有哪一位老師有把孝道教給他,這個悲劇就不會產生。

    在報道當中也提到,他的母親對他的成績要求非常嚴格,意思是說這個孩子逼到最後他就逆反了,甚至仇視父母。從這個母親逼他逼得那麼緊,我們也要冷靜:為什麼逼那麼緊?父母要的是什麼?諸位爸爸媽媽,What do you want?你們到底要的是什麼?

    我曾經在跟我父親聊天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得到我父親對我一無所求,他只希望我這一生能夠幸福快樂。我感覺父母對我們這個愛是真的毫無所求,所以我們學到的愛人也是沒有條件的,這樣的人生特別自在。人只要一付出就在那裡想著別人要回饋,每天都很痛苦,求不得的痛苦。其實一個人一付出就看著對方,希望他能回報,那個不叫愛,那叫欲,那叫利益交換,是吧?那就不叫愛了。

    在整個社會的名利追逐當中,人的虛榮心可能會越來越強,而不自知了。而這個虛榮心,很可能會壓得身邊的另一半跟自己的孩子喘不過氣來。都拿孩子、先生去跟人家比:人家都賺多少錢,你才賺多少錢;人家都考幾分,你才考幾分,就一直在那裡攀比。雖然硬撐著把成績考好,事實上他已經很痛苦。我們都感覺不到最親人的內心了,我們也是被欲望給障得很厲害。

    請問大家,你現在的孩子快樂嗎?Hello,這個我沒有辦法幫大家回答。你的另一半快樂嗎?有沒有人說,“我結婚就是要找尋痛苦的”?有沒有人說,“我生孩子下來就是要折磨他、讓他笑不出來的”?有沒有人是這樣去組織家庭的?沒有。都是希望成就彼此幸福的人生,都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人生,這才對。

    在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夠恢復自己的性德,尤其能夠時時體恤身邊人的感受,能有這顆仁愛的心,而不是隨著這些物欲,把自己搞得很累,也把身邊的人都搞得很痛苦。

    我自己大學聯考沒有考好,我的得失心很重,沒有考好就哭了。我把大家當自己人,這些事你們出去就別幫我宣傳了。哭得挺厲害的。結果我爸爸了解到了,就上我的房間:“哎呀,考不好明年再來一次就好了。沒事沒事,別哭了。”我爸爸講得很輕松,害我也哭不出來,我繼續哭好像沒事找事一樣。所以父母的人生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我父母從來不跟人家攀比。我的媽媽是小學老師,跟我同一間小學。一般同一間小學的同事們都會比:你兒子考第幾名、你兒子幾分。這些孩子壓力就很大,我從來沒有這種壓力。更重要的是,父母本身把好學做出來,他們有身教,包含你整個家庭裡面好學、讀書的氛圍有建立起來,這樣就對了。

    人現在都急於求成,就用逼的,閩南話說吃快會打破碗。,你要趕趕趕,趕到最後連吃飯也在那裡趕,連碗都打破了。

    有一個校長,他當校長,他的孩子成績不算頂尖的,可是他一點都不急。他講了個比喻,我感覺非常好,值得身為父母的人去體會看看。他說到,假如把一顆蛋放到鹽水裡面去,請問會變成什麼?鹹蛋。一定會變的,是不是?因為它在那個環境裡面。把它放到甜的水裡面去呢?久了就變甜蛋了,是不?我們現在都很急,就好像煮飯,飯還沒熟就把它打開來好幾次,最後都煮不熟了。就太急了,急於求成,適得其反,欲速則不達。

    我們家是不用逼的。我姐姐高中以前的成績都不好,大學好像是第一名畢業的,最後開竅了。所以你要相信孩子都有潛力的,只要你一直都做好榜樣,他遲早會開竅的。你們應該以相信的眼神回應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剛剛講的這些話,所有的人都有潛力,這個都是經典上面講的。

    【諸佛菩薩。豈诳語欺人。】

    聖賢佛菩薩是絕對不會騙我們的。

    接著,了凡先生進一步問,因為他的疑惑還在,他舉到:

    【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說到,孟子說求得到的東西,是因為我所求的是我本來有的。道德仁義是我本性本善裡面具足的,可以力求。可以用心地去依教奉行,恢復自己的性德,這個是求得到的。可是功名富貴如何求得呢?

    大家注意“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這個是孟子講的沒錯。下面這一句是自己想的,自己想的又沒找人確認,然後耽誤了自己多久?二十年。所以《弟子規》說:“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很重要!很重要的思想觀念不去搞清楚,有可能就誤了自己幾十年的人生。因為了凡先生那時候是三十五歲,他相信命運不能改變是十五歲,二十年過去了。

    所以我們今天在學習經典,邊學有沒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這個不可能啦,做不到的啦”,就很多自己的念頭都加進去了。其實我們今天在學《了凡四訓》,我們今天在學《論語》、在學《弟子規》,加了自己很多的念頭進去,請問我們跟誰學?跟自己學了,不是跟聖賢人學。跟聖賢人學就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就像孔子一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個“信”就是沒有懷疑。當然,有搞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請教對這些道理通達的人,也把自己的這些疑惑要解除掉。

    其實我讀到這裡,就想到孟子的一段話,他一定讀過,但是他就沒有讀通。所以學問重在融會貫通,不是讀很多就有用,讀到最後還相互矛盾,就麻煩了。哪一段話呢?孟子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一個人處世待人都是仁義存心,都是行仁義之道,盡忠職守,盡心盡力,要誠實守信。而且盡心盡力,只要自己能出一份力,絕不保留地去幫助別人,“樂善不倦”,上天都會降福、降爵位給他。這孟子的話,請問大家,功名富貴可不可以求得?可以哦。對呀,這孟子講的。奇怪了,人有時候要執著的時候,就拿了一句話執著在那裡。其實孟子本來就已經點出來了,“天爵”。

    孔子在《中庸》裡面有一句話:“舜其大孝也與!”舜的道德達到極點,大孝,性德整個流露出來。“德為聖人,尊為天子”,本來是農夫,變什麼?天子。天下最有福報的人,“富有四海之內”,而且說他這個福報大到什麼程度?“子孫保之”,幾千年之後的子孫還受到他的庇蔭,這麼大的福。他是個農民,怎麼變這麼大的福?因為他都力行這一些道德,所以他的整個智慧福報都現前。所以從大舜的人生我們體會到,“命由我做,福自己求”,不只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改變了誰的命運?子孫保之,後代子孫的命運都改了。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一句話用心去讀,你今天就長大了。怎麼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要感激我的父母、感激我的祖先,有沒有長大?懂事了。剛好清明節到了,我非常感動,我們大馬的朋友,很多都趕回去掃墓,而且是整個家族聚在一起,慎終追遠,非常難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感謝祖宗。同時我們要了解我們也將是子孫的祖先,有沒有?對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那我們現在要用好榜樣,來給他們傳承,要積厚德庇蔭他們。這樣是有志氣的父母跟祖先,是吧?這叫有志氣。每一句經句都要用心去感受,我們的心境就不一樣了。

    其實從這一段話來講,可以了解到了凡先生他看事情看到一個表相。他覺得功名富貴是身外之物,必須人家給他,他才有,所以應該是求不到。而事實上你命裡有那個福報,因緣成熟了,福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到我們的人生裡來,但那個還是自己修出來的,接下來的話就把這個理講透了。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

    孟子並沒有講錯。

    【汝自錯解耳。】

    你自己把它解錯了。

    【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在以前讀書人對佛家的兩本書都很熟悉,一本叫《金剛經》,一本叫《六祖壇經》,所以這裡舉到六祖的一句話。“一切福田”,一個人他的福報都離不開方寸,就是他這一顆心,俗話講的“福田心耕”。有一個對聯是這麼說的:“善為玉寶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所以福還是自己的真心耕耘出來的。福田大分三種:恩田,敬田,悲田。

“恩”,父母恩、祖宗的恩、國家的恩,這個都是生命當中很重要的恩,包含師長的恩。

    再來“敬”,首先恭敬聖人、恭敬老師、恭敬經典,包含恭敬一切人、事、物,這個是敬田。比方你很惜福的人,他一定有福報。有一句成語叫“祿盡人亡”,一個人命中的福祿享完了,他就沒命了。假如他本來可以活八十歲,可是他非常奢侈,到五十歲的時候他的福報已經都花光了,他就折壽了三十年。比方他只有六十歲的壽命,可是他特別節儉,到六十歲的時候他的福報還沒花完,他可能延壽二十年。

    我自己的奶奶從四十幾歲身體就不好,老人家活到八十多歲。四十幾歲就開始吃藥了,身體比較不好,但是還是很長壽,因為我的奶奶很節儉,我後來搞通這個道理的時候,“哦,原來是奶奶非常節儉。”一個衛生紙分三四次用,我當時候看到都覺得怎麼省成這個樣子,都有點皺眉頭。可是節儉畢竟是美德。我自己長大以後,賺的第一份薪水拿在手上,我說假如我用這個薪水來讀大學都快讀不成了,就很感激父母的辛勞,就捨不得花錢。後來我爸爸媽媽說:“你們三個姐弟也太省了吧?比我們兩個還省。”我跟我媽開玩笑,我說我們家的掌門人是奶奶,所以我們從她那邊接過來的。

    我也習慣走到哪裡,不用的電燈一定把它關掉。我發現一個小的細節,就是我們馬來西亞的插頭都有開關,你不用的時候一關起來就很省電。有一些電器你雖然插著沒有用,但是你一插的時候都是接電了,都會耗一些電的。你那個總開關“咔”給它蓋住了,這些電都省起來了。所以從這些小地方,可以看到一個地方有沒有福報。節省,節省能源。所以今天你真的愛護你的孩子,你一定要讓他養成勤儉的人生態度,不然就是害了他了。

    第三個是“悲田”,慈悲、愛護他人,量大福大。大分這三個田。

    而且“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用真心去耕耘、去追求福報,一定求得到。這個心是真心,剛剛講的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慈悲付出的心才能求得到。

    諸位朋友,你們這一生有沒有求的事情,然後被你求到的事?我之前見到一個非常有德行的大學教授,他求一個孫子。首先他們家取名字,是用《大學》裡面的“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他們是用這個來取名字的。比方,“治”字輩的,治國。“齊”字輩的,齊家。“修”字輩的,修身。就可以了解到他們的祖先很有學問,用《大學》的這些教誨來取名字。他一生都是作育英才,非常用心。是我們北京師范大學郭齊家教授。

    他的媳婦也很有德行,這個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他們家有德,就感來好的媳婦。龍教龍,鳳教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他的媳婦也特別深入這些經典。他們求個孩子,全家總動員統統讀經回向,祈求能來一個好的後代,光宗耀祖。他是希望這個後代能真正利益天下民族,“從心而覓”,他求得到聖賢子孫。

    你們求的時候胸懷要大一點,不要求個孩子“給我以後不愁吃、不愁穿”,這個心量不要太小。這個心量一小,求到的都不是很理想的。心量小去求,就求到心量小的子孫,是吧?“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嘛。

    我們看師長一生改造命運,他是給人算命,命中沒有財富、沒有壽命。真的沒有財富,那個時候去跟幾位老師學習,連買東西供養老師的能力都沒有,而且壽命只有四十五歲。結果因為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感得當時候三個台灣最有學問的老師教他,“從心而覓”,這整個命運就改過來,而且自己的智慧影響到全世界。所以只要是為一切人、為眾生都能求得到。

    我們看師長為了天下的安定,老人家了解到宗教徒有幾十億,宗教跟宗教和睦相處非常重要,老人家以自己的德行在新加坡感動九大宗教,團結起來像一家人。而且印尼的大學還頒給師長“榮譽教授”的這一個榮耀。可見得人無私無我的時候,不同種族、不同宗教都能感通。所以“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甚至於感通到什麼程度?把我們老祖宗教誨的“五倫八德”站在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給一百九十二個國家。所以只要用真心去求都求得到。

    我自己大學畢業以後,求個事業安定都求不到,換了很多工作。後來學了傳統文化、學了經典,真的有求必應。但是那個求,還是要不是自己的自私自利去求的。比方,我們要去學校教書,希望趕快承傳老前輩的經驗。我們那麼年輕真的去教書了,那孩子不是變我的試驗品了嗎?是不是?你第一胎孩子是不是你的試驗品,是不是?是哦?你沒先去請教,沒先去翻一些專家的書?我們不能耽擱了學生的重要的時光,不能誤導他。所以起個念頭,那得要去承傳老前輩的教學智慧。才動了這麼個念頭,連老師資格都還沒有拿到,剛好就遇到陳真老師。

    所以我師范學院的考試(考了才能夠去師范學院讀書),是陳真老師陪我去的。早上很早就出發了,考了一天下來,考了五科,第五科走出來,陳老師說你考上了。我嚇了一跳:“老師你怎麼這麼肯定?”她說:“你今天早上第一節課進考場,臉是黑的,第五科考完走出來,臉是紅的。代表應該是很吉祥的預兆,應該是考上了。”為什麼剛進去是黑的?因為命中考不上,考完之後出來是紅的,因為心有改了,不再自私自利了。

    尤其現在這個時代,需要振興師道,所以當老師的人真的無私奉獻的精神要做出來。哪一個人在教育這個領域裡面發這樣的心,古聖先賢時時都在庇蔭你。大家相信嗎?你就是聖賢人的獨生子,哪會沒有福報?我是周文王的後代,我假如想:“一定要把周文王的仁慈的榜樣,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把它完完全全演出來。”我相信周文王,在天之靈都會保佑我,說不定今天晚上就來摸我的頭:“孺子可教也。”

    其實,人生很多道理一點都不復雜。我請問大家你今天是父親,你有四個孩子,有一個孩子特別有責任感、特別仁慈,你會把這個家交給誰?你會交給那個最會花錢的嗎?會不會?不會。你一定交給這個最懂事的、最有承擔的。中華民族五千年了,聖賢祖宗這麼多,現在是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時間,這一代人再不傳就要斷了。所以你只要發這個願,這一生就把中華文化承傳下去,你一定是有福報的人。你的後台老板,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別擔心,這家老店開了五千年了,不是像路邊攤,你們放心。

    在大陸好幾個公司,本來經營有的還很差的、有的平平,用倫理道德管理企業,馬上企業的業績突飛猛進,整個員工的凝聚力越來越強、越發展越好。我們前不久馬來西亞有組一個團,到新疆郝鐵龍董事長的企業去參觀訪問。我佩服他,他把《禮運大同篇》句句在他的企業裡面做出來,感動天地。他那個事業發展得做不完,做到半夜十二點,說:“您找別家去。”人家不干:“就要給你做。”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沒有私心辦這個企業。他當時候去這一家企業,是因為在他的總公司底下,這一個分公司是賠錢的,業績最差的。他是去給他們這一個分公司的企業員工能夠生活得安定,他是這樣去的,不是為了賺錢去的。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他選很多有德行的干部,而且他的企業辦倫理道德、辦傳統文化講座,連黨校都派了一大堆人去那裡上課,有沒有“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當地很多的企業,都去他們那裡上課,都學到了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育。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他員工的孩子他都照顧,有孝行表現,他頒獎學金。他的員工的老人七十歲、八十歲他都包紅包。“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來上課的年輕的也有、老的也有,這都在落實。“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的員工有百分之三十幾是殘障人士,先天殘障有多少?現在是百分之四十了,這個有最新消息傳回來,從前線傳回來,感人啊。經典是拿來做的,越做自己的人生越有價值,越有福報。而且郝總講,這一些先天殘障的員工的認真程度超過正常人,忠誠度超過正常人。所以真的“愛人者,人恆愛之”,孟子講的不差,真實的教誨。

    所以真的只要是為社會、為民族國家,感無不通。我們求一個教育界的老前輩來指導我們,真的就求到了。大家別當故事聽,你們的人生也一定可以“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有這個信心。

    【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

    我們真的如理、如法去求,不只能夠恢復自己的道德仁義,提升自己的德行。

    【亦得功名富貴。】

    《大學》開篇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這個“明德”就是我們的性德,就是我們本善裡面具足的智慧跟福德。

    在人生過程當中,我們曾經看到一些心理測驗,然後認識自己。諸位朋友,你認不認識自己?我們跟自己相處了幾十年了,認不認識自己?連自己都看不清楚,那看清楚別人就更困難了,“欲知人者先自知”。“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了”,這個話大家講過沒有?“我這個人就是脾氣大,我這個人就是什麼……”那些壞的我好像想不大起來了。我們都想性德,不想那些習氣,有時候就想不起來。其實我們所認識的,都不是真正自己的明德,都是自己的習性。習性是後天染上來的,染上的東西不是本有的,所以一定可以改掉。不是本有的,就像你被東西給污染了,你用心把它洗滌掉,它就不會污染你了,本來有的明德是一定可以恢復的。這個“明”就是智慧,人本有智慧;“德”就是德能、福分。大舜他恢復明德了,他的智慧、德能、福分都現前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我們看像郝總,他無私的心把這些習氣都放下了。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人,他一年比一年更有智慧、更有德能、更有福報。都可以從這些身體力行的人身上,可以發掘這個真相。別人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我看到在座有很多老朋友,好像這兩年我們常常見面,是吧?我有這麼恐怖嗎?連這個事實你們都不敢承認。請問大家,這兩年來你們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德能、福報在提升?有哦,我今天晚上睡得著了。你們今天日行一善,讓我晚上睡得著覺。既然真的去做,真的不斷恢復,我們就更有信心。一個人的信心是從你真去做、真體會到了,你的信心就會越來越提升了。接著講到了:

    【內外雙得。】

    我們老祖宗的學問叫“天人合一”,所謂“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個地方來了個有德行的人住在那裡,他的德行感動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心地也變了,這個地方就變成福地了。所以天人合一,這個人有智慧、有福報,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沒有災難,因為人都善良了。“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我們從整個世界來看,因為人心不好了,這個天(整個環境、大自然)就很多異象都出現了。要改善這些天災、改善這些人禍的問題,還是要回到“教化人心”才能解決得掉。

    天下如此,一個家庭也是這樣。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一定要從教育好下一代做起,教育好整個家族的人。而更重要的一點,自己的身教要先做到,讓自己都是依教奉行,成為自己家族的好榜樣。“天人合一,內聖外王”的學問,這個“內”是指自己的修養達到聖人的境界。“王”就是榜樣,他在家庭是榜樣,他在團隊是榜樣,他在哪一個領域、哪一個角色都是榜樣,叫“內聖外王”。堯舜他們當天子,就是最成功的領導者,“內聖外王”的學問。只要學了傳統文化,不管你在哪一個行業,都能夠是那一個行業的表率、清流。
 
    【是求有益於得也。】

    只要能明白道理了,如理如法去求,都能夠求得到。

    接著講到,既然六祖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以要往內心求了,“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假如不往內心反省、改過來發覺自己問題的話,不往內心去追求,而只是向外去攀求,甚至於是怨天尤人,指責他人,埋怨上天,不檢討自己,反而不只求不到,可能還造罪孽。而且現在的人,會受社會風氣影響,都感覺好像那一些富貴、福報都要去攀很多關系,給人家送禮,那個都是“向外馳求”,這樣的人生會越活越累。其實坦白講,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的,不是我們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去追求到了,那還是命裡有的。可是我們用不正當的,我們人生的福報已經折損掉了。這些理我們都明白了,理得心安了,就不會去攀求了。

    所以接下來講“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這個“求”不是依照真理去求,是依照自己的方法去求,向外去求,那就求不到了。“得之有命”,你命裡沒有了,你再怎麼向外攀求是絕對攀不到的。所以“內外雙失”,為什麼“內外雙失”?向外攀求不反省自己,這個德行一定是越來越差,外面也沒求到。所以“故無益”,一生可能就這樣虛度掉了。接著雲谷禅師: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

    進一步問了凡先生,那孔先生算你的命到底是如何呢?

    【余以實告。】

    了凡先生一點都沒有隱藏什麼,把孔先生算的所有的都給雲谷禅師講了。遇到真的能指點你人生的人,你就不要再礙於這個面子,你給他講了,他可以幫助你。結果雲谷禅師聽完他一生的吉凶禍福之後,接著問他:

    【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他反問他:“你算出來的結果是考不上功名,沒有孩子,那你自己打量打量,你應該考得上功名嗎?你應該有兒子嗎?”諸位朋友,這一句話不只講給了凡先生聽,還講給誰聽?汝自揣應得富貴否、應健康否、應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否?這個問問自己。

    雲谷禅師是很成功的老師,他用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所有為人父母、老師,甚至是當領導的人,在引導你的孩子的時候、引導下屬的時候,可以用的一個好方法。叫“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引導他、讓他思考,而不是感覺好像你要強壓很多道理硬要他接受,或者讓他感覺好像你牽著他的鼻子走,不是這樣的。尤其成人了,他要為自己人生負責,他要懂得思考,引導他反省,“導而弗牽”。

    “強而弗抑”,這個“強”就是鼓勵他,不要否定他,讓他有信心,“強而弗抑”。現在很多家長,孩子很想有好的表現,反而父母就潑他冷水,這個就不好了。要自始至終都相信自己的孩子,陪伴他、支持他,這樣才對。

    “開而弗達”,這個“開”叫啟發他。“弗”就是不要是硬牽著他,不要是打壓他、否定他。這個“達”就是你不要把話全部都講完了,你應該留一些讓他去反思、去體會的空間。有時候我們話都全部講完了,把一個人他的悟門都堵住了,他最後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是問你了,你要讓他有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

    大家想一想,假如雲谷禅師聽完,“你命中沒有孩子、你命中沒有功名”,雲谷禅師馬上告訴他:“你就是刻薄、你就是傲慢,所以你沒有功名啊。”這樣講,你看了凡先生一聽:第一次遇到我,就這麼損我,給我記住!是不是?他講的有沒有錯,他都幫你看透了,他講得也沒錯,可是你的感受就不舒服。可是你看,雲谷禅師是問他,“開而弗達”,好啊,差很多了。把一個人引導到冷靜下來反省,他的命就開始轉了。

    所以有一段話,對人生也很有啟示,“天賜之福,先開其慧。天降之罰,先奪先其魄”。大家要了解,很多事情都有征兆,好事要到你們家來都有征兆,壞事要來以前也有征兆。是人現在心太粗了,感覺不到。當時候秦國帶著軍隊要去打鄭國,結果那個軍隊經過周天子的地方,有一個讀書人看了之後,就說,這個軍隊這一次去一定會死傷慘重。就光看他們走路的樣子就知道了,有沒有征兆?果然那一次死傷慘重,被晉國偷襲,四個大將被活捉,都會有征兆的。

    大家看,上天要降福給你,先開你的智慧;上天要降罪罰給你,先奪你的魂魄。“慚愧、奮發、改過”,這樣的態度出現,“皆天開其慧”。開了智慧,緊接著福報來了。人先開智慧再來福報,是真福報。沒有智慧一大堆福來,最後都去造孽了。“悠忽”,每天沒有什麼目標,恍恍惚惚。“昏惰”,昏昏沉沉,做什麼事都很懶懶散散,不願意去承擔責任。“悠忽、昏惰、自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不願意去面對現實。“飾非”,做錯事了還掩飾,這叫“飾非”。“皆天奪其魄”。

    所以大家看,比方我們今天在讀經典,大家回去有沒有讀《了凡四訓》?讀著讀著有沒有快打瞌睡了?“悠忽、昏惰”了。還騙自己“我今天有讀了”,大部分在打瞌睡,這叫“自欺”。還是打瞌睡了,“奮發”,拿一支尖的東西“嚓”,精神起來了。《三字經》講的“頭懸梁,錐剌股”,以前讀書人把頭發綁在梁上,他一打瞌睡……,下這種決心克服。古人的精神特別讓我們感動,而且他那個動力在哪?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我們讀聖賢書的人,好好地深入這些經典,好好去落實,給社會做榜樣。所以這麼引導他,他整個心靜下來了,生慚愧、生改過的心。天開其慧,命運就能改變了。他說:

    【余追省良久。】

    接下來講出來的話,都是生慚愧心的話。說道:

    【曰。不應也。】

    真正往內心去反思,我不應該考上功名。為什麼呢?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

    考上科第的人,他們看起來都是很有福報相的。

    【余福薄。】
 
    他自己本來命中福氣就薄。

    【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

    又不能自己好好積德行善,來積累培自己的福。其實我們看人要反省真的是不容易,這些道理他應該是懂,只是沒有去做而已。所以哪怕讀遍了經典,不去落實也得不到利益。您看這些道理他都懂,他都講得出來。他感覺到了,自己命中本來就福薄,又不去好好地落實、好好地積功累行。

    【兼不耐煩劇。】

    常常不耐煩、脾氣大。一個人的事業有多大,看他忍耐的功夫、耐煩的功夫。他不耐煩,一有壓力了、遇到不順事了,馬上就暴跳如雷,這事就被他給搞砸了。不能容人,肚量太小,量大福大。不能容人,可能在與人相處當中,念念在折福,一言一行都在折福。不包容人就損人、就排斥人,這個就麻煩了。

    【時或以才智蓋人。】

    有時候還會用自己的才能、聰明去壓別人。自己喜歡出風頭,壓制他人。其實什麼都要跟人家逞強斗勝的人,他一定會遇到很多人跟他對著干。“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步步占先者”,他每一次都要搶在前面,“必有人以擠之”,一定有人用屁股把他擠下來。人生的機遇往往是自己的心境感召來的。閩南話裡面,有一句就有提到惡馬惡人騎,胭脂馬堵到關老爺。就是你再惡的人,一定會遇到可以制他的人。

    而且他又提到,他講話的態度:

    【直心直行。】

    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沒想過這個話有沒有傷到別人,或者是人家忌諱了,還拿出來大談特談。所以出言應該要能順人心、要能體恤他人。

    【輕言妄談。】

    不經過大腦思考就講出來了。而且口為禍福之門,有時候我們在評斷事情,這些事都還沒有確定,自己拿了就講,有時候誤會別人,甚至還有造成毀謗到別人,這個都是損德。甚至於對方假如聽到了,可能一輩子都記恨在心上,就不好了。

    所以剛剛所提的這些行為:

    【凡此皆薄福之相也。】

    都是沒有福的表現。

    【豈宜科第哉。】

    都有這些行為,怎麼可能還會有福氣考得上功名呢?這個是他反省自己考不上功名,下一段就有反省到為什麼他沒有孩子了。我們今天就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資料摘自: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第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2/4/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7-045-004

 

 

上一篇: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區別?
下一篇:蔡禮旭:《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五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