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特別是對初學,初學入門,“三皈、五戒、十善”,老師對學生特別的嚴格要求。這是“淨業三福”的第一條。第一條不是佛法,世間法。世間善人的標准。佛經上我們一展開,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有標准的。“淨業三福”第一條做到了,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就這四句。這四句是聖賢教育的基礎、根本,也是佛陀教育的基礎跟根本。是建立在這個地方的。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一句話是實,實實在在的,父母。第二句話是虛。怎麼是虛?用老師來做代表,代表對一切尊長的尊敬。把它歸納成一個字,第一個是“孝”,第二個是“敬”。所以用老師來代表“敬”。“敬”從長輩開始,尊長。地位尊貴的人對他要尊敬。
你看中國,我在南方住得多,小時候在福建住了六年。我十歲到福建,十六歲離開,所以正是記事的年齡。福建的風俗,每一家的堂屋都供一個大牌位。大牌位上寫的完全是一樣的,家家戶戶都相同,“天、地、君、親、師”。對親要盡孝道,對天、對地、對君。“天、地、君”就是國家領導人,要敬啊!“天、地、君、親、師”,除親之外盡孝,那個“敬”就是盡孝。對天地盡孝;對國家領導人盡孝;對老師盡孝,這個孝叫“敬”。
“孝”跟“敬”是一個意思,不是兩個意思。是平等的,沒有差距的。“親”這個字范圍小,就是對父母。那個“敬”的范圍大,除父母之外,所有尊長都要“敬”;平輩當中年齡比我大的就要“敬”。這是中國千萬年傳統的倫理概念。它的功德,就是千萬年當中,世世代代太平盛世之基礎。太平盛世從哪來的?就從這兩個字來的。
所以南方,我覺得他們供祖先牌位,供這五個字,好!這五個字是民族大團結,應該要恢復。這是中國美好的傳統,要保持下去。所以,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是具體。對於孝道,方方面面都給你提到了。當然不是完全的,完全說不盡。那是綱領,我們記在心裡,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它兌現,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這是倫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