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6答疑演捨師
演捨:看到您那份資料之後,有這樣的步驟,第一步高聲念佛,第二步,即字訣,所有念佛的基礎。我想知道,高聲念佛念到什麼階段可以算是基本完成?第二,即字訣念到什麼程度可以算是基本合格?
常善法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主要講二點:)
第一個,為什麼提出高聲念佛?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缺高聲念佛這門課。但這並不意味著一直要高聲念佛。有很多同學就問我,印光大師認為高聲念佛會產生毛病,是不是不一定全部是高聲念佛?他就沒明白我們的原意。我們的原意是說,因為大家沒有這樣高聲念佛的場合,缺這門功課,需要首先補這個功課,你才能體會到身心相融,身心共振,(體會到)那種真正的身心相融共振念佛的境地。那不是嘴巴念佛,不是淺表層次的念佛,是非常深入的全部身心的水乳交融的那種方式念佛的層次。那個層次,那個深度你沒有體會到。你沒有深度,沒有高度,所以希望你找到深度和高度,但不是說讓你24小時扯著嗓子喊,這個理解是錯誤的。那麼,高聲念佛要念到什麼程度?要念到你忘物忘我,能夠和法界虛空融為一體的程度,可以念到你的聲音念到三個小時四個小時高聲你都不累,可以念到整個虛空法界的阿彌陀佛都被你呼喚過來,可以念到你比所有的高音你都高八度,然後你的嗓音還不累,那是高音念佛、高聲念佛三昧。因為你缺這門功課,所以說要補這門功課,並不是說這門功課是全部的功課,也並不是說這門功課是最重要的功課。你缺了,補上了;補上了,體會到了。你只有進入到那個深度和那個高度,你把這個高音念佛的勁頭轉成內在的勁頭,再收回來,高不是往外高,是體內高,勁往裡面使,收在裡面,這個就是高音念佛的升華。就是說,所謂高,不是嗓音的高,不是身體力量的高,是指你念佛的高度,念佛的深度,念佛的廣度,念佛的程度,你的身心共融,身心共振,身心相融,一合相相融的程度為至高,並不是指聲音有多高。你如果轉成內在,內心共振,內心共融,那也是一樣的。
第二個,在你昏沉的時候,在你散亂的時候、妄想紛飛的時候,在你苦痛的時候,(需要)高音念佛。心系一處,系在高音念佛上,能幫你度過任何的難關,這是高音念佛的妙處。因為你如果不系心一處,你就高不起來,你就不是一合相,那你就是嚎叫,嚎叫沒有任何意義。所以高音念佛有這個奧妙,苦痛得不行,只要你心系一處,苦痛就會忘記掉,你只要心系一處,昏沉就會忘記掉,只要你心系一處,高音念佛,整個身心相融共振的狀態下,就能沖破昏沉,就能疏通你的經絡、你的脈象,都可以通過高音念佛來打通。因為你要想高聲起來,必須身心相融配合起來才能高。有沒有不配合能出來高的?你配合的好,經絡打通沒打通啊?經絡打通要打到極大,經絡才能通啊,如果你比蚊子哼的還小,你能打通經絡嗎?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這個是高音念佛的妙處。你這個高聲念佛,在你昏沉的時候,在你苦痛的時候,在你散亂的時候,在你妄想紛飛的時候,或者情緒狀態低沉的時候,在你遇到難題的時候,它是一個突破點。但(高聲)不是一個常態,對不對?不是整天需要你高聲,那你是發狂。那不是高音念佛,那你是執著於、染著於高音了,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高音念佛念到什麼程度?就是(上面講的)這個程度。
(下面回答第二個問題:即字訣。)為什麼特別強調即字訣念佛呢?平常人念佛心太慌,都不從容不迫。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大眾念佛聲音好聽嗎?好聽是好聽,但是就是太慌,快啊,越念越快,中午不是那幫人等著吃飯嗎?等餓了呗,著急怎麼還不吃飯啊?他念的時候透不出一口氣,第一個中間不透氣,第二個句和句之間不透氣,這氣不透你慌不慌啊?字和字之間,句和句之間,都有充分的等待的時間,換氣的時間,心是從容不迫的,要有定性,只有定的心,如如不動的心,念佛才有功德。阿彌陀佛,念得比打鐵匠打鐵還快,趕工呢?你說這個心,它是一個躁心,是一個浮心,是一個急心,這個躁心,浮心和急心能成就嗎?因為這個心的果報必然是累啊,你念2個小時不累,念4個小時還是會累的,念4個小時不累,念8個小時還是會累的,它不能生定啊,它在趕一件事啊,它在著急啊。所以針對平常人這個特點,我們特別提出即字訣念佛,即呼即吸,一字一呼一吸,讓你這個心始終是如如不動,始終處於定地,始終處於如來地,提倡一個定心,一個從容不迫的心來念佛。如果你能通過即字訣的呼吸已經養成習慣,不搶節拍了,然後心始終是如如不動的,是個定心那就可以了。這是講的即字訣呼吸,又是定字訣呼吸,其實每一個步調都是針對性的提出來的,解決一些重大的問題。世間就是太缺乏從容不迫的心啦,(多的是)太急的心。好多東西水到渠成,是最好的選擇。剛才講出家的事,你不要急,跟家裡的事情不要太著急了,一定要冷處理、慢處理,自然水到渠成。就象演成這個,你剛才講的這個,你不跟他講,到時自然而然他就說你不過來,我要跟你離婚了,這不是水到渠成嗎?你要開始跟他講,我要跟你離婚,我要去出家,那不是捅馬蜂窩了。捅了馬蜂窩,你受到的反抗也是激烈的,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是這樣一個情況,那麼既然說到你念佛,你念佛是很認真的,你在意別人怎麼看你呀?別人怎麼看你有關系嗎?你怕別人看你的這個心,然後你擔心別人說好還是說壞,你的這個心是多余的。你想怕干擾別人念佛,這也是一個妄心。也不用一味的求大聲念佛,只要你身心共融了,身心共振了,然後妄想不紛飛了,然後你念佛能攝住心了,那說可以了,就一百分了。並不是說只有高八度,高十六度,高二十四度才叫高聲念佛,是以攝住心和沒攝住心這個為標准。所以說要度掉自己的這個心,不用擔心別人怎麼看,別人怎麼看有什麼關系?這個心都是妄心,你就一心一意念你的佛,什麼你是妄心呢?和念佛相比,你情有可原,雖然說你可敬可歎,但既不是聰明也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你好好念佛,用念佛的功德回向,比你這個著急要好多啦。你一個急心陪著師父有什麼用呢?你用功德心、功德力陪著師父才有用呢,是不是這個道理?你還有什麼問題?共修的問題。同樣道理,你不要當樣子大聲念佛不大聲念佛,你也不要染著於大家怎麼看你還是不看你,看你好還是看你壞,你也不要染著於你對大家有影響還是沒影響,其實都打的是妄心,你講了這麼些東西,其實都是妄心在起作用,你隨順大眾共修是最好了。然後在共修當中不要去找感覺、找利益,安住在傻人傻念上就是最好了。不要找什麼感覺,念的時候好象什麼感覺都沒有,溫養的時候什麼感覺都沒有,回向的時候什麼感覺都沒有。但溫養完了感覺來了,太殊勝了。知道吧?你看王畢獻,石家莊行了三天四夜,按照他的說法,他非常認真,能達到,我估計九十分,不錯了。到了天津,他就用盡全力,最多打個六七十分,他感覺到完蛋了,他想我這才行兩期,就變成這德行,這以後我要是當逃兵多丟人啊?丟師父的臉,丟自己的臉,丟介紹人的臉,這我還是別來了吧?找了個借口說,我那邊已經答應師父剃度了,答應師父做幾年義工了,來不了。這一上火車,聽到所有的聲音都是阿彌陀佛,汽車的轟鳴聲、風聲、廣播聲、人的嘈雜的聲音,全是阿彌陀佛,他一放松下來起妙用了。你們學了般舟以後,你說一心不亂,算個啥?過分稱贊算個啥?容不容易達到?能不能達到?都能達到的,沒啥了不起。過去你想想看,聽了半天經教,通了半天的理,或者怎麼樣,還是不會念佛,還是沒有信心。這個(般舟念佛)就不一樣了,是吧?所以說,個修、共修的關系,你只有融入到集體當中去,你只有落實到傻人傻念上去,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成就。只有不再根據感覺找成就了,那你才能得大成就。你現在一直滿足於感覺怎麼樣,頭松了緊了,身上感覺好了還是壞了,都在找感受,都用感受來評判好還是壞,這是不是個根本的錯誤?學會不用感受來評判,那你大進步了。所以這個心行法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