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俗世的一切,回歸原點,便能發現:原來幸福並不來自別人的肯定,心得解脫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自古以來面子問題似乎是眾人關心的焦點,與面子有關的形容詞也特別多,如丟臉、沒面子、面上無光等;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似乎身命財產均可拋,唯有面子要保住。說穿了,掙面子只是要掙得別人的肯定。 時代巨輪推動人類前進,隨著醫學文明的演進,面子問題也日趨白熱化。時下化妝品雖能增添臉上幾分色彩,卻掩飾不了業力在臉上所造成圓扁、大小等差異。為了磨除這些痕跡,人們開始在一尺大的臉上,斤斤計較,在上面刻畫未來藍圖。但是,由塗抹到刻畫,人生是否因此而更多采多姿?美麗的容貌和美麗的人生是否畫上等號?這就值得人們深刻思惟與探索。
相隨心轉 所謂「相由心生」,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師。大師看了裴度的面相後,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後又遇一行禅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湛,面相完全改變,告訴以後一定可以貴為宰相。因為裴度不斷的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相隨心轉,因此面相有如此不同的差別。所以一行禅師曾說:「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又不如一點之心。」孟子也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由此可知:臉,正如實地記錄我們的心。
真正的幸福 佛法教導人知道「萬法唯心造」之理,令人捨卻外在,藉清淨持戒、修定、修慧,磨除習氣;透過不斷反照自心,熏習磨煉,使心恢復本來面目,為自己開辟一條光明自在的人生大道。 世間人為了擁有幸福的人生,在物質界上汲汲營營,追到的只是一場夢;修行人放下俗世的一切,回歸原點,便能發現:原來幸福並不來自別人的肯定,心得解脫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到了墳場,田主人發現那裡到處散著屍體骨骸,皆已發脹臭爛,且有鳥獸正在食噉這些屍體。比丘指著這些鳥獸對田主人說:「這些鳥獸就是我的證人!」
虛妄不淨的色身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鈴法師
從前有一位比丘,每日皆會到城外曠野的墳場。而比丘在到達墳場的路途當中,必須穿越一塊田地。田主人見到那位比丘老是穿越他的田地,禁不住地起了瞋心。一日,田主人終於忍不住,便將比丘攔下問道:「你是打那兒來的乞士,每天在我的田中縱橫往來,田地都被你走出痕跡來了!」比丘回答道:「我目前在興訟當中,急須有人為我作證,為了尋找證人,所以必須經過你的田地。」比丘說完便又走了。這位田主心生好奇,因此便跟在比丘後頭,看他到底去什麼地方。 到了墳場,田主人發現那裡到處散著屍體骨骸,皆已發脹臭爛,且有鳥獸正在食噉這些屍體。比丘指著這些鳥獸對田主人說:「這些鳥獸就是我的證人!」田主人覺得很疑惑,便問道:「為什麼這些鳥獸就是你的證人?你身為一位出家眾,又能夠和誰有爭訟?」比丘回答道:「我的心鎮日追逐著虛幻不實的色聲香味細滑之五欲境界,有許多煩惱、惡念。為了使心中的煩惱賊從命,因此每天都到曠野當中,觀察這些骨骸臭穢不堪,再轉而觀察自己的這個色身,從頭到腳沒有一處與那些死屍相異的,教這念心要作惡露不淨之觀想,並提醒自己:『這念心是如此的生滅變異,無常變遷迅速,錯亂不定,今日應忏悔改過,不要再造作惡業。』而這些每日食噉屍體的鳥獸,正是色身不淨的證人啊!」 這時田主人聽聞比丘對自心所說之教誨,便以手揮淚,哽咽難言。原來這位田主人過去生於迦葉佛住世時,一萬年的時間當中,皆修不淨觀,觀想三十六物不淨。因而當田主人聽聞比丘所言,當下即與比丘皆開悟證得須陀洹果。 欲解脫煩惱的束縛,脫離三界,當如公案當中的比丘與田主人一般。若不發勇猛精進心,持續在法上用功,如何能破除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能開悟證果非一蹴可幾,乃由於其無始劫以來的精進用功累積而來的深厚善根,因緣時節一到自然能一念相應,有所契悟。是故吾等,當勤精進!
引用:中台山月刊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