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訴我們:人的一切快樂,都是從利益他人中產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這一點,並試著去慢慢改變,其實得到幸福很快,並且很長久。 當今這個時代,生活上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們內心的痛苦、壓力、煩躁,卻比過去增加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真可謂“得”不償“失”。 過去,不少人以為有錢就會帶來快樂,但後來有了錢才發現,快樂並沒有如期而至,痛苦卻是層出不窮。 美國蓋洛普調查證明:按100分為滿分的話,中國消費者在1994年,幸福指數是69分;1997年最高,達到71分;十年後的2004年,卻降到了67分。 這說明了什麼?在過去的十年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剛開始覺得很幸福,但沒多久,幸福指數就日漸下挫。不說全世界,僅僅是中國,據統計,每年就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 實際上,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痛苦,不管你有錢有勢,還是家境貧寒,都注定要經歷各種苦。但凡夫人以為生活本該充滿快樂,並對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違緣,就會難以面對、接受,甚至可能萬念俱灰,選擇一條“不歸路”。 美國史學教授達林,曾寫過一本書叫《幸福的歷史》。主題就是:人類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答案是什麼呢?“如同神話裡盛過基督寶血的神杯一樣,極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中。” 換句話說,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這種觀點,可以說與佛教中講的“三界無安”不謀而合。 或許有人駁斥:“人生中並非全是痛苦,還是有一些快樂的。”話雖不錯,但實際上,這些快樂都是暫時的、無常的,隨時可能會變成痛苦。所以,我們的快樂,就像一塊藍布上的小白點,只是偶爾的點綴,卻不是人生的底色。 還有人以為,快樂存在於感官之上,比如身體的接觸、悅耳的聲音、漂亮的東西……確實,這些都可以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特別膚淺,有時候通過藥物也可以獲得。 其實,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人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須從內心下手。 怎麼下手呢? 關鍵要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對自我的執著。因此,一旦你試著不再執著自我,將生活的重心轉為利他,你會發現,原來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的東西,譬如對名利的殚精竭慮、對感情的患得患失,不知不覺中就不在了。 有個教授和一個學生在田間小道上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雙鞋,估計是附近一個農夫的。學生對教授說:“我們把鞋藏起來,躲到樹叢後面,看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麼樣?” 教授搖搖頭:“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過幫助他給自己帶來更多快樂。你在每只鞋裡放上一枚硬幣,然後躲起來觀察他的反應。”學生照做了,隨後他們躲進了旁邊的樹叢。 沒多久,一個農夫來到這裡,把鞋往腳上套去。突然,他脫下鞋彎下腰,從裡面摸出了一枚硬幣,臉上一下充滿了驚訝和欣喜。他又繼續去摸另一只鞋,又發現了一枚硬幣。這時,教授和學生看見他激動地仰望著藍天,大聲地表達著自己的感激之情,話語中談到了生病無助的妻子、沒有東西吃的孩子…… 學生被這個場景深深地感動了,他的眼中充滿了淚花。這時教授問:“你是不是覺得這比惡作劇更有趣呢?” 學生說:“我感覺到了以前從不曾懂得的一句話——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快樂,都是從利益他人中產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這一點,並試著去慢慢改變,其實得到幸福很快,並且很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