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祈竹活佛:天道之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若以福報來看,天界是六道中最高福報的地方。但若以利於修行的角度來評論的話,人間才是最有利於修行的處境。既然天界福報很好,為什麼要參思它的苦呢?這是因為要讓我們明白,即使福報最高處亦仍脫離不了苦。

天界分為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三重,它們的分別十分大,所以在參思時我們必須分開來想,而並非籠統地參思。

卯一欲天三苦

 欲界天之苦

欲界天有三十三天、兜率天等等許多重。這裡的眾生是在花中化生的,其壽量極長。在天界並無日、月,眾生身放光明,以花開、花合為一晝夜。在欲天中,食物、衣服及所有必需品都不假營求,自然便能得到。在他們的一生中,除了享樂便沒太多別的事可做的了。

雖然欲天之享樂大,但卻十分不利於修持。在那裡,雖偶爾亦有佛陀出現說法,也有時會有佛陀以神通變出之法鼓等樂器,不敲自鳴而開示佛法妙因,令有緣之天界眾生得聞正法,但除了以上情況外,欲天界之眾生便沒什麼別的機會學法,而且他們因為享樂太大及縱情享受,一般都沒有興趣學法。衲說一個故事:佛陀的大弟子捨利弗有一個很親的徒弟。這個徒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醫師,出入皆騎象及有眾僕從跟隨擁簇著,但他卻是十分敬師的一位弟子。他的敬師去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他在路上剛巧遇到其師捨利弗,他就竟然不理儀態、不顧自己身份,直接從象身飛撲而倒在地上頂禮師父。這個弟子後來死了,因福德而轉生在天界。捨利弗以神通上天,本欲為他說法。可是,天界之樂卻令人太迷失了。這個一度是敬師教法之模范的弟子,在見到捨利弗時,雖因業力而能認得自己的前生師父,但卻因忙於享樂,只略看了捨利弗一眼,把手揮了一下當作是打了個招呼,然後便又忙著去玩了。捨利弗眼看實在無法可施,只好遺憾地離開。由此史事可知,即使這樣的模范弟子,去到天界尚且變得如此,何況別的人呢!所以說在天界中,修行的條件不算理想。此外,成佛必須有菩提心,菩提心則依賴不忍見眾生受苦之悲心而出,可是在天界之眾生根本不能理解甚麼是苦。由於他們不太經歷粗顯的苦,所以他們對苦谛及出離心等不易生出覺受,即使想修也不易有成。

前面講過天界與修羅道常常會打仗,這是一種值得一提的情況。天界之眾生由於享樂十分大,他們沒嗔恨心,所以亦難有戰意。在出戰前他們必須先到一個有特別功能的花園中,令自己培養出欲戰的心,否則便不會有戰意。他們的這一特性與人類十分不同。人的心便等同這種培養嗔恨心的花園,不假外求,隨時可以發出仇恨心。在作戰時,天界眾生多會獲勝,但少不免仍會有恐懼及受傷。在受傷時,只要不傷及頭部,他們絕不會死,而且復原極快,但多多少少仍可說是有粗苦的。此外,在天界中亦有以強凌弱的情況,力量較小的眾生會被欺侮或歧視,這也是他們的苦之一種。

在臨終前,一向身放光明、香氣及極為潔淨的天界眾生開始流汗發臭、光明先退、衣服變得骯髒,而且會坐立不安。此時他們的朋友都各自散去,留下他們孤獨地等死,但天界眾生之壽量很長,即使彌留的時間也有好幾千人間年之久,令他們徒增痛苦,又由於天界眾生有神通,能預知下生去處,便更加心生憂戚。為什麼他們預知去處便很憂心呢?因為天界福報太大了,往往把轉生其中的有情之一切善業力用光了,只余下未報的惡業,所以下生去處多為三惡道。我們試想想,我們在不知下世去處好壞之情況下,死時尚且十分恐懼,何況自知去處不妙的天界眾生呢!再者,如果把一個窮人搬移至條件很差的地方,痛苦可能不太大,但若把自少嬌生慣養的少爺搬到窮地方,其痛苦自然更大;同一道理,天界一向福報最高,現在卻要生為三惡道,其心中之悲慘心情肯定是很強烈的。

卯二上二界粗重苦

色界及無色界天之苦

以上說明了欲界天之苦。色界與無色界天情況不同。在上二界中,沒有粗的苦苦及壞苦,但仍有行苦。這二界之眾生,在轉生時有一念:“我現在轉生於天界了”,在死時亦生一念:“噢!我現在掉出天界了”除此二念之外,其間之以劫計算的長時間內,他們只在定中,沒有思想及念頭,亦沒有苦苦及壞苦。可是,他們的業報始終亦會告盡,在再次轉生時,由於曾長時間處於無思想的定中,他們多會生為愚昧畜生。此外,生於此二界之眾生主要是修定而作因,他們誤以為此二界之境便是最上乘的永久解脫,所以在跌出天界時,他們很可能會想:“咦?宗教明明是說解脫是究竟的嘛!怎麼現在我跌出這境界了呢?”,而從此生起認為世上根本沒有解脫這回事的邪見,以致後來下場更不妙。

現在已說完六道之共苦及個別苦況。我們不能像應付學校考試般把它們背誦了便告休,而應努力生出覺受,從而生厭離六道之心。

 

上一篇:我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對不起
下一篇:淨空法師:難信能信之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