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蔡禮旭:士兵燒了將軍的鬓發,會有什麼後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群書治要》裡的修身智慧

雲南省道德大講堂顧問 蔡禮旭

《群書治要》緣起於唐太宗的愛民之心與自知之明。他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遂命群臣編撰《群書治要》,以鑒往知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欲愛人者先自愛,欲知人者先自知,欲救人者先自救。故“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春秋時期,楚莊王問其臣子詹何:“國家應該怎樣治理?”詹何回答說:“我知道怎樣修養身心,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楚莊王說:“我能成為祀奉宗廟社稷的人,希望學到怎樣保持它的辦法。”詹何回答說:“我沒有聽說過身心修養好了而國家反而混亂的事,又沒有聽說過身心煩亂而能把國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於自身,不敢用末節來答復。”楚王說:“說得好。”

戰國時期,韓文侯問其臣子狐卷子:“父親賢明,子女就可以依賴嗎?”狐卷子回答說:“不可以。”“兒子賢明,父母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兄長賢明,弟妹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弟弟賢明,兄長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臣子賢明,君主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文侯立刻變了臉色,怒氣沖沖地責問:“我問你五個問題,你都說不可以依賴,這是為什麼?”狐卷子解釋道:“父親賢明,沒有能超過堯的,而他的兒子丹朱傲慢荒YIN,後被流放;兒子賢明,沒有超過舜的,而舜的瞎眼父親與小兒子象合謀殺害舜,後被拘禁;兄長賢明,沒有能超過舜的,而他的弟弟象被放逐;弟弟賢明,沒有能超過周公的,而他的兄長管叔因叛亂被殺;臣子賢明,沒有能超過商湯和周武王的,而其主夏桀和商纣因荒YIN殘暴,遭到討伐。所以老是想依賴他人,是不會達到目的的;恃仗他人也是不會長久的。你想使國家得到治理,應該從自身做起。別人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呢!”

這些話即使轉換到現代語境中,仍具有現實意義。我們要做一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業,首先就要從修身做起。《大學》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的根本,就是要格除物欲,這就要從戒貪做起。

戒貪:

剛會走路的兒子,逼著小雞叫爸爸

“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捨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群書治要·漢書》)自成康盛世以來,想把國、家治好的人很多,但經千年之久,太平盛世卻不復出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捨棄了法令制度,放縱私欲,奢侈風行而仁義荒廢。

奢侈的人重自己的享受,不可能去為別人著想,不可能有仁義之心。胡錦濤同志所說的“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就是為了提防“奢侈行仁義廢”。

“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群書治要·魏志》)大凡事物發展過快了,反而衰亡也快。緩慢穩健地發展,就能夠有比較圓滿的結果。早上開花的草到傍晚可能就凋零了,而松柏的茂盛即使在寒冬也不會枯萎。德高才大的君子,是忌諱速成的。

我們看到這個社會,大家都想要快一點達到好的效果,其實已經違反自然的法則了。所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事物都有它發展的過程,而且一定要從根本下手,所謂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現代人容易貪快,就會辦一些揠苗助長的事。有一個父親太著急了,對著他兒子喊:“趕快叫爸爸,叫爸爸,叫爸爸。”兒子可能覺得很有壓力,都叫不出來。過一段時間,兒子會走路了,爸爸看到他在庭院裡抓起一只雞,然後對那只雞說:“叫爸爸,叫爸爸,叫爸爸……”

貪快有諸多壞處,貪名亦是。“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則群臣知所要矣。”(《群書治要·體論》)領導者最大的禍患,沒有比好虛名更大的。一旦領導者好名,那麼下屬就會投其所好、粉飾太平,不會把實際情況說出來。所以團體若想形成凝聚力,領導者首先要肯聽真話,肯聽第一線同仁的心聲,形成“善相勸,德皆建”的氛圍。同時也要注意“規過於私室”,團體同仁有不妥的地方,我們私底下要用成就對方的心去勸導。開會也要形成一個氛圍,對事不對人,有問題大家都拿出來探討,因為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把這一事業做好。把問題都講出來了,才能夠不斷地去改善。如果開會的時候不說,開完會後又到處去講,就不好了。

貪念是很深的一個習氣,需要高度警覺,去觀照,進而去調伏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面對事情、事業應有怎樣的態度呢?《群書治要·論語》有言:“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毋欲速,毋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子夏要去當莒父的縣長,向孔子問如何為政。夫子給子夏講到,從事政治不要要求速成,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操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只看到眼前的小利,就不可能成就大事。

勤儉:
節水的孩子有出息

修身的第二個功夫是勤儉,持家持國都要靠勤儉。不要小看這兩個字,好多問題只要有這兩個字就全部解決了。精神比較懶散,勤勞就可以治療;能力不足,書山有路勤為徑,一個人只要肯下工夫,學問、能力一定可以提升;貪污腐敗的問題,就需要儉以養廉來解決。所以我們看到家庭社會的問題,有這兩個字就解決了。群書中所提的這些修身的學問,都是現在家庭社會最需要的德行基礎。勤勞的人,筋骨通暢身體好;勤勞的人,知道辛苦知感恩;勤勞的人,有責任感。《朱子治家格言》有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指明了孩子從小勞動,就能很清楚自己對家的責任。這是一個人一生能不能修身齊家的重要心態。

先哲告訴我們,吃虧是福。別人不願意干的我來干,干得越多,歷練越多,能力一定比別人強,領導越賞識信任,哪會吃虧呢?所以吃虧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虧。勤勞的人肯付出,心量又大,人際關系又好,福報也大。

節儉之人安分守己,不求人,這可以養他的廉潔,正是“儉以養廉”。一個人節儉了,他的家庭或者社會遇到突發情況就能夠應對。例如,不節儉的人突然失業,他的家庭可能就會承受不起。但節儉的人有儲蓄,就能夠應對變化。

《禮記》中說,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的存糧叫不足;一個國家沒有六年的存糧叫急;一個國家沒有三年的存糧叫“國非其國”,只要遇到一個重大的情況,可能這個國家就立不住了。即使經濟發展了,勤儉精神也絕對要保持下去。金融風暴來了,很多企業破產,就是因為沒有勤儉。而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就是因為他有儲蓄。他使用的經營理念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他給全世界的年輕人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中華經典《了凡四訓》。他呼吁全世界,哪怕經濟停止發展,都不能忽視環境保護的問題,這就是最高層次的節儉。

管子講到,“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現在很多國家透支消費,花的都是下一代的錢,這種消費方式我們中華民族的先輩不可能干出來。當“民貧”了,卻已經透支消費習慣了,只好動歪腦筋。一個人用錢沒有節度,是從家庭裡面養成的習慣。現在年輕人這麼會花錢,父母出於愛給他們錢,結果害了他們。

《群書治要·漢書》有言:“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所以古代的農民值得我們尊重,他們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天下人就會挨餓。紡織的女子知道,如果不努力就有人受凍。假如我們的孩子在用水時,想著省下來給全世界的人用,吃東西的時候能悲憫挨餓的人。這樣的孩子就抓到了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一定會很有出息。正所謂,留有余於當前,忍不足於目前,留有余於將來,可以福後。

萬物的生長是有時節的,假如我們使用物資沒有節度,勢必用盡。所以古人治理天下,考慮非常細致周到。

懲忿:
“這六十多年來,都是我先走出去的”

修身第三個重點是懲忿,即調伏憤怒。

脾氣大有什麼壞處呢?第一,暴怒傷肝,身體一定不好。第二,心情一定受影響。我發一次脾氣要四五天才緩過來。

既然發怒讓身心都受挫,對別人又造成傷害,那我們發怒豈不是很愚昧?有智慧的人要做對自己好又對別人好的事。

“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所以看一個人有沒有積功累德,就看他上一次生氣是什麼時候。“怒是猛虎,欲是深淵”。一個人發怒,全家都會像地獄一樣。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會很壓抑,人格會不健康。尤其女孩子會不敢結婚。

一位母親在催大齡女兒結婚時,女兒說:“媽,您又不幸福,干嘛叫我嫁?”媽媽頓了一下,覺得挺有道理。但有時人的理智只能保持十秒鐘。過了十秒鐘,母親又回心轉意:“反正你就是給我嫁就對了。”想一想,現在有一個天平,請問女兒一生的幸福與“女兒嫁不出去”的面子,哪個重要?標准答案當然是幸福。但標准答案只會在考試時出現。現實生活中,我們該怎麼重面子還怎麼重面子,除非真開悟了,想清楚了。

一個人開悟之後做什麼事都有使不完的勁,因為正念分明,做事出於無私,而不是好面子。為孩子一生幸福去做的,便不會有那些煩惱,便會隨緣不強求。一對九旬夫婦結婚六十多年沒有紅過臉。怎麼回事呢?我們聽老爺子娓娓道來——

我們結婚當天便約法三章,要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給他健康的人格,所以在孩子面前絕對不能發脾氣。只要有一個人快發脾氣了,對方就趕緊走出門散步。而這六十多年來,都是我先走出去的。

這話讓人會心一笑。但我們接著要用心感受“劇情”會怎麼發展。試想,每一次太太火氣上來後,先生馬上低著頭走了出去。他首先想到的是當時夫妻的承諾。而太太站在那裡,馬上會想,“哎呀,又是我先動氣,先生還真有修養,又是他先走出去的,不知道這是第68次還是第70次了。”她對於先生這種修養肯定會很感佩。

如果你是這位先生,那麼出去散步千萬不要太久,十五分鐘就該回來了,不然太太在家裡會擔心,先生會不會想不開啊。等你一回來,太太要表達一種善意,就會趕緊端一杯熱茶,放到你面前,卻不敢看你。

這個時候應該要體恤太太的難堪,要給人家台階下。而不是說“你看,又是你發脾氣的吧”。你要馬上轉移話題,“哎呀,太太,好久沒有去看岳父岳母了,今天下午剛好有空,買一些好吃的水果,給老人家送過去。”試想太太會是怎樣的心情?“你不止完全不計較,還馬上想到我的父母。”這個太太能不感動一輩子嗎?這樣的夫妻之間哪有不恩愛的道理?下一代還會沒有修養嗎?

所以能夠掌握情緒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也才能掌握下一代的未來。所以先哲提醒我們,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發了脾氣,再想讓大家互相信任,建立共識,就有一定的困難。

我們往往愛向最親的人發脾氣。最親的人是最照顧我們的,是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我們卻把他們當出氣筒,那就不理智了。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呢?首先還是貪,好面子容易惱羞成怒。再者就是把自己看太重了,不順意,脾氣就上來了。所以發怒的根源還在於自私自利,就是這個“我”字。

假如壞脾氣像一棵毒樹,每天在毒害我們,我們是每天摘兩片葉子或者摘一枝樹枝,還是直接從根部把它砍斷?我們若能立定心願:“從今天開始,任何人都不可以讓我生氣。”當下就會發現“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

《易經》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夫妻同心,他們講出來的話都會讓人覺得芬芳。在一次課程中,主持人訪談一對很恩愛的夫妻。先生說,他最大的福氣就是娶了他的太太,而太太也覺得自己最幸運的事就是嫁給她先生。先生就談到,有時他會替太太感到委屈。“我太太被我母親誤會了,還跪下去給母親道歉。我當時就覺得她太委屈了。”太太接話:“不委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是我們家的寶啊,她若氣壞身體了,是我們家最大的損失,我只想著怎麼讓我婆婆的火氣趕快降下來。所以趕緊跪下來道歉。”

心中無我者,就不會有委屈。

長遠來看,當婆婆搞清楚事情原委後,會反應道:“我錯怪媳婦了,她還跪下來給我道歉,這種媳婦兒去哪找啊?”婆婆跟媳婦自然就變成母女了,誰都不吃虧。而太太忍辱的功夫越高,誰會最佩服她呢?當然是孩子。

我沒見我母親發過脾氣,但是我知道母親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可是我們打從心裡感激母親,佩服母親。所以人不要爭一時,要爭整個家庭的和諧,要爭給孩子最好的德行榜樣。事實上,忍住脾氣,最受益的就是自己,身體不會受損,德行會不斷地提升。所謂觀德於忍,一個人的德行能不能不斷提升,看他忍辱的工夫。  

六忍:
楚莊王因包容救了自己一條命

既然忍能夠調伏壞脾氣,那怎麼忍呢?劉余莉教授總結了“六忍”——慈忍、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

一、慈忍:忘了自己,只想著對方。比如兒媳受冤枉後,還在婆婆面前下跪。

二、力忍:快發脾氣了,趕快壓!壓不住導致火山爆發怎麼辦?壓不住,馬上離開現場,“我要上個廁所”。

三、忘忍:度量大,宰相肚裡能撐船。所謂“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一個人的事業能夠做多大,絕對跟他的度量成正比。度量很小,人家跟你相處壓力就會很大,就留不住人了。

古時有個大臣叫劉寬,非常寬宏大量,家裡的人沒有見過他生氣。有一天,劉寬的太太交待婢女,把肉羹湯故意撒到劉寬的朝服上試探他。婢女照做了,劉寬馬上站起來,第一反應不是呵斥,而是問:“有沒有燙到你的手?”

古人周文燦度量也大。一天,寄居在周文燦家的哥哥喝醉了,回來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他。鄰居看了抱不平。周文燦卻攔住了大家:“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的感情,不能說我哥哥不好。”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到文燦的修養。請問,文燦吃不吃虧呢?想一想,這個劇情繼續發展下去,當他的哥哥酒醒得知此事,能不被弟弟的德行所感動嗎?所以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談包容、談情義的地方。家裡談理氣死你,談情義就互相疼愛。

度量,在治國中也至關重要。楚莊王宴請群臣時,突然一陣風把所有的蠟燭給吹熄了。有一個臣子可能喝多了,就拉了楚莊王妃子的衣服。妃子也非等閒之輩,馬上就把此人的帽帶給拉下來了,然後讓楚莊王趕快把燈點亮:“誰沒有帽帶,誰就是拉我的衣襟的人。”楚莊王卻對著群臣說:“今天假如沒有痛快喝酒把帽帶給扯斷的,就不夠盡興。”話音剛落,群臣都把帽帶扯斷了,其樂融融。

在一次征戰中,楚莊王危急時,有一個人護著他殺出重圍。楚莊王很感動,就說:“寡人沒給你什麼獎賞,為何拼死救我?”此人答道:“多年以前,那個帽帶被扯掉的人就是我。”楚莊王因包容救了自己一條命,讓楚國反敗為勝。

宋朝名將韓琦度量大。有一天他正在寫東西,旁邊拿蠟燭的士兵有一點分神,不小心燒到了他的鬓發。韓琦順手就把火給撲掉,頭也沒抬,繼續寫字,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了一會兒,他回過頭來一看,剛才那個士兵已經被換走了。韓琦便找來主管長官問:“你怎麼把他換走了?”對方說:“因為他燒到了你的鬓發。”韓琦說:“他已經知道如何不燒到我的鬓發了,趕緊把他調回來。”

這裡面含有一種很深的“人情練達”和“設身處地”。這個士兵假如不能回來了,可能會被打軍棍,但是將軍一包容,這事就過去了。而且我相信,這個士兵對將軍一定是一生效忠。

宋朝的寇准對賢宰相王旦多有批評。皇帝都聽不下去了,就對王旦說:“寇准打你的小報告。”試想,當官辛苦,當宰相日理萬機更辛苦。當你很辛苦的時候,人家沒有肯定,還給你挑一大堆毛病,你生不生氣?但王旦卻說:“皇上,我當宰相這麼久,做不好的地方一定很多,寇准愛國,才會批評我。”這一段話傳到文武百官那裡,寇准也會感動。後來寇准跑到王旦面前說:“你推薦我當宰相吧。”

當宰相很辛勞,寇准主動承擔,不是為了享受。王旦給寇准回了一句話:“宰相哪有自己要來的?”寇准覺得很沒面子就走了。

王旦病重時卻向皇帝推薦任用寇准為相。皇帝同意了。我們可以推想一下,寇准得知此事的內心狀態,想必他對王旦人格會深深佩服,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寇准為國家服務一輩子。最後說了一句“好了,我該走了”,就躺在草坪上斷氣了。

宰相有這樣的胸懷、度量,難怪宋朝的文人都這麼有氣節。《格言》有言:“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若是念念想著要給一方百姓帶來德風,那麼,言行舉動便都會很謹慎。

四、反忍:《朱子治家格言》有言:“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兩個人都動氣才起沖突。可能有人會覺得委屈:“我先生錯八分,我才錯兩分。”但你咬著他的八分,他只能咬你那兩分。沒事都會有事,小事都變大事。如能反省兩分,就不沖突了。你一反省,對方的良心就給喚醒。你一道歉,先生馬上接茬:“不好意思,是我不對。”所以這個反忍的力量很大。那有沒有可能只有一方錯了?有!那麼,完全沒錯的一方就變聖人了,不吃虧。你看舜王沒有錯,還被偏心眼的父母侮辱。但舜王沒吃虧,成了聖人,德行成就了,福報成就了,所以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大家要從學吃虧開始修身。

五、觀忍:人會發脾氣往往都是著眼於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然後在自己的腦子裡每天翻轉幾百次,連做夢都在那兒氣。用那個剎那之間就消失的情景折騰自己,不是自討苦吃嗎?“他那一句話好毒啊”,那是關注表面上的難過。我們應該往深了想,一個人說話很毒,代表家庭和學校沒把他教好,非常可憐。轉念一想,小事化了。請問你是發脾氣好呢,還是大慈大悲好?前者折磨自己,後者“自愛憐”,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有一天,有人對我講了一句冷嘲熱諷的話。我剛聽的時候還好,隨後兩天卻睡不著了。兩天後,我就想還要繼續睡不好覺嗎?轉念一想,是我把人逼到一定程度了,人家才對我講出冷嘲熱諷的話。否則,為什麼他不去對別人講這麼狠毒的話呢。這麼一轉,反忍,沒事了,我睡好覺了。

六、喜忍:反忍之後,我又轉了一個念頭,開始對嘲諷我的人非常感激。因為他的一句話,讓我知道我的忍辱功夫很差勁。因此我對他肅然起敬,他是我最好的老師,讓我不自欺,讓我很清楚自己的程度,好好再用功。這是喜忍。

朋友的“嘲諷”讓我很清楚,要時時把自己放下,念念為人著想。接著又想到,我自己也可能曾經講一句話讓人痛苦幾天甚至幾個月。我就跟我所有的同仁講,假如有的話,請一定要私下告訴我,我要向你忏悔。

一轉念,每一個境界都是來幫助我們的。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時時是好時,太平日子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降臨了。《群書治要·漢書》有言:“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公”。古代的聖主更是偉大,他們時時都是為人民的利益著想,不願意給老百姓添絲毫麻煩。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一情緒化,很可能影響整個朝廷,影響國家的決策,受害的是老百姓。所以他們時時都為大局著想,調伏自己的憤怒。

遷善:

“三人行,必有我師”

修身,除了不貪與不發脾氣,再進一步就是不愚癡,不愚癡的人能遷善,能改過,明是非。

遷善是一門學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人是我們效法的對象。同時,看到別人的過失,我們也要馬上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過失。當局者迷,一個人能常常反省自己不容易。

假如我們養成看到別人的缺點立刻反省自身的習慣,與我們相遇的每一個人都是來成就我們的。

在明白道理的同時,我們也要認真去落實。我身邊有很多非常好的人,那我們冷靜想一想,他身上的優點我們學了多少?如果我們都沒學到,那其實“三人行必有我師”對我們來說只是知識,不是學問。“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讓我們用傲慢心去看別人的過失,而是讓我們更好地反省自己。更進一步,就是把自己做好,獲得別人信任,再去勸告別人。

改過

把習氣列出來每天看,提高警覺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過要下很大的功夫。

古語有雲:“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骈集。”那麼,我們就要對治這個習氣。修身的路上絕對是有痛苦的,因為要改掉一個壞習氣,就好像把一層皮撕下來一樣。《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為什麼樂呢?時時去習,真干真做,真把脾氣、貪心、浮躁放下,就不被習氣所牽,當然自在快活。

但習氣不是馬上就能放下的。它有個拉鋸戰的過程,需要時時提醒自己。以浮躁為例,首先我們要問自己,為什麼會浮躁?因為很急,為什麼會急呢?因為睡得太晚。而當你的時間比較寬裕的情況下,就不會處於急躁狀態了。那我們就必須列一個作息時間表,按計劃行事。怎麼調伏浮躁的心呢?“一切言動,都要安詳”,一看到自己浮躁了,就要隨時隨地調下來。“步從容,立端正”、“寬轉彎,勿觸稜”、“緩揭簾,勿有聲”,一舉一動都不能慌張,這都是在調伏浮躁。

得失心,是浮躁的又一大原因。“哎呀,待會兒要上台演講了,很緊張啊。”這當下就要用平常心調和了。我們只要發現自己一個壞習氣,就可以拿出一張紙,把所有改正這個習氣的方法列出來,每天看,你的警覺性就會越來越高了。

調伏貪嗔癡的習氣,就是格物。物格就能知致,意就能誠,心就能正,身就能修,家就能齊,國就能治,天下就能平。讓我們從修身做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期許《群書治要》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孔子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群書治要》裡的齊家治國智慧

雲南省道德大講堂顧問  蔡禮旭

中華文化能承傳五千年而不衰,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用文言文這一高度濃縮的文字來傳承真理,所以我們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有福的民族。
  文化要千年不衰,不光需要文言文,還需要有高度的德行。炎帝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有聖人之德,庇蔭後代幾千年。《群書治要》失而復得,也讓我們體會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

“狂克念作聖”
  ——這輩子就能做聖賢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曾從《群書治要》中選編出360句話,輯成《群書治要360》一書。《群書治要360·敬慎》中第一個小目是“微漸”。微漸就是我們的命運,我們人生中每一天、每一秒都有加減乘除,甚至一個念頭都會改變我們的命運。

古代有一書生,名李生,進京趕考投宿客棧,老板對他非常熱情,使他受寵若驚。老板解釋道:“昨晚夢中有人告訴我,今天來投宿的官人將中進士。”李生聽後非常歡喜,十年寒窗,終於可以考上了。得意的李生突然想起家中丑妻,暗下決心做官後休妻。後來,李生赴考,客棧老板夢到有人告訴他,李生休妻之念把福報都給折掉了,他今年考不上了。果不其然,李生沮喪而歸,還未進客棧,老板說:“官人,我夢中聽說你打算要休妻,是不是沒考上啊?”李生一驚,拔腿就跑。

《群書治要360·貴德·謹慎》第一句話“惟聖罔念作狂”,我們本善明德,都可以成聖賢,但由於隨順邪念,使得我們變為凡夫,甚至會做很多惡事。反之,“惟狂克念作聖”,不隨順邪念,就能成聖賢。所以真正明理之人,不敢起邪念、妄念。

《了凡四訓》中記載,宋朝官員衛仲達夢見有人說他惡念太多,以至於一間房子都裝不下他造惡的記錄,而他行善的記錄只有筷子大的一卷。但兩相比較,善卷卻重過惡卷。因為他曾經上書勸谏皇帝,不要為了建一個大的土木工程,去勞民傷財。衛仲達聽後很驚訝,皇帝並沒有采納,怎麼還有善的力量呢?對方告訴他,“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假如皇帝采納你的建議,那善力就更大了。

心懷天下,想著民族,想著他人,必能福蔭子孫。孔子距離我們已經兩千多年了,他的後代子孫依舊遵循他的家道,成為各行各業的人才,至今已傳承八十余代。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當他母親臨產時,北洋政府專門派軍隊把守孔家,以保證他的安全。孔德成先生出生後,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賀,北洋政府亦於曲阜鳴禮炮十三響,以志聖裔不辍之慶。

這正如《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可不能求立竿見影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育子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禮記·學記》裡講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的古字是,左邊上下兩個叉,下面一個孩子,右邊一個手,拿著樹枝。左邊代表孩子看著長輩畫第一個叉,便模仿著畫第二個叉,意為“上行下效”,代表身教。右邊一只手拿著樹枝,代表教育孩子要不厭其煩,耳提面命。教一個孩子成才最短要15年。科學家說,要講二十一次才能“記住”,這還不代表“會”。所以教育要有很大的耐心去包容、引導,像孔子那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假如今天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覺得教不會、教不好,不能怪他們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首先反思是不是我的心態、方法不對。在反思的過程中,可能缺乏兩種精神:第一,身教。家長常常會講一句話,“我都講了多少次了,這孩子就是不聽。”其實我們要反思,我們的教育重點還在於言傳,忽略了身教。我所要求的我自己做到了沒有?我希望孩子孝順,我孝順了嗎?我希望孩子恭敬一切人,我恭敬了嗎?假如我們沒有做,要孩子做,孩子心裡就不服,“爸,你叫我孝順,你還給爺爺講話這麼大聲!”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你把德行做出來,他的本善就會被你喚醒。第二,耐心。做到身教之後,還要等待,自然水到渠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可不能求立竿見影。

《禮記·學記》裡講到“育者,養子,使作善也。”“使作善”代表每一個人都有本善,一定教得好。“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愛敬的處世態度就從對父母而建立起來。一兩歲的孩子,當他遠遠看到爸爸媽媽的表情與我們成年人一推開家門那句“媽,我回來了”差很多,我們在退步。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的。我們應該越活越有智慧,越活越有德行,越活越快樂。沒有人會說我的努力就是為了更痛苦。科學家說,一個人一兩歲的時候,平均一天笑180次,成年以後平均一天笑7次。這告訴我們什麼?人越活越笑不出來,越活越無力,越活越忙。我們要冷靜,我們到底活著要干嘛?有沒有人說我就是為了活得笑不出來,所以我才活著?

人性本善,而百善又是孝為先。在山東衛視《天下父母》的一期節目中,翟俊傑導演說他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六十多歲的他一推開自己家門時,還能喊一聲:“娘,我回來了!”他還是他九十多歲老母的寶貝兒子,還能依偎在母親的懷裡……翟俊傑與父母之間的天性沒有改變,我們現在卻改變得很厲害,不感父母的恩,還對父母有成見。《二十四孝》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親的情、真性。有朋友遠道來找曾子,曾子的母親趕緊想要通知他,可是古代沒有電話。母子連心,母親咬了一下手指,曾子馬上心痛,趕緊趕回來,這代表著本有的天性依然保存著。現在,我們媽媽把手指咬斷了,我們知道不知道呢?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二十四孝》記載的都是一些生活的小故事,但那是至孝,是真性。所以千古流傳,感人千年。《二十四孝》中還有“黔婁嘗糞”的故事。黔婁要去赴任的路上,突然感覺心不舒服,他知道一定是父親生病了,馬上把官職辭掉,可見,在古聖先賢的人生態度當中,功名利祿完全沒有放到心上,放在心上的是孝、是道。回到家,知道確實是父親重病,醫生說能否得救,需要嘗他的糞便,是苦的還能救,是甜的就很難救了。醫生跟他講完,他馬上就去嘗父親的糞便,沒有絲毫嫌棄,他念念想著要救回他的父親,他向上天祈禱,折他的壽,讓父親可以延壽下去。所以,我們老祖先的教育,第一個目的,就是讓人“父子有親”,父母跟子女之間這種天性終生保持。

在《孝經·開宗明義》當中有一句經典的教義,“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教育就要從這裡開始。我從事教育工作好幾年了,才看到這一句話,當時看到這一句話,在房子裡手舞足蹈,可能以後不用誤人子弟了,知道從哪裡教起了。

教育的第二個目的,就是把“父子有親”的親愛,延伸到愛兄弟姐妹,愛家族,愛鄰裡鄉黨,愛社會大眾,愛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這就是延伸到了“凡是人,皆須愛”的境界。

“苟不教,性乃遷”,當我們沒有往這個教育目的努力,孩子們就染上很多的欲望習氣,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
    ——服刑人員跪求獻血赈災

海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張發看到許多服刑人員“二進宮”、“三進宮”時很不忍心。他在中華文化的孝道、倫理道德裡找到了方法,把服刑人員當兄弟看待。我曾經跟著張廳長到監獄去,那些服刑人員看到他就像看到自己的至親一樣高興。張廳長愛護他們,對他們很恭敬。在一次傳統文化課上,張廳長一上去就給服刑人員們鞠躬敬禮。很多服刑人員眼中泛著淚水,他們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可是多久以來,沒有這樣被人尊重了。我相信張廳長這一份愛心與恭敬,會成為服刑人員改過的動力,因為真心,會留在他們心中。

幾個月的教育後,服刑人員在父母探監的時候給父母磕頭。有一個服刑的兒子在電話中問:“媽,你最近身體還好吧?爸爸的身體怎麼樣?”他媽媽馬上反應道:“對不起,你打錯了。”兒子每一次打電話來就是要錢,怎麼可能問候她?獄警馬上把電話接過來:“老奶奶,這真的是你兒子啊。”

服刑人員的本善與孝心並沒有減少。這與我們“犯罪的人最難教”的意識是不同的。很多服刑人員出獄的時候都說,我要出來建一個文化教育中心,來弘揚傳統文化。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正回頭了,更能體會到生命與親情的可貴。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服刑人員跪在警官面前:“你可不可以把我們的血趕快送到汶川,救那些需要的人。”那一份對同胞的愛,對國家的忠,都體現出來了。

“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不能用刑罰解決問題,它只是一個症狀,一定要用教育來啟發一個人的本善。人民不懂得禮義,國家有了法律也施行不了,為什麼呢?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鑽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律能夠殺不孝者,卻不能讓他們有像孔子、曾子一樣高尚的情操;法律能夠處罰竊盜的人,卻不能讓他們像伯夷、叔齊那麼樣廉潔。伯夷、叔齊是商朝的臣民,周朝推翻了商纣王後,伯夷、叔齊就不肯吃周朝的米糧,最後餓死,所以他們很有氣節,很清廉。

孔子培養出的三千學生,都能在家恪盡孝道,出外恭敬長上,侍奉他們的君王。“言為文章,行為儀表”,他們講出來的話是人們依循的規則,行為是人們的表率。在那個時代,不止孔子受到尊崇,他的弟子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子貢到越國,勾踐帶著他的臣子在幾十裡外跪著迎接。為什麼能達到三千弟子,都是教化一方?主要是孔子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的力量。這個世間只要再出五個孔子、十個孔子,天下會很快地明白倫理道德、做人的道理。

“知足常樂,為善最樂”

—— 經典,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孔子給我們的人生非常多的啟示。夫子一生教學,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他的弟子對於天下有非常大的貢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人生短短數十寒暑,不能白來一遭。

我們看祖先留下來的經典,就可以感覺到一份慈愛。每一部經典、每一句話都是人生重要的思想價值觀。《大學》一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是大人之學,是如何成聖賢,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我們所學不能單是知識跟技能,有修身齊家的基礎,才能真正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沒有修身的基礎,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可能利益他人呢?

“在明明德”,就是人這一生能夠透過教育,透過自己的修身,把自己的欲望、習氣去掉,自己的明德本善、智慧德行就可以透出來。這是自愛,這是人一生最大的價值。我們冷靜想想自己,是小學時的德行好,還是大學時的德行好?我們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人生步伐不要太快,要常常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對不對,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現今人類難道活得不努力嗎?活得不辛苦嗎?我想這個時代的人是最辛苦的,早晨一睜眼,媽媽就開始催了,“快快快,起床刷牙”、“快快快,吃飯”、“快快快,穿鞋”、“快快快,讀書”、“快快快,學鋼琴”、“快快快,吃飯”、“快快快,睡覺”……這個時代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很不容易。我聽說現在小學生都有活得壓力很大,要跳樓自殺。為什麼努力了卻笑不出來?努力的方向不對。

假如沒有經典,真的就被這些媒體、這些社會風氣誤導了我們的人生方向,就會一直在拼命地賺錢。賺錢做什麼?這個要想清楚。賺錢拿來花,絕對身體會壞掉。常常吃,人家一天吃兩餐、三餐,我們吃五餐、六餐,應酬很多,上頓陪,下頓又陪,終於陪出胃下垂。病從口入,現在人生病不都是吃壞的?二十年前,人們吃土豆、白菜也能胖乎乎的,臉泛紅光。現在吃這麼好卻臉色蒼白,吃得太好,胃都不好消化。其實真正健康的生活應該是越簡單越好。

人生的幸福應該是知足常樂,為善最樂,怎麼會是拼了命去擁有那些物質的東西呢?假如去追求物質,真正擁有之後,卻發現沒有預想的那樣幸福。施比受更有福。我們到安徽的西遞、宏村去參觀傳統建築,一所老宅門口的牆壁刻著一個“善”字,提醒人出門就要行善,那是人生的意義。牆壁上都刻著梅蘭竹菊,代表出門就要親近善友,就要增長自己的德行和智慧,這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所以一讀經典了解到,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能,恢復明德,而不是去擁有很多的物欲。

大家想一想,現在的人95%的精力跟努力,所獲得的東西統統是帶不走的,而什麼帶得走呢?智慧、靈性帶得走,德行風范留得下來。有人說,我留錢啊,怎麼會留不下來?留錢更糟糕,“錢”字左邊一個金,右邊兩只刀,留的錢越多,後代的爭端越多。《三字經》告訴我們,“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把真理、把經典留給孩子,這是有智慧的富人。很多知名企業家,去世了還沒有入土,後代已經上法院在打官司了。而且打到現在,還不能入土,賺了那麼多錢,結果卻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錢不是留得下來的東西。孔子留風范,范仲淹留道義,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留給子孫什麼?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他照顧了整個家族,幫助了很多貧困的人,尤其幫國家照顧貧苦的讀書人,為國栽培了無數人才。雖然死的時候沒有錢買棺材,但是流芳千古。他在世時,有一千畝田,後代子孫到清朝時發揚光大,從一千畝已經到了四千畝。親民,去利益生命當中有緣的人,自利利他,這就是人生的價值,而不是欲望的追求。

所以我們感覺到了祖先的慈愛,經典的每一句都可以讓我們非常清楚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在明明德”,成就自己的智慧和德能;“在親民”,盡心盡力幫助生命中的有緣人;“止於至善”,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做到盡心盡力、圓滿,這就是人生的價值。《三字經》告訴我們,“三才者,天地人”,人要把天地五時之德演出來。

幾千年來,父母、師長都是教我們讀書志在聖賢,可是到我這一代的時候,成了讀書志在賺錢。為什麼現在的家庭沖突、社會問題這麼多?看起來很復雜,若從根本上、從人心上看,一點都不復雜。《大學》中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教恩義、情義、道義,教出來的是君子,讀書不用擔心,經營事業、經營家庭不用擔心,因為他有道義,他要報父母恩,他怎麼可以懈怠呢。可是我們假如從小就教孩子競爭、教孩子要謀私利,教出來的是小人喻於利。小人不是犯法的人,小人是念念只想自己的人,假如一個人自私自利,他怎麼可能不跟家人沖突,不跟他人沖突。所以大家想,以前的人重道義,在家孝順父母,恭敬兄弟;到學校,老師叫師父,像父親一樣尊重,同學叫師兄弟,還是兄弟的情感,還有很多人結拜。所以一個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出去之後跟人不可能會有沖突。我們中華文明就是倫理的無限延伸,所有人都是家人,都是一份道義在相處。可是我們喪失了民族自信心,沒有用古聖先賢的經典來教孩子,而是用功利來教孩子,慢慢問題就出來了,小人出來了。

所有的身心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乃至國與國的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他的考慮是利欲,只要把這個利欲轉成道義,所有的問題都能化解。而要讓人心轉成道義,除了用教育,沒有其他的方法。《禮記·學記》中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第一大事,教育成人,讓人心善良,人心有道義,有責任感。現在我們不能怪這些孩子,年輕人被習氣控制住了,你不能生他氣,還要憐憫他,他本來可以做“天地人”三才,是我們把他教錯了,家庭、學校把他引導錯了。我們看著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責任感,不找工作,在家打游戲。父母通過很多的關系,好不容易幫他找到工作了,孩子說:“好吧,看你面子,我就去上一下班。”上了一個禮拜,回來了,“我把老板炒鱿魚了”。你拿他沒辦法。現在很多貴族產生了,有一種貴族叫“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還有“啃老族”,啃父母的薪水。你不要看他的行為,看行為你都氣得要死,你看他的心地,什麼時候偏的?誰的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老祖宗講得非常有道理。請問我們在跟人談話的時候,是談義還是利?假如我們談的是利,我們在破壞整個社會良善的風氣。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在讓這個社會不是升就是降,我們有時候看到社會不好,都罵,其實那是不對的,我們自己做對了,才有資格去論別人的是非對錯,自己都還沒有做對,沒有資格評論別人。

回想自己小的時候,也看到一些長者在談話的時候,都是,“哎喲,我跟你講,隔壁街那個小李考上醫生了,現在工作,一個月賺不少錢。”請問大家,講這個話有沒有破壞社會風氣?醫生是救人生命的,怎麼變成是賺錢的途徑了呢?假如教書的人,都開高級汽車,那師道還在嗎?學生會尊重我們嗎?我們為了一生短短的享受,把一個師道的精神毀掉,這樣的事能做嗎?所以我們細細想想,每一句經典都是人生最重要的思想價值觀。“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要恢復本善,不要懷疑任何人,他都有本善,我跟他有緣,盡力地幫助他,讓他也能成就本善,成就明德。其實一句話入了心,受用一輩子。“人之初、性本善”一入心,你這一輩子不會再懷疑你自己。你說可是我還是做的不好啊,那是習氣,不是你的本善。“苟不教,性乃遷”,只要肯下工夫,本來沒有的習氣一定可以去掉,本來有的本善一定可以恢復。你懂得自愛、自重了,接著你也會去愛人、去尊重人,就不會懷疑人、侮辱人。所以每一句經典若能夠用心領受,都有大作用。

“舉善而教不能”

—— 孔子的教誨可扭轉社會風氣

孔子的智慧可以扭轉整個社會風氣。《群書治要·魏志下》有言:“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古聖先王表揚有道德的人,使天下的人都向他們學習。東漢的黃香“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皇帝知道他的孝心,馬上封給他八個字,“江夏黃香,舉世無雙”,天下人都以他為榜樣,這就是顯賢表德。

古時旱災沒有糧食,盜賊抓住了趙禮,要把他煮來吃。哥哥趙孝找了過來,趕緊對盜賊說:“我弟弟瘦,身體又不好,我的身體比較胖,你們吃我,不能吃我弟弟。”趙禮馬上說:“被你們抓是我的命,絕對不能傷害我哥哥,我讓你們吃就好了。”兄弟在那裡爭著要死,抱頭痛哭,當下盜賊被感動了。其實盜賊也有良心,他只是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再加上環境的情況,才走向歧途,其實他還是願意做好事。盜賊都能感化,還有誰不能感化呢?當時皇帝知道了,馬上授予趙孝、趙禮官職。結果一封官,天下的人都效法孝悌精神。

“舉善而教,仲尼所美。”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是孔子非常贊賞的。這可以讓一個國家的社會風氣很快變得良善,所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絕非虛言。《論語》中,季康子問孔子,怎麼樣讓老百姓恭敬、效忠,並互相勸善改過?孔子回答:“臨之以莊則敬”,你面對老百姓,尊重他們,用莊重的態度跟他們互動,老百姓自然看到你就肅然起敬。所以欲自敬而後人敬,自重而後人重。“孝慈則忠”,你自己都不愛老百姓,不慈愛,老百姓怎麼會對你效忠呢?“舉善而教不能”,把道德模范舉出來的同時去照顧那些不幸的、能力較差的人,你領導者用愛心去照顧他們,關懷他們,你的這種仁慈的表現會帶動老百姓來效法你的愛心。“則勸”,互相規勸的社會風氣就會出來。

國家從2007 年開始評選“全國道德模范”,也是在“顯賢表德”。河北白方禮老先生,七十幾歲重操舊業,踩三輪車,踩到將近九十歲,可以繞赤道18圈。老人家踩了這麼長的路,積累了三十幾萬元,全部用於助學。所以他的這種完全奉獻、完全不顧自己的精神,成為了我們民族的脊梁。所以一提到白芳禮老先生,七十幾歲重操舊業,踩三輪車,踩到將近九十歲,可以繞赤道18圈。老人家踩了這麼長的路,積累了三十幾萬元,全部用於助學。所以他的這種完全奉獻、完全不顧自己的精神,成為了我們民族的脊梁。所以一提到白芳禮老先生,哪一個人不贊歎?哪一個人不深感慚愧。我們的體力,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背景,沒有一個人輸給他的,可是他的奉獻卻遠遠在我們之上。“最美媽媽”吳菊萍徒手接墜樓孩子的故事家喻戶曉。她不只愛自己的孩子,對他人的孩子也可以犧牲生命去救。山西“最美女孩”孟佩傑八歲開始照顧癱瘓養母,十多年的歲月走過來,她的臉上沒有帶著風霜,沒有覺得苦。記者問她,“你這樣不辛苦嗎?”她說,“不辛苦,只要媽媽還活著,就是我的動力。”八歲的孩子去煮飯,墊一個椅子,才夠得到鍋灶,常常煮著煮著就跌下來了。她第一次買菜,怕忘記,還編了一首歌,“長的是蔥,圓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有孝心的孩子念念為母親著想,才能十幾年如一日把她母親照顧得這麼好。所以坦白講,創造力是才能,才能要為德來運用,才能照撫家庭,照撫社會。

我們要與政府上下一心,來恢復傳統文化。不止要效法這些道德模范,我們也要提醒自己,這一生也要成為道德模范。

“公門好修行”

—— 讓人家不離婚,也是建十座橋的功德

孔子又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群書治要·中論》有言:“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聖人蹈機握杼,織成天地之化,使萬物順焉,人倫正焉。”官位、職位好比是建立仁德的紡織機。權勢,就好比是施行道義的梭子,紡織機有梭子,就可以織出漂亮、莊嚴的衣服。用這個來比喻,就是聖人行教化,官員行教化,就好像蹈機握杼,其實就是心存仁義道德,在他的位置上去教化百姓,就織成天地之化,在他身上看到天地負載萬物、生養萬物這份聖德。所以這樣的官員所在的地方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萬物順焉,人倫正焉”。這個“人倫正焉”就是老百姓都懂得做人,家和人樂。

孔子一生希望恢復周禮,希望能夠治禮作樂,他治理的地方成為天下的榜樣,讓天下都來效仿。但是夫子周游列國14年,這個希望沒有達成。當時假如有國家願意重用孔子,可能春秋的局面就不一樣了。“公門好修行”,一個為官者,他重用一個有道德的人,教化了這一方的百姓,甚至這一方又成為其他地方的榜樣,這個功在國家民族,甚至會功在千秋。所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推廣聖賢的教育需要兩個條件:當地政府的支持與企業家的支持。孔子身邊有一個大企業家,叫子貢。夫子這幾十年的教學能夠發揮力量,子貢的功勞非常大。所以從這個歷史,也給我們企業家一個啟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弘揚中華文化的師資,這個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中也有強調,所以哪一個地方的政府、哪一個地方的企業家全力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師資隊伍,那這個地方就是福地,會感召全國有志於為往聖繼絕學的志士仁人匯集於此。

一個人秉承祖先之德才能富貴,富貴之後自然也要造福後代。有官位者,也應不負國家信任,去造福人民。所以有官位是積功累德,是真正為國家做些事情。

唐山一位官員,把傳統文化經典介紹給一對鬧離婚的夫妻。後來這對夫妻反思了,認知到自己的問題,勇敢地向另一半道歉。俗話說,寧拆十座橋,不破一樁婚。不誇張地說,讓人家不離婚,也是建十座橋的功德。吉林松花江中學校長呂傑,也是很高的官,但是他不願去追求更高的官位,他願意往後的公職生涯就定在松花江中學,他要全心全意陪伴5000 多名孩子成長,奠定他們幸福人生的根基。他說:“只要有我在的一天,這件事情一定干到底。”學校的成績讓整個東北的教育界非常驚歎。人們都去效仿松花江中學推廣《弟子規》,推廣孝道,引發了“松花江效應”。

台灣有一個高官,晚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他最有權力去治理台灣的時候,他忽略了教育,只看到經濟,可是二三十年之後,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他的心在淌血,他覺得要扭轉這樣的社會幾乎不可能。假如二三十年前他把教育擺在第一位,台灣社會就不是這樣了。

所以人生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當前就是我們對民族、對國家付出的好時機了。新加坡有一個校長退休以後,接觸到《弟子規》,接觸到傳統文化,從此盡心竭力弘揚傳統文化,不怕苦,不怕累。後來我們才了解他的心聲。他當校長三十年左右,非常認真,常常都是晚下班。他教出來的學生非常非常多,成績都非常好,他心裡覺得對得起學生。可是十年過去,二十年過去了,他的學生都踏入社會,很多當了高官,卻貪污、犯法,他忽略了道德教育,所以當他接觸到中華文化,相見恨晚。他現在看到自己的學生有犯錯、犯罪的,他有錐心之痛,可是他已經不是校長了。所以人珍惜這一生這一份職位,感謝祖先,感謝國家的信任,感謝下屬,感謝老百姓的信任,我們好好造福這一方的人民。這個就是最大的價值了。

在古代很多官員還沒有去世,老百姓就幫他立廟來感念他的功德了。清朝有一個官員叫陳弘謀,在江蘇當官,一百多年之後,當地還深受他教化的影響,他的德行居然能夠持續這麼久。我曾回台灣去給監獄系統上課,其實是因為張發廳長在海南做的成果受到台灣的高度重視,我是因為沾到張廳長的光,才有機會去講課,因為他們做得太好了。

所以,我們做好了,不管是我們的家庭、社區,我們的團體,我們的單位做好了,都可以光照整個國家、民族,甚至是世界,所以我們一定要給社會做出好榜樣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學習聖賢教育,貴在立志,首先要有氣概

孔子是我們的好榜樣,給我們非常多的啟示。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學貴立志,接著要用正確的態度來學習,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自己的態度。

2010 年歲末,我的師長得到《群書治要》,反復翻閱,甚是歡喜,深刻體會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的確能夠為全世界帶來永恆的安定和平。而最關鍵的是國人本身必須真正認識傳統文化,斷疑啟信。我們的民族、家庭社會為什麼遭到現在的這些磨難?根源是喪失民族自信心。我們去學很多外國的教育方式,而外國那些教育方式是拿狗、拿貓、拿老鼠做出來的實驗結果,拿來教人,當然人就變得把欲望擺在第一位,因為動物就是滿足欲望的一個動力,才成為它的行為。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吃了一百多年的苦頭,不能再吃下去了。到我們這一代,得是扭轉乾坤的時候了,所以要啟信心。

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人自性的流露,超越時空,亘古彌新。傳統文化學習的關鍵在於心態,端在誠敬二字。真誠恭敬來學,不能懷疑聖賢人。《曲禮》曰,“毋不敬。”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清朝一百五十年的盛世,為什麼盛?因為遵從古聖先賢的教育。清朝為什麼敗?因為慈禧太後“不問蒼生問鬼神”。所以一個朝代興因為學傳統文化,一個朝代敗因為不學傳統文化。國家如此,家庭團體亦如此。所以清康熙曰,臨民以主敬為本。誠與敬,千古相傳之學,不越乎此。承傳古聖先賢這個道統,就在誠敬二字。程子又曰,敬勝百邪。恭敬的心可以調伏所有的邪念。說明修身進德、利世濟民,唯“誠敬”二字,方能圓成。所以若對古聖先賢之教誨毫無誠敬,縱遍覽群籍,亦難獲真實的利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學傳統文化,怎麼學?就學孔子當學生的態度。我們學到孔子當學生的態度了,就能像他一樣成為聖人,孔子是述而不作,沒有任何傲慢,而且信而好古,對古聖先賢的教誨沒有絲毫懷疑。孫中山先生於三民主義演講中,《民族主義》第四講曾說到,“歐洲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兩百多年的事。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谛,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這個都是真實的見地。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人,但是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彌補他們科學之偏。

這一段話讓我們很有信心,台灣的教育跟著美國走,美國的教育部長卻說他的教育徹底失敗。所以一個人要跟對人,我們要跟擁有五千年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的老祖先學,才不會走偏。

學習聖教,貴在立志,首先要有氣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不讓古人是謂有志氣。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事實上承傳文化難度非常大,而夫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還是無怨無悔去做,甚至於晚年還經歷了陳蔡絕糧,七天沒有飯吃,他老人家在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表演給我們看。所以一個人學儒就要學孔子,起個念頭,要問自己,孔子會怎麼想?我就效仿他。講一句話,孔子會怎麼講?孔子是溫良恭儉讓,言語溫良善和,不會講一句話就讓人難受。《中庸》講,“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夫子一言一行包含他的起心動念都給社會、給天下做好榜樣。我們若是做一件事情都能想孔子會怎麼做,有這樣的態度,最後也能成為聖人。

這個時代的人對倫理道德的認識不多,近兩三代人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學習,所以這個承傳確實是有相當的難度。但是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該做的雖九死一生也要義無反顧去做。林則徐先生說他,“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褔趨避之”。其實我們人生只要有一個好學的心,每天都可以從接觸到的人身上得到非常大的生命啟示。林則徐的這句話也是聽一位女校長講的,我把它映在心上,時時鞭策我,不能退縮。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最好的榜樣就是孔老夫子,他是我們教書人的鼻祖,我們以他為榜樣,同時也以他為榮,因為我們跟孔老夫子同行,所以與有榮焉。

這位女校長教初中,她的學校裡上千個學生,沒有一個辍學的。最開始她帶著學校老師,去電玩廳把學生帶回來,回到學校後,孩子不喜歡讀教科書,就給他事做,或者教他技能,就是不要讓他去那些地方再墮落。這位校長很有愛心,她說社會越亂,我們越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我記得我當初聽這兩句話,頭皮發麻。這位女校長是真正做到之人,所以她的授受力很強,我這個沒有做到的人,把她的話講一遍,沒有那個力道。但她說的這句話,對我的人生啟示確實是非常大。所以今天我們從夫子的一生得到太多的啟示,夫子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對民族的功勞是最大的。先孔子而聖者,比孔子早成聖賢的人,沒有孔子,我們已經不認識堯舜禹湯、文王周公;後孔子而聖者,孔子以後的聖賢人沒有孔子,他們不知道要效法誰。孔子一生對民族的價值,就像日月一樣光輝。其實人生短短數十寒暑,不能白來一趟,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孔子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蔡禮旭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2012年9月29日,蔡禮旭在許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你們的《幸福特刊》我已看過。”蔡禮旭對記者說。他勉勵本報將“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轉化為現代語言加以報道,以此開解傳統文化。

“媒體所報道的東西不應引起人的邪念,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蔡禮旭如是說。他以某媒體報道的弟弟為財殺兄案為例,談媒體所應該擔負的責任。“如果弟弟知道‘財物輕,怨何生’的道理,如果弟弟的妻子學過女德不挑唆,如果弟弟的孩子學過傳統文化就以勸谏,那麼悲劇就不可能發生。”他進一步指出,悲劇的產生絕對不是單一的原因,而是全部的環節都出了問題。媒體如果只是單純地報道了這件事,而不把事理給點出來,那麼受眾只會看到表象。這樣就會把人給引導壞了。“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用一句話概括詩經,就是‘思無邪’三字。媒體報道也應如此。”
  在談到當下的教育問題時,蔡禮旭對本報記者表示,若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教育,孩子們就會隨波逐流,產生諸多問題。而教學不應停留在知識層面,“教之道貴以專”,要讓孩子們多讀經典,開孩子們的根本智慧,讓他們不起妄念。家長和學校都需要有高度的認知才能教出水平。如若停留教授知識層面,孩子學了越多知識,就越容易產生傲慢心理,加上家人溺愛,孩子就會變的更為“浮華”。現在國內對青少年教育還比較弱,孩子出了問題,成了問題少年,家長就只是以罵應對,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蔡禮旭舉了古人讀書的例子,區別於現在的教育。他說古代讀書人在十三四歲時就把書都背好了,邀幾位好友游山玩水,談經論道,非常快樂。這樣越學越歡喜,心胸也越開闊,煩惱就越減少。

 

上一篇:居士和僧眾在成就上有什麼區別?
下一篇:佛經不可思議:念心經咒救小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