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是自己把痛苦擴大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生起來。但這個道法是什麼,你要先清楚。我們看這個講表,第一個是迷真起妄,第二個是返妄歸真。我們迷失了真實的心性,而生起了顛倒妄想。我們看這一塊:

 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這段經文是你學佛之前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這個道理不懂,嚴格來說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只是跟三寶結緣,就是你根本就沒有入門。所以這一段,這個講表是判斷你是不是佛弟子,你是入門了還是你還沒有入門,你只是在佛法的大門外圈裡面打轉,這個道理很重要。

 那麼這道理你要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本來是怎麼回事;第二個,你現在是怎麼回事。我們先看看我們內心本來是怎麼回事,我們內心是本來清淨,沒有任何的煩惱,這第一個。第二個本來自在,我們本來具足種種智慧功德的妙用,這個是指智慧這一塊。第三個本來平等,我們本來沒有跟眾生有任何的對立的,我們的心本來具足大悲的。所以我們本來的面目是清淨,自在,平等,這是第一個認識。

 那麼第二個,我們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副德行,整天在那個地方起煩惱,造罪業,而流轉生死,這裡有一個關鍵,由妄想故翻成煩惱,由妄想故翻成結業,由妄想故翻成生死,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毛病。

 在《楞嚴經》裡面很強調這個觀念,就是說你修行之前,其實修行就是治病,所以你要吃藥之前,你要知道你的病在哪裡,你不能亂吃藥,你今天吃一顆明天吃一顆。

 有些人學佛很多年,但是我們很難去做一個生命徹底的改變?就是你從來就不知道你的毛病在哪裡?你從來就不知道你到底哪裡出了毛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改變,因為你找不到開關嘛。

 我們本來清淨,本來自在,本來平等,但是我們現在變成不清淨,也不自在,也不平等,這個地方是哪裡出了毛病?它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我們的妄想。

 這個妄想我們解釋一下,它是怎麼回事。妄想是由感受而來的,我們一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先有一個感受,福報大的人他過去有善業,他從善業而來,他的感受大部分是快樂,一生當中,快樂多痛苦少;福報比較差的人,他一生當中痛苦的因緣多快樂少,但這個感受還不是問題,因為感受沒有相狀,但是感受下一個剎那帶動他的想像力,他會從這個地方捏造很多影像。

 比方說我們喝咖啡好了,你看我們真正喝咖啡的時間只有前面第一秒鐘,你的舌頭跟咖啡接觸的時候你感受到那種咖啡的味道,如果這個咖啡是你習慣性的,是合乎你的身體的,你升起快樂的感受,然後呢?你會干什麼?你會贊美它,你心中開始說話,這個咖啡很好喝,它是在哪裡買的?在哪裡出產的?那麼從此以後你就沒有真正在喝咖啡了,第二秒以後你就完全活在你的妄想。

 所以我們跟外境接觸只有一剎那,我們一個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都活在自己的妄想。我們其實不是很在乎外境是怎麼回事,我們寧可相信自己的妄想。所以妄想開始活動的時候,你就產生執著,你就住在妄想。

 所以唯識學上,唯心所現,唯識所住,這個麻煩就是說,你就住在你的妄想,這個就是盲點,所以你就被自己的妄想誤導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把人生搞得這麼復雜,就在這裡。其實我講實在話,業力引申的問題是少數。

 佛陀說,我們中的第一支箭是合理的,就是我們的痛苦只有少部分來自業力,那少部分,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妄想把痛苦膨脹,我們只所以受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把它擴大了。

其實你不要老是怪你業障深重,其實你的心理因素占了很重要的因素。我講實在話,你研究唯識學你就知道,真正來自業力的刺激,說你沒有飯吃,這個是饑餓,你會感受到痛苦,你沒有衣服穿,現在人哪幾個是真正業力來招感痛苦的,很少,現在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就是你的妄想。

 

上一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感應事跡
下一篇:忏悔YIN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