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初入佛門的人對佛理的追求遠不及對感應的追求。那到底什麼是感應呢?簡而言之,此處有感,彼處有應。對於修行人而言,此處有感是指恭敬心、誠敬心到了,發自內心的,是真真的有感而發,彼處因真感而真應,應就是答應、回應、響應。
以前跟隨師父的時候,我常問這樣的問題,佛菩薩既然慈悲,為了讓眾生起信,他們為啥不在空中示現,這樣大家就都信佛了。師父回答:佛菩薩恆順眾生,你真心不到,佛菩薩不會強求的。葉公好龍,結果龍真的現身的時候,葉公卻跑了。龍雖然是天上的,可智慧畢竟差了點,不知道葉公不是真心的。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真心到不到,佛菩薩自然清楚,就算真心到了,也要看機緣到不到。記得我一次在雲居山打禅七的時候,當時啥都不懂,功夫也不大會用,就是死扛,硬憋,所以就容易上火。等開靜的時候,跑到寮房弄水喝,可惜太燙,看見旁邊一大袋子南豐蜜桔。當時就我一個人,可是自己知道一些因果戒律的,特別是寺院的東西,不與取就是盜僧祇物,罪過很大的,忍了忍,沒有拿。喝一口開水,看看蜜桔,看看蜜桔,喝一口開水,我估計此事當時也只有護法神知道吧。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二天下山的時候,師父順手把我昨天看的那一大袋子蜜桔全給我了。像這樣的事,自己就不知不覺認為是感應。其實無論是巧合還是感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雲居山得到了佛法,這件事只不過是中間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
要讓人信服感應的真實存在,可以提起佛教沒有傳到中國的時候,得孔子心法的曾子的一次感人的感應。這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曾子為了照顧眼盲的母親,所以不去做官,就在家中靠賣柴侍奉母親。一次他上山砍柴的時候,他的幾個朋友來看他。曾子的母親想讓兒子趕快回來,當然了,那時沒有手機,情急之下,她咬了自己手指一下,希望兒子能感應到。這時在山上的曾子突然感到心中一陣痛,於是心中放不下,想到母親眼睛失明,怕母親出事,所以背著柴趕緊地回家看看,等他回家自然也就知道心痛的原因了。還有就是情人之間的感應,熱戀中,彼此都心專注一境,每每有感應也都是心的妙用,不足為怪。
母子感應,情人感應都是這樣的真實不虛,更何況我們與佛菩薩了,關鍵在於我們的至誠心夠不夠,恭敬心夠不夠,孔子講:祭神如神在。我常常這樣檢討自己,我念佛,有佛在嗎?心中真的有佛菩薩嗎?念念有沒有系念西方?一檢查就很慚愧了,不敢說自己多有修行了,古人講:歷境驗心,我這裡還沒有遇到什麼境呢,自己就亂了。印祖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至今,我跟師父有八年的緣分了,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的一個簡單舉動讓我很震撼,到現在都如同在眼前:他拿法寶給我的時候,先是放在自己頭上頂禮一下,再給我。師父是有恭敬心的人,所以他的修持很好。
或許有人要挑刺了,修行的恭敬心有那麼重要嗎?見佛見自性,就要對三寶恭敬嗎?離了三寶我就不能覺悟嗎?這樣的讓我對你恭敬,你是不是有啥企圖啊?其實,有這些疑問的都是我慢心的體現,現在流行這樣的話:要想有錢,首先要認識有錢的人,跟有錢的人交朋友,然後你自己就會用他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去賺錢,最後你也會成為有錢人。我覺得這個道理和要有至誠心,恭敬心是一樣的,佛是覺者,功德圓滿,其功德裡就有恭敬心,至誠心,我們要成就自己的功德,成就自己的道業,成就自己往生之路,就必須要發起具有功德的心,自然就容易和佛菩薩感應道交了。
所以,我以為不必問感應,只要問自己念佛有沒有至誠心,對三寶有沒有恭敬心。現在佛教圈子裡,動不動談感應,實在是令人堪憂,本來感應也是讓人起信的一種方式,可是現在,大家不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老是向外求,實在是不吉祥的。
一位師兄放生,第二天做成了一筆大生意,他很激動地說,放生真好,放生我生意就成功了。我就勸他,此果(生意成)未必是彼因(放生),或可能是前因,並且,放生或者做其他的功德,都是讓我們去培養自己的善根,培養自己的菩提心,增加自己的道糧,佛具足一切功德,我們這樣做功德也算是常隨佛學,所以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必須做的,而且是應該做的。同時,作為世間人,希望一些福報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祈求“現世之內,五福重增,他報之中,二嚴克備”,但是千萬不要妄談感應,錯認因果,像這些因果感應也只有佛菩薩清楚,我們凡夫不清楚,動辄亂認因果(仿佛因果這家店面是自家開的,因果都是自己說的算),則容易犯下大妄語戒(未證言證,就是你的證量沒到,說出話卻是超出你的證量的話,同時讓別人認為這就是你的證量,以此诓騙眾生,炫耀自己,那麼地獄就有份了)。不光是藏地佛教是這樣要求的,近代漢地高僧印祖也教導我們,不要向人炫耀感應,要說只能對一個人說,那就是你的善知識,跟他印證你的境界或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