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個姓張名叫孝純的人,有一個孫兒,長到五歲還不能行走,有人告訴他說:“目前淮甸地方有一個農夫,腿腳癱瘓很久,但是他每天持念觀世音名號不停。於是感動觀世音菩薩現示法身,因此遺留下四句偈(即佛法韻句如詩文)說:“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觀世音菩薩口授之偈不敢擅譯謹錄原句)農夫誦念這四句偈滿足了一百天,他的不治之病,也就痊愈了。這位孝純就教導他的孫兒和奶媽齋戒持誦,三個月後,學步行走如常人一樣。凡是小孩生腿腳病的,誦念這四句偈都很靈驗,若有求聰明智慧的人,能念這四句偈的,也都能獲得效果。(觀音慈林集)
★隋朝開皇初年,揚州有個和尚,忘記他本來的名字,誦涅槃經自己頗為驕傲。陝西岐州東山下村中有沙彌誦觀世音經。後來都暴死了同到冥府,冥王給沙彌以金座敬禮備至,給涅槃僧以銀座禮稍次,僧不平因此問得沙彌住處。既而蘇醒,從南方來到岐州訪得沙彌,問其緣由,沙彌答以每次誦念觀音經時必定穿淨衣,焚名香咒願完畢後於是開始誦念,久而久之不敢稍為怠慢。僧乃謝道:我真是罪過,所誦念涅槃經威儀不整,身口也不清淨,現在證驗了。(法苑珠林)
★唐朝文宗皇帝嗜好食蛤蜊,東南沿海一帶年年進供,人民不勝其苦。有一天,御庖(皇帝的廚子)獲得一只很大的蛤蜊,用力都劈不開,後來打開了發現裡面有觀音梵相,文宗帝因之驚訝恐懼,命人用金飾檀香盒貯藏。後來以之問於恆正禅師,師曰:物不會虛有其感應,是乃啟示陛下的信心,使仁民而愛物,觀音經上有雲:“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帝曰:“我見到菩薩了,但未聞說法”。師問:“陛下信與不信?”帝日:“焉敢不信。”師曰:“如陛下已聞其說法了。”帝大為喜悅而開悟,永遠戒吃蛤蜊,因此诏示天下寺院各立觀音像。(高僧傳三集及普陀山志)
★唐朝文宗皇帝又一次於御膳中烹煮雞卵(即雞蛋)忽聞鼎(鍋子)中很多的聲音呼喚觀世音菩薩,很為悽怆。監宰(皇帝侍衛官)以之報聞於文宗皇帝,帝即派遣他前往察看,驗之果然。帝乃歎曰:吾不知道佛道神力,乃能若是之靈驗。於是敕令司廚自今以後膳食不得再用雞卵。(宣憲志及感應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