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啟功先生的佛緣與境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啟功先生的佛緣與境界

作者:李山

來源:《中國宗教》2006年第8期

啟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於北京,滿族。幼年喪父且家境中落,自北京匯文中學中途辍學後,發奮自學。後從賈爾魯先生(羲民)、吳熙曾先生(鏡汀)習書法丹青,從戴綏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學。刻苦鑽研,終至學業有成。1933年經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業於陳援庵先生(垣),獲聞學術流別與考證之學。

援庵先生慧眼識才,聘為輔仁中學國文教員;1935年任輔仁大學美術系助教;1938年後任輔仁大學國文系講師,兼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從事故宮文獻館審稿及文物鑒定工作;1949年任輔仁大學國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學博物館系副教授;1952年後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

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畫家和書法家。他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作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2005年6月30日凌晨,啟功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3歲。

為了紀念啟功先生,他的學生李山教授撰寫了這篇回憶文章。

記得有一次筆者幫啟先生填表,其中有一欄是“宗教信仰”,問先生怎麼填,先生說:“填上吧,佛教。”熟悉啟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經常會談到佛教,當然也談到基督教或其他宗教,但還是佛教方面多。有一次參加博士論文答辯會,先生感冒了,有點咳嗽,先生慢悠悠地打趣說:“有位龍祥和尚,感冒了,咳嗽。龍祥就說:維摩病了,說法不已;龍祥病了,咳嗽不已。”引得在場者哈哈大笑。啟先生的心靈,永遠是這樣的活潑!

像這樣談佛教的趣事很多,不過,就筆者所知,先生幾乎從未說過“我信仰佛教”之類的話,所以填表時需要問一問。人們感受到先生對佛的敬重,是從他對佛理的妙談,對佛教掌故的博雅獲得的。啟先生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和樂平易的境界,用“老禅和子”一語形容,也許最恰當。

啟功與佛教的緣分很深。3歲時,失去父親的啟先生就被家裡送到雍和宮,做了一名記名的小喇嘛,後來還接受過九世班禅大師的灌頂。在雍和宮做佛弟子的經歷,平日裡先生曾零星地說起過。到先生去世前不久,作《啟功口述歷史》時,才對這段事有比較詳細的交代。

先生在雍和宮的師父叫白普仁,師父給他起的法號是“察格多爾札布”,意思是佛祖保佑。在雍和宮裡,先生學佛經,念《大悲咒》。這段“出家”的日子,留給先生很深的印象。啟先生對宗教,具體說對佛教,還有一個“往大裡說”的態度。在《口述歷史》中,說到白師父對他的影響時,先生說:“我從佛教和我師父那裡,學到了人應當以慈悲為懷,悲天憫人,關切眾生;以博愛為懷,與人為善,寬宏大度;以超脫為懷,面對現實,脫離苦難。”

在同一段文字中,啟先生還講到了他的“小喇嘛”生活帶給他的宗教體驗。20歲時曾祖母生病,深夜中他一個人到雍和宮去向“喇嘛爺”求藥,本來很害怕,但一見到莊嚴的廟宇,一座一座在清風明月下矗立,忽然想起《西廂記》中“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罩”的唱詞,“眼前的景色,周圍的世界,確實如此,既莊嚴神秘,又溫馨清爽,人間是值得贊美的,生活應該更加珍惜。我心裡不但一點不害怕,而且充滿了禅悟後難以名狀的愉悅感,這種感覺只有產生於對宗教的體驗。”

《啟功口述歷史》實在是一份“搶救”的文獻,因為在它完成不久,先生就病重了。整理者記錄下這樣一份文獻,實在是叫人大感念的事。而且,上面的文字中說到的“慈悲”、“博愛”、“超脫”,都是先生為人的實況,千真萬確。不同的是,啟先生平日表現出的境界,是“掃平”了的,是“不著跡”的。

某家報紙多年前曾報道:啟功不打假。有意思的是啟先生還到賣假字的地方去看,據說有位賣字的老太太還說:“這老頭兒好,不搗亂!”先生去世後,靈堂裡有一位跪在先生靈位前磕頭的,經探問得知就是做那一行的。筆者也曾就“不打假”的事問過先生,先生說:“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鄙事。像我年輕的時候,學寫字,學畫畫,不過是想有點掙錢的本事,養活我的老母親。這些人弄幾張假字,賣幾個錢,也是謀生。何苦跟他們過不去啊!”這是慈悲,也是博愛。啟先生表現出的“寬宏大度”,更像一個平民對更多平民的體諒。可是,慈悲也好、博愛也罷,若無這點“體諒”之心,又如何可以呢!

不過,在先生說到“假字”現象時,就是連“吾少也賤”那樣的話也不願多說的,他更願意在這樣的事情上“開哄”——一個先生常說的字眼兒——說有些假字寫得“比我好”,是“偽而不劣”,而自己的字是“不偽而劣”,還說能寫出逼真假字的都是朋友等等。這便是先生的幽默和寬容。真性情而出之以幽默或曰“開哄”,或者說一位好心人外加氣韻生動的“淘氣”(也是先生常說自己的詞),才是完整的叫人難忘的啟先生。

體諒是真性情,可以學,因為德行本身有榜樣的價值。但先生的“淘氣”,卻是大才情的余裕,一般就只有體味的份了。早年啟先生的一位老友說過這樣的話:小啟這人你拿他沒辦法,什麼事在他那兒,都是說“狗屁”。晚年先生回憶起老友,想到他說的話,說:“我現在不‘狗屁’了,我現在是‘狗而且屁’。”

先生的名氣大,聽到的恭維自然少不了。一次先生忽然對恭維他的人說:“我是神。”接著又說:“我什麼神?我是‘牛鬼蛇——神’。”一位北師大文學院與先生同事多年的老師說,啟先生的高明,是他不論寫文章,還是與人談學問,總先說“我不懂,我是胡說”。

北師大文學院開會討論啟先生的學問,等到會議結束時,啟先生發言。這時的發言最不易,也最易落俗套,但啟先生起來,先說:“過去,有一回鄰居家的小朋友來我這邊玩,怕他們鬧,就說你們乖,你們玩去吧。”說到這裡,聽眾不明就裡。接著啟先生說:“那兩個小朋友真有意思,他們一邊走,還一邊問:‘我們怎麼乖了,他就說咱們乖?’”接著歸入正題,“今天的會議,我就像那鄰居家的小朋友,我哪兒乖了?大家這樣捧我?”

人們可以從中華書局辦的《學林漫錄》中,看到啟先生早些時候寫的“自訟”文章,反駁自己先前的說法,到晚年還是那樣勇於認錯。早年寫過關於《千字文》的文章,晚年發現自己對周興嗣“次韻”的說法理解錯了,不顧年老體衰,還是寫文章糾正自己。當時,與先生說起這事,筆者還聽到先生罵自己“糊塗”。

佛家講究破我執,捨貪著。筆者師從先生十余年,敢說先生最無“我執”。常拿自己“開哄”,是無我執。手寫的書稿讓人借走了,那位朋友又轉手賣商人,多年後又流回內地,啟先生不但不生氣,把它買下來,還打趣地題了詩。說到這件事,啟先生淡然地說:“他那時需要錢。”

筆者還知道這樣一件事:一筆給人寫字的酬勞錢,被一位朋友“中飽”了去。事發了,他說是給先生買書了,可書一本也未到先生手。別人很生氣,先生只是呵呵一笑:“嗨!他這人沒出息你又不是不知道。”與這位朋友,以後該怎樣還怎樣。啟先生對此事的“處置”,那份淡然無執,筆者的感受太深了,現在寫起來文字沒法將那份從語氣、表情中透出的淡然表達出來!

寫到這裡,我想起佛教、基督教及其他宗教都會講到的那個“德福一致”的問題。這問題放在西方哲學裡討論就難了,因為他們強調一種客觀的境地,以為在客觀上強調應有一個可以使“德”與“福”統一起來的實際境地。

筆者以為,像先生那樣什麼事都可以“狗而且屁”,不生氣、不計較——不是有氣忍住不生,心裡計較裝作不計較,而是真超脫——就是德福一致。生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給人帶來傷害,想從客觀上改變這事情,比上天還難,但是心地寬闊就不同,寬闊一分便得一分自在,便增一分境界。禅門老話為“不濕腳”下的“轉語”是“腳不濕”,前者強調客觀,後者則從主觀一面下手,啟先生的“腳不濕”就來自他的心境寬闊。

啟先生似乎從來不長篇大論地討論佛教問題,他喜歡在他那“淘氣”的詩篇裡說禅說佛。啟先生雖然是黃教的佛弟子,但與他的詩篇一樣,平時講得多的還是禅宗故事。記得先生曾說,看《燈錄》、《五燈會元》不一定好,那上面神化的內容太多,要看,看《景德傳燈錄》,看《祖堂集》;還說,你看《祖堂集》裡記六祖的事和《五燈會元》差多少啊。先生還說過印順和尚的《中國禅宗史》寫得不錯,平實。呂秋逸先生的佛學著作也好,說有一次生病時住在醫院裡,幾大本全看了。

喜愛佛家,當然是喜愛佛教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境界。先生在《布書袋銘》裡說:“手提布袋,總是障礙,有書無書,放下為快。”“放下為快”正是啟先生喜愛並且是可以“自況”的境界。但這些詩篇與“販禅”的不同。請看這首《沁園春·戲題時賢畫達摩像六段》:

片葦東航,只履西歸,教外之傳。要本心直指,不憑文字,一衣一缽,面壁多年。敬問嘉賓,有何貴干,枯坐居然叫做禅。誰知道,竟一花五葉,法統蟬聯。斷肢二祖心虔。又行者逃生命縷懸。憶菩提非樹,那樁公案,觸而且背,早落言诠。臨濟開宗,逢人便打,寂靜如何變野蠻。空留下,裝腔作勢,各相俱全。

這首詞,從禅宗老祖,到一花五葉,下及“曹一角、臨天下”臨濟宗的禅門歷史,全說到了,也幾乎全批評到了。如果說“敬問嘉賓”幾句,是跟達摩面壁“淘氣”,那麼,對二祖以後特別是臨濟宗以下的教史,就是批評了。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神秀、慧能那兩首著名偈子的理解。在這首詞的末尾,作者還加了一個小注,說:“秀、能二偈,分觀各有精義,合讀則如市人口角,一曰即是,一曰即非,淺直觸背,不知何故。”這可是在翻一件禅門大案!因為據《燈錄》記載,慧能的偈子是得到五祖弘忍認可,並以此獲得法衣的。可是在啟先生看來,神秀的偈子同有其精義。

以筆者淺陋的理解,道理在於慧能的偈語是從境界上說,而神秀則從修行上說。“明心見性”了自可說“菩提本無樹”,可若沒有基本的修行,光是講“頓悟”就能達到“非台”、“無樹”的境地嗎?實際上禅宗也是讀經的,也是打坐的。神會見六祖,問:和尚打坐“還見也不見”,是例子;藥山禅師說讀書“遮眼”也是例子。筆者的佛學知識淺陋,像先生這樣為這段大公案下這樣一個“轉語”,還未嘗見過。

對禅門中“棒喝”,啟先生是不贊成的。先生另有一首詩涉及“棒喝”事,說:“德山棒其徒,南泉斬其貓。既秉具足戒,殺氣何其高。”(《少林寺一千五百年征題》)說棒打、斬貓是破戒行為。對這些公案,歷來不乏參解。筆者記得啟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事情,未必從佛家教義上理解,“棒喝”尤其“斬貓”之類的出奇之事,實際是和尚“樹立權威”的舉動。

這樣觀點,寫成文字,一定要引起波瀾的,或許正因如此,先生寧願在詩裡表達。詩嘛,興到之語,會心的一笑,不會心的一愣,也就過去了。自家吃飯自家飽,佛家的義理,本是一個心路上的事情,寫文章討論,反而落言诠,若再起爭執,就更不好了。

在啟先生的詩集裡,還有一首是寫弘一大師的。常到啟先生家的人一定知道,堅淨居二層房間靠門的牆上掛著的那張弘一大師的像,還有正面牆上弘一法師寫的“南無阿彌陀佛”的橫幅。掛像的旁邊有豐子恺先生的筆跡,那張像就是豐子恺先生送的。說到弘一大師和豐子恺先生,先生是欽佩、稱贊有加,先生家裡就有全本的《護生畫集》,還以“真高明”稱贊豐先生那幅名為《我的腿》的“護生畫”。先生還稱贊弘一大師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

啟先生在專寫弘一大師的詩中稱贊大師的“獨行”,稱贊大師的書法和佛教修為,說他是“並世論英雄,誰堪踵其武”。可是,這首詩在寫到弘一大師的出家時,卻說:“稍微著形跡,披缁為僧侶。”弘一大師出家入的是南山律宗,持戒極嚴,啟先生說多次與人談到弘一的持戒。弘一大師出身進士、鹽商富貴之家,早年在文藝界是著名的大才子,看破了紅塵決意出家,在佛教“爛熟”的時代裡,就有意皈依了律宗。所以如此,啟先生曾說,那是因為他有很強的救世之心,既然救不了世界,就自己跟著吃苦。說他“稍微著形跡”也是指他這點而言。

談到啟先生說禅佛的詩,自然會想到他生病住院的詩篇。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起,先生年高多病,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是身體“折舊”。先是有美尼爾氏綜合症,後來又有骨質增生,再後來是心髒又不好。不管是住院治療,還是在家裡做牽引治療、養病,先生都寫了不少詩篇。

如寫美尼爾症就有三首《沁園春》。請看其中《沁園春·美尼爾氏綜合症》中如下的句子:舊病重來,依樣葫蘆,地覆天翻。怪非觀珍寶,眼球震顫,未逢國色,魂魄拘攣。鄭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虛衷聽一言?親愛的,你何時與我,永斷牽纏?”

人生病都想病魔趕緊離身,先生自不例外。可是像他這樣子稱“病魔足下”,稱“病魔足下”為“親愛的”,這等的言語,可不是誰都道得出來的。病中還有一個不病的,這“不病的”,就是啟先生的幽默。

另外還有寫頸部牽引的《頸部牽引》篇。詩由頸部牽引,想到北京西郊動物園的長頸鹿,又由長頸鹿的長頸,想到東漢著名的“強項令”董宣。然後思路一跳,又想到與孔子相關的“西狩獲麟”的傳說,說有的考證家認為“西狩”所“獲”之麟,就是長頸鹿,孔子稱之為“麟”是“多怪由少見”。然後說到自己頸部的骨質增生,開玩笑地說自己“增生”的長度是向長頸鹿看齊的。但“頸牽一丈長,腿仍二尺半”,牽引到最後,還是一個“且作麒麟楦”。

病痛煎熬之下,依然妙筆生花,心意靈轉,可稱是以“法眼”觀病,其中的幽默诙諧,其中的“淘氣”,真是修煉得“金剛不壞”一般了!

擺脫世間煩惱,佛家修煉有所謂不淨觀、白骨觀等法門。看啟先生的詩篇,也有一種“觀法”,我們就姑且稱之為“烤鴨觀”吧。詩集裡有一首《賀新郎·烤鴨》,“烤鴨”比喻人在火爐裡的情形。詞的下半阙這樣寫道:

三分氣在千般好。也無非,裝腔作勢,舌能手巧。包上包裝分品種,各式長衣短襖。並未把,旁人嚇倒。試向浴池邊上瞧,現原形,爬出才能跑。個個是,爐中寶。

在一些寫啟先生人生境界的文章裡,常看到一些說啟先生“看透了”之類的話。不錯,以啟功先生的大智度,當然是看得很透。但“看透了”絕難說是啟先生的生活意態。就像這首詩,不作白骨觀,也不作不淨觀,而是“向浴池邊上看”,向“烤爐”中看。若作白骨觀等,那是要脫離這個世界,但作“烤鴨觀”則不然,毋寧說是諷勸“人間世”的人們,以“放明白點”的意態去對待生活。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啟先生是得了中國佛學的精神的。

佛教義理在中土的發展,不就體現在“不悟道劈柴擔水,悟道還劈柴擔水”之類的語句所顯示的將“出世”與“入世”打並為一的精神嗎?因此,先生晚年在說到從雍和宮莊嚴佛地獲得的徹悟中,有“人間是值得贊美的,生活應該更加珍惜”之言;也因此,他無限地眷顧在天上的老師、夫人,稱那些曾對他有幫助的人為“恩人”;也因此,他以古道熱腸的心意,捐助失學的兒童,以平等的心態體諒生活艱辛的普通人。

“看透了”的啟先生絕不“獨坐孤峰頂”,而是在返回生活的“隨波逐流”中,“不著跡”地將其對生活的珍愛,展現為大智的幽默和樂觀。因此,他也為紅塵滾滾中的世人,樹立起一種平常而又大境界的人格。


 

上一篇:太可怕:21種口業與形成的災禍詳細對應因果
下一篇:淨空法師:每一尊菩薩成佛要經過無數次的考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