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0》,我們講到第三個單元「貴德」。今天要講「貴德」當中,第三個綱就是「仁義」,我們一看到仁義,就想到「孔孟之道,仁義而已矣」。我們效法孔子、孟子,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仁義存心,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我們仰慕孔孟最重要的,時時能保持仁義存心,用仁義處事待人接物,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我們看這個仁字左邊一個人,右邊是二,所以是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這是仁。在《中庸》當中有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仁慈是每一個人明德當中、本性當中都具備的,也是做人的道理,就是為人著想。只要有對方,都能夠為他著想,這是仁者就是人也。
「仁義」是很高的一個處世的境界,有沒有可能馬上達到?它是有次第的,人要達到仁義,首先他下手處要孝順父母。他能為父母著想,進而為兄弟著想,為家族、為鄰裡鄉黨,再延伸到凡是人,皆須愛,這是很好的目標。成為聖賢是目標,但是它要有次第,怎麼去做到?我們看在這個世紀當中,人們都有很高的標准,比方說愛天下人、愛民族、愛國家,可是這個目標愈高,反而愈做不到,因為他沒有下手的地方,他沒從根本做起。你看在一百年前那個時候社會比較亂,大家都向往天下一家的願景。可是這樣的願景雖然很多人認同,往那個目標走,但是假如不從孝悌做起,那還是一個空的、達不到的目標。民族主義,在這一、二百年是特別強調的,可是其實很難達到民族團結,因為他連父母都不愛。
所以我們中華文化,很強調的德行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孝悌忠信是民族主義的基礎,沒有孝悌了哪有民族的大愛?禮義廉恥是民權的根本,民主社會強調的要尊重老百姓,可是假如為官者沒有禮義廉恥,那只是一個制度,只是一個很空泛的目標而已。都必須從人心、從德行下手才行!仁愛和平,我們看現在特別強調社會福利制度,可是人假如沒有存在仁愛和平,那社會福利制度也很難長久。為什麼?社會福利制度拿的錢,都是拿後代子孫的錢,而不是從每個人的愛心發出來,去幫助他人的。人沒有愛心,用很多福利制度,其實那還是沒有真正達到仁愛的心。我們現在把錢都拿來自己用,這叫仁愛嗎?連自己的子孫都不設身處地,都不為他們想,那這都不是從心地去提升起來的,都是從外求的了。好像外面制度、方法能夠解決問題,只要從外面解決問題,事實上問題愈來愈復雜。所以這個時代,很值得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務本,要從根本來思考。本找到了道才能生,本立而道生;不然很多的努力,最後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學問為濟世之本,有真實的智慧、學問,才能真正幫到他人。孔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愛的目標得從孝悌做起。諸位學長,有沒有經驗,很用心的去幫朋友,結果愈幫愈忙,我們也很無奈。為什麼?可能我們智慧不夠,可能我們的情感被他的言語所帶動。我們一生好惡心,心有所好樂,不得其正,我們順著他的執著點,甚至是他不對的地方,我們還去助長他,還去支持他,那可能就把事情愈搞愈復雜。所以幫人的時候,其實主要還是幫助他把他的心擺正,讓他回到理智當中才是幫他。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他回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你要讓朋友回到這個心態,首先要調濟人情,他在跟你complain的時候,你也不要一下子,一句就把他的嘴巴給封住:你不要說了,你不是讀過那一句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剛好我們今天講「仁義」,仁的前方便,「忠恕違道不遠」,能行忠恕了慢慢可以契入仁的境界。而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可能受不了的,不能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們想一想,自己在抱怨的時候,那苦水終於有人可以倒了,剛吐沒兩口,對方就把你的嘴巴給堵住,會怎麼樣?你們都沒有這樣的經驗?你們身邊的人修養都很高,我常干這種事情,所以我比較有經驗。你給人家一堵,他又吞回去,不是嗆死了。所以要調濟人情,理解他,讓他先抒發一下,等他緩下來了,說我能理解你,那我們怎麼才能改善這個情況?對方沒學,你也不能要求他太多。我們畢竟有學了,我們先來調整自己,這慢慢就能夠改善。甚至於引導他:其實站在對方的角度,他也不容易。
人說實在的,心念一轉問題就沒有了,就是一直固執在那些角度上不肯放,所以卡住。固執在什麼?一定要怎麼樣,我貪;一定是我對他錯,我慢,就卡在那些地方過不了!把貪瞋癡慢轉成設身處地,這關就過了。再難的問題,坦白講一念之間就轉過來了,這個得大家用心去體會看看,善觀己心。所以聖人通達人性,我們還沒通達人性以前,一定要依照經典來成就自己,還有幫助別人,不能都是講自己那一套體會的東西,那不一定准。您看聖人講的「親親為大」,要達到這個仁慈的境界,最重要的還得從親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從對愛父母的這分心流露出來,可以去愛一切人,從愛人又可以延伸到憐憫一切的萬物。這是孟子繼續孔子的教誨,诠釋出來的。
再來,我們看這義,道義、情義、恩義,義是應該的,沒有條件。道義人生對父母、對家人,以至於對同學、對領導、對同事都是這一分義,不是利害關系,不是談條件的。我們今天做任何事,帶著有求的心、有目的的心,希望對方給我什麼,那全部都不是道義人生;不帶任何條件、目的才是義。《孟子》講到的,義是「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做一件不道義的事情,傷害一個無辜的人,而能得到整個天下,都不肯做,這樣的心境是道義的心境。有人會說了,你傷害了這個人,可是你可以得天下,開始推行孔子的教誨。那傷不傷害他?這個邏輯,常常會可以把人給說得有點糊裡糊塗的,反正你就做這一件壞事就好,以後你都做好事;你就偷這一次就好,下次不偷了。賊怕第一次,有第一次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你在這個當下不能夠為對方著想,不能絲毫沒有傷害人的心,又怎麼保證以後?
其實仁慈之心現在能現,它是真實的;你現在不能現,以後就可以現,那是帶著功利的心。等我得天下了,我要做好事了。那個得天下本身就是名利的心,自欺了又想去欺人;就好像我們今天不自愛,也不愛家裡的人,都說要去愛天下的人,沒有修身齊家就要治國平天下,這本身也是自欺又欺人。所以在修道的路上,有一個態度很重要,就是不能打折扣,不能存僥幸的心理。孔子這段話,我先跳過去應該還是可以成就的。那這個本身就不老實、不聽話,沒有具備做弟子的心態,沒有具備做弟子的心態,就不可能成就道業,他不可能成聖賢。
您看在《大學》當中,孔子講「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不可能的,這些話真體會到了,老老實實務本,從格物,格物是自愛,自己每天都被貪瞋癡慢困擾著,不自愛了,那又用什麼去愛人?我們貪瞋癡慢伏不住,講話都有貪瞋癡慢,那是誤導人,不是幫人,所以這格物重要。息滅貪瞋癡,轉貪心為念念為人著想,轉瞋恚心為寬恕包容,轉愚癡為智慧,轉傲慢為謙卑。你這格物了,你的心正意誠,誠能感通,跟人可以交心,那就齊家。你的家又是社會的榜樣,人家效法學習你,就利益到社會。所以義是應該做的,是我們這一生的本分,古人一講到道義、本分,他寧可犧牲生命去做,也不要違背道義而活,這個可貴了,沒有一絲一毫考慮自己的。
我們看《德育課本》裡面,在西漢末年王莽專政,王莽想要自己做皇帝,把政治獨攬大權。當時候有個大儒叫吳章,他的弟子就有一千多人,非常有學問、道德的一位讀書人。結果王莽的大兒子還是挺知書達禮的,他知道他的父親不對,所以就跟他的老師吳章他們商量好。因為王莽比較怕鬼神的事情,所以他們想好,就拿血在門上畫,想說王莽會不會當作這是鬼神給他警告:你不要再這麼干下去,你會遭殃的。他們這麼去做被王莽識破了,王莽惱羞成怒把自己的長子給殺了。我說人有權力、欲望的時候,真的是完全不理智的,長子一片好意勸他回頭,他不只不聽,還殺了他的長子,弄權一時,淒涼萬古。所以人生真的要看破,權力、財富如過眼雲煙,何必為了這些東西造無量無邊罪業,這就太不明智了。所以《菜根譚》第一句就提醒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隨緣、隨分、隨力盡道義就對了,不要貪著這些身外之物。
吳章大儒被王莽判腰斬,然後宣布所有吳章的學生統統不能當官,只要是他的學生就沒這個機會。你看讀書人為的是什麼?諸位學長,讀書人為的是什麼?他讀書為的是什麼?當官是吧?那是錯誤的讀書人。讀書志在聖賢,這考驗馬上出來了,你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假如是為了功名利祿,真的可以當好官嗎?「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是為了功名利祿,可是我當了官,我還是會很認真照顧老百姓的。這個話都講得很好聽,我們女性同胞要注意,花言巧語不要亂聽,要考慮他的邏輯對不對?他不對父母好,他不可能對你好的。因為我聽過有女士說,只要他對我好就好了,其他的我不管。這是相當不理智的一個思考方式。當下很多弟子統統投到其他的門下,就不承認自己是吳章的學生。結果雲敞不只承認自己是吳章的學生,還親自幫吳章收屍把他厚葬。诏告天下,告訴王莽,我就是吳章的學生,你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也很奇怪,王莽反而不敢殺他,您看當下那種情義,驚天地泣鬼神,置生死於度外,這是義。
還有對義的诠釋,叫做任何事情合情合理合法,合情理又合規定、規矩。你不能講求人情,之後把規矩都給亂了,那這不是義,這叫添亂。太講人情,有時候會變成給團體惹很多麻煩,因為你太講人情規矩沒有了,最後不符合規矩的人,他每一次都走後門。然後符合規矩的人,假如反而被人家淘汰,他的心就不平了。所有守規矩的人統統不平,誰還守規矩?那人情不就造成組織跟天下大亂。一個公家機關,假如都走後門,老百姓的心能平嗎?我跟他交情很好,賣個面子給他,情!合情也要合理合法才叫義。你們偏到情,不符合理法那是錯誤的,所以做人處世還是有學問!「禮之用,和為貴」,處世當中守禮,在遵守禮節、禮法的時候,最好的一個狀態,非常和氣,和為貴。你能尊重每個人,體恤每個人這個很可貴,大家都非常歡喜。
但是「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你只讓每個人都高興,而沒有用禮法跟規矩來提醒要求,那每個人最後都不守規矩,那整個就亂了。而且親朋好友拜托你,你都不按規矩,你都順他們,其實也把他們給害了。他以後面對事情,他不是守規矩,他只會想我找什麼關系來解決,不只把他教壞了,他的下一代都教壞了。你看現在講人情、不守禮法的社會現象,都是靠關系,不是靠本事,不是守規矩,大家看看那人心怎麼會有安全感?活得都很累,因為不公平。這樣子老百姓對政府也沒有公信力,不相信政府,然後他也苦哈哈的只能去找關系。這樣的社會終究會出問題的,為什麼?講人情,貪污的現象會嚴重到無法想像。所以現在貪污不是政府貪污,聽說連念幼兒園都要送老師東西。這個和是從愛心、恭敬心出來的,這個和不是從討好、巴結、谄媚來的,完全都偏掉了。
我這個也不是亂說的,是有收集情報,有一個幼兒園的小孩,遇到中秋節他媽媽買了幾盒月餅回來。他問他媽媽,你有沒有買一盒送給我老師?他媽媽有有有。他說就那一盒最大的,這樣老師才會疼我。那一天我們一個同仁說到,他說他從小就想當老師,就是因為他小學老師,不收他們一分一毫的東西,自始至終堅持。所以他那個高尚的人格,深深影響他,他就覺得這一生做老師最有意義,您就看到那個德行,感人至深!我們現在成人、官員、老師,到底帶給我們的下一輩、下一代什麼樣的人格?這一代人好像看起來挺有福報,不愁吃、不愁穿,假如不把倫理道德傳給下一代,罪孽深重,統統只有墮落的分。不以仁義存心,公務員還中飽私囊,欠的是全國老百姓的錢。本來是自己的福才能坐那個位置,但不懂道義,小人冤枉作小人。淒涼萬古,萬劫不復!
這些《群書治要》、中華文化趕快宣講,可能還能讓不少人回頭,浪子回頭金不換,從地獄門口,把他拉回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不要說公務員,我們當老師的人,那造的罪業大了,斷人慧命那是最重的罪。所以您看古代的醫生、當老師,這兩個行業是決定沒有談利的,為什麼?為國家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為救人的命放在第一位,病人沒有錢,藥都是免費給他的。我們有一個同仁,他也很盡心的弘揚中華文化,那個根是他爸爸幫他扎的,他爸是中醫。除夕夜的晚上,半夜有人家裡親人生病,比較緊急,除夕夜,他小時候的印象,父親開門大雪紛飛,背著一個藥箱就走出去了。待會我們會講到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例子。
接著我們看剛剛講的,義者,宜也,宜就是適當,做什麼事合情理法做得恰到好處,不過、不及。而在義當中什麼最重要?尊賢為大。因為只要在團體當中,在整個國家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有地位、有智慧的人。就好像一國的這些宰相、部長,他影響的面都非常大,而這些讀書人你愈尊重他,他為國效力。而且你尊重他們,老百姓也尊重他們,就會聽他們的話。比方父母尊重老師,孩子們各個聽話,尊賢,以前那個拜師禮,真正成就的是孩子尊師重道的心,古人看事情看得很深很遠。是不是哪一個老師說他希望給人家拜?那叫傲慢,那怎麼當老師?以前的人當老師那拜下去,我看那胸口上就是一塊石頭了。人家的父母甚至於那年齡都比老師還大,受這麼大的禮,讀書人不敢占人家一點便宜,還受這麼大禮,受完了,誠惶誠恐,怕對不起人。
當然假如是一個老師去要求別人拜,這就有問題,那就可能傲慢在滋長自己不知道。甚至於說這古代的規矩就是這樣,還自己找個藉口要要求別人拜,那就麻煩。而且我們在這個時代,我自己出來跟大家分享,傳統文化的一些體會心得,實實在在講是不得已的,自己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我是根本沒有資格當師長的弟子,自己《弟子規》都做得不扎實還很差,連弟子都做不好,怎麼敢說能夠做人家的老師?所以走在修道的路,第一關是打破自欺,就是自己有幾兩重,這個決定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人家叫老師,叫第一次誠惶誠恐,叫第二次誠惶誠恐,叫到第十次、第十一次,就有點覺得,飄飄若仙挺舒服的!被人家叫老師,可以叫到舒服,就快出事了。
我記得我們當時候,通達人性還是非常重要,怎麼說?當時候我們在廬江也是自我期許,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但是這個期許是放在自己心裡,不是常常自己掛在口上,常常掛在口上自己都做不到,那言行就差距太大了,要不斷在心裡鞭策自己,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而當時候我們想說彼此稱老師,提醒大家,彼此提醒行為世范,學為人師。這個想法是好,可是不符合現階段人心狀況,因為這個名相,人聽幾聲老師、老師之後,傲慢心都會起來。所以很多做法,都要有高度的智慧,去洞察人心的狀態,不然好心還是做了壞事。舉個例子,電話拿起來,人家問請問,你哪一位?我是陳老師。這個回答就已經把這個名好像覺得就是自己,我們接到每一個電話,跟人家一講,請問你哪一位?你好,我是蔡禮旭。哪有可能說你好,我是蔡老師,那不把自己是真的能當老師的那種心態。人什麼時候墮落,什麼時候被自己賣了,都是在這一念之間,慢慢就偏掉了。
我們現在在傳統文化裡面當主管,是我們真的有那個德能跟才能了嗎?我們這二、三代人,基礎都比較弱,這是客觀狀況。不是我們今天有機會站在講台,或者有機會擔任一個職位,我們就已經是德行都夠去弘揚文化了,這樣都不冷靜、客觀去反思自己的狀態。因為是不得己的,才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所以我們現在出來弘揚文化,每一個做法都得考慮人心、考慮深遠。後來趕緊調整,不能叫老師,叫學長,尊重別人,某某學長,你好。那可不能互相叫學長,我們接起電話,又說你好,我是蔡學長。你看古人以前,再有德行的人寫信給朋友,愚弟,都是那麼謙退的。我們看李炳南老師的老師梅光羲居士,給李炳南老師寫信的時候落款友生,沒有以師自居,大家看多謙卑,古人這些文化的內涵,都是流露誠敬、謙和的態度。
剛剛我們講到的,父母對老師恭敬,給老師行拜師禮是尊賢,成就孩子尊師重道。而這些首相、總理、部長,國家領導者都非常尊重他們,老百姓都尊重,尊重他們,他們感知遇之恩為國效力。您看劉備他做得最恰當的,是哪件事情?對國家貢獻最大的是什麼?三顧茅蘆這是禮。不然他蜀漢怎麼可以維持那幾十年!有諸葛亮才有整個蜀漢的發展。所以哪一件事情要做得最適當、要最看重?尊賢為大。大家看,夏商周那時候開國,為什麼能安定天下?尊賢,周文王去啟請姜太公,湯王啟請伊尹。再看看這個尊賢為大,好像傳說周文王還用車拉姜太公,好像走了八百多步,周朝王朝八百多年。
接著《中庸》講,「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所以要實踐道德仁義,你要契入,還要從禮開始做起。「曲禮」講「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孝養父母沒有從這些禮,他那個愛敬的心怎麼慢慢發出來?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我們看這個禮教當中,首先是要恭敬父母、侍奉父母,殺就是指減,因為父母去世了穿的是「斬衰」,守喪三年。你對父母是穿這個喪服,你怎麼可能會對一個不認識的人穿這喪服?它有親疏不同,這是符合人性的,他是先愛父母,慢慢再把這個愛心往外擴展。關系再疏一點,一年的「齊衰」,還有「大功、小功、缌麻」就五服,五種不同喪服的標准。
「尊賢之等」,以前不同的官位,他穿的衣服不一樣,他愈高位的他穿的衣服,老百姓一看到,這個是部長級的衣服,都要守對他尊重的禮。都是透過這些禮節,然後讓人生起一種恭敬的態度;但是現在不注重這個禮教,你看尤其民主國家老百姓的心裡覺得:我跟總統平等,我跟國家元首平等。甚至於更麻煩的是什麼?我是國家的老板,總統還要看我臉色有沒有?我們想一想,禮教最重要的是恭敬心,現在是連對國家元首都提不起恭敬心,那你說這個時代的人,不是心性都一直在快速墮落嗎?他哪是福氣?所以這民主政治不好好用倫理道德教,人的存心都不知道偏到哪裡去了。我們再看到這些句子的時候就很感歎,只看眼前的選票,都不知道教化人心,都變成谄媚選民,毀了幾代人是吧?你看現在下一代十幾歲,可以拍桌子罵國家元首了,那你說他們以後會恭敬誰?長善救失!這些禮教深遠的影響,對人性的通達。可是我們感受不到了,還罵它,還說禮教吃人,那真是造大孽了。我們現在看很多青少年愛莫能助,你該傳給他的孝敬,都沒有把他培養起來。倫理道德不能復興,讀書人要負責任。
所以下一句我們就可理解到,什麼才稱為讀書人。我們看九十二句說到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到的,這個『士』是指讀聖賢書的人,也是指基礎的公務員,都可以稱為士人。「士」再提升上來,為國家服務,他可以是重要的卿大夫,這就國家重要干部。以至於分封建制,封給他一個國家他就是諸侯,治理一方。在古代是士農工商,農工商,農人生產,工商尤其商業他是營利者,農工商就是生產者、營利者的部分,士他是治理國家的這些讀書人。而讀聖賢書他的人生意義在哪裡?《大學》開篇就說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親民就是利益百姓,他透過為政利益百姓,而這個利益當中,首先教導老百姓,斷惡修善,勸善,老百姓心地都善良了,他人生才會幸福。所以教學為先,父母官一定要把當地的教育辦好,人心都善了社會安定,家庭幸福。所以士人、讀書人他以明明德,就是他這一生是修道人,他要恢復他的明德,恢復他的本善。
而他在為政的過程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他要大公無私。就像我們在修行,我們要對每一個人都要提起仁愛心,可是往往在一些境界,還是考慮自己,沒考慮他。歷事煉心看到自己的我貪、我慢,趕緊調伏,他幫助我、提醒我還有哪些習氣,利益別人的過程,同時看到自己的習氣。所以不是我們去幫人,是所有的人來成就我們,來提醒我們。包含我們從事教學工作,教學相長,我們要感謝能有這個教學的機會。「學然後知不足」,自己愈學愈看到自己跟聖賢人的差距,看到自己心上的習氣。「教然後知困」,在從事教學工作的時候,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常常在台上想個成語想不起來,就卡殼了、卡住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包含講一個道理,講講講,講不下去了,不通達,趕緊回去找相關師長的開示,翻書,趕緊把它搞通達了,下一次趕快再來給人家說清楚。「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所以是學習者在成就教學者。
我們學習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在佛家講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一切人都是老師,都來提醒我們起心動念的偏頗在哪裡。你看到這個人是比較貧窮的,我們馬上那輕慢上來了,「勿谄富,勿驕貧」,還差得很遠。比方他是一個初學的人,你跟他交流兩句:你學傳統文化多久了?就三個月而已。我們馬上冒個念頭:我都八年,那他就是提醒我們不輕後學。很可能人家名義上學三個月,實際上人家家教很好。而且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有一個危險在哪裡?大家看到的是表面,沒看到內在的修為,結果大家學也學表面。為什麼?因為羨慕口才好的人。其實跟著他學什麼?學口才、學風采,學揮手四十五度。哪是學他的存心?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學到那些東西?真的,值得冷靜觀察自己的心態,為什麼那麼容易?因為我們本身功利心就很強,我們從小讀書就是功利主義上來的,那個東西還沒有刷干淨,隨時會來。
子貢跟孔子學,在「孔子傳」裡面,他最後承認,他跟夫子講我來本來想說,幾年就可以超過你。「孔子傳」裡面,孔子聽了哈哈大笑,你說子貢假如是這個心態,他是從商的,商人很講究效益要快一點、要高一點,可是這一念心跟道是違背,他修道的障礙。為學第一功夫,第一關是什麼?要降得浮躁之氣定。為什麼浮躁?急於求成、好高骛遠他就浮動了。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厚積薄發」,這個老老實實做功夫、用功,真的太重要了。我們以前在「君道」的時候,就有學到,大自然當中早開就早謝。像我這麼年輕出來險象環生、危機四伏,都不知道多少身邊的長輩,幫我捏了無數把冷汗,不是一把而己,是無數把。我們現在才曉得,真是不知道他們的疼愛。
假如我們自己不清醒,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很容易激動,他聽你講兩堂課,他一激動:孔子再來,聖人再來!你說我們年輕人聽這些贊歎,扛得了嗎?抵得了嗎?能八風吹不動,騙人,不可能的。所以身邊沒有一些高智慧的人護念我們,那真的沒有不倒的,沒有一個僥幸的,兵敗如山倒。為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沒基礎,我們還是升學主義,二十幾年來都是先想自己不想別人。理有頓悟,覺得這些道理很好,事要漸修,還要慢慢調伏習氣。師父學問這麼高,我們望塵莫及,人家老人家說上台五十多年,底下的人是老師,他是學生。師長的學問是堪為人師,那是為我們後世這些程度這麼差的弟子,護念我們。連老人家都是這種態度,我們還敢不是這個態度,那就死得很慘,為什麼?一傲慢起來了,是斷人慧命。這個人做老師怎麼習氣這麼重?聖教不能學,斷人慧命了。
一傲慢起來了不照經典講,變邪師了。世界當中那些大邪師不都是講、講,講到最後飄飄然了,自己比釋迦牟尼佛還厲害,是不是?就是這麼來的。傲慢到最後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很多,大家注意看那些邪師都是這樣。所以人一不小心,在台上講著、講著就變邪師,人家再給你拜下去就完了,接著講的就不照經典講了。在佛門有一個公案,「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有很多人聽了這個故事之後不敢上台了,聽這個馬上不敢上台,好還是不好?好不好別問別人,看自己的心,你一聽到這個公案馬上想:我不講了。你先想到誰?Any question?是講得太激動麥克風有問題了。每一件事情突然而來,我們的第一念,就是我們的真實狀況。
看起來在弘揚文化,考慮每一件事情,第一個就是我,不是把眾生擺在第一位,不是把人民擺在第一位。我要修道,所以你們得配合我,有沒有道理?我要修道,第一大。那不是跟世間人我要賺錢,誰都要順著我,誰都要看我臉色,不同樣道理?現在很多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家庭裡面那個賺最多錢的,講話最大聲,誰都不敢去麻煩他。什麼事情是他該做的,他不去做:我得賺錢。沒人敢吭聲,那不是我執在增長?接著我要修道,換湯不換藥,那個傲慢跟貪心全部搬到修道的因緣來了。是要我們息滅貪瞋癡,不是貪瞋癡慢換對象、換地方。
所以修行得找到根本就是這顆心,心去除貪瞋癡慢才是修行。我們現在站在修道的態勢上,要求別人配合自己,你是要去恆順大家,把你的我執愈來愈淡,怎麼是別人配合我們?你要去感化別人,你首先要先融入他,《老子》講「和光同塵」。哪有一開始去了:統統站好,你們不乖,我是學《弟子規》的,都要聽我的話。你不被人家轟出去才怪!大家看《德育課本》裡面「少娣化嫂」,崔少娣她要嫁到蘇家的時候,蘇家有五個兒子,四個已經娶妻,那四個妯娌每天吵架,有時候還抄家伙要打起來。她要嫁過去以前,所有親戚朋友:凶多吉少,還得了,都替她很擔心。你看她信念多麼堅定,草木都可以感動,哪有人不能感化的道理?信為道元功德母,人之初、性本善,她堅信不移。
過去了怎麼做?比較辛苦的工作,婆婆本來在吩咐那些嫂嫂,她馬上來:我最小,應該我先做,我來做,有活搶著做。吃飯:嫂嫂先吃,禮敬嫂嫂;再來從家裡帶回來的好東西,嫂嫂先吃、侄兒先吃,捨己為人。不是擺個姿態很高去要求別人,還有一些生活情境,她抱著侄子,剛買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侄子突然撒泡尿撒在她的衣服上。當下那嫂嫂不好意思,人家新買的衣服,小朋友給人家這樣的待遇灑在身上了,嫂嫂馬上要去抱孩子回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當下的念頭是什麼?別緊張,別嚇了孩子。嫂嫂馬上要抱,怕驚嚇到孩子,沒事、沒事,別嚇到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她都念念只有侄兒,一次、兩次、三次,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年之後,她四個嫂嫂講,我們這個五嬸大賢,我等跟她比真不算人。被她感動,要效法她。
所以「三爭三讓,天下無貪人矣」,就你可以作聖賢,我們都不能做;就你有德行,我們就是這些貪心的人?幾次之後人家慚愧心就起來了。「三怒三笑,天下無凶人矣」,每一次都惡臉相向,你每一次客客氣氣的,從不跟她爭吵,慢慢的她就不好意思了。所以我們的本質上,師長講太重要、太重要的一段話,「放下控制的念頭」。你對任何人事物有要求,不都是控制嗎?你不從這個地方下手,修一輩子原地打轉算不錯了,執著更深是占很大的比例。所以為什麼聖教弘不開來?因為我們學的人愈學愈執著,愈學愈要求,愈學愈強勢,人家當然很難起信。愈學愈不務本,都迷失在掌聲當中的話,那掌聲最後帶來的,可能是把大眾給誤導。我們講的都不是務本,都不是敦倫盡分,那人家學不也學偏了嗎?
講到這裡,我是做錯很多事情,要負很多因果責任。真的,孔子講的「述而不作」,不只所講的都要跟經典相應,更重要的,所做的一切都要跟經典相應。因為你做的不跟經典相應,人家看了就往錯誤的方向走。我第一次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講了兩個小時講完下來,我離開的時候,有一個大學生從後面一直追上我,看到我就跟我講:你的口才好好!他崇拜什麼?我講了兩個小時,他沒體會到這些道理,沒體會到所講的,這些聖賢、這些教誨、這些人物的心境,他兩個小時都沒感覺到。他的目光全部在哪?全部在口才,因為那是他要的東西。我們不完全把名聞利養放下,我們跟任何人學的動力,很可能都在這上面。學得可像!講話的語氣、擺的手勢,連口吻都很像,那不都是著相了嗎?所以好像拉得太遠我還是拉回來。
今天跟大家講這些,是感覺古人洞察人性很有智慧,他洞察得到一個時代的人性,洞察得到一個地方的人心,他才能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他才能幫得上他。他就執著在名聞利養,你的方式又助長他的名聞利養,他就得力不了。大家看從心地上提升,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可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學東西太容易往這個方向走,學什麼?講課的時候筆記一本接一本抄,抄在心上很好,抄在本子上干什麼?拿回去告訴大家:我這可是上了什麼課抄回來的。人家得先拜一下,才講給人家聽,好像來跟你挖寶一樣,一句一句念給人家聽。這個話沒先入心,沒先感動自己怎麼去感動別人?攝受人,主要是我們這些理,自己真正是做出來的。
所以孔子說到「人能弘道」,人把這些經教做出來了,他為人演說,表演出來他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他自己手上捧著經書講幾堂課,他就能把道弘開來。為什麼在一百多年前,對中華文化這麼反對、這麼反彈?就是學的人言行不一致,所行成一種龐大的反對力量,甚至是怨恨的力量。這個因我們都要找到,因還在讀書人的身上,言行不一致,所造成的反彈。一百年前會這樣,一百年後照樣會這樣,我們現在弘揚不趕緊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講的跟做的差很多,那最後人家的不信任、否定的力量也會撲上來的。百年樹人,教育事業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一場演講、兩場演講,那看得太淺,為什麼看那麼淺?全部還是功利主義,急功近利。辦一場課下來,在那裡講今天又度了五百人,你看度了幾千人。自己都還沒度得了,還度好幾千人?所以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自己都不能護念自己,還能護念別人修行那也不可能,這邏輯都不通。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成就自己是最重要的基礎,真的有德行、有智慧隨緣隨分隨力去幫助別人。現在都忙外面的事,忙到自己的心都定不下來,功夫愈來愈往後退,然後還告訴自己:可是還是很多人需要。那不叫自欺了嗎?又欺人了。我是感覺老祖先對我很慈悲,知道我德行、學問太差了,讓我好好可以在馬來西亞定個十年,好好讀書,你看祖先很慈悲。我們馬來西亞的同修更慈悲,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夠好好潛心修學。真的戰戰兢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自己沒有真實的智慧、德行,後面的過就會愈來愈多。所以大眾對我們信任,我們要珍惜這個信任,要真正用功,要真正講真話,不能講好聽話給人家聽。「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現在想一想多少團體,修道的團體、弘揚文化的團體,敢講真話,這叫義。
現在不敢講真話,怕得罪人,怕他明天給我難看的臉色,我們義擺在哪?考慮事情什麼在第一位?對方受益在第一位,道義要擺在前面。當然你勸他,自己要首先不動氣,你不要今天聽完:好,明天到學會去開炮。心平氣和則能言,首先你對對方不能有成見,只有愛護他的心,你愛敬柔軟去勸他,哪怕他一時不能接受,誤解你的好意,日久見人心,別急。講完他了,他不能接受,你該給他送椰子糖你就給他送椰子糖,你該給他送怡保的白咖啡你還給他送,一次、兩次,他說他不是針對我,他不是看我不順眼。他不就不誤解了嗎?但是「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哪怕他當眾批評你,你都不改為他好的心,這才是真的。不然我們還是離不開功利心、有求的心,勸了兩次:不聽拉倒,沒有善根。
或者為他好,他不理解,還講我的壞話,以後不干了。孔子一開始就提醒我們,修道的路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的好意不能被理解,那是太正常。誰當君子?任何人都要當君子。你當父母不當君子,你怎麼把你的孩子教好?所以當媽媽也要人不知而不愠,你明明為你孩子好,他還誤解你,還跟你發脾氣,難不難過?難過!很多淚水都往肚子裡面吞,吞進去。孩子要愛護,孩子不懂,孩子還沒開竅還得推他一把,所以人不知而不愠。現在當父母的、當領導的、當老師的都要有這個心境,為什麼?「先人不善」,他們的父母、他們爺爺奶奶、甚至曾祖父母輩的沒有教他們,他們不會是正常的,你不能苛刻去要求。我覺得剛剛講這段話,又勸了自己一次,這幾天又有點苛刻,趕緊又想到這一句,好好勸自己一下。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11/12/1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