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性、識、意、心
不被外境轉,就是修行;被外境轉,就是墮落。
問:性、識、意、心,有什麼分別?
答:小孩子剛生出來,活活潑潑,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時可說是“性”。一知道吃奶了,“識”就增加。吃奶之後,又懂得穿衣服,不穿就會冷,不穿就覺得羞恥;知道饑渴寒暑,這就是“意”了。等到長大,想要這個想要那個,這就是有“心”了。本來這是四種心,可是也可說是一個,互相有連帶關系,不可分開,是同一家。雖說有四個名詞,但是它本性是一樣的。其根本的罪魁就是“業”。
再擴大來說,什麼叫“佛”?我們的“性”叫佛,什麼叫神?“識”是神。“意”是分別心,“心”是盡打妄想。
再說,“性”本是圓陀陀、光灼灼,無人、無我,不落二三。但一有“識”,就落二三,有所分別。“意”也是有分別。意,又叫第六識,比較混濁,但第七第八識比較清淨。識有八種,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與第七、第八識。識本非有八識,而是名詞上有八個,但總機關是一,而有八個崗位。雖然有八個崗位,都由識來支配控制,八而一,一而八;八不礙一,一不礙八。從一可生八,從八又可回到一,這是識。
“意”就是分別心,也就是第六意識。“心”不單有分別,而且又妄想紛飛。至於六識,可說是一種知覺性。就是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發出見聞嗅嘗覺知。人造罪業也是在六根門頭,修行亦是在六根門頭。若能不被外邊境界轉,那就是修行;若被外邊境界轉,就是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