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告訴我們,『不得貪餮悭惜』,前面「不當瞋怒嫉妒」,嫉妒是瞋的一分,這句是不貪,你看不瞋、不貪。貪裡面舉個例子,「貪餮」是好吃、貪吃;「悭惜」是吝啬,都是貪的一分。『不得中悔,不得狐疑』,這兩句是不疑。合起來就是貪瞋癡,換句話說,不可以貪瞋癡。『中悔」』是對學佛來說的。我們學佛,學佛遇到再大的災難、再大的障礙,不可以後悔,不可以懷疑。像往年印光大師在世,他有一個皈依的弟子衛錦洲,平常學佛也很用功、很如法。鄰居失火,把他家的房子也燒掉,所有的財物付之一炬,太太受這種打擊受不了,太太死了,他自己也就變成癡癡呆呆,為什麼學佛會遭遇這麼大的災難,家破人亡?有同修把他這個狀況報告印祖,印祖給他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這個信講得太好了,理事圓滿。分析得非常清楚,勸他對於淨宗的修學,應當勇猛精進,不後悔、不懷疑,把這個逆增上緣反而成就自己的道業。平常放不下,財產也放不下,家親眷屬也放不下,現在一把火燒掉了,太太也死了,你不是統統放下了嗎?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那好事情不是壞事情。世間人看到這是壞事,學佛善心得了惡報;真正學佛明理之人看到,不是壞事是好事,讓我們身心世界徹底放下。印祖那篇文章寫得很長,寫了差不多將近兩千多字。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逆增上緣,在歷史上古今中外不曉得成就了多少人。我們自己今天有這麼一點成就,實在講多半是得力於逆增上緣,順境裡頭很難修,很容易把自己淘汰掉。順境裡面能夠做到一心清淨,勇猛精進,那是太難得了。
所以佛法的修學,順逆兩種境緣當中,我們要曉得,小乘佛法逆緣多!逆緣,人遇到挫折,在重大挫折裡面,他反而能夠發憤、精進。大乘佛法、最上乘法是順境裡面修,順境相當不容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出生的時候順境。我們在小乘法裡面看到迦葉尊者,苦行,頭陀第一。逆境裡頭奮發,占絕大多數;順境裡面成就,千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人,所以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真正修行人,折磨我們的人、找麻煩的人、陷害的人,我們要對他生感激之心。最近我們在新加坡,與新加坡同修們一起共同來修學,我們遭遇困境,愈挫愈憤。大家這麼起勁的來干,是在逆境、逆緣當中,我們感覺到不能不做,不能不認真的去做,不能不努力的去做,這樣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加持,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懶散。所以惡人、逆境真正是我們修行人的大善知識,我們以感恩的心來看待,他成就了我們。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第五集) 1998/7 香港佛教青年協會 檔名:02-036-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