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女人更不能惡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詩曰:
  心貪嫉妒口讒言,十惡隨身毀善根;
  诳詐牽他沉苦趣,奸雄莫過女人冤。

  從前,釋迦佛陀在中印度廣嚴城說法時,數百漁人在勝慧河中,捕獲一條摩竭大魚,此魚生有人頭、象頭、馬頭、駱駝頭、驢頭、牛頭、猕猴頭、師子頭、虎頭、豹頭、熊頭、罴頭、貓頭、鹿頭、水牛頭、豬頭、狗頭、魚頭等十八頭三十六眼,一時引起千萬人在河邊觀看。
  佛陀常於晝夜中,以佛眼觀察六道眾生,誰有善根因緣能得度?見此摩竭大魚於過去佛時,曾種善根,今遭受苦厄,應當得度。於是,佛陀與諸比丘來到勝慧河邊。

  是時,佛陀在大眾中告訴諸漁人說:你們先世造作惡業,由此因緣生於卑賤人中,今生再造惡業,來世更加受苦。佛陀便勸諸漁人戒殺放生。諸漁人均對佛陀生信敬心,於是就把“魚”等所有水族之類放生。

  佛陀以神通力加持,使諸水族眾生游入勝慧河。然而,摩竭大魚能憶前生事,獨在此處不去。佛陀即便問此魚說:“你是“劫比羅”嗎?” 

  摩竭大魚作人語,酬答佛陀說:“是!我是劫比羅。” 
  “你曾作身、口、意惡行嗎?”佛陀問。
  “是!我曾作身口意三惡行。”摩竭大魚回禀。
  “你知道作此三惡行的人,會墮於惡趣嗎?”佛陀又問。
  “作惡業的人,自作自受,這我知道;現在我就是受此‘口業’惡行的業報。”摩竭大魚禀白佛陀說。
  佛陀又問摩竭大魚說:“誰是你的惡知識?” 
  大魚回禀說:“佛陀!我的母親害我墮於惡趣,是惡知識。” 
  佛陀又問:“你說你的母親是惡知識,她現在生於何處?” 
  摩竭大魚回禀:“佛陀!我母親已墮在地獄。” 
  佛陀再次問:“你現在生在何趣?” 
  摩竭大魚回禀說:“佛陀!我墮在‘旁生’趣中。” 
  佛陀復問大魚:“你這生死後,會生於何處?” 
  摩竭大魚回禀:“佛陀!我於此生死後,會生在捺洛迦(墮於地獄)。”這時,摩竭大魚即流眼淚大哭!

  佛陀即說伽陀(偈頌)曰:
  “汝墮旁生趣,我今無奈何,處在無暇中,啼泣當何益?
  我今悲愍汝,汝宜發善心,厭離旁生身,當得升天上。” 

  此時,摩竭大魚對於佛陀深生敬信。因此,佛陀更為大魚說三句法。頌曰:
  “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 

  是時,無量大眾聽見“大魚”能作人言,與“佛陀”互相酬答,各生稀有心。因此,大眾共議恭請阿難尊者,請求世尊說明此“摩竭大魚”的宿業因緣。

  佛陀告訴阿難及諸大眾說:過去“迦葉佛”住世時,有一位婆羅門名叫劫比羅設摩,博學多聞,大眾稱他為大論師。其子——劫比羅,更是聰明智慧,博通眾典。其父命終時,告訴兒子說:“劫比羅!你已精通四明眾典,堪作論師;我命終後,你於諸論場上都不會有任何疑難懼事。然而唯一要注意的是,迦葉佛的弟子——出家僧眾,你千萬不可跟他們辯論;因為‘佛學’深廣難測,世論不能伏,俗智不能知;僧眾一心修行,不求名利。所以,你必須注意,不應和‘僧眾’激論。”設摩咐囑其子後就逝世了。

  有一次,國王舉行辯論大會,劫比羅以三寸不爛之舌,戰勝諸大論師,獲得國王灌頂,被封為大論王。

  大論王(劫比羅)回家,其母親問說:“劫比羅!你已經摧破諸大論師了嗎?” 

  劫比羅回禀說:“母親!孩兒已經摧破各大論師,唯除‘迦葉佛’的聲聞弟子而已!” 

  其母告訴劫比羅說:“你應該去折伏沙門(出家人)。” 

  劫比羅禀白母親說:“慈父亡日誡以遺言……勿與彼共論。” 

  劫比羅的母親是一個嫉妒、造口業的惡女人,她說:“你父親在世時是沙門奴,你現在也要當沙門奴,你一定要想辦法折伏那些出家人。” 

  劫比羅為人禀性仁孝,不敢違背母言,即便前往“鹿野苑”僧眾中。於其途中,遇見一位來自鹿野苑的比丘,劫比羅就利用機會,向此比丘探查佛教內幕,以做為研究摧破僧眾的方法。他問比丘說:“你們出家人,一共有多少?” 

  比丘答說:“住在鹿野苑的僧眾,其數超過兩萬人。” 

  又問:“僧眾既然有這麼多,那經典到底有多少?” 

  比丘告訴他說:“佛教經典總共有經、律、論三藏。” 

  “每一藏的數量有多少呢?”劫比羅問。

  “每藏有十萬頌。”比丘答說。

  “在家俗人都可以聽聞嗎?”劫比羅又問。

  “可以聽聞“經”、“論”兩藏,其《毗奈耶》(《戒經》)是出家軌則,俗人不宜閱讀聽聞律藏。”比丘回答。

  這時,劫比羅自忖:唔!其激論法不許他人知道。他想了以後,又禀白比丘說:“仁者!請您為我說些佛教的要義,好嗎?” 

  比丘自忖:這位婆羅門是論難者,他為了稱量我而發這種問法;我說一首偈,看他能否了解?比丘即說偈曰:

  “何處流當止?何處道應行?世間苦樂事,何處當窮盡?” 

  比丘說此偈後,便對他說:“婆羅門!請您為我解釋這偈的意義。”劫比羅於其所學四明論典中,想不出答案,盡他的智慧,不能測其義理。到底什麼是流止?什麼是道行?他即便四顧,自忖:不要讓人家看見我“大論王”在此獻丑。於是,便行矯詐說:“我觀此偈宗緒綿長,其義深遠,不可倉卒略解此義;我有要事到鹿野苑,後時重會再來解釋。”劫比羅說此語後,即往鹿野苑。他看見諸比丘精進修道,深生敬信,不願造業;遂即回家。

  其母看見他回來,便問:“劫比羅!你已摧破僧眾了嗎?” 
  劫比羅就把經過禀白母親,並且說:“佛教論義不教俗人。” 
  其母說:“你可以假出家,從其受學;學成之後,就還俗。” 
  劫比羅被母驅逼,遂到鹿野苑僧眾中,請求出家。

  比丘思惟:這位婆羅門善能激論,若發心出家修行,將來定能紹隆佛法;遂允許他出家入僧修學。

  劫比羅說:“師父!此處人家都認識我,可以到他鄉剃度嗎?”於是比丘就帶他到別處去圓頂、受具足戒,教授經律論三藏佛法。由於劫比羅的智慧辯才無礙,出家不久即能通達三藏教理,成為大法師。是時,劫比羅暗自思忖:我勤求佛法,學業已經成功,現在應該前往波羅奈,親近供養迦葉佛,以求解脫生死大苦;遂即起程。

  大法師劫比羅來到波羅奈城時,其母親去找他,說:“劫比羅!你是否已經摧伏迦葉佛的沙門弟子?”他禀白母親說:“我雖然是了解佛教教理,但是尚未證得道果;諸沙門比丘全是成就聖者,教證俱明,我何能摧折?” 

  其母聽了之後說:“不行!你必須想辦法,摧破諸沙門。”劫比羅被母所逼,無可奈何,即禀白其母說:“母親!若聞擊鼓吹螺之聲,大眾雲集時,敬請來此處觀聽。” 

  後於異時,劫比羅即擊鼓吹螺升座說法,其母來至座邊默然觀聽;是時諸比丘、居士大眾雲集,聽聞大法師說法。此時,劫比羅先說正法,然後演說邪法。

  諸比丘聽見他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即當場勸告說:“具壽!你莫毀謗佛教,建立魔幟,摧壞法幢;毀破佛法的人,死後必墮諸惡趣,受大劇苦。”劫比羅無話可說,即便下座,禀白母親說:“諸比丘們教證雙全,我無能挫折。” 

  其母說:“我教你激論的方便,下次說法時,你可先說佛法,然後轉述邪法;諸比丘若再次呵谏,你當口陳刀劍,出粗惡語把他罵辱,那些出家人均畏惡名稱,自然會離開。這樣,你不是勝利了嗎?” 

  其子說:“這確是好方便!”是時,劫比羅又升座說法,初說佛法,後演邪法。諸比丘又勸他說:“具壽!你切勿破正興邪……,當墮惡趣。”劫比羅便憶母言口出刀劍。他即向諸比丘亂罵說:“你們知道什麼?你們的口像:象口、馬口、駱駝口、驢口、牛口、猕猴口、師子口、虎口、豹口、熊口、罴口、貓口、鹿口、水牛口、豬口、狗口、魚口、愚人口;你們知道什麼法、非法?” 

  諸比丘聽見這位所謂大法師,口出刀劍漫罵不休,即便各自遠離而去。這時,劫比羅在此聖凡人眾面前,作此十八種惡口罵詈之後,便下高座,禀白其母說:“母親!今天您高興嗎?” 

  其母說:“我聽見你大罵出家僧眾,我今大喜,好!我們現在一同回家。”(其心惡毒,令人恐怖!)

  劫比羅敬禀說:“母親!我對‘迦葉佛’的無上正覺教法,非常喜愛,我不能棄捨正法歸家。”其母指斥劫比羅違背父母言教。劫比羅再次禀白母親說:“我不能回家。”他又發願說:“若我流轉於生死中,願莫重遭如是之母,由惡知識故,令我於學無學聖人眾前,出粗惡言,緣此惡業必墮於惡趣。” 

  其母勸子不回家,便在城中如潑婦罵街,毀謗說:“迦葉佛的弟子,搶奪我兒……。”其敬信三寶的善人,共相安慰她;不信佛法者,即以火上加油,加以調弄毀謗。是時,老母以其恥辱纏懷而致嘔血身亡,墮於地獄惡趣。

  劫比羅比丘由於作十八種惡口,罵詈諸比丘,以此惡口因緣,命終生於摩竭魚中(事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九)。

  身為大法師的劫比羅,順從其母惡言,而罵辱諸出家眾,遂致隨其口業受報諸頭。由此可知,女人惡口最不吉祥。佛教三藏教典說“女人”過患之事,不勝枚舉。茲從《諸法集要經》卷四,略舉十二偈頌如下(原文為“左”):

    佛經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已獲得人身,又能信仰佛教,更是稀有難得,正如貧人進入寶山。然而,那些不知因果業報而造口業毀謗僧眾者,不但“如入寶山空手回”,又好像跑到“寶山”上去跳崖自殺。

  可是,投崖自盡的人,只能自害一身,若造口業毀謗僧尼,其人命終必墮無間地獄,非但自己遺害無量身,又牽引無量眾生,同受惡報劇苦。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女人造業,罪惡滔天;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惡知識啊!你切莫一誤再誤,自害害人。《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四說:

  “明眼避險途,能至安穩處;智者於生界,能遠離諸惡。” 

附:

   女人業障深重,身常不淨,口多惡言,心存嫉妒,以致多造惡業,死多墮惡道。據《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說:“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眾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
  一者、貪珍寶物衣被,欲多得故。
  二者、相嫉妒(女人口似相親,心如冤家)。
  三者、多口舌(女人口多惡業,出言虛诳)。
  四者、作姿態YIN多,以是故墮地獄中多耳!” 

  女人多因嫉妒而生毀謗,以是惡業因緣,不但多墮地獄,又多墮於餓鬼惡趣,受大劇苦。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說:“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丈夫未隨,便起妒意,以是因緣,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中略)。女人貪欲、嫉妒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輕心,不及丈夫,以是因緣,生餓鬼中;乃至嫉妒惡業不失、不壞、不朽,於餓鬼中不能得脫。業盡得脫,從此命終,生畜生中;於畜生中,受遮吒迦鳥身(餓鳥),常患饑渴,受大苦惱。畜生中死(罪畢之時),生於人中,以余業故,常困饑渴,受苦難窮……。” 

  《淨心誡觀法》卷上說:“經雲:十方國土,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一切障道,此為是苦(中略)。三塗八難苦,女人為根本。……女具十惡業,死入鐵床獄。”此中所謂“女人十惡”是:“一、貪欲無厭。 二、嫉妒——心如毒蛇。三、谄曲詐親。四、放逸——耽著五欲。五、口多惡業——出言虛诳。六、厭背夫主。七、多懷谄曲——奸險難預。八、貪財不顧恩義。九、欲火燒心。十、女身臭惡,不淨常流……,破佛淨戒,死入地獄、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是名女人十種惡業。” 

  又如《大智度論》卷十四說:“眾病之中,女病最重。如佛偈言(略舉一偈):
  執劍向敵,是猶可勝,女賊害人,是不可禁。

 

上一篇:食療大全
下一篇:至誠恭敬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感應殊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