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五祖知道惠能破柴、舂米就是修行,其他沒人知道
《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300集 2013年5月13日講於香港
世尊開悟之後把開悟的境界完全說出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惠能大師開悟只說了二十個字,那二十個字展開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濃縮,就是那二十個字,不增不減。開悟確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從六祖《壇經》裡邊看到,那是透了一點信息。
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學過經教;在黃梅住了八個月,實際上跟五祖只見面三次。第一次見面是到黃梅來求法,跟五祖見了一次面。五祖問他:你來這裡想學些什麼?他回答五祖說:我來作佛的。我們相信五祖從來沒有聽說這樣的話的一個人。他到這裡作佛的,他不為別的。那麼五祖真的就幫助他成佛了。作佛,明心見性就是作佛。真滿了他的願了,分配他到草房裡邊舂米、破柴。他是樵夫,干他的老本行,在那裡干了八個月。這一天五祖要傳法,自己年歲太大了,就是要傳下一代了,他是第五代,底下是第六代。吩咐寺院的大眾每人作一首偈子給我看看,真的要明心見性了,衣缽就傳給他,他就是第六代祖。話說出去三天沒有做偈子,神秀心裡很清楚大眾不願意做偈,也就是說大眾心目當中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這逼著神秀不做不行。神秀說我不能不做,大家都在看我。一首偈子做了好幾天,自己沒把握。做好了不敢送給老和尚,自己沒信心,想了個方法貼在牆壁上,如果老和尚看到贊歎,就說是我做的;老和尚不滿意,就算了,別說話了。他的這首偈子多出名,“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看了,說作的不錯,大家都可以依這個偈子修行,別的話都沒說了。那麼整個廟裡邊都知道這件事情,都在念這首偈子。惠能大師聽到了,就找人,廟很大,他除了碓房別的地方沒去過,這個偈子在哪裡,找個人帶他去看看,他說我也去想拜一拜。帶到那邊拜老師三拜,問旁邊有沒有會寫字的。人家問干什麼?我也有首偈子,請人幫我寫一寫。他不會寫字,不認識字、不會寫字。他把這首偈子改了,“身是菩提樹……”,改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寫出來之後,這整個廟都轟動了,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個人。五祖一聽說,不妙!趕快到這個地方牆壁上來看,把草鞋脫下,把它來擦掉,告訴大家:沒見性、也沒見性。這就平息下來了。第二天,老和尚巡寮。巡寮就是整個寺院各個地方去看一遍,叫巡寮。巡寮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去看惠能,因為單獨看惠能不行,太注目了;整個寺廟拐拐角角上都去看一遍,也走到碓房。在碓房裡面跟惠能見了面,說了幾句話。第二次見面,八個月,第二次見面。惠能在舂米,問他:米舂得怎麼樣?舂熟了沒有?他說:早熟了,就是還沒有篩。他話裡頭有話,別人聽不懂。他說“尤欠篩哉”,那就是早就開悟了,沒有人給他作證,求五祖給他作證。五祖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走了。這個“三下”就是三更,夜晚三更來找他,他們兩個心是通的,惠能知道,別的沒有人知道。
所以三更他到方丈室去,果然方丈室每一道門都沒有關,一推就進去了。這進去之後,老和尚看他來了,把房門關起來,半夜給他講《金剛經》,這第三次見面,就見過三次面。開悟之後,衣缽給他了,他就是第六代師祖了。因為嫉妒障礙很多,怕人會害他,連夜已經准備了船了叫他離開,趕緊走,你是南方來的,還回到南方去。他跑到獵人隊替獵人當伙夫,給獵人煮飯,在那裡服務了十五年。十五年之後風平浪靜,大家把這個事情忘掉了,他出來了。
盛唐,中國佛法的黃金時代,惠能還遭這樣的難,你說嫉妒障礙都可怕。他在黃梅八個月,黃梅有講堂,他沒有去聽課;黃梅有禅堂,他沒有去坐過香。他修行的地點就是柴房,就是劈柴、舂米,那就是他修行,誰知道?五祖忍和尚知道,其他沒有一個人知道,真修!真修在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之處,就在那裡修。見色聞聲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修這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是阿賴耶。不用阿賴耶,不用阿賴耶就是用真心。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自性裡本有的般若智慧,智慧現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