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中國人的“根”是全世界人所沒有的
《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294集2013年5月7日講於香港
湯恩比博士說中國古人的心量很大,能包容異族文化,指的是佛教。佛教也幫助了中國傳統文化,大幅度的提升了儒跟道,所以儒、釋、道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割。一千多年前就是一家了。我們在少林寺看到的一塊碑,唐肅宗時代的,一千三百年前,唐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混元三教九流圖贊”,說明儒、釋、道融成一體。它還繪了一個人像,繪了一個圖,正面看是一個人,實際上三個人,三個面孔合在一起,儒、釋、道三家。想得好!想得很妙!把釋迦、老子、孔子畫在一個人的面部上。
“根”,中國人的“根”是全世界人所沒有的,母親負責任,子女都是聖賢;小孩到六七歲上學了交給老師,老師來培養他的本。老師很辛苦,要照顧這個小孩,大概要照顧到十五六歲,他完全可以自立了,智慧漸漸開了,能夠主動學習了。學習的理論、方法他都得到了,可以離開老師了。“夫子十五有志於學”,“一門深入”建立了。“三十而立”,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十九歲離開家庭、捨棄王位,出外去求學,這是個知識分子,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夫子的“三十而立”,那個“立”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大徹大悟;但是孔子“立”之後,他的目的是想求做官,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是周公,希望自己能做個好宰相,幫助國王治理國家。一生沒這個機會,周游列國,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沒有一個諸侯國想用他。到六十八歲,年歲太大了,放棄這個想法,回到老家去教學,七十三歲過世,回去教學了五年,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在生做夢也沒有想到過,如果要想到這個事情有這麼大的好處,他應該學釋迦牟尼佛一樣,十五歲就開始教學,那真正叫桃李滿天下了,可以統一全中國。不是夫子統一,是夫子的理想、夫子的學術統一全中國,文化統一。所以這個就比不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聰明,三十歲開悟就教學,在印度這個地區,也是大大小小國家好幾百,他是用文化締造和諧世界,讓國與國之間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做得多有意義。
所以佛陀一生,你細細觀察,大教育家!不能算宗教。因為宗教裡要有個神,佛教沒有,“佛”是學位的名稱,人人都能拿到。“佛”的意思,我們三皈依上念的“二足尊”,“皈依佛陀,二足中尊”,“二”,第一個是智慧;第二個是福德,這個是“二”。在智慧、福德裡面,他是第一,這樣稱之為“尊”。他是老師,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自稱為弟子,我們跟他的關系是師生關系,這要搞清楚。我們住在美國,星期六晚上開了一個班,專門為當地居民開的,那些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其它宗教的,他們來接受佛陀教育。我告訴他,你們星期天上教堂,你去給主做祈禱;星期六到這裡,這是老師,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智慧,學習怎麼樣得到福報,一點沖突都沒有。大家很歡喜。搞清楚了、搞明白了,跟佛的關系是師生;在教堂,跟主的關系,那是像父子。你看,你有父子,又有老師,你才能成就。愛父母,不愛老師,父母不舒服,不孝!尊師是父母教的,孝順是老師教的。你不孝順父母,老師不歡喜。一個人是兩個人教出來的,所以一個是“根”教,一個是“本”教,“本”教是老師,“根”教是父母,你才能茁壯,才能長成、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