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地藏菩薩深弘誓願發願修行的重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願在佛法行者,特別是度生的菩薩,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亦是絕對不可少的。發心學佛的,那個不希望自己得以了生脫死?求生淨土的,那個不希望自己得以往生蓮邦?可是真能達到目的的究有幾人?問題就在志願的有無和是否堅固,有志願而又堅固的,必能達到所要達的目的。

  願,古德解說為:“希須樂欲之意,志求滿足之稱。”論其自體,在大乘說,就是菩提心,亦即法華經所說的一切智願。所以有時就直接的說為菩提願,是指內心熱烈的欲求而言。學佛的菩薩,是以大覺為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以度生為所擔負的最大任務。但這都不是苟且所能從事的,必須具有真誠的願欲,才能切實的努力去行。如諸菩薩在菩提道上,精進勇猛無懈無倦的邁進,目的無非是為滿足自己所發的心願,假定沒有願力在鞭策著自己,要想不惜犧牲生命的上求下化,那是確實很難做到的。有了願力推動著自己前進,在菩提大道上,不論遇到怎樣困難和阻力,都可以堅定的志願,予以強有力的克服。是以佛法行者,特別是大乘菩薩,當其決定要踏上菩提大道時,沒有不立其深弘誓願的。

  智度論中曾討論到願的不可缺少:“一切菩薩所修的行業,都是極為清淨,以此清淨的業因,必得清淨的樂果,”為什麼還要立願?譬如種田的人家,只要勤勞的耕耘,到了收割的時期,自然會得到榖子,那裡說要發願才會有收成?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當知作福如沒有願,是就絕對無所樹立。唯有以願為導御,所行始能有所成。作福尚且要願,何況是莊嚴佛界的大事?莊嚴佛界的這件大事,不是獨行功德所能完成的,一定要有願力的資助,如牛有股力量可以拖車,但若沒有御者的駕御,要想有所到達是不可能的。當知莊嚴佛界的大願,也是如此。所修的福德如牛,所發的大願猶如御者,唯有以願駕御福德,才能到達無上佛果。華嚴經卷第七十七說:“一切佛事,從大願起”,更可看出願的重要性。

  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劈頭就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是修行,總是徒勞辛苦。”從這幾句的敘說中,發心及願力的重要,明白的透露了出來。以“願立則眾生可度”言,事實確是如此的。世出世間最大的難事,我以為無過於是度生,因為所要度的眾生,不特有無量無邊的那麼多,而且根性亦是各各不同的,你要他這樣,他偏要那樣;你要他那樣,他偏要這樣,很難個個如法如律的,照著菩薩的指示去做。因為穢惡世界的眾生,誠如地藏菩薩對佛說的:“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又說:“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閻羅王眾贊歎品說:“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又說:“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教化像這樣的眾生,如沒有堅定的志願,怎麼能夠繼續下去?所以唯有立願,始可度諸眾生。

  立志發願固是每個菩薩所應具有的,但任何一位菩薩的願力,沒有地藏菩薩的願力來得深重。地神護法品說:“是地藏菩薩摩诃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不特沒有畢竟的時候,亦是超過其他所有菩薩的,所以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而其大願怎樣,現從地藏經中舉出幾種來說明,就可知道地藏菩薩的願力弘深。

  一、忉利天宮品說:“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這是長者子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所發的度生大願,一直到釋迦出世的時代,甚至到今天的末法時代,他要度眾生的心願,一些也沒有退轉,仍舊努力做菩薩,不願立刻去成佛。

  二、忉利天宮品又說:“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這是婆羅門女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的前面,所立的這個弘誓大願,以報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救度她的母親,脫地獄苦而得上生天堂的大恩德。

  三、閻浮眾生業感品說:“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余;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發願度生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佛的發願,就是自己先成了佛,然後再倒駕慈航,入苦海中度眾生;一種是菩薩發願,就是先度盡了所有眾生,然後自己方成佛道。現在這兩位小國王的發願不同,就是如此。經中續說:“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菩薩一切修行,都以願為先導,你是怎樣的發願,就會怎樣的去行。自己願先成佛,自然就直向佛道前進而得先成佛道;自己願後成佛,自然就以度生為唯一的要務,使得很多眾生都已解脫或證正覺,而自己仍在生死中度生。

  四、閻浮眾生業感品又說:“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這次發這樣的大願,為使大願的圓滿實現,特求恆河沙數世界的諸佛,慈悲哀愍於他,助成他的願心,更是證明他的願力廣大。

  如上四次所發的願心,都是要度盡六道眾生先成佛,然後自己方成佛道,是以講到地藏的大願,佛教界把它總結說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以顯示地藏願力的廣大無邊。因為無量無數各類不同的眾生,要想一個不遺的度盡,固是很難做到;就是要想空諸地獄的所有罪苦有情,亦不是如所說的那樣簡單容易。

  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形容墮入無間地獄眾生難以出離說:“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諸位想一想看:“無間罪報,其事如是”,而墮地獄的眾生,猶如大地之土那樣的多,而從地獄出來來到人間的,又如爪上之塵那樣的少,說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其願力的深重宏偉,豈是一般菩薩所能及?

  從上種種的分析,不論就那角度說,願力確是極為重要的。無論做什麼有益人群及諸眾生的事,如沒有願力的支持,必會虎頭蛇尾,不能徹始徹終。佛法所說的發願,在向菩提大道的前進中,好像現在機器的發動機,不論是部怎樣精美優良的機器,亦不論你是一個技術多麼高超的技師,如果沒有發動機,要想使這部機器開動,那是決不可能的。吾人發心學佛,如何樹立志願,如何開動這發動機,該是最極重要的一大課題。志願這一發動機,一旦被你開動了,不但可以立即開步走,就是中途遇到怎樣的困難,亦會被你一一克服,決不致於退轉下來,成為一個敗壞菩薩。

  發心菩薩終於得成佛道,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以願力為其先導,則是大乘經中所一再強調的。做菩薩而不發願,說是能成就菩提,將是一不思議事。所以真正的菩薩,不但要發通願,還要發各別願。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心,所以稱為深弘誓願,因他早於塵點劫前,就以荷負六道罪苦眾生為己任,並願恆處幽冥界內,度化地獄中的罪苦眾生,或使他們已經成佛,或使他們暫住聲聞緣覺,而自己仍然忍苦忍難的在地獄中度生,直至地獄眾生空了,並使地獄莊嚴起來,然後自己才成佛道。此真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大願。

  現在的時代是進步了;人類的生活是提高了,一般說來,什麼似乎都比過去好。實際說來,人類的苦難現在比過去多;人類的危險現在比過去大,不但做人一點大意不得,而人類需要佛法的滋潤,較之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尤為殷切。所以我望諸位效法地藏的發廣大願,以佛法去度化一切眾生,特別是眾生中的人類。最後請大家同聲稱念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上一篇: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下一篇:昌臻法師:學佛先從學做人下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