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禅修應該注意什麼如何理解自性是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禅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次的信仰心,因為信仰本身是屬於感性,而禅修的人,多重視自己的修行,希望從修行中得到身心感應,得到禅修的經驗,因此很不容易接受宗教層次的信仰,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事。

  很多人都以為,禅修要全靠自己,屬於“自力”,念佛的人則全靠“他力”,這兩個觀念都不正確。其實禅修也需要靠“他力”,念佛也需要有“自力”。一個禅修的人,不太可能完全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夠完成。不論在印度、中國或在西藏,修行禅定的人還是需要老師、護法神及諸佛菩薩的護持。因此在中國禅宗寺院也供奉天龍八部、諸大天王等的護法神像。

  古德常勉勵禅修的人要把“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龍天”,所謂色身,就是我們的身體,當在打坐用功的時候,不管自己的身體,自然有道場的執事來照顧,依道場的生活軌范來調攝。而且如果要想修行修得好,還需要有護法龍天的護持,沒有護法龍天的護持,可能就會在身心方面有障礙出現,形成魔障。所以禅修而不相信在自力之外,還有佛菩薩及護法神的力量,那就不能夠算是佛法的修行。

  另外,修行禅法的人必須要相信,除了用功打坐之外,也需要積功、累德;如果僅僅是自己打坐,就想得解脫或大徹大悟,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障礙,不能使我們真得解脫。因為自私鬼怎麼可能開悟呢?所以禅宗也講修布施行、修忏悔行;如果沒有為眾生利益設想的心,沒有真正為他人奉獻的心,沒有奉獻的供養、布施行為,修行要想成功,是相當困難的。

  過去禅宗的叢林裡,許多禅師們在沒有開悟之前,都是為道場、為師父做種種的勞力工作,稱為“行單”。包括在廚房裡挑水、砍柴、煮飯、種菜,或者維護道場的環境整潔清理、維修等工作。

  所以傳統寺院中設有四十八項執事,是由出家修行的人來擔任的,僧眾只有在禅七之中不擔任比較復雜分心的工作,其他的時間,都會有長期執事的工作。因此,法鼓山的禅七中,也鼓勵禅眾要做一些坡事工作的。

  禅宗叢林,同時主張要把多余的錢財衣物,布施給需要的人,自己留下的僅是最簡單的隨身衣物。在過去,所謂的“禅和子”,衣單少到只有“兩斤半”,因為他們將得到的東西,都布施出去了。

  由此可知,一名禅修者應該要有供養心、布施心,要能捨掉自己身邊的長物,送給需要的人。

  可惜我們現在見到很多禅修的人,態度狂傲、驕慢,內心自私、小氣,卻又缺乏信仰心,這是很可憐的、很危險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來禅修的人,都希望能夠得到身心實際的體驗,獲得穩定、愉快、健康的成效;一旦得到健康、穩定、愉快的成效時,就認為這是自己努力修行的成果,不是由於諸佛菩薩的感應,當然也不是由於道場裡面有護法神,更不會相信這是由於師父或者那一位老師的指導有方。這樣一來,就變成了驕傲、自慢、自負、自滿,沒有信仰心和恭敬心。

  信仰的意思,就是雖然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知,可是相信有那種事實的存在,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就像見到一座高高的山,雖還不能親自上到山頂去,但是相信高山上一定有高人,高山上一定有好的風光,越是往高山上方爬,越能夠發現我們過去沒有看到的東西,這就是“仰”信。我們在低處對高處產生的敬仰,而在敬仰之外產生信心,相信其中一定有我們所不知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如果信仰心不足,就不可能相信佛法所說,我們所不知道的事,修行便不會得力。

  禅宗主張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佛,相信自己本來就跟諸佛相同,不缺少任何一點東西。禅宗鼓勵只要把自我中心擺下,馬上就能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人人都能成佛。本來面目就是自性的佛,也就是說那是天然的、不是修行之後才有的,因此有許多人誤會禅宗,忽略了信仰心的重要。

  這個觀念就基本理論而言是對的,可是,就實踐的、現實的角度來說則是錯的。這就如同,人人都可能成為父母,可是剛剛出生的小孩就是父母嗎?他還沒有長大,還沒有成年,尚不是父母,只是嬰兒。那麼嬰兒將來能不能成為父母呢?不一定;有人從小出家修梵行,就不會成為父母;有的人結婚,如果沒有生育能力,也成不了父母。所以理論上人人都可能成為父母並沒有錯,但在事實上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父母。

  又如同在民主社會中,凡是公民,人人都有選舉權,也有被選舉權,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只有選舉權,而沒有被選舉的機會。因為能力不足,因緣不具,便只能夠選人,沒有機會被人選。所以如果聽到禅宗說:“人人本都具有佛性”,結果自己本身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個愚癡的凡夫,就想象著自己是跟智慧圓滿的諸佛相等;見到了佛像不僅不拜,而且诃罵,並說現在佛不拜過去佛,認為自性中就有佛,何苦去拜那些泥塑、彩繪、木雕的佛像呢?

  這些人只信自心是佛,不信心外的佛。如果看到別人拜,就會說這是“執著”。有人向出家師父頂禮,那些自以為是修習禅宗的人看了就搖頭歎氣地說:“佛都不用拜,豈用去拜僧。”

  有一次有人正在頂禮我的時候,馬上有一個居士把他拉起來說:“你不能拜啦!你不要害了法師啊!”我被拜,是我被害?我都弄不清楚了,我問:“你是什麼意思?他害我什麼?”他說:“如果你真正是個得道的高僧,還需要人拜嗎?如果你需要人拜,那表示你心中有執著,他越拜,你就越覺得是一位高僧。那你這一輩子不要想得解脫開悟了。”哎!我想也有道理。他接著還說:“如果你真正得到解脫了,他拜你,那你應該要诃責他:不要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當然沒有師父相、徒弟相,你還拜什麼!”哎!這個居士還真是厲害,我問他說:“你拜不拜佛啊?”他說:“我拜自心中佛。”我說:“你怎麼拜法?”他說:“我不用身體拜,我用心拜。”我說:“你的心怎麼拜?”他說:“我心得自在就是拜,心無罣礙就是拜。”他的意思就是不需要禮拜佛菩薩,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他一切都不相信。

  其實,這不是佛教,不是禅宗,是一種傲慢的魔見,缺乏信仰心。這種人可能有一點點禅修的小經驗,所以有這種增上慢的自信心,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禅書,結果被“纏”住了。他們在活著的時候,認為自己已經解脫了,可是,一旦死亡,福報大就進入天界,唯其知見不正,不信三寶,所以雖入天界享福,報盡必墮惡道;如果是心態不正,不持淨戒,常做壞事,那就下地獄如射箭般迅速了。

  所以禅宗祖師們還是相信有天堂、有地獄、有佛國、有娑婆,只不過對於正在精進用功,禅修工夫已很深厚,但其心中尚存執著的人,才會對他們說:“沒有佛、沒有法、沒有僧、天堂沒有、地獄沒有。”因為如果心中執著三寶、天堂、地獄,必然不得解脫。可是,對於初機禅修的人,一定要因果分明,凡聖宛然。否則說是不要執著,結果因果顛倒,以凡濫聖。畢竟凡夫就是凡夫,不要想象自己跟三世諸佛,都是平起、平坐、平行的古佛再來。

  禅的修行,不僅僅是打坐而已,禅的修行不是唱高調,只求開悟,要跟三世諸佛論平等。弘揚禅法,同時也要提倡信仰,則個人的修行更容易得力,人格會更完美。而且禅法一定要去“我執”,去“我執”一定是從起信、布施、持戒開始;要以慚愧、謙虛、感恩、忏悔心來消除我執,要相信三寶,要信諸佛菩薩,要信護法龍天,要信歷代祖師,要信指導你修行的老師。否則的話,剛進禅的法門,就不拜佛、不尊法、不敬僧、不信護法諸天,如此的慢心十足,就根本不要想能開悟見性了。

 

 

上一篇:果煜法師深入經藏:三無漏學解析楞嚴經開示的修學次第
下一篇:淨慧長老:淨慧長老解壇經運用無相頌破執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