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隆藏法師:淨土溯源諸經所在盡在彌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阿彌陀經》和淨土法門之宗趣

  那麼,《阿彌陀經》到底講什麼?它是以何為宗趣的呢?我們說,《阿彌陀經》是以淨土為宗,這在窺基大師的《阿彌陀經通贊疏序》裡面也特別談到過,《阿彌陀經》是以淨土為宗。就是說,佛陀講《阿彌陀經》,就是為了給我們開示由阿彌陀佛的大願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依正莊嚴,並援引十方諸佛的贊歎來勸請我們發願往生淨土。這就是它的宗趣。

  接下來我們會談到,為什麼“往生淨土”是《阿彌陀經》--甚至可以說是整個淨土法門--的宗趣。

  我們在談到淨土法門的時候,有時也稱之為念佛法門。還有呢?方便法門。也有時稱之為易行道、易方便。這在《般若經》裡,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裡面,在《十住毗婆沙論》裡,都曾經講到過。在這些名稱裡,尤以“淨土法門”和“念佛法門”為我們所有人所普遍了解。那麼,“淨土法門”又稱為“念佛法門”,這裡面它有一個核心的意趣,就是,往生淨土是以念佛為方便、為其修行的方法。

  二、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中“念佛”法門的異同

  這裡談到念佛,順便說一下,在原始佛教裡面,在早期佛陀的教典《阿含經》裡面,也曾經談到了六念或十念的法門。六念法門指的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那麼這個六念裡面的“念佛”,和我們現在講的淨土法門裡的“念佛”有沒有區別?事實上啊,它們既有相通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共之處。我們了解這一點,對於把握淨土法門,把握淨土修行的宗趣,非常的重要。

  說它有共通的一面,這一點我們要從整個佛法流傳的歷史來看。

  在早期的佛教裡面提到了念佛,這個時候的念佛主要是隨念佛陀的十種功德名號,也就是:如來、正遍知、應供、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以隨念佛陀的十種功德名號來使我們對佛陀生起憶念,以此長養我們的功德。

  隨著六念、十念法門的不斷發展,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念佛成為非常殊勝的修行的方便。這個時候,“念佛”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在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裡面談到了“念佛”,從原始佛教時期的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一佛,或者最多加上念過去七佛或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由念這幾位佛而擴展到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裡面,列舉出了很多佛陀,十方的佛陀,來作為我們憶念和隨念的對象。龍樹菩薩在談到對佛陀的隨念的時候,不僅僅要隨念佛陀的十種名號,以及這十種名號所代表的功德,同時也要隨念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這些佛陀色身的相好莊嚴,也是我們隨念、憶念的對象。除了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之外,他還讓我們憶念佛陀的四十種不共功德,這裡我就不一一地詳講,以後有機會看《十住毗婆沙論》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詳細地了解。佛陀的一切功德,種種佛果的勝利,所有的大悲、無忘失法、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佛法等等佛果的功德,都是我們念佛的所緣,是我們的所緣境。“所緣境”這個概念,我們在後面也會涉及到,這裡請大家對這個概念要有所了解,“所緣境”就是我們所緣住、所關注的對象。

  在佛陀滅度後一百年到四五百年之間的這樣一段時間裡,聲聞乘佛法得到了極大的弘揚。之後隨著大乘佛典不斷地被輯出和形成文字(早期的佛典是沒有文字的,都是由大家口口相傳,到了公元一世紀左右的時候,才用當時的文字寫在貝多羅樹葉上面,才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貝葉經),於是湧現出了大量的大乘佛典。在大乘佛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是什麼呢?就是佛教的佛陀觀。我們對佛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了解到不光是有釋迦牟尼佛,不光此土有佛,乃至十方無量世界亦有無量無邊的佛陀,有無量無邊的佛陀在說法教化。這個時候我們所觀察到的境界就更加廣大和深遠了。

  那麼,在大乘佛法的修行裡,有一個三昧是我們應當了解的,這個三昧就叫做“念佛三昧”。大家聽過這個名詞沒有?我們很多修學淨土的善友啊,他們都希望自己證入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又叫作“一切諸佛現前三昧”,當它修行成就的時候,能夠在定中觀見三世一切諸佛現在其前,甚至能夠說法教化、回答疑問。你有什麼要問的,可以向佛陀請問。這是大乘的這樣一個三昧。修習念佛三昧,就是通過隨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一佛,直至能夠觀見無量諸佛,所以念佛三昧的修習是從念阿彌陀佛開始的。

  從這裡我們了解到,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存在。

  除了諸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這一類明顯屬於淨土所攝的經典外,在大乘——尤其是早期大乘——經典裡,還有很多經典談到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我們試著在現存的漢文大藏經裡作個統計。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在大乘的佛經裡,我們翻譯成漢文了的,實際上只是一小部分。因為,當時到印度去取經啊,沒有象我們現在這樣印刷好的成本的書籍,只能靠自己手抄。又由於交通、攜帶、運輸等等的不便,沒法把所有的經典都抄過來,只能揀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抄。抄回來後,能翻譯出來的又是其中的少分,而且譯出的經典後來還有很多流失。所以,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漢文大藏經已經是浩如煙海,但實際上它在整個佛陀所說的一代時教裡面,其實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即使在這樣一個少分的佛典裡面,談到了極樂世界、談到了阿彌陀佛的經典,就有兩百部。所以過去弘揚淨土的祖師有這樣一句話:“諸經所在,盡在彌陀。”就是說,很多的大乘經典裡面,都在贊歎阿彌陀佛。

  這裡實際上是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密意,接下來我會向大家揭示這個密意趣。我們今天在這裡講淨土,實際上是在跟大家“解深密經”。當然佛教裡面也有一部經典叫《解深密經》。就是說,我們要把佛法的甚深密意趣,來給大家解釋和敷演開來。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上一篇:弘一法師:佛說出世間不為避世為從凡夫到聖賢
下一篇:文珠法師:學佛為什麼一定要皈依皈依的功德是什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