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昌法師:在生活中踐行佛法用四無量心對治煩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解脫生死煩惱,降服其心最為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降服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的心,降服其心,則不執我、法二見,能心生平等,口出愛語,身入正道。為何要斷除我法二執呢?心生執著,必能引生煩惱,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痛則不通”。身體不通,會生身病;心裡不通,會生心病。身心失衡,不生輕安,必然成為障道因緣。

  我執又名人執,妄執人有實在的我體。眾生身體原為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如妄執具有主宰作用、實在不壞的我體存在,進而就會產生“我”與“我所”等妄想分別。人生難免生、老、病、死,還有什麼執著永存?法執,又名法我執,執著一切法實有。將所有存在的法認為本質是固定不變,進而就會產生“實法”與“定法”等妄想分別。應知一切法皆是方便,不能“得指捨月”。

  所以,我們要具備四無量心,讓心平等,才能斷除煩惱,與道相應。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四心能夠引導行者普緣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智功德,稱為四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不執而捨離如上三心,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讓行者的內心充滿慈愛、大悲、歡喜和捨離,得以遠離煩惱,自在解脫。

  要想斷除煩惱,必先了解人生煩惱的根本。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為人生固有的根本煩惱,稱為六根本煩惱。根本煩惱,能夠出生一切隨行煩惱。貪是貪愛財、色、名、食、睡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慢是驕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見是不正的見解。在不正見中,又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煩惱。身見是執取五蘊根身;邊見是執取常斷二見;邪見是謗無因果,壞諸善事;見取見是執持成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是執持不正戒,非因計因。

  貪、嗔、癡、慢、疑又名五鈍使,即五種慢性煩惱;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又名五利使,即五種急性煩惱。貪、嗔、癡、慢、疑加上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成為十根本煩惱,十根本煩惱又名十惑,惑是迷惑錯誤,是貪嗔癡等煩惱的總稱;十根本煩惱又名十使,使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

  談到這裡,不免有人會問:在生活如何用四無量心去對治六根本煩惱呢?是用慈心對治貪心,還是用悲心對治嗔心呢?法無定法,四無量心中任何一個無量心都能對治六根本煩惱中的任何一個煩惱。如果將四無量心和六根本煩惱的對治用相應方法的來排列,難免落入牽強,難免產生機械。佛在經典裡面明示,如能明了一經、一偈,解行並重,法無高下,平等皆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應該明了其內在的含義,落到實處才是關鍵。

 

 

上一篇:淨空法師: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是佛之本願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回向廣行菩提道救度眾生的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