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明真法師:慈愛坦率尊重佛陀面對弟子的態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談到佛教,首先要了解“佛”。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佛專指釋迦牟尼佛。他降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族姓喬達摩,原名悉達多,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的太子。針對當時印度種姓和階級劃分的不平等現象,看到眾生遭受生、老、病死苦痛,為了打破社會不平等現象和救度苦難眾生。二十九歲時放棄王位,出家修行,三十五歲在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樹下,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悉達多太子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意為“釋迦族的聖人”。梵語釋迦牟尼,華譯為能仁寂默。佛是覺悟的意思,具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義。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五年,談經三百余會,度人無數,約於公元前五四三年,在拘屍城外娑羅雙樹下進入涅槃,世壽八十歲。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為橋陳如等五比丘宣講四谛法,佛為佛寶、四谛法為法寶、橋陳如等五比丘為僧寶,自此佛教具備了佛法僧三寶。後來弟子們將佛宣講的經典結集起來,成為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佛教自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經過傳譯和發展,在隋唐期間達到鼎盛時代,佛教大乘八宗的成立,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後經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 如剛才所說,佛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含義:自覺,是自己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超越三界凡夫;覺他,是以自己的覺悟行法,引導眾生學修覺悟,使眾生皆得大覺大悟;覺行圓滿,是功德圓滿,以超越菩薩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佛教與其它的宗教不同,將佛做為覺者的先導,只要我們遵照佛陀覺悟之道依法修行,就能成就佛一樣的覺者。佛陀針對不同的需求,所講述的“八萬四千法門”旨在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進入解脫。三藏十二部經典給我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引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自利利他,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讓大家都能像佛一樣地自在解脫,像佛一樣地圓滿莊嚴。 佛教經典眾多,思想浩如煙海。本文只從釋迦牟尼佛對人生的教育和佛法在生活的意義方面簡要論述,希望大家對佛教思想有個初步的認識。 一、拔苦思想與人生 拔苦思想是佛教的基礎思想。佛陀初成正覺後,即為橋陳如等五比丘宣講苦、集、滅、道的“四谛法”,讓弟子們“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在這個四谛法中,苦、集是世間的因果原理,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原理。由於“集”的業因招感,有了善惡果報,產生生死輪回的苦痛。如果我們在人生當中,脫離六道生死苦痛,證得解脫(寂滅),離苦得樂,就要修習“八正道”。確定正確的信仰,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所願。 二、修善思想與人生 修善思想是佛教的主體思想。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止惡修善是每個佛教徒修行的准則,止惡是讓我們在身口意三業當中不做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的十種惡行;修善是我們廣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的十種善法。在生活中沒有生起的善行讓它生起,生起的善行不斷增長,沒有生起的惡行不要生起,生起的惡行讓它停止,就能增長善法,趣入解脫之道。 三、緣起思想與人生 緣起思想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的產生是各種因緣(條件)的結合,一切“因緣”而起。其間的原理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從人的角度來說,人生的生死在於“十二緣起”,沒有斷除無明煩惱,就會不斷地在“六道”當中生死輪回。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如要脫離六道輪回,必須用戒、定、慧三學斷除貪、嗔、癡三毒,斷除煩惱,證得菩提。 四、因果思想與人生 因果思想是佛教的主要思想。從佛教思想來說,世間上的一切,皆有“因果”關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報應,如影隨從,沒有絲毫偏差。因果有三世因果,過去所做的惡因,感召今世的苦果,今世所做的惡因,感召來世的苦果。佛在經典中指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在意的是前因,而凡夫眾生只重視結果,說明了凡夫與聖人之間的差別。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活在當下”,多做善事,廣集福德資糧,種植聖因,則能成就菩薩行果。 五、中道思想與人生 中道思想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是中正不偏的意思,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對於中道思想,我們從生與滅,斷與常,一與異,去與來幾個方面來看,很多宗教和學派,對於事物的看法往往是獨下定論,產生偏執。其實世間萬物,都沒有絕對的定理,一切都是相對而言。我們在生活當中,總喜歡用自己的喜好來面對環境,最後因自己的執著,煩惱不已。如果行於中道,煩惱執著自然而去。 七、平等思想與人生 平等思想是佛教的解脫思想。在佛教經論中提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體現出佛教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的“平等”思想。不管是何人,在本質上都沒有差別,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減”,差別的是各自的行為和思想。佛菩薩能夠“以無礙眼,等視眾生”,所以證得平等正覺,悟到一切法平等的真理。凡夫之人,多以身份、地位、財富來以貌取人,只見現象,不能徹見本質,如要證得平等法身,需要平等其心。 八、慈悲思想與人生 慈悲思想是佛教的普度思想。慈能帶給眾生安樂,悲能救拔他們的痛苦。《觀無量壽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悲憫心對待一切眾生,因此能夠救拔眾生身心方面的苦痛。我們都能以慈悲善良的心態面對眾生,世間就會減少很多煩惱痛苦,因為沒有差別的愛才是平等大悲。心與佛相應,就會成佛;心與煩惱交織,永遠也不能與佛菩薩等同了。 九、解脫思想與人生 解脫思想是佛教的究竟思想。解脫是脫離煩惱束縛,得到自在解脫,因此在佛教,“解脫”與“涅槃”通用。修學佛法的目的在於脫離生死輪回,從生死輪回的此岸到達解脫自在的彼岸。在現實生活中,因自身的貪婪、塵恚、愚癡,不去持戒、修定、生慧,生活在煩惱痛苦的交織中。不去反觀內心,改變行為,總是怨天尤人。這時應該遵循正道,解行並重,三學相應,堅持下去,則能達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解脫境地。 十、普賢十願的踐行意義 普賢行願是佛教的修學典范。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中的大菩薩,他行菩薩行、求一切智,修集了菩薩救護眾生的無邊行願,是大乘佛教徒在實踐菩薩道時的行為典范,也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征。普賢菩薩以平等心敬禮諸佛,以實語稱贊如來,以無分別心廣修供養,以實際行為忏悔業障,以清淨心隨喜功德,以慈悲心請轉法輪,以解脫心請佛住世,以謙卑心常隨佛學,以歡喜心恆順眾生,以利生心普皆回向。在他的“十大行願”中,佛與眾生平等,慈悲喜捨相應,願望和行為結合,覺悟中普度有情,解脫究竟為根本,那麼,我們為何不去向他學習,和他一樣解脫自在呢? 佛陀平常對於自己弟子的態度,不但慈愛、坦率,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還表示了相當的尊重。 《中阿含經》卷五十六說:有一次,“世尊將尊者阿難,往至梵志羅摩家,爾時梵志羅摩家,眾多比丘,集坐說法”,佛陀馬上招呼阿難,不要敲門,就和阿難悄然屏息,站在門外,深怕裡面發覺了。“待諸比丘,說法訖竟,……默然而住”;佛陀才有意識地咳了一聲,用手敲門;等到眾多比丘,發覺了佛陀的聲音,知道自己最敬愛的導師也來了;我們不難想象,大家是以如何歡欣、激動的心情爭相跑出來迎接佛陀的。 《中阿含經》卷五十說:尊者烏陀夷在阿和那這個地方乞食時,無意中發現了佛陀也在這裡乞食,他因很久沒有會見自己的導師了,當時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歡喜。於是暗自忖度:假如佛陀今天到那個林野經行時,我也暗自跟在佛陀的背後經行;假如佛陀今天到那個林野宴坐時,我也要暗自在佛陀的附近,找個適當地方宴坐。雖然結果都滿足了他的願望,但是宴坐時,心情總還牽掛佛陀,怎樣也按不下去;於是就只好向著佛陀跑去了;佛陀發現了烏陀夷,驚喜地喊著他的名字,問他是不是安隱快樂,氣力如常;問他在生活上有什麼困乏。 《中阿含經》卷四十二說:有一天,眼看太陽要落山了,佛陀還在荒野內踽踽獨行,於是就向一個不相識的窯匠要求,希望能到他的空窯內借宿一宵。窯匠說:對不起,裡面已先有一個沙門借住了,只要他同意,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佛陀跑到窯門邊,看到裡面果然端端正正地坐了一個比丘;遂又向比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比丘說:只要主人答應了,我還有什麼意見哩。先生,你看這裡面的草不是已墊好了嗎,只要先生高興,就請進來住吧。佛陀遂到附近把腳洗了,再回入窯內,將尼師壇鋪在草上,自己也就安安靜靜地坐下來了。天麻麻亮了,佛陀瞥見比丘還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神志恬適寧靜,不覺油然起了一種尊敬的念頭,遂向比丘問道:“汝師為誰?依誰出家學道受法?”比丘才說自己名字叫弗迦羅娑利,師父就是釋迦牟尼佛。佛陀聽了,真是又驚又喜,隨問:你認得自己的師父麼?比丘說:慚愧,我還沒有見過自己師父的面哩。佛陀又自動為弗迦羅娑利說了一些修行的道理,使他在思想上徹底明確了“覺白淨法,斷疑度惑,……不復由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時也使他逐漸明確了現在替自己說法的,也正是自己平日所衷心傾慕的師父,不覺激起了弗迦滿腔悲喜愧悔的復雜心情,倒身向著佛陀禮拜說:師父,請您慈悲我吧!您看我如愚如癡,不識良田,遇到了自己最尊敬的師父,還泛泛地喊為先生一點禮貌都沒有,這是多麼可恥的罪過。佛陀安慰弗迦羅婆利說:不錯,把自己的師父喊作先生,這不能不說是愚癡;但是,你這不是有心,原來你就不知道呗。同時你更應該明確,任何罪業,只要自己能夠真誠忏悔,不復更作,罪業也就如霜遇日,潛消於無形了;擱在心裡,反而會變成自己的障礙,這是不能不注意的。 《中阿含經》卷十九說“一時佛游捨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陀,……住娑羅邏巖山中”,距離給孤獨園不還,“尊者阿那律陀,過夜平旦,著衣持缽,入捨衛乞食,……見尊者阿難亦行乞食。見已,語曰:‘賢者阿難,當知我三衣粗素壞盡,賢者今可請諸比丘為我作衣’”……“於是世尊見尊者阿難,手執戶鑰,遍詣房房;見己,問曰:‘阿難,汝以何事乎執戶鑰,遍詣房房?’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我今請諸比丘,為尊者阿那律陀作衣。’世尊告曰:‘阿難,汝何以故不請如來?’”阿難隨即乘勢合掌向佛:“唯願世尊往詣婆羅邏巖山中,為尊者阿那律陀作衣”。佛陀率領阿難及諸比丘到了山裡後,“大目犍連,亦在眾中,於是世尊告曰:‘目犍連,我能為阿那律陀舒張衣裁,割截連綴而縫合之。’”目犍連趕忙說:世尊,先請您裁好以後,還是讓我們大家來連綴縫合吧。世尊很高興地將布舒張,量裁好了,分別交給大家連綴縫合;眼見快要縫合好了,才喊著阿那律陀說:你應該感謝大家,為大家說說迦絺那法;我現在覺得有些腰痛,要休息一下了。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說:尊者阿那律因雙目失明,在摸著縫補衲衣時,自己不能穿針,於是就縱聲喊道:有發心修福的麼?請快快來幫我穿針。佛陀就搶上前去替他將針穿好了。阿那律說:世尊,您怎麼來了呢?我是在喊世間發心修福的人呀,難道世尊的福報還沒有滿足麼?佛陀笑向阿那律道:將獲眾生,在眾生面前修福,我是盡未來際都不會感到滿足的。應知將護眾生,在眾生面前毫不疲厭地修福。這是佛佛相授,祖祖相承的不二法門,也是佛法能夠久住世間的真髓,捨卻了這點靈丹妙藥,眼見佛都就只有“變質”和“滅亡”,這是我們佛弟子應該加倍警惕的。
|
|
|
|
|
|
上一篇:寬昌法師:在生活中運用佛法圓滿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智渡法師:解讀命運什麼樣的品質可以讓我們好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