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幾何』,這也是我們要常常想到的,「百年短暫,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間,轉瞬即逝」,這是我們學佛的同學每個人都要警惕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能活多久?不要以為很年輕,壽命還很長,假的。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接觸到佛法,我對這個有很高度的警覺,年輕的時候看報紙,每天都看新聞、看報紙,我對新聞不太重視,我跟別人不一樣。報紙拿來我第一個看什麼?看訃聞,今天哪些人走了,報紙上刊的訃聞。所以很多人覺得奇怪,問我怎麼來看這個東西?我看到死的有老的、有少的,男女老少統有,三、四十歲走了,二、三十歲就走了。我看這個有警覺心,再慢慢我也變成也走,哪一天會輪到我?誰也不敢講。同學、同事、好朋友,有跟我同年的,有大我幾歲的,也有小我幾歲的,現在都不在了。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每一堂,就是每一天講兩個小時,法緣不錯,聽眾都坐滿了,很多法師都來聽經,現在都不在了,只剩下幾個。人生苦短,真是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之間,轉瞬即逝。這幾句話就是印光大師天天把死字擺在額頭上,老法師晚年閉關,我到他關房裡面去看過,關房裡面的小佛堂很簡單,就一張方桌供一尊阿彌陀佛,就一尊佛像,一個香爐、一杯水,一對蠟台,旁邊一個引磬,一個小木魚,牆壁後面掛了一個字,他老人家自己寫的「死」字,天天面對著死,這還能不放下嗎?這是老人示現給我們看的,告訴我們事實真相。
「但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但求幻妄之樂,如蛾撲火,自焚其身」。這是老法師教導我們的,疏忽了,這個世間確實佛這四個字講得非常真實,這個世間是苦、是空、是無常,無常是剎那生滅。我們讀過彌勒菩薩為我們的開示,這個世間的真相,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的生滅,這是無常。念念不可得,這是空。古大德所講的「不斷之無」,因為他念頭一個接一個,念念都是空的,不斷之空,他用的詞是無,無跟空是一個意思,真的是無所有,不可得。這個裡頭他究竟教我們什麼?教我們這些苦空無常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徹底放下。抓住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本經所說的核心,阿彌陀佛。一切無常,阿彌陀佛真常;一切苦空,阿彌陀佛不空,什麼重要?阿彌陀佛重要。應該是所謂是二六時中,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念念都要抓住阿彌陀佛,你就超越苦空無常。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常,那個地方是樂,那個地方是有,那個地方是真常。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濁世惡苦 (第八集) 2011/8/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525集) 檔名:29-247-0008
請看「光明覺品」,第九段光照十億界,偈頌第二首看起:
【眾生流轉愛欲海。無明網覆大憂迫。至仁勇猛悉斷除。誓亦當然是其行。】
從這個以下有八首偈,就是從第二首到第九首,清涼大師在注解裡面給我們說,「雲何普化」。這個八首是別說,怎麼樣落實前面所說的普化眾生,前面是總說,下面是細說。這一首「別中」,這是第一首,十首偈來說,這是屬於第二首,「化癡愛眾生」,這一首是講化癡愛眾生。
六道眾生,癡愛是通病,四句裡面,前面兩句是「所救」,也就是要度化的。清涼大師注解用比喻給我們說,「如人墮海,五事難出」,一個人不小心墮在大海裡面,很不容易出離。哪五種事情?第一個是「水深」;第二個是「波迅」,就是我們講水流的速度非常快;第三個是水裡頭「迷暗」;第四個「蟲執」,就是海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我們知道有很多動物要吃人的,肉食;第五個是「憂迫失力」,憂逼迫你,使你能力喪失,這是五種比喻。「眾生欲海流轉亦爾」,佛常常把六道比作苦海,苦海無邊。六道,墮落在六道難出,實實在在講,比一個人掉在海裡面去還要困難。真的,落在海裡面,我們現在搶救還有方法,還有生還的機會。墮落在六道裡頭真困難,要想能夠脫離六道輪回,實在不容易,這是我們不能夠不警覺的。
『眾生流轉』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是個『愛欲海』,只要愛欲沒有斷,你就決定不能夠超越六道輪回。如果愛欲你能夠伏斷,根沒有斷,你伏住了,伏住果報在哪裡?在色界、在無色界。我們講三界,愛欲不斷的,他輪回的范圍是在欲界;欲界有六層天,天下面有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你總是在這裡面輪回。能夠用智慧、用定力把愛欲控制、伏住,雖有不起作用,你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出不了六道,三界是沒有辦法超越的。必須把愛欲真正斷掉,不是伏斷,是滅斷,你才能夠超越三界。在小乘裡面,是阿羅漢果,證阿羅漢,證辟支佛;在大乘裡面,是權教菩薩。為什麼叫權教?你沒有破無明。沒有破無明,雖然離開六道,出不了十法界,六道外面還有個大圈圈,很不容易出去。那得要破一品無明,就出去了;無明沒有破,出不了。破一品無明就是禅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就超越了,所以說見性成佛,這個佛是分證即佛,天台六即裡面講分證即佛。所以我們想想,修行能夠超越六道輪回,實在不是容易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
知道這個事情難,不容易,我們就得死心塌地修淨土,淨土往生,伏斷就行了,這個諸位一定要懂得,往生淨土,煩惱沒有斷,要能夠伏住。用什麼伏住?總的來說,是戒定慧;別說,方法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在我們淨宗,法門也很多,有人用執持名號伏住,有人用觀想伏住,我們在《十六觀經》裡面,觀想佛像,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都行,都會產生力量。或者觀察這個世間苦,在這裡產生畏懼之心,我不願意再繼續受苦,激發自己求生淨土的願望,要用種種方法。換句話說,決定不能貪戀這個世界,不可以貪戀色身,更不可以貪戀名聞利養。
有這些事情你念佛往生就產生障礙,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並不多,原因在什麼地方?對於這個世間沒有能夠完全放下,放下一部分,不可以。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對於娑婆世界、天上人間一絲毫貪戀都沒有,一絲毫牽掛都沒有,這樣你才能往生,只要有一樁放不下,就去不了。經論上,世尊常常提醒我們,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是地獄五條根,只要有一條你就不能往生,五條都具足,還得了嗎?你還能去得成嗎?怎麼念佛,怎麼發願,五欲六塵放不下,只能夠跟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要懂得,這一生去不了,結個法緣而已。
這種情形,實在講就是我們過去生生世世所干的。祖師大德們常說,不是我敢講的,我們每個念佛同修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曾經學過這個法門,不知道學了多少次,都沒去得成。為什麼去不成?沒有放下。如果這一生還不放下,那跟過去生一樣,種善根。你很想去,很想去你一定要放下,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決定不貪生怕死。現在每個同學都知道世間災難很多,人命無常,你知道哪一天死?現在在這個世間,意外事件而喪失生命的,一天不知道有多少次,所以真正學佛人要放下。真正放下,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隨時都能去。當然不可以自殺,自殺是決定去不了的,這要知道。自殺的罪很重,你細讀佛經就明了,自殺的果報都在地獄。
但是意外災害而喪生的,那個不算數,真正念佛人求生淨土,就是意外喪失生命也能往生,這個不可思議。信願堅定,一切時、一切處你沒有一絲毫恐懼,你的心都是平靜,都是安穩的。諺語所謂心安理得,道理你清楚、明白了。你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就定了,心就清淨了,與西方極樂世界就相應。念念感應道交,念念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無比的殊勝,這樁事不能不知道。在世間一切隨緣,隨緣你的心相應,攀緣就不相應了,攀緣你有牽掛、你有憂慮,你一天到晚還是在分別、執著(念佛念什麼?就是念一心,就是念清淨心),對一心、對清淨心決定有障礙,這個不能不知道。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八五卷) 2004/7/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285
世尊在經論裡面多次的告訴我們,也是提醒我們,「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不容易。世尊在大小乘經論裡面做過很多比喻,我們同學們所熟知的,須彌山穿針的比喻,須彌山是高,我們不要說須彌山,我們現在就算是,我們這個講堂在四層樓,我們在四層樓這個地方,放下一根線,一根線我們放下去,下面最底下放個繡花針,這個線放下去之後,恰好就穿到針孔裡面,這個機率有多少?一萬條線裡頭,能不能有一根線穿進去?那個不可能。十萬條,十萬條線,能不能有一根線穿進去?難,太難了。佛用這個比喻給我們說,我們現在的人,得了人身,再失掉人身,也就是我們死了,失掉人身了,下次再得人身那個機會,就像須彌山上放一條線下去,這條線剛剛好就穿到針孔裡面去,你說這個機會多難。還有個比喻,叫盲龜浮木的比喻,盲龜是瞎了眼睛的海龜,這個大海龜瞎了眼睛,在大海裡面游泳,海裡面有一塊木板,木板當中有個洞,它一伸頭,剛剛好就伸到那個洞裡面去,這個木板洞裡面去,你們想想這個機會多少?佛用這個比喻說明,失人身之後再得人身,就這麼樣的困難。讓我們想到釋迦牟尼佛,是「真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金剛經》說五種語,佛不會欺騙我們,佛舉的比喻也是恰到好處。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十三集) 2008/6/21 華嚴講堂 檔名:12-046-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