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佛人要警惕15個問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屬於依賴心,學佛必須要自學、自修、自證。
  
  第二、誤以為求佛可以消罪滅障得福報,而自己依然迷執事境為真,貪求不捨,以致煩惱如故。殊不知學佛是依照佛的教導,掃除自己的迷誤,而明見自性,以脫出煩惱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業、得福報的。
  
  第三、於初下手時,不明學佛的究竟,沒有正確的決定。因地不正,故不免流於盲從。我們應該知道,學佛第一須明心見性。
  
  第四、依賴他人。為使修道能夠速成,所以,一心想求得最高無上的法、最好的師父。於是就生起種種較量高低的分別之見,生起諸多門戶紛爭的見解,時時萦回於心中。尤其在分別挑選不定時,這個法修了一點點,又去修那個法,而不能一門深入地專修下去。結果往往是走回頭路或走錯了路,空耗時光,一事無成。
  
  第五、因為空耗時光、久無消息,於是就疑人謗法,或者是退轉不修了,半途而廢。
  
  第六、貪取於法,以多為勝,樣樣兼之,不能一門深入,結果是徒勞無益。
  
  第七、終日向外馳求,不知痛切參究自心。想起來了或有了空閒時間,則在佛堂裡修一下,念念佛、打打坐,或參參禅,一曝十寒,終不得益。有的人甚至把修法當做消遣之事,無關痛癢,結果畢竟是毫不相干,一事無成。
  
  第八、不明“法無定法”之意。法法各有立場,不可強同,不依規矩而自生法見,妄自改基,以致修持不如法,而不得成就。
  
  第九、以修行人善,為學佛之極致,不知究竟了義。以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學佛唯一的成就,卻不明白如何往生之義,以致修到中途不能再進。
  
  第十、縱然遇到善知識,但以耳為目,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第十一、喜歡妄測他人的意境.而自成妄。如說:某人開悟了,某人沒有開悟,卻不曉得你要分別人家開悟與否,你自己須先開悟。你自己沒有開悟,如何能斷定人家是否開悟呢?人雲亦雲,妄自猜測,實在無意義,反而自心不清淨。
  
  第十二、由於貢高我慢,對他人生疑生嫉,且恥於下問,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不肯或不好意思去問,更或輕慢初學,而不知自障其道。
  
  第十三、先入為主,於法不知圓通變化,真性現前,不敢承當。
  
  第十四、誤認無明為實,煩惱難除,菩提為佛獨有,我輩此生無份,而不敢擔當如來家業,不敢切實修證。
  
  第十五、當行住坐臥、人事往來、種種習氣發生之時,一點也不自覺,任其流連往返,決不回顧自心。結果往往是雖然學佛修道,但卻不得受用。學人果真能將上述種種弊端弄明白,切實精進修行,對境不生愛憎取捨之心,知道這些都是自性的妙用、自性的顯現,能透過現象而見其本質,這就是見性!再經過除習的鍛煉,就是保養聖胎,讓它發揚光大,即能圓證菩提,倘若對境心有粘著,更或念念不捨,那就不能自诩見性。要知道妄自尊大,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要下地獄、遭惡報的!不管是念佛、參禅,或者修密,均須妄念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殒不可得。連虛空粉碎也不可得,連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證悟!開悟後對境才有力量,不致為五花八門的物境所動搖。否則,說食不飽,遇境即失,不得真實受用。
  
  所以,我們要時時反問自己,對境是否心還粘著?是否真的識得本來?假如對境為妄想所左右,產生愛憎取捨之心,那就生死不了,就須深自慚愧內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元音老人

 

上一篇:淨界法師:欺诳,就是把你自己的光明相轉成黑暗相!
下一篇:慧淨法師:彌陀名號(上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