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隨緣轉境,家庭就是道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網上看到有女居士發帖征婚,要建立一個佛化家庭,除要求對方笃信正教,別的條件都壓得很低,甚至有些為信仰而過分將就的意味。這顯然有些理想主義的色彩。同時,也反映出佛教徒的迫切渴望,那就是建立一個充滿佛教氣氛的家庭,以便心情愉快地學佛,並減少修行中的阻力。若真能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同修,這位居士可謂終身有幸了。

 

佛教徒的擇偶觀

  

  雖然佛教基於離欲、解脫的觀念,並不贊歎愛情和婚姻,但也並不否定兩個人因為對佛教的信仰而結合,也是一件值得祝福的事情。因為對於深信佛教、介於僧俗之間的在家居士來說,組建家庭卻又是一生中的大事。如果因為信仰的問題,而導致家庭的不幸福,實在是一種極大的遺憾。所以,對深信佛教的居士們來說,能組建一個佛化家庭,共同沐浴在正法的甘露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於世出世間的利益皆能周全。

這是一種組建佛化家庭的特別方式。在這樣一個信息比較發達時代,通過互聯網,或通過各種學習班、禅修活動,找到志同道合的菩提眷屬也不是特別難。若能如此建立佛化家庭,則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方式,若雙方確系正信、深信,則必能隨順相安,互為修行路上的助道緣。如果此種案例增多,甚至也能降低社會上的離婚率。因為世俗的基於欲望、形象和經濟條件考量的婚姻,用不了多久就變壞了,甚至夫妻都不願意面對對方。

  然而,以這種情況建立佛化家庭的案例其實是不多見的,因為這種情況也有其自身的矛盾性。學佛的人,學得深的,基本上都有出離之志,或出家,或獨身,大多不願意過任何形式的婚姻生活;學得淺的,但為人天福報,世俗名利牽掛於心,也不是為了真修行,自然也不會有組織佛化家庭的想法,他依然會依照隨順自己的五欲標准去擇偶。

 

以家人為助道緣

 

  其實真正渴望建立佛化家庭的,多是已婚者,因為學佛修行和家庭生活產生了沖突,自己又不能妥善地處理,才會有這種想法,也樂意學習一些方便善巧,度化自己的親人,共同走上修行的道路。

  佛化家庭的建設,基本上是先學佛的居士帶動其他家庭成員,讓他們也成為學佛居士,共同營建一個良好的家庭學修氛圍,以便共進道業。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居士都不能把家人視為障道緣,因為一切法唯心所造,你若生家人障道之心,就會招感障道緣的家人,不可不慎。

  古德說:“方法得力,順境逆境都是自在境;信心堅固,善緣惡緣都是助道緣。”學佛居士應從對事煉心的角度來修習佛法,把所有親人當成助道緣。對家庭環境的順逆,甚至家庭成員的善惡都不起分別心,不去執著,而是以慈悲喜捨心去感染他們,同時,也將佛教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傳達給他們了。

  要真正把家人帶動起來,一起修學佛法,對居士來說,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善巧。首先要知道,夫妻之間能相互影響,經常吹吹枕邊風,必能令對方心意回轉;其次,父母與孩子有天然的聯系,心靈能相互溝通,這種影響和攝受力實非外人所能及;最後,老年人經常考慮生死問題,也渴望從信仰中獲救,更容易受到影響。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決心和愛心,這個事情不難成辦,何況還有佛菩薩的加持呢。

  像唐朝的大德龐居士和清朝的菩薩居士彭際清,都非常善於引導家人,並成功建立了一個溫暖、和諧的佛化家庭。雖然一般的學佛人,在個人影響力和攝受力上比不上大德居士,但只要用心去想辦法,願意去做、不間斷地去做,最後必然會有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菩薩恆順眾生

 

  當面對修行和家庭生活相沖突的問題時,居士們應該把妥善處理家庭關系放在第一位。想一想,彼此之所以能成為親人,是因為累劫累世的緣分,或有恩,或有債,若不善加處理,則必為所牽,怎麼能有一個清淨心去修道、去念佛呢?若以破壞家庭生活的方式去學佛的話,學成學不成先不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堅固我執的表現,盡管可以貼上一個“信真願切”的標簽,你最終還是欺騙不了自己,因為問題不解決,就沒有辦法獲得一個良好的修行狀態。因此學佛居士應該明白,家人及家庭生活並不能障礙修行,自己的執著才是修行的障礙。

  《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提倡學佛人要恆順眾生,可有的居士在居家修行中有了問題,總是怪家人不覺悟、不能理解自己,卻沒有認真的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隨喜菩薩的大願而恆順眾生。這個恆順眾生,指的是無倒隨順,如果眾生的行為構不成犯罪,不管它有無利益,我們都要先隨順,隨順才能將他們感化、同化到佛教的大覺悟中來。這個恆順眾生的大願,是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也是佛教行於世間的秘密武器,因為,即便是給眾生以好處,也要先以恆順等方便善巧來攝受他,若不這樣,他就不會接受。

  如果一個佛教徒,有足夠的能力度化家人,這自然是最好的,若一時度不了,就要先尋求諒解和相安無事,盡量遇事協商,不起沖突。首先,佛教徒在家庭中,面對不信佛甚至謗佛的家人,不能輕視他們,不能讓家人產生對立的情緒。你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真誠,佛度人都不急於一時,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遇到了沖突要主動讓步,佛教的忍辱波羅蜜不是一句空話,佛菩薩能忍受一切眾生的惱害,棒打刀割都不起一念瞋心,我們怎麼連家人的迷悟都不能容忍呢?

 

修行顧家兩不妨

 

  在吃飯這個問題上,吃素的居士盡量要隨順家人,絕對不能強制家人吃素。若作為家長的學佛居士違背家人的喜好,強制吃素,令家人不愉快,這其實一方面是自尋煩惱,令家庭成員離心,矛盾不斷積累,到時候會一發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在家人的心目中會損壞佛教徒的形象,他們會誤解為,既然佛教徒都是這麼霸道、不可理喻,進而再推論佛也是這樣,從而終身寧死也不學佛,就會喪失菩提的種子。

  在家學佛的居士盡管自己吃素,但以隨順眾生的心,也可以為家人做含有三淨肉的菜肴。居士若能如此隨順家人,令家人體會到你的人情味,也會隨順你的戒律而不再殺活物,只吃三淨肉,就能令家人少造殺業,這也是對家人的法身慧命負責的表現。若要使家人也吃素,就得有方便心,為家人宣傳、講述吃素的利益,隨順起見,盡量拿出科學的依據,引起他們的興趣,令他們信服,自覺地吃素。從而由吃素而學佛,慢慢地他們都會進入你的願心,自覺地成為佛化家庭中的一員。

  另外,在家居士要有時間管理觀念,使修行與做家務兩不相妨。對作為家庭主婦的居士來說,如果全家人都在等著吃飯,你卻要誦經或念佛,這是不是會讓家人感覺不好呢?如果家人要休息了,你卻在播放念佛機,或念佛念個沒完沒了,這是不是也有些不合時宜呢?如果你嚴格遵循佛的禁戒,甚至不該你持的也要去持,譬如為了節制欲望,堅決不與伴侶同床,這是不是導致家庭解體、人生不幸的根源呢?

  我遇到過一位師兄,自學佛以來,出離心非常迫切,竟然再也不與妻子同床了。妻子非常地惱怒,甚至對佛教也恨之入骨。面臨離婚,孩子的撫養問題也令人頭疼,也為社會增加負擔。其實,這又是何苦呢?

 

勸善不離方便心

 

  居家過活,需要有一份事業來維持,若家庭操持邪命事業,居士需要以方便心去改變或勸離。譬如家庭以屠殺或釀酒,販毒品及軍火等行當為生,若居士自作,就要設法謀求新的事業,若家長或配偶作,就要苦心勸誡,以種種方便講因緣果報,令遠離邪命。若人微言輕實在無力改變現狀,那就從心地上棄惡揚善,不自造惡,念佛回向。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念佛的女居士,迫不得已,每天都要幫殺豬的老公按豬蹄。於是,她就一邊按豬蹄,一邊念佛並回向給些將死的生靈。後來那些被殺的豬在她的回向中,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她本人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的丈夫受到了她臨終瑞相的感化,也皈依三寶了。

  在家學佛的居士,要以溫和的心,負責的精神,將家人善巧安立於淨戒,尤其是四重戒。這裡也很能體現佛法的利益,因為不持戒者,為人處事全賴業力(或感覺)的牽引,當業障現前,不能以戒條來警覺心念,失去保護,就容易犯下罪行、遭受苦難。不信佛的人,大多不相信地獄等嚴重果報。居士要以方便心先從世俗利益上來引導家人,給他講述歷史上因放逸而丟掉性命者的故事等等,使之遠離殺生、偷盜、邪YIN、妄語。不要一上來就用地獄等可怕形象嚇唬家人,以免引起他們的反感,會讓他們認為你迷信,這就再也說不清了。

 

  總之,信佛的人要有一顆包容之心,隨順家人,展現出平靜、和氣、慈祥、安然的心態,在日常中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能做。看到你學佛之後,精神狀態以及為人處世都有很大改變,這就能深刻感染身邊的親人、朋友,勝於你費盡口舌的勸說。這樣,用不了多久,老伴和子女都會被你帶進佛門了。北京的沈姐給我說了個身邊的案例:有個一同學佛的師兄,她老公不信佛,她就從改變自己出發。原來她很邋遢,不愛收拾房間,通過學佛後,心靜了,家裡收拾得很干淨。她老公說,看來學佛還是很有好處呢,結果就和她一起學佛念佛了。其實,很多看似復雜的事可不就這麼簡單嗎?

  因為世俗人行於六根境界,只有讓他親自看到和體會到了信佛的好處,他才會信、去修。他們現在不信,並不是真的不信,沒有善根,其實,他們還在考驗你呢。你若通過了考驗,就能夠度他們。便能夠如願建立一個佛化家庭。

 

 

上一篇:大安法師: 貴賤貧富的原因是什麼?
下一篇:大安法師: 念佛治療憂郁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