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生根活佛:修煉空悲三門禁止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生根活佛

 

修煉空悲雙運三門禁止法:禁止身,禁止語言及禁止心念。其一,禁止身:《才旺耳傳經》講:“不要見外面的客人,也不要見裡面的客人。”外面的客人指的是親朋好友等客人,這些客人好拒絕,而裡面的客人是煩惱和妄念,這是不好拒絕的,而且不斷產生,充滿著策劃及企圖,從未停止過。如何禁止身呢?佛經裡講,首先我們要坐好,直如劍、穩如山,任何狂風不能動搖我們的見解,然後對內外的客人發出警告:“從此我將不被你們分散我的意念,智慧的侍者永遠守住我的煩惱之門。”方法是既不拒絕也不接受,把一切溶化在浩瀚的大海中,再強再大的風暴不讓它獨立存在,只有當下的溶化。《耳傳經》中把這些深奧的內容用簡單的兩句講了出來。

其二,禁止言:《耳傳經》講:“不要說外面的是非,也不要說裡面的是非。”外面的是非就是別人的是非,裡面的是非就是內心的妄念及善念,這些沒有必要說出來,可是我們從未停止過。為何禁止語言呢?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禁止語言,難道他不想講話嗎?或者他不能說話嗎?都不是。到了一定境界,不是他能不能說的問題,而是沒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策劃,也沒有你我他之間的任何問題。先驅上師講:“我在內外都沒有找到一句有意義的話,外面觀察空無一物,向內觀察空無一物,那我說什麼呢?”他們不產生意念,意念停了當然也沒有語言。現代人不明白,會問這不悶嗎?不會,沒有了意念的摧動自然而然就會如此,就像斷弦的琵琶。

    其三,禁止心念:《耳傳經》講:“身如瓶子,瓶外的意念和瓶內裡意念都要斷掉。”瓶外的意念就是追求外境的意念,瓶內裡意念就是追求內心的意念,這些都要斷掉。《法海》雲:“為什麼意念像瓶裡的蒼蠅呢?蒼蠅在瓶裡沒有片刻的閒暇。不是說頭腦中要有偉大的創作和長遠的理想,不閒著是說對本性的專注不能閒著。這也不是講的警覺,修行有很多層,到最後也不用警覺,在這裡暫時可以理解為正知正念不要閒著。”

    如果這些做不到,我們的修行都變成了表面的,無法提高空悲雙運的智慧,也放不下世間事。我們的修行停留在了認知上,卻一直期盼著美好的結果,而結果卻是死亡先到了,美好的結果永不實現。我們在行為及理論上放下還不行,必須要在內心深處放下。若是你的意念深處沒有放下,你到哪兒都有很多事要干,總是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忙得團團轉,這樣非常遺憾,說明我們的修行還停留在書裡,在認知上,沒有實踐出來;我們修學都只是了解,不是體會及感悟,所以修煉空悲雙運不單純是理論的了解和認知上,而要運用三種禁止方法去實踐修煉,要去體會,領悟,證悟及覺悟。

真周上師講:“享用豐富佳肴的人缺乏修行的忍辱心。”真德瓦仁波切講:“教法看起來那麼有道理,卻把它丟在書本中。總想著要怎樣去修行,卻都被外境誘使走了。總在不斷尋找機會和法門,在尋找條件中機會失去了。”哲特.夏巴南覺上師講:“為行惡活著還不如為行善死去。行世間法而享樂還不如為聖法去受苦。”這些上師一直在勸告我們,一切世間的行為,都屬於輪回中的行為,哪怕你覺得快樂,也只是短暫的快樂,沒有任何保障,你無知地認為這些是快樂,還不如去修行受苦。佛陀比喻我們的狀態是刀刃上舔蜜,為了一點甜味,後面將受不可忍受的痛苦。在變化無常的世間找快樂,不如去苦修。

真德瓦仁波切講:“聽到真理的教化無論如何激動也沒有用。”現代人聽到對精神有幫助的話,得到一些情緒的疏導,在教法中得到啟發和幫助會非常激動和感激:“好!有意義,有內涵,比我以前聽到的有作用,不像其它都是催眠劑。”但只發現有意義沒有用,就像發現金礦,我們知道它很寶貴,但是卻走開了,只留下了當時的剎那感覺,在以後的關鍵時候還是幫不上忙。如果你發現金礦時,用心去認識金礦的作用,進而去挖金礦,面對種種困難時,你才能得到金子,以後你需要時候還能用上。修行空悲雙運也一樣,你只發現空悲雙運的作用,內容及修法沒有用,就像發現了金礦,我們知道空悲雙運是佛法的精華,修行的精髓,是很特殊的,但卻你沒有實踐修煉,沒有體會及感悟,只留下文字和理論上的認識,在以後的關鍵時候還是沒有大的作用。

修煉空悲雙運要放下兩種事,一種是放下自我,才能生起慈悲及菩提心,一種是放下有相的執著,才能證悟空性的智慧。

 

上一篇:達真堪布:放逸的借口
下一篇:修顯宗同時修密宗,會不會影響修行效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