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注:每每在論壇讀到釋智慈發表的淨慧法師佛經淺釋都感到受益匪淺,淨慧法師把自己證悟到的佛法用最普通、最簡單、最直接的悟語,讓人一聽就懂,懂了就可行做。為方便更多學者共獲法義,我自願每日從中轉摘三則法語供養修行者,並以此回向法界眾生。阿彌陀佛
淨慧法師證悟法語連載
【之一】摘自《優婆塞戒經》淺釋--淨慧法師
一、 戒與修行的關系
佛法是船,戒是行船操作的規范。我們這個身體修行是主人奔向彼岸,想到極樂世界去;修行的主人是舵手;奔到彼岸才是目的;導航就是我們的善知識。在苦海中,想讓這艘法船航行,必須按操作規程辦;不按操作規程辦,這艘船會觸礁,會迷失方向,奔向何方不可知,什麼時候到岸就更不可知了。如不持戒,不可能到達彼岸。只有在以戒為師的前提下,才能依法修行。否則,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一邊修行,一邊殺盜YIN妄犯戒,出家人在寺院裡,主持戒律的法師不允許;在家人有業報相隨,受業報牽引墮三惡道。持戒修行能夠到達智慧的彼岸;而破戒之人墮愚癡的彼岸,即三惡道。正所謂持戒修行比翼鳥,破戒修行單翅飛。空守戒律不修行,還是原地沒有動。
要明白守戒、持戒不是目的,光守戒、持戒也不能到達彼岸。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守持戒律都是值得贊歎的。但是如同一個害怕犯錯誤的小學生,心裡就想著不違犯紀律,卻忘了學習,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修行人也如此,害怕犯戒,進而不聞、不思、不修,忘記了自己修行人的本分,也不能修行好。出家人守持戒律容易一些,夏季可以結夏,不染酒色,有持戒的環境,又不容易犯戒。而在家人修行卻不容易,不管是修行聲聞、緣覺的人,還是菩薩行人,生活中處處都有戒條。如走路時不小心踩死螞蟻怎麼辦;農民發現果樹生蟲子要不要噴灑農藥;家裡蟑螂泛濫怎麼處理;將軍不指揮千軍萬馬行不行等;在家人守持戒律很難。過去佛教裡有過公案,在家人修行為了不犯戒裝啞巴,現在行不行?現在在家的修行人哪行哪業都有,不說話能行嗎。上面講的這些情況都能如法處理,既得到解決,又不犯戒。這裡就需要如法思念,如法說話,如法辦事,如法修行。二、 守戒與因果的關系
身不該做的事不做;口不該說的話不說;意不該想的念不起。如果不該想的想了,就有因果。有善念就有善因果;有惡念就有惡因果。戒條就像高壓線,不可越雷池半步。世俗的事把握一個度,過一點兒就為失,有業報相隨。善事無度,惡事有度,有底線。對受三皈依的人說戒,對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說戒。但平常人聽了有預防作用,可以避免造業。修行人的身體就是法船,無量劫以來業習結集所感,盡有諸漏。六根天天在漏,說白了就是六個漏功德的大窟窿;戒就是幫身體堵漏的。只有靠戒能夠預防產生新的漏洞,最終到達極樂彼岸。否則,苦海中行船,根本走不了。修行人的身體是法船,即載法之器;這個身體造作業因必入因果律,就是因果的規律、法則,誰也改變不了。自種因,自受果,俗話說“自食其果”。誰做的惡果肯定是誰自己承擔,別人替代不了。有的果報是一因多果,如做了一件惡事,有多種果報相隨。造了殺因,可以短命,亦多病,這就是一因多果。也可以是一果多因,如生重病,是由多種業因共同結集所致。不管時間多久遠,業因不失,業果相隨。前世、現世和後世,三世因果。果報有三種,一是現世報,現世作業,現世受報;二是下世報,今生作業,下生感召受報;三是百千萬劫報,就是說造的業因百千萬劫都不消失。人要是不修善、不出離,因果就永遠不消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所以,講戒的時候,一定要明白因果。
三、戒與法的關系
法是眾生與宇宙一切事物現象和變化的規律,眾生離不開法,眾生一切的造作都是法。佛法是覺悟者之法,佛法分經律論三藏。簡單地說,佛法就是讓眾生轉迷為悟,轉癡為智,轉凡為聖的規律,這也是一種因果規律,這就是佛法,誰也改變不了。誰不按這個法行,誰就成不了佛;誰按照這個法行,必定成佛。戒是佛法中的一部分,是修行人共同遵守、共同奉行的規則;既約束自己,也約束他人;持戒是共同遵守、自願遵守。戒是為修行人前行保駕護航的;一犯戒,道行馬上停滯,無法前進。有戒,法船才能正常航行。既要守戒,又要積極去持戒修行,這才是菩薩行人的願力。修行過程中不犯戒,積極去持戒,心裡不覺戒的存在,又處處是戒,無一不是戒,有這樣證悟的人都是大乘之人。正常的守戒多為初行者,覺得有戒律存在,身、口、意為戒律所約束。佛法與戒同行;一是受三皈依的時候,受三皈就有戒;二是承傳佛法時,同時受戒。什麼是“承傳佛法時”,在《佛說大乘金剛經論》裡,佛說“我有秘密口訣、修持方法,傳給大菩薩,這些大菩薩以道傳道、以法傳法。”傳道傳法的時候,就已經受具足戒,男眾二百五十條,女眾三百四十八條;同時,受菩薩戒。三是修行一段時間後,由沙彌戒轉為具足戒;在家人修行由五戒、八戒至菩薩戒;大乘戒與小乘戒不同,大乘戒動念沒作都是犯戒;小乘戒有念沒作不犯戒。
再講一下破戒的危害,佛說三途輪回報。佛不度無緣之人,法不度破戒之人。不管修學什麼法門,一旦破戒,法在身上就失效。為什麼說對一位聖人或有修行的人起疑惑心的時候,法就已經為不度。
“法不度”什麼概念?人同樣載法,首先,護法善神不護佑,心被邪見所蔽。還有,破戒的果報從人直到阿鼻地獄,破戒之人不可能生天。有人不願守戒,是由於自己的業習、業因感召,無量劫造作的,今生就有這個魔蘊。誰有業習,魔就會去找誰。“業習”就是我執我見我慢,通過第七意識反映出來,有習慣力,不受理智的控制或控制不住。抽煙、酗酒、吸毒、貪欲等都是業習感召,習慣力在起作用。
再有,修行人心有所求,著相前行,心量自狹;就是有貪著心、往生極樂心、求法心。一有求,就把自己的心量變小,本來心有一丈,一有求心,變成五尺。心量一小,做起事來功德就變成福報。自己不覺,善知識、護法善神一下就知道。貪善也為貪,貪不到的時候,馬上變為嗔。有些人求善法,求不到心就生嗔。心量自狹的人難求聖果。貪求善境界,心有貪念都是小乘人的心魔所致,心魔無始劫來與人同行,魔時時刻刻如影隨形。心魔是自己內在的魔,順逆二境來的時候,擊敗人的心智,讓人心智散亂,明白轉糊塗。遇到自己心魔的時候,敗者多勝者少。勝者就是出離,敗者就是六道眾生。心魔在人這一道,有心魔就召人魔、事魔,世俗的是是非非。同時是外魔,比如想出門,就遇暴雨,或者生老病死等,都屬於外魔之事。修行人證得聖果的時候,肯定召天魔;天魔魔成就之身。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破魔軍,魔王、魔子、魔民全上來。我們體內有魔蘊,自心有魔才召外魔。魔考過關了,成聖;魔考沒過關,敗下來,那就是眾生。
什麼保護修行人?戒律。沒有戒,內魔沒守住,外魔破不了。降伏不了內魔,外魔一擊就敗。心裡想飲酒,那裡一招呼飲酒,肯定樂顛地去;心裡想打麻將,那邊一招呼就走。一個修行人,要做惡事的時候,心裡有兩個聲音,一個說“去做”,另一個說“不要去做”。凡夫認為做“惡事”是天經地義的;“惡事”指的是食肉、飲酒、找小姐,即世俗人眼裡的“好事”;內心還有個聲音催促快去,都是不知不覺做了不守戒的事,種下業因。明白因果的人才知害怕,寧可自己被殺也不能作犯戒的事。戒與法的關系,戒是保護依法修行的。
四、 古德與現代人的關系
講法要離開文字相,法不依文字。沒有證悟的人講不出三藏十二部的真相,怎麼講都是文字般若。世人追逐名相,追逐文字的華麗,這和證悟是兩回事。古德先賢已證知並悟透天、地、人之間乃至宇宙人生真相,預知三世因緣之事及世事變遷等,具足世間與出世間智慧;而現代人,只在法的末端科學知識方面超越古人;在認知世界與宇宙和不同生命狀態存在等領域,現代人無法達到或超越古德先賢的深度與高度。但從佛法一萬二千年的後五百年開始,最先隕落的大乘說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從聲聞乘說是《大般涅槃經》,最後只有一部《阿彌陀經》住世。後五十年,世論破壞佛法。世論就是世俗的觀點言論,把佛說經典徹底毀壞掉。後五百年,信佛的人念四字洪名修行就得度;現在誦持四字洪名只是結法緣,不得度;念六字洪名修行得度。佛說經典隕落不是佛法隕落,佛法種性不是真正滅度,只是這個地球要遭受劫難,階段性的滅度,等彌勒佛出世,繼續弘傳佛法。三世諸佛有兩種法通;一是說法通;二是自宗通。佛法不管怎麼去修證,達到怎麼高深的程度,現在佛不否過去佛,未來佛不否現在佛,因為是一脈相通,無互相攻擊。後佛不超前佛,前佛帶領後佛,佛佛平等,是這樣一個法相。而其它的宗教,開始父親講一樣,兒子講時又是一樣,一教之內出現兩派,兩派之間互相爭斗。佛教是過去、現在、未來佛一體,提倡不管修學什麼法門,修持方法或有不同,但不許有爭論,不可互相指責、爭斗。因為八萬四千法門殊途同歸,目的都是一個。“說法通”就是隨眾生心,隨應種種說法,言說文字又離文字。“自宗通”是修行者離自心,離種種妄想;又超一切心意識,自覺聖性境界,離世間妄因,見出世間實相。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兩邊而不知;所以,佛法不滅。修菩薩行的時候就是這樣,離種種妄想而無種種妄想;離自心而不離自性。性本圓融,心還不真實。以世間有為相,修世間有為法,而證出世間智慧。所以,聽聞佛法,不說後五十年世論破壞佛法與滅度。
五、“以戒為師”與善知識的關系
第一,依法不依人。佛的弟子是人,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他們都住世,以平常人的身份在人身邊。可是不露相,他人不知道。能跟他們結緣就三生有幸,不要貪求別的,有求為貪,貪就是要斷緣的。糖塊好吃,小孩吃多了有害;美味吃多會撐壞。貪求善境界仍然為貪,為佛菩薩所呵斥,這和惡行的貪雖有區別,也是要斷緣的。一些聲聞、緣覺、菩薩都是世人,他們住世的時候,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們默默地紹隆佛種,承傳佛法,引領有緣眾生超凡入聖。他們在持戒、傳戒,但不制定戒。關鍵就在這,他們不制定戒,也不改變戒。不管哪位佛弟子修的如何好,佛制戒律一字都不會改。善知識尊佛法、遵佛戒律。所以,善知識不能替代戒律;只能引領人守戒、持戒修行。
第二,戒律不可更改。戒律是佛住世時親自制定,眾弟子受持戒律修行。眾善知識是守持戒律的模范,三世諸佛如此,莊嚴劫、賢劫、星宿劫也如此。現世不管社會如何變化,佛的戒律不可更改。包括末法時代後五百年,人不持戒也照樣不可得度、不可往生。因此,永遠不可犯戒,戒律也永遠不會因時因地而改變。佛不度無緣之人;法不度破戒之人。破戒之人只有在大善知識的引領下忏悔,才可得度。否則,人的忏悔只是言語上的說辭,不知如法忏悔。
第三,以戒為師就是以佛為師。佛在自己的法性身之內,在報身主持的三界內,不捨眾生故才制定戒律。這個戒律是十方諸佛接引眾生共同遵守的宇宙公約,十方諸佛都遵守,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都按這個標准接引眾生,沒有不按照這個標准的。修行人破了戒,天地不容,龍神共憤;有人想“我破了戒,佛菩薩不知道吧。”別說諸佛諸菩薩知道,就連有的修行人都看一眼就知道。破戒的人眉宇之間有一股邪氣,不把它說破,就是給留余地。在佛菩薩那裡給人留一個忏悔的機會,若自己不知忏悔,再往前行非常危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賢劫千佛出世都不度,流轉六道。善知識不能替代戒律,善知識只能講佛法,讓修行人堅固信心,去守戒、持戒、依戒修行。釋迦牟尼佛化身在這個娑婆世界常住,誰守持佛的戒律、依法修行,佛就度誰。否則,在這個世界,修行而不守戒的人等於沒修。末法時代,魔王在干什麼,他與善知識相反,干兩件事;一是破法;二是破戒。哪個法度人,魔王就想方設法破壞哪個法,讓該法不能度人, 破法的方法就是說相似法,利用魔子魔民和魔境給修行人設置障礙,目的就是毀法,逼迫修行人退道,打擊修行人的信心。破戒,就是修行人自毀菩提。表現為魔子魔民破僧威儀,進而產生不良社會響。
摘自《達摩與明心見性》修正版-淨慧法師
現在的一些人認為,我心是佛,我就是佛。這裡,達摩祖師是對性說的,我心裡存有佛性,佛性存於心中;離開自心外無佛性,離開佛性外無自心。佛性覺而不迷,具足功德;只是被無始劫來無明覆蓋。所以,要明白法理實相。知實相而苦修,苦盡則甘來,甘來則明心,明心則見性,見性則成佛。有證悟的人明白,實相是修證過程。我們用佛法修持,去掉心裡的雜染,增長心裡福慧功德,達到了見佛性。見性是佛,就是我們的自性佛,一旦發揮自然功用,立刻就明了心發揮的必然功用;未見性前是心識之必然藏裹性識,見性後性識之自然空無心識。
今天有人請法說:“我的業報這麼重,還能不能成佛道?”我講:你的性上沒有業報。那一頁翻過去,從當下開始,依法修持,隨著福慧的增長,身心的業報自消;福慧增長消業如烈日化雪,頃刻即無;否則,以業消業如斗量海水,劫盡無休。依法修持是回過頭來明心見性;首先,要明我們體內的三界心,用智慧光明,去除見、思二惑;然後,要見三界外十地菩薩性,用功德具足見,等覺、妙覺、佛無上正等正覺。摘自《佛說大乘金剛經論》淺釋--淨慧法師
佛由心成。意思是成佛是由我們現在肉體的人,發心修道而開始的。你心要不善,不去修,你就永遠不能成佛。不要認為人人是佛,你就不去修持。只能說,我們的性和佛性無二無別。道,即果位,是由心修學而成的。我們所做一切功德、善事也是心來積累的。福田也是由我們心種的。反過來,一切災禍也是由心產生的。一善念,能升天;一惡念,就墮地獄。善心修道就能成佛,心想平常事的就是眾生。心邪成魔,魔子魔民為魔所用。心慈為天人;心惡為羅剎(非常凶猛的鬼)。心就是我們一切福田的種子,能作惡,能為善。只有通過修證、證悟能把心悟到,把身體靜下來。否則,悟不到真心。悟得真心的人,佛家講叫開悟了。悟到我們自己身體裡還有一個神識存在,它才是真我。再往前行,可以出離肉體,升天堂是它,證果也是它。如作惡,墮地獄也是它,脫牛變馬還是它。無量劫來就是它來回換房子住,換形變態異新命,十法界裡自選身。我們身體的真正主人就是心。現在我們還不能自己做主,而是六賊牽著我們走。你以為你腦袋裡想什麼,你說的算,你在當家作主。其實,外界一個事就能把你牽走了。有定力的人能自己做主。因為神識在定中,外界一切對它沒有妨礙。就像窗戶上有玻璃,但玻璃擋不住陽光,牆擋不了聲音,這就是沒有妨礙。聲聞、緣覺暫時做得了主,長久還做不了主。做得了主以後,“不造諸惡,常修諸善,依佛行持。”佛住世時,按照佛說的做;佛不住世,守持戒律。戒律有兩個方面,一是依教奉行,二是奉持戒律。如果你只依教奉行,守持戒律,還是不行。必須在依教奉行的基礎上,守持戒律。這是真正的持戒修行。“立佛行願。”佛怎麼發的願,我也有志修道,將來一定會有成佛那一天,去度眾生。我現在不是佛、不是菩薩,但是我有心修道,去成就。
佛說,這麼行做的人,不久必定成佛。我們每日的行做有漏,你的思維有漏。你的行做方面不圓滿,有漏。只有證得無漏的人、行菩薩道的人,他這麼做,不久成佛。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不明自心。心由業牽,怎麼能成佛呢?你要想成佛,就從當下開始,只管耕耘,不問收獲。一些人,以為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太難了。我告訴大家地前菩薩是太難了,一地菩薩以後好修。心能轉萬物,而不被萬物所轉。如果有人,明自心,達自性一定能成佛。這樣勝過讀誦《金剛經》三十萬遍,而且功德無量。因為佛的菩提之法是從自心流出,別人勉強不了。自心流出就是別人幫不了、逼迫不了。如果別人能幫,佛把咱們所有眾生都拿到極樂世界不就完了麼。
淨慧法師法語連載【之二】
摘自《佛說大乘金剛經論》淺釋認證版—淨慧法師
現在的肉體之身是假身,將來修到阿惟越致菩薩金剛不壞之身,直至成佛,那才是真身,這才是借假修真。依佛戒行、依法修行,證得身空。從理論上講身空,是想身空;從實相上是證得身空,方為身空心就是一切福田的種子,能作惡,能為善。只有通過修證,把身體靜下來,才能證悟心淨;否則,悟不得真心。悟得真心的人,禅宗是開悟了。悟得自己身體裡還有一個神識存在,明心見性才是真我。再往前行,可以出離肉體,生天堂是它,證果也是它;如作諸惡,墮地獄是它,脫牛變馬還是它。無量劫來就是它來回換房子住,換形變態異新命,十法界裡自選身。佛由心成,道由心學。若心不善,不去修行,就永遠不能成佛。不要認為人人是佛,就不去修持。只能是眾生自性與佛性無二無別。義理是由人發心修道而成法,法無定法。心是身體的真正主人;但心還不能自己做主,而被六賊牽著走。別以為腦袋裡想什麼,自己說的算,能當家作主。其實,外界一件事物就能把心牽走了。有定力的人,能自己做主;因為神識在定中,外界一切對它沒有妨礙。就像窗上有玻璃,但玻璃擋不住陽光,牆擋不了聲音,這就是沒有妨礙。聲聞、緣覺暫時能做主,長久還不能做主。做主以後,不造諸惡,常修諸善,依佛行持。佛住世時,按照佛說的法修行,也有律儀;佛不住世,守持戒律。戒律有兩個方面,一是依教奉行;二是奉持戒律。如果只依教奉行,不守持戒律,還是不能成就。必須在依教奉行的基礎上,守持戒律,才能成就;這才是真正的持戒修行。立佛行願。佛發願度眾生;我也有志修道,未來一定會有成佛那一天,去度眾生。我現在不是佛、不是菩薩;但是我有心修道,未來一定成就佛與菩薩。佛說,這樣行做的人,不久必定成佛。我們每日的行做有漏,思維有漏。只有證得無漏的人、行菩薩道的人,如此行做,不久成佛。如果有人,不明自心。心由業牽,怎麼能成佛呢?要想成佛,就從當下開始,只管耕耘,不問收獲。一些人,以為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太難了。我告訴諸位,品位前菩薩是太難了,品位菩薩後就容易了。心能轉萬物,而不被萬物所轉。如果有人,明自心,達自性一定能成佛。這樣勝過讀誦此經三十萬遍,而且功德無量。因為佛的菩提之法是從自心流出,他人勉強不了。自心流出就是他人幫代不了、逼迫不了。如果他人能幫,佛把所有眾生都拿到極樂世界不就行了嗎!自心流出,沒有終結時間,能與這個宇宙同存,這才是金剛心。作惡眾生是受苦受報無窮無盡,證道人享受法喜也無窮無盡,不壞不雜。是故佛與眾生性是一樣的,只有信與不信,修與不修,覺與不覺,才是佛與眾生的區別。佛說,金剛比喻自性,經者比喻自心。修行人明白自己有個心,通過修行,找到自己的性。人開悟以後,一切佛法,一讀誦就通達義理。一樣的佛經,若自己沒修、沒證,容易變成理障法執。佛說,如果有人能明自心,見自性,這個人自己身中就有佛經。即自性是佛,法從自心流出。六根門頭(見聞覺知),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恆沙功德。眼根不著色,清淨心不被所迷,常觀佛的法身在宇宙中無處不在。眼睛所見處處都是般若,一切萬物都自有規律。五行相生相克,生出萬法,可以為眾生利用。轉有為法為無為心,這是具足眼功德。耳根轉貪聲帶來的境界,去掉障礙,覺自性本空,世間聲聲都是佛圓音說法。聽得明白是佛圓音說法,聽不明白就是障礙自性不空,沉淪萬劫迷不知。轉迷為覺,這是具足耳功德。鼻根轉貪香氣帶來的境界,香不喜,臭不煩。常聞自性功德妙香,不是外來,本自具足。轉塵入為心出,這是具足鼻功德。舌根轉貪眾味帶來的境界,不食眾生之肉,就是慈悲不殺眾生身命。再用舌去說誠實語、佛法語、清淨語、柔順語,贊歎三寶,恭敬父母和他人,常餐佛法之味,常放光明。轉眾味為法味,這是具足舌功德。身根離觸帶來的境界,晝夜處在法喜之中,生有禅昧之樂,去得寂滅之樂。轉一切諸惡行殺盜YIN,為一切善行戒定慧。身心常接受諸佛慈光照觸,增長身功德。轉苦為樂,這是具足身功德。意根空諸法相所生境界,轉觸境攀緣、貪嗔邪見,為恆住淨戒、隨喜功德;轉一切諸惡從意根生,為一切諸善從意根生;轉諸非三業為清淨三業。轉有為法空,這是具足意功德。這樣六根具足的功德,才能生出聲聞四果,緣覺四向,菩薩十地和佛果。一切功德,都是從自心的心地修成,不是從外邊得到的。明心見性之人,常聞自性心佛說法度眾生,現神通,做佛事,得金剛不壞之身。為什麼要找自性觀世音,自性就是觀世音。講法要直指人心,教修行人心內求法,不要心外求法。不要眼睛專見他人過失,口專說他人是非;自己的心聲時時監督自己的行做。這樣就名義上聽懂這部經了,真懂還得去證悟。 淨慧法師證悟法語連載【之 三】
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認證版—淨慧法師
有人問,各道眾生皆貪著身有,是否鬼類也貪著?
我告訴諸位的都是此經裡一些比較難理解的部分,地獄之外的鬼類,包括餓鬼類和土地、山神、十方財神等都貪著身有;地府有個平民區,其中鬼類有修鬼仙的,也都貪著身有。但是,沒有地獄業報眾生貪著身有,一念貪著都沒有,因為太苦。也就是說,除了地獄的眾生沒有貪著身有以外,其他的都有貪著。連餓鬼道的餓鬼,我們認為很苦,但自己還覺得很好呢!還有,螞蟻也貪著身有。
地藏菩薩給世間人下的定義
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綱,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綱。這就是地藏菩薩給世間人下的定義,眾生就是這樣。
什麼是解脫者?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阿羅漢與辟支佛是,乘願再來的菩薩行人是,示現度眾生做佛是。這裡重點講輪回,輪回是無名業報在轉,在地獄那轉,出離地獄時在不同眾生身心裡轉。人有念生念滅,五蘊熾盛時,就有輪回在。
為什麼修行人要空觀啊?
當身空觀無念而心空觀淨念的時候,輪回才有解脫的希望。大乘的解脫是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十方佛國土,那才是真正解脫的開始。
什麼是解脫和輪回呢?
我講一段偈語,“六道輪回由業牽,根塵有偶立因緣。”六道輪回是業,根塵有偶是身體感知到的對立物,心裡生起對立的相有與想有。對立有善有惡,對任何善惡事物的一起貪念,心有執著,就是對立,就是立因緣。“都攝六根淨心念,解脫自在蓮台前。”這就是解脫。“自解心鎖可掙脫,莫結俗緣結法緣。”當人有分別善惡美丑因時,就已結俗緣,結俗緣就有輪回。為什麼法友一見面要稱“阿彌陀佛”,這是結法緣,不結俗緣。“烏雲散去停業轉,聖賢行列請入班。”當修行人業消心止的時候,就能證得果位,入聖人流。
古德雲,輪回苦海似油煎,念佛如同救命船,忙裡勿忘黃金父,恐叫鼻孔被人牽。六道輪回就是似油煎的苦海。六道裡一切眾生都是苦,因為有墮地獄的一天。只有念佛一個法門能救這個苦,能使人不入地獄,不入三惡道。這麼說只是勸世人,勸修行人就不這麼勸。修行人要靜坐念佛、持戒修行。無論一天多忙,都別忘記念佛,別忘了與佛結緣。
苦是輪回苦,根是貪、嗔、癡,能除去嗎?”
以前有位法師,天天在山林樹下修道說法,結果被一位放牛人問住了。放牛人每天把牛栓在樁子上,看到牛被樁子栓著,不能遠距離活動,只能吃這樁子周圍的草,突然間就悟了。就去問法師為什麼牛只能吃樁子周圍的草?法師說,“不是有根繩子嗎!繩子後面不是栓著樁子嗎!”放牛人說,“不是。哪來的繩子和樁子呢?心裡有那個樁子,是人的苦根還沒有除去。苦是輪回苦,根是貪、嗔、癡,能除去嗎?”這位法師說,“慚愧,不能除去。”放牛人又問,“繩子斷了嗎?人不就是被無明這根繩子栓著嗎?被這繩子拴著,怎麼去的了西方佛國土?”這位法師說,“善哉!這位在家人開悟了,我要跟你學法。這麼多年我一直拜塔、念佛、說法等,就沒有好好修行啊!我很慚愧,現在才知道修行太重要了。”這個小故事就告訴我們,不要小看在家人,出家人高人芸芸,在家人也有修行成就的,關鍵是修證悟道。
要了解第七意識的功用,轉化其功用。
修行人了解第七意識的我見、我愛、我慢、我癡,非常重要;但知道不是目的,知道如何棄轉掉,不讓其發揮作用,才是目的。這四種習氣必須棄轉;否則,就是惡習結業。習氣作用思維,思維幫助習氣,二者狼狽為奸,牽引人入六道輪回。修行人想了脫生死時,習氣會擋自己的道,表現為煩惱障、智障、業障。同時,還要了解第七意識的功用,轉化其功用。因為修行人若要成道離不開第七意識的傳導;但傳導的是善念、定空、智慧。第七意識還有一個功用,是把第八阿賴耶識中存儲的一些習氣傳導出來,用智慧釋放掉,也是“了業”。第七意識的功用,對人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修行人要知道利用有利的一面,轉化不利的一面。
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對立與統一規律。有惡就有善,善與惡同時存在。有智慧的人利用善,可以轉惡為善。修行人不要執著於善,也不要分別於惡;而是心行於善,惡心自調。如棄轉習氣,不是把第七意識扔掉,輕易扔掉即是死人,不能修道;而要空於中道,離於染著,利用傳導功能,把我見、我愛、我慢、我癡轉化成我慈、我悲、我喜、我捨。
有人說,做善事就能生天,做善事就是學佛。
做善事能生天,能了脫生死嗎?不能。因為做善事是人天福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一種因緣,但不是往生的必要條件。往生是得戒善行而積累功德,還要專一法門而依法修行;不能說只做善事就能往生,這麼說不全面。
有智慧的人,要有擇法眼,知道如何行是大善
修學佛法必是大善,其它都是小善。如孔子教育人要廣做善事,修小善為大善。世間的大善是有為法,最終結果是小善;修學佛法是大善,是利用有為法,證悟出世間的無為法,最終結果是大善。修行人證到果位才是大善,在大善之中還有上上善,大行上上善就是修菩薩行,成就佛道。
佛淨土的莊嚴從哪裡來?
苦、悲才能成就佛淨土;苦行成就福德;悲行拔濟眾生苦,成就慧德;福慧圓滿,功德莊嚴,才能莊嚴佛淨土。是從修行苦樂法中的願力而來。菩薩修行的是苦樂法;我們修行的是生滅法,為了生脫死。菩薩的願力越大,苦樂法修的時間越長,佛淨土就越莊嚴,佛住世的時間就越長。
善惡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善習也結果,善而無善,功德圓滿。惡習結果就是做惡,小惡積大惡,大惡墮三惡道。眾生做善做惡,都在自己一念之間。善念為因,善緣為果;惡念為因,惡緣為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即做善做惡都是思維對外部境界所感,而必然生出的結果。惡習的結果一旦生成,善惡必然都有報應,不受報是不可能的。
要怎樣受持此經呢?
依教去奉行,地獄自無音。讀不是目的,受持才是目的。有偈雲,說你去地獄,你會很生氣。因為說地獄,心裡很恐懼。不讓去地獄,你會更生氣。因為地獄裡,極具誘惑力。不但有酒色,更有財和色。名聞加利養,五根有貪欲。貪欲就癡迷,無門自投去。順流起顛倒,苦海無盡期。此語切又真,眾生假認真。累劫習氣重,業報深沉輪。講的是業力所牽,人進地獄擋都擋不住。還有一首:人間有聖音,五教勸人心。孔子說仁愛,老子話真人。墨德講博愛,耶稣愛世人。釋迦示三乘,如語度沉輪。十善是天堂,苦集有聲聞。因緣修獨覺,度行證菩提。(度行就是行菩薩道)人生身難得,佛法又難聞。難得今已得,難聞今已聞。依教去奉行,地獄自無音。行善積功德,淨土歡迎君。誰修行誰去淨土,不修行不能去。
眾生迷惑障難不知真相
暫無休息,生即死的開始,死即生的開端,沒有停止。這裡一死,那裡即去超生。生命的另一種形態馬上就開始了,想停止生死是不可能的。動經塵劫,塵劫就是無量劫、久遠劫,沒有開始沒有結束。迷惑障難,迷惑就是不明人生真相,迷假認真;眾生假認真,認真本身就是假,越認真的時候越假;出發點都是假的,目的肯定真不了。障難就是自造自作業,感召自受的苦厄。
心被境轉,身被業牽;
人身外有三災八難,內有三障八難;還有六道輪回與地獄之苦的心識障難。障難是自己造作感召的,自作自受。要從自己身上心裡找緣因,不要從他人外處找緣因。修行人的障難,就是心不能轉境,心不能轉物;迷執相有,相有想生。而心被境轉,身被業牽;
六道眾生是什麼樣的呢?
如魚游綱,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綱。暫時做點善事生入人天,三分時間在人天中享樂,七分時間在三惡道受苦報;這就是人間的因果律,有的人四分享樂,六分苦報;享樂與苦報的時間,完全由自己作業決定;只有發菩提心的人,才能脫離六道。
佛有戒律不可輕視白衣
白衣中有菩薩行人和不同果位的人,也在弘揚佛法。在家人除供養出家人外,不要輕慢身邊的人和同修,因為他們之中有發菩提心的人,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示現。不知道時若攻擊他們弘法,毀人慧命,等於出佛身血,甚至比出佛身血的業報還重。一位行菩薩道的人,特別是初發菩提心的人,一有人輕慢、毀謗、打罵等,可以使他退道。毀人菩薩道業的人,三個千佛出世不度,多在三惡道受報;什麼時候被毀的人成佛,才能得度,否則誰也度不了。若毀謗弘傳正法人,等於毀無量人的慧命,求出無期。在家人、出家人都不要被表像所迷。有偈雲,其一修行原則,“外現眾生像,內懷菩薩行。身為末法人,心行正法事。”其二修行方法,“緣願客西行,隱入朝市中。凡處顯拙像,何須露真容。濁世逆緣多,藏拙好行做。牆草根基淺,高竹空中節。”佛通過白衣光目女人,告訴我們不要輕慢在家人,也不要輕慢任何出家人。
我們修行人一定要修忍辱
千劫修精進,不如一日修忍辱。修行千劫,一時嗔恨沒忍住,負起因果來,連往生資格都沒了。貪、嗔、癡、慢、殺、盜、YIN、妄一下子全來了。這一個“嗔”,火燒功德林,多年精進,化為烏有,還有業報相隨。
多少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因這一念嗔恨沒往生到極樂世界,擋到三惡道裡去了,擋到六道輪回裡去了。無量劫來的眾生是這樣,無量劫來修行者不能出離這個世界還是這樣。不論修持什麼法門,都離不開修忍辱,去除嗔恨心。
千萬記住,諸佛菩薩肯定是慈悲的,諸佛菩薩肯定不會嗔恨人;但因果律從未饒過人,法則自然懲罰人。提醒諸位同修,忍辱非常重要,精進的同時要修忍辱,忍辱的同時功德就增長了。精進才不白精進;精進才是真精進;否則,他人幾句話,嗔恨心一起。
地獄都是眾生的業感所致
人有什麼罪惡念頭,就感召什麼地獄;人的惡念有很多,地獄也相應有很多;“不見輪回饒過人”。修行人要常生善念,念佛、念法、念僧,才能斷地獄之苦。眾生的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修行人莫產生惡念,莫輕視小惡。認為做點小惡不嚴重吧,拿他人的小物品不犯什麼事吧,說別人點過失沒什麼吧等等,我對諸位講,大惡是由小惡積聚而成,小惡是由惡念產生;受持菩薩戒的人,一動惡念就已經犯戒了。惡念來自久遠劫來的習氣;習氣是神識裡生生世世跟隨的習慣、秉性。人死神識不滅,六道眾生都是如此。
神識根據三種情況往生:
第一種是隨念往生。念力是我們思維的執著力,這個力量比鋼筋的束縛力都牢固。善念、惡念都是念,一旦形成,很難消除。修行的人,靜中或定中一句佛號清清楚楚,就算身體千瘡百孔,受劇痛折磨,佛號也綿綿密密,聲聲不息。修淨土的人,臨終時只有自己淨念佛號,才有念力進入蓮台往生。找人助念只能起到提醒作用,屍寒神癡早忘念;念四字洪名的修行人,神識不能速升虛空,也進入不了蓮台。佛菩薩於虛空中,手捧蓮台接引,南無佛才自然契入。善念往生善道;惡念墮落惡趣。有的人臨死時想,“我要報仇!就算死了,也要變成厲鬼找你算賬”,這種人多生厲鬼道,變成癌細胞找人算賬,生生世世跟著仇人索命。動物也一樣,蛇吃鼠類等其它小動物,被吃的小動物就起嗔念,“你是蛇,你吃我。下生我一定脫生鷹類,也來吃你。”
第二種是隨習往生。習是習氣,也是慣力。在講《大佛頂首楞嚴經》時,講的很詳細,故這裡不講。
第三種是隨業往生。業是業力,也是吸引力,磁鐵一般的吸引力。
平時天天靜坐念佛、棄轉習氣干什麼?
就是不造惡業。修十善業干什麼?就是要改變這種吸引力,把惡的吸引力變成善的吸引力,把惡的習慣變成善的習慣。善的習慣就是禅修密行、靜坐念佛,自利利他。就是這種善的慣力,推著往善念上走;再加上思維的執著力,善業力加念力,加上靜坐念佛力,加上禅定力,形成功德力,怎麼能不往生!佛來接引的時候,用蓮台把念南無佛的神識,於十念間吸進去;即神識離體、升空、契入蓮台。不能淨念六字洪名的神識,就像一塊塑料。佛啊,你把我接走吧,我也想往生,可我是塑料。佛拿的蓮台是吸鐵石,塑料怎麼也吸不上去,就這麼簡單。修行人的功德,就在於此。
摘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認證版—淨慧法師
理悟不等於實證
理悟沒有超越五蘊五濁。別以為聽點佛法,得理悟了,就是佛了。人生是一個大實驗場,用自己的身心和佛法在搞實驗,只有把自己的身心降伏了,才證明實驗成功了。若是只研究理論,研究得再明白,沒有實修,等於把佛法束之高閣;如同只有產品設計,設計得再精致,沒有加工過程,等於沒有產品。
千劫理悟不如一時體悟.一時體悟,是自己實修證得。千劫理悟或萬劫理悟,那是佛證得,不是自己證得。理悟的人,佛說什麼,人說什麼;拿著佛法當人法。人體有生有滅,佛法不生不滅。
末法時代結束時,是人心中法滅;不是佛法生滅,而是人不再信仰佛法。這個地球在宇宙中化為灰燼時,佛法還會在其他星球興隆昌盛。
研究佛法的人,要結合理悟,去修證體悟。有一時體悟,就是心悟開端。體悟來源於心,心體相系。有體悟的人,心能分辨佛經的法相與法體,也能分辨自心的法相、法體;初具擇法眼,初轉諸法相。結合佛法,說自己身心轉化與感應,說自己的心知、心見、心覺,不再鹦鹉學舌。我曾問過幾位高僧,有沒有把握往生啊?他們的回答是,沒有把握。我只見到兩位僧人,都不用問,佛法已經現前,隨時都可以往生。這樣人說起話來底氣足,交談佛法都是出世間的境界。但說的都是人話悟語,不是佛話經論,又依佛法經律。說佛話的人是理悟,說自己身心感悟境界的人是體悟。
千劫體悟不如一時證悟。
有證悟的人,證悟境界也千差萬別,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不同境界。從證初果羅漢至成佛,處處都有無限風光、無限說道。並依佛法說人話,超越身心感應境界,明法於心,見佛於性。
在這個世界上,修行人要只管耕耘,不問收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若沒有勇猛精進心,只能停留在理悟上。有人納悶,佛法這麼好,那麼好,我怎麼沒遇到呢?怎麼沒人接引我來呢?心外求法的人,永遠求不到。遇到善知識,也會錯過因緣。只有向內心求法,自然有人接引。以什麼身得度者,自然有人化現什麼身相度。
證悟和體悟有什麼區別。
有證悟的人,能觀會聽;有體悟的人,能見會聽;這就是二者的區別。如一果羅漢說一果羅漢的話;能觀會聽的人知道而不說道,會生親近心。能見會聽的人知其不凡而不見道,會生恭敬心
如何修善業與佛結緣?
有偈雲,
皈依念佛有緣田,勤修供養種福田。
法會放生善業田 ,弘法利生功德田
一言一行都在弘法。在家人家庭和睦、說話溫和、寬宏大量,熱心公益,就是在弘法。這種弘法更直接,更有說服力。否則,遇事愛計較,損人利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他人會說,度人別把人度到地獄裡去。一句話不是小事,話裡若含謗佛、謗法、謗僧之意,業報不可思議。修塔造廟敬佛田,苦集滅道羅漢田。六度萬行菩薩田,再結大緣種悲田。廣種悲田,哪乘人都可以做,但以菩薩行人為最。諸佛菩薩都在廣種悲田,眾生是可憐憫者,是最貧窮者,最需要救度。
為什麼說受持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銅牆鐵壁能不能擋住人的意識?肯定擋不住。人的意識什麼也困不住;而神識比意識的能量更大千萬倍。所以,修行禅定,得定空三昧;人的性識出離肉體,能量超乎尋常。這才是功德,還是真功德。否則,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意識想生天,但受身體控制。見聞利益品說的就是受持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之事,不可思議。什麼是不可思議的事呢?
是人天與地藏菩薩結善緣,利益的事不可思議;即從一果羅漢到十地菩薩,直至成佛。凡夫只要供養地藏菩薩像,讀誦此經,可享人天福報;若是發心修行的人就可證果;若發菩提心,可成就菩薩道;這都是地藏菩薩利益不可思議事。所以,不論到哪座寺廟拜佛,一定要到地藏殿禮拜地藏菩薩。有一次,我要到一座古剎拜觀世音菩薩,前一天晚上,於定中有音聲告訴我,古剎中有地藏殿,要去拜一拜。我第一次去這座古剎,果然有地藏殿。我與地藏菩薩有緣;若是有緣人,生生世世自然能結緣。今天能有這個道場,為諸位講佛經,都是地藏菩薩無量劫來的培育;否則,這一切無從談起。沒有地藏菩薩護佑,諸位也無法在這裡安穩地聽經聞法。等諸位修行有證悟時,才會恍然大悟,都是依地藏菩薩的功德,感召天神於冥冥之中慈悲護佑。今天知道了,就應該百千萬倍的感恩地藏菩薩。
囑累人天品重點是
末法時代眾生業重。物欲橫流,災禍頻發;世風日下,煩惱叢生。就佛教而言,人多而信者少,信多而修者少;修行過程中,障礙多而成功的少。今生怎麼才能把業消掉,福壽增長,提高成道概率呢?只有稱念地藏菩薩名號,每日千遍以上,才能聖因增長,福田增加,具足福報,增加即身成就的可能。否則,末法時代修行人成就概率太低,萬人修行,一人得度。如能一邊至心稱念地藏菩薩名號,一邊依正法精神修行一個法門;十人修行,十人得度。離開地藏菩薩的慈悲,若想修行,報障、業障、煩惱障相繼現前。
《地藏菩薩本願經》就講到這裡。對於此經,一些人認為很容易懂,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大乘經上。此經是大乘經,修行人都離不開此經,更離不開地藏菩薩的救拔。特別在末法時代,離開此經,無有是處。
發菩提心的人,行菩薩道的人,必讀三部經,其他經隨法門而定
三部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妙法蓮華經》。其他經典,學淨土的人,要讀《無量壽經》等;修密的人,要讀《大日經》等;修禅的人,要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不論修行什麼法門,戒經是相通的,雖未講必讀,卻是必須受持。而這三部經最基礎。
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不知輪回業報;
不讀《大佛頂首楞嚴經》,智慧不開;
不讀《妙法蓮華經》,不知如何轉小為大而發菩提心。
這三部經對修行人成就道業,有極大好處。
怎樣受持此經?
我勸諸位,一定要重視此經,都要受持此經。讀誦、聽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受持。怎麼受持?一是,不做惡事;二是,不起惡念;三是,樂於助人;四是,一切向善;五是,瞻禮、供養,將功德回向給自己今生父母和七世以來的父母;六是,供養佛法僧三寶,依法修行。七是,持戒修福。這就是受持此經,這才沒白聽聞此經。